四川省成都市西江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西江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西江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西江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西江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西江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参考答案:CC中的N原子上还应有一对孤对电子。2.某溶液含有N03-、CH3COO-、A102-、S2-,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充分搅拌,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溶液中大量减少的离子是A.N03-

B.CH3COO-

C.A102-

D.S2-参考答案:AD3.已知t℃时,Ksp(AgCl)=4×10-10mol2·L-2,该温度下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点对应的是t℃时AgBr的不饱和溶液B.向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点c变为b点参考答案:略4.PASS是新一代高效净水剂,它由X、Y、Z、W、R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Y、R同主族,Z、W、R同周期,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是常见的金属,其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溶液但不溶于氨水,W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WY2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C.Z与Y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耐高温材料

D.热稳定性:X2R>X2Y参考答案:C略5.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1mol该物质最多可以消耗3molNaB.1mol该物质最多可以消耗7molNaOHC.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D.易溶于水,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参考答案:B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解析:A、分子结构中有两个羟基,1mol该物质最多可以消耗2molNa,故A错误;B、1mol该物质水解所得产物含3摩尔酚羟基、2摩尔羧基、2摩尔氯化氢,所以最多可以消耗7molNaOH,故B正确;C、酚可以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CO3,故C错误;D、亲水基团少应该难溶于水,故D错误。故答案选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各种代表物的性质是关键,有机物消耗NaOH的量是易错点。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18gD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②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氟气和氩气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③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④在标准状况下,22.4LSO3的物质的量为1mol

⑤4℃时5.4mL的水所含的原子总数为0.9NA

⑥0.1molOH-含0.1NA个电子

⑦1mol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A.③⑤⑥⑦

B.③⑤

C.①②④⑦

D.③④⑤⑥参考答案:B略7.指定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28gC2H4中含有的极性共价键数为6NAB.在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氢钠溶液:

Ba2++2OH-+2H++SO42-===BaSO4↓+2H2OC.浓度均为0.1mol·L-1的C6H5ONa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中:阴离子的总浓度前者小于后者D.常温下,浓度分别为0.1mol·L-1和0.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3COO-离子浓度前者是后者的10倍参考答案:B略8.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Y是金属元素,Z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Q与W同主族,且Q与W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Q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Y的氧化物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与强碱溶液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Q与X形成简单化合物的分子为三角锥形B.Z的氧化物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原子半径Y>Z>X>QD.W与X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W3X参考答案:B【分析】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Q与W同主族,且Q与W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Q为H元素,W为Li元素,Q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X为N元素。W、Y是金属元素,Y的氧化物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与强碱溶液反应。Y为Al元素,Z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Z为Si元素。【详解】A.Q与X形成简单化合物NH3的分子为三角锥形,故A正确;B.Z为Si元素,硅晶体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Z的氧化物SiO2,是共价化合物,不导电,故B错误;C.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Y>Z>X>Q,故C正确;D.W与X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Li3N,故D正确;故选B。9.我国某些城市和地区严格禁止生产和销售含磷洗涤剂。含磷洗涤剂主要是添加了三聚磷酸钠,禁止使用的原因是

A.三聚磷酸钠会引起白色污染

B.三聚磷酸钠会跟硬水中的Ca2+、Mg2+形成沉淀堵塞下水管道

C.三聚磷酸钠会造成自然水质的富营养化,使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水质变坏

D.三聚磷酸钠价格昂贵,使用成本高参考答案:C10.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I2(aq)+I-(aq)I3-(aq)的△H>0

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2>K1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参考答案:C略11.13.8g63%的HNO3溶液密度为1.38g?cm-3和100mL13.8mol/L的HNO3溶液相比,正确的是(

