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辨识评估报告_第1页
风险辨识评估报告_第2页
风险辨识评估报告_第3页
风险辨识评估报告_第4页
风险辨识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原市梗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麦地掌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辨识、评定报告麦地掌煤矿9月10日麦地掌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辨识、评定报告审核表审核时间9月10日审核地点矿会议室编制人冯晓龙审核人员安监处通风处地测处生产处调度室机电处通风副总地测副总采煤副总机电副总掘进副总运输副总安全矿长生产矿长通风矿长机电矿长总工程师矿长审核意见:太原市梗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麦地掌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辨识、评定报告一、矿井概况太原市梗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麦地掌煤矿是经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山西省西山矿区麦地掌煤矿项目核准的批复》的新建矿井。麦地掌煤矿附属于山西省太原市梗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大型民营公司集团公司,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9403.5万吨,设计服务年限56年。9月国土资源部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118131],同意开采02#、2#、6#、8#、9#煤层,井田面积为16.2391km2。1.2地理位置麦地掌井田位于山西省清徐县马峪乡程家坪、麦地掌村及古交市邢家社乡陈家社村一带,南距清徐县城约10km。行政区划大部分属清徐县马峪乡管辖,北部局部属古交市邢家社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4′00″~112°18′12″,北纬37°42′30″~37°45′45″。1.3地形地貌本井田位于吕梁山脉中段东翼西山含煤盆地东南角,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属低~中山地形,大部基岩裸露,黄土零星分布于缓坡及低山地区,土层薄、植被少,风化作用强烈,沟谷多呈“V”字形。井田内最高点在北部公鸡冒,海拔标高+1718.2m,最低点在井田东南部白石沟内,海拔标高+1100m,最大相对高差618.20m。1.4河流水系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较大的沟谷为井田西北部峪道川,为季节性河流,平时干涸,雨季时有洪水流过,向南经清徐县城流入汾河。井田水系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1.5气象及地震状况井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冬季严寒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常出现洪水、冰雹灾害,秋季多为晴朗凉爽天气。年平均气温10.2℃,普通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6℃,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4.1℃。初霜期为十月中旬,终霜期为翌年的四月中旬,平均无霜期为184d。最大冻土深度61cm。年平均降雨量465.1mm,日最大降雨量152.5mm。年平均蒸发量1798.3mm。风向多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2.4m/s,每年8级以上大风平均天数为18d。根据国标GB1803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所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值为Ⅷ度。据记载,该区曾发生过多次地震灾害。最烈者为1037年。据宋史记载:宋仁宗、景佑4年12月,忻、代、并三州地震,忻州死亡19742人,伤5655人,牲畜5万余头。代州死亡759人,并州1890人。本井田靠近太原市区,近期所发生地震最高为5级。清徐、徐沟一带发生过6级地震。1.6四邻关系在本井田东、南部有生产、基建煤矿3座,分别为官地煤矿、碾底煤矿、小回沟煤矿,井田西部与草庄头详查区相邻。井田内无生产及停废小窑。二、事故风险辨识评定2.1、瓦斯爆炸事故麦地掌煤矿为高瓦斯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下列状况,造成瓦斯积聚,可能造成瓦斯爆炸事故。2.1.1造成瓦斯爆炸事故因素分析1)通风系统不合理,造成工作面风量局限性,造成瓦斯积聚和超限。2)煤层瓦斯含量增大,掘进工作面供风能力局限性,形成瓦斯积聚和超限。3)通风设施设备不当、质量差或损坏,造成漏风或风流短路,造成作业地点风量局限性或无风。4)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不当,风筒漏风等造成掘进工作面风量局限性、无风或循环风。5)掘进工作面瓦斯管理不善,空班漏检,不执行“一炮三检”制度,监控探头失灵。6)未按规定规定管理盲巷和排放瓦斯。7)由于矿井或作业地点通风质量出现问题,造成风量局限性或无风,形成瓦斯积聚超限,浓度达成爆炸界限,碰到引爆火源,即可引发瓦斯爆炸。8)采煤工作风量局限性,采空区漏风造成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超限。2.1.2、瓦斯爆炸事故风险评定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可能性L值取1,即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作业人员暴露在瓦斯爆炸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取6,即每天工作时间暴露;瓦斯爆炸事故产生的严重后果C取100,即大灾难,许多人死亡。风险评价定量计算成果为:D=L*E*C=1*6*100=600对瓦斯爆炸危险因素风险评价结论:(1)定量:D=600>320(2)定性:极其危险,风险级别为四级。(3)危险因素分级:四级重大危险因素。2.2、煤尘爆炸事故开采煤层均含有爆炸性,如果出现下列现象,造成煤尘大量积聚,可能引发煤尘爆炸事故。2.2.1、造成煤尘爆炸事故因素分析1)矿井防尘供水系统不完善;2)掘进工作面的防尘设施不健全。3)综合防尘方法不贯彻。4)通风不合理,风量过大或风量局限性。5)由于综合防尘方法执行不好,造成煤尘飞扬或大量积聚,达成爆炸界限,碰到引爆火源,即可引发煤尘爆炸事故。2.2.2、煤尘爆炸事故风险评定井下由于煤尘堆积引发煤尘爆炸事故的可能性L值取1,即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作业人员暴露在煤尘爆炸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取6;即每天工作时间暴露;煤尘爆炸事故产生的严重后果C取100,即大灾难,许多人死亡。风险评价定量计算成果为:D=L*E*C=1*6*100=600对煤尘爆炸危险因素风险评价结论:(1)定量:D=600>320(2)定性:极其危险,风险级别为四级。(3)危险因素分级:四级重大危险因素。2.3、矿井火灾事故发生矿井火灾事故,会造成人、财、物的严重损失,还可能引发矿井瓦斯或煤尘爆炸事故,造成灾难性的破坏。根据引火源的性质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危险两种。2.3.1、造成矿井火灾事故因素分析1)外因火灾外因火灾是可燃物质受到外来热源的作用而形成的火灾。如:井下电器设备失爆,电火花引发火灾或点燃瓦斯,煤尘造成爆炸事故;井下违章使用电火焊,不采用安全方法,可能引发火灾事故;井下巷道支护使用易燃材料,油脂的储存、使用不当;机械摩擦生热引发着火;爆炸引发着火;2)内因火灾麦地掌煤矿井可采煤层为容易自燃发怒煤层,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本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逐步积聚热量,温度升高自燃形成火灾。如煤炭回收率低,采空区未及时封闭或封闭质量差而漏风造成火灾。2.3.2、对火灾危险因素风险评价结论:2.3.2.1对内因火灾危险因素风险评价结论:煤层自燃事故:矿井发生煤层自然火灾(内因火灾)事故的可能性L值取1,即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作业人员暴露在内因火灾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取6,即每天工作时间暴露;内因火灾事故产生的严重后果C取100,即大灾难,许多人死亡。风险评价定量计算成果为:D=L*E*C=1*6*100=6001)定量:D=600>3202)定性:极其危险,风险级别为四级。3)危险因素分级:四级重大危险因素。2.3.2.2对外因火灾危险因素风险评价结论:瓦斯、煤尘燃烧及井下各机电硐室及皮带头多个电器设备短路可能引发外因火灾;矿井发生外因火灾事故的可能性L值取1,即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作业人员暴露在外因火灾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取6,即每天工作时间暴露;外因火灾事故产生的严重后果C取100,即大灾难,许多人死亡。风险评价定量计算成果为:D=L*E*C=1*6*100=600对外因火灾危险因素风险评价结论:1)定量:D=600>3202)定性:极其危险,风险级别为四级。3)危险因素分级:四级重大危险因素。2.4、矿井水灾事故2.4.1、造成矿井水灾的因素分析:1)地下水:井田重要可采煤层为02、2、6、8、9号煤,02、2号煤层位于山西组顶部和中部,以其上覆的砂岩含水层为重要充水含水层。6、8、9号煤位于太原组,以其上覆的石灰岩为重要充水含水层。煤系上覆含水层距煤层较远,普通不对煤矿床充水。煤系下伏奥灰含水层其水位标高+849.96m,02号煤层底板的最低标高为+840m,低于奥灰水位9.96m,02号煤层底板距奥灰面间距为180.47m,经计算奥灰突水系数为0.012Mpa/m;2号煤层底板的最低标高为+800m,低于奥灰水位49.96m,2号煤层底板距奥灰面间距为157.46m,经计算突水系数为0.015Mpa/m;6号煤层底板的最低标高为+759m,低于奥灰水位90.96m,6号煤层底板距奥灰面间距为107.56m,经计算突水系数为0.022Mpa/m;8号煤层底板的最低标高为+729m,低于奥灰水位120.96m,8号煤层底板距奥灰面间距为73.87m,经计算突水系数为0.034Mpa/m;9号煤层底板的最低标高为+690m,低于奥灰水位159.96m,由于9号煤层底板与奥灰之间60m左右隔水层的存在,经计算奥灰水突水系数为0.050Mpa/m。由此可见各煤层突水系数均不大于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0.06Mpa/m,因此奥灰水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但在有断层、陷落柱存在的地段,要注意奥灰突水问题。