)A.都应用棕色广口瓶存储

B.浓度不同的两种HNO3(aq)C.溶液的体积不同但浓度相同

D.均可与Au反应而发生钝化现象参考答案:C略12.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得到含少量杂质的粗硅B.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灰石、石英和纯碱C.工业上将粗铜进行精炼,应将粗铜连接在电源的正极D.在高炉炼铁的反应中,焦炭为氧化剂参考答案:答案:D13.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12存在B.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1﹣存在C.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12分子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1O分子存在参考答案:C【分析】Cl2+H2O?HCl+HClO,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是:分子:Cl2、HClO、H2O;离子:H+、Cl﹣、ClO﹣、OH﹣.A、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次氯酸;B、盐酸能干扰氯离子的检验;C、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是氯气;D、氯气能和碱反应生成盐.【解答】解:A、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O存在,故A错误;B、盐酸中含有氯离子,向氯水中加入盐酸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故B错误;C、氯气是黄绿色气体,且有刺激性气味,如果氯水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故C正确;D、Cl2+H2O?HCl+HClO,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向氯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氯水溶液呈酸性,不能证明含有次氯酸,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氯水的性质,难度不大,明确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是解本题的关键,根据氯水中各种微粒的性质来解答即可.14.右图为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关于Y、Z、M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Y>Z>M

B.原子半径:M>Z>Y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M<Z

D.ZM2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参考答案:D略15.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Ba2+

B.乙溶液含有SO42-C.

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含有Mg2+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Fe3+与I-的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1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溶液,震荡,溶液变蓝,说明Fe3+与I-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生成(填化学式)。(2)上述操作1的名称:______________,所用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__,上层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________。(3)该小组对下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未见红色的原因,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二:残留的Fe3+与SCN-结合生成的Fe(SCN)3浓度极小,其溶液颜色肉眼无法观察。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Fe3+可与[Fe(CN)6]4-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4[Fe(CN)6]溶液检验Fe3+的灵敏度比用KSCN更高。(4)若猜想1成立,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5)若猜想2成立,请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参考答案:(1)I2(2)分液,分液漏斗紫色或紫红色(3)Fe3+已全部转化为Fe2+;(4)2Fe3++2I ̄=2Fe2++I2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另取少量下层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K4[Fe(CN)6]溶液,振荡。产生蓝色沉淀,则猜想2成立

(5)

知识点:实验

解析:⑴根据加入少量淀粉溶液,震荡,溶液变蓝,说明Fe3+与I-的反应有I2生成⑵根据操作1得到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知该操作是分液,用到分液漏斗,上层溶液是碘的苯溶液,呈紫色或紫红色⑶下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未见红色说明该溶液没有Fe3+,即Fe3+被I-还原完,Fe3+已全部转化为Fe2+,反应为2Fe3++2I ̄=2Fe2++I2。验证猜想2,即用灵敏度更高的试剂K4[Fe(CN)6]溶液检验Fe3+。思路点拨:根据流程中的操作前后物质的状态(不溶物还是溶液或晶体等)判断操作名称;猜想是根据实验现象提出的,假设或猜想的验证需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发生如下反应:2CuO(S)+CO(g)==Cu2O(s)+CO2(g),n(Cu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时间(min)012345n(CuO)(mol)0.0800.0600.0400.0200.0200.020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已知:K(400℃)>K(350℃),则该反应是

热反应。

(2)右图中表示Cu2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

。(选填“A”或“B”)

800℃时,0~3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CO2)=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CO)=v(C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CO)=v正(CO2)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能使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增加CuO的量

b.适当升高温度

c.及时移去CO2

d.增大CO的浓度

e.选择高效催化剂

f.增大压强

参考答案:(1),吸。

(2)B.

(3)c、d

(4)b、d

略18.(10分)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能源,它清洁、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Ⅰ.工业制备二甲醚的生产流程如下:

催化反应室中(压力2.0~10.0Mpa,温度230~280℃)进行下列反应:①CO(g)+2H2(g)CH3OH(g)

△H=—90.7kJ/mol②2CH3OH(g)CH3OCH3(g)+H2O(g)

△H=—23.5kJ/mol

③CO(g)+H2O(g)CO2(g)+H2(g)

△H=—41.2kJ/mol

⑴甲烷氧化可制合成气:CH4(g)+O2(g)CO(g)+2H2(g)

△H=—35.6kJ/mol,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反应(填“自发”或“非自发”)。⑵催化反应室中总反应3CO(g)+3H2(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