2)采空水:我矿为新建矿井、井田内无生产及停废小窑3)地表水: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较大的沟谷为井田西北部峪道川,为季节性河流,平时干涸,雨季时有洪水流过,向南经清徐县城流入汾河。矿井井口标高均高于历年最高洪水位,但雨季一旦遭遇大暴雨,洪水有可能灌入井下,发生重大事故。4.2、矿井水灾事故风险评定矿井承压水可采、采空区积水造成透水事故的可能性L值取1,即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作业人员暴露在水灾(透水)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取6,即每天工作时间暴露;发生水灾事故产生的严重后果C取100,即大灾难,许多人死亡。风险评价定量计算成果为:D=L*E*C=1*6*100=600对水灾(透水)事故危险因素风险评价结论:(1)定量:D=600>320(2)定性:极其危险,风险级别为四级。(3)危险因素分级:四级重大危险因素。2.5顶板管理事故2.5.1顶板管理事故因素分析麦地掌煤矿重要可采煤层为02号、2号、6号、8号、9号煤层。02号煤层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局部为中粒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2号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局部为细粒砂岩,底板为细粒砂岩、砂质泥岩;6号煤层顶板为泥岩、泥灰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中粒砂岩;8号煤层顶板多为炭质泥岩,局部为细粒砂岩,底板多为砂质泥岩,局部为细~中粒砂岩;9号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井田内断层少,有陷落柱及滑坡等构造,井田内未见岩浆岩,总之,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属简朴类。如果采掘过程中,支护质量不符合规定,超循环作业,空顶距过大,爆破后未进行敲帮问顶,未进行临时支护,过复杂地质构造不采用特殊安全技术方法等都有可能造成冒顶片帮事故。2.5.2顶板管理事故评定结论发生掘进工作面顶板冒落事故的可能性L值取3,即可能但不经常;作业人员暴露在顶板冒落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取6,即每天工作时间暴露;发生顶板冒落事故产生的严重后果C取7,即严重,重伤。风险评价定量计算成果为:D=L*E*C=3*6*7=126对顶板冒落危险因素风险评价结论:(1)定量:D=126,在70-160之间。(2)定性:明显危险,风险级别为三级。(3)危险因素分级:三级重大危险因素。2.6斜井(巷)运输事故:2.6.1斜井(巷)运输事故因素分析斜井(巷)的提高运输系统,由于防护设施不全,人员误操作、提高钢丝绳磨损超限、提高连接装置损伤及安全设施不贯彻、违章操作,机电设备保护不起作用,都可能酿成斜井(巷)跑车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大事故。2.6.2斜井(巷)运输事故评定结论发生斜井(巷)运输事故的可能性L值取1,即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作业人员暴露在斜井(巷)运输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取6,即每天工作时间暴露;发生斜井(巷)运输事故产生的严重后果C取15,即非常严重,数人死亡。风险评价定量计算成果为:D=L*E*C=1*6*15=90对斜井(巷)运输危险因素风险评价结论:(1)定量:D=90,在70-160之间。(2)定性:明显危险,风险级别为三级。(3)危险因素分级:三级重大危险因素。2.7、民爆物品事故2.7.1民爆物品事故因素分析煤矿使用炸药和雷管进行爆破作业,如果在运输、储存、使用民爆物品时,未按《危险化工品安全管理条理》规定执行,管理出现漏洞,可能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7.2民爆物品事故评定结论发生民爆爆炸事故的可能性L值取1,即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作业人员暴露在爆炸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取6,即每天工作时间暴露;发生爆炸事故产生的严重后果C取16,即灾难,数人死亡。风险评价定量计算成果为:D=L*E*C=1*6*15=80对危险化工品爆炸危险因素风险评价结论:(1)定量:D=80,在70-160之间。(2)定性:高度危险,风险级别为二级。(3)危险因素分级:二级重大危险因素。2.8电气事故2.8.1电气事故因素分析违章作业,电器短路、接地不全,设备带病运转等,可能影响整个矿井或某一区域供电、人身触电、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2.8.2电气事故评定结论发生电气事故的可能性L值取3,即可能,但不经常;作业人员暴露在机电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取6,即每天工作时间暴露;发生电气事故产生的严重后果C取15,即非常严重,一人死亡。风险评价定量计算成果为:D=L*E*C=3*6*15=270对电气事故危险因素风险评价结论:(1)定量:D=270,在160-320之间。(2)定性:高度危险,风险级别为二级。(3)危险因素分级:二级重大危险因素。2.9、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