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推广大学生就业市场
(一)什么是自荐书虽然我们已经距离学习距离六周多了,但学生们认为他们到了“分散网络”的时候了。为了在竞争中抢占“先机”,不惜血本“包装”自己便成了近阶段毕业生们的重要任务。在校园里,软硬包装已经成为毕业生公开的秘密。“硬包装”,首当其冲是通讯设备,如寻呼机、小灵通、手机、商务通、电子记事簿等;其次是外包装,主要是服装、皮鞋、拎包,男生的衬衫、领带,女生的化妆品、配饰等。另外,还有的给自己拍很靓的“艺术照”,印制求职名片等。“软包装”则是毕业生为了引起企业兴趣,在笔试、面试中脱颖而出,给头脑进行“快速充电”,四处参加各种证书短期培训班、各种求职技巧讲座等,许多同学还进行各种心理测试。作为找工作“敲门砖”的自荐书,制作得越来越精心,装帧漂亮,图文并茂,摆放起来像是广告设计大赛的场面。彩页、照片、日记、论文……形式应有尽有,文字编排也很专业。大多是中英文各一份,一般要五、六页,厚的达100多页。许多同学一进入大四就开始了整容,尤其是女生,有的早就行动了。像雀斑、黑痣、青春痘,甚至是疤痕、眼袋,都在“整”下去的范围之内。一些平日里忍不住多吃几口的女生开始紧急“瘦身”,有的已经换过几种减肥药。在不知不觉中,大四的学生比赛似的把发型都变了样。为换“新颜”,修眉、做双眼皮也在悄悄进行中。出手大方的还悄悄请专业人士为自己进行“形象设计”。上半年,成都某大学外语专业一名女硕士生在应聘公关职位时,将一本有50张照片20页厚的写真集作为自荐材料送给一家涉外公司,其“惊人之举”引起社会的关注。据反映,这并非是首创,几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去年,一家电视台就曾收到一位应聘主持人岗位的男生的写真集。其实,在今年上半年,哈尔滨、杭州、上海、武汉、湛江等地也都出现了附有写真集的自荐书。少的有七、八张照片,最多的有两大本100多张。有些特长的则更是拿出了“绝活”:电子简历。他们把自己的自荐书、各种证书、作品等刻录进光碟,画面、声音、背景音乐,一应俱全。一位毕业生告诉笔者:“我把自己的大学生活各种片段和简历都制作成光盘了,面试时用人单位可通过电脑观看。”与以往不同,现在的毕业生又多了一个有力的求职工具——网络。不少毕业生在网上自荐、应聘,还为自己建立了设计十分精美的个人主页。对于不少毕业生来说,个人主页地址已经和呼机、手机、电子邮件地址等联系方式一起,成为求职材料上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二)为自己“开腹”做了大量的“水户”谈起求职包装,一名97级毕业生坦诚地告诉笔者:会“包装”的应聘者很明显比不会“包装”的同学机会要多得多。据该毕业生称,他们班的同学当初几乎都为自己毕业求职作了不同程度的包装,希望自己能够在众多应聘者中出奇制胜。其中多数认为“包装”对其找工作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采访中,大多数人认为,求职包装大行其道,主要因为:一是用人单位招聘时不切实际的挑选标准有些苛刻,近乎“十全十美”,动辄要求大学生懂电脑、会英语、有驾照,学历上动不动就要求硕士生、博士生,让求职的大学生大伤脑筋。二是许多高校只顾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把教育单纯当成一种产业来看待,缺乏对市场的敏感性,其教学内容、培养模式与当前的社会需要存在一定距离,令毕业的学生无所适从。很多人都反映,现在用人单位的门槛是越来越高。“研究生欢迎欢迎,本科生考虑考虑,专科生不要不要。”有些用人单位为了往自己头上插花,明明不需要研究生,也没有安置研究生的条件,却硬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且大有“宁缺毋滥”之势。一些小单位的条件也是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好像大学生只有把所有证书拿全才算合格。正在忙于考计算机等级证的大学生陈雷坦言:“将来可能永远也用不着,但是毕业时找工作要用。你只要比别人多一项证书,你就有希望在激烈的求职战中获胜。”“我真弄不懂,仅仅是个家电促销员,非得本科以上文凭,四级以上英语水平。”河南商专毕业生李珊啼笑皆非地向笔者讲述了她的一段求职经历。面对用人单位挑剔的眼光,毕业生们只好想法加点调料,来符合用人单位的胃口。用人单位进高校选人才,大多采取看自荐书、面谈、签约的方式,多数情况下都是“一锤定音”。于是,自荐书和见面时的仪表及谈吐等便显得至关重要。华北水院某毕业生说:“在供需见面会、人才市场,用人单位派来选人的大多是外行,你的自荐书设计不出众,就没人多看你一眼。”某校一位老师说:“许多企业做广告不也是为了赢来商机吗?自荐书本身就是一种广告,如果没有独到之处,就没有生命力。”河南财院广告专业的陈蔷在暑假时就开始为自己的自荐书构思。她说:“我要在自荐书上‘先声夺人’,给用人单位一个深刻的第一印象。”一位女生把穿插有几十张生活照片的几乎是一本“美女画册”的自荐书展示给笔者看:“我要把大学四年的精彩都印在上面。自荐书是一个人的脸面,轻视不得。”“‘脸面’会影响前程”,这已经成了往届毕业生的经验之谈。于是,一些毕业生就悄悄在自荐书中自我贴金,甚至“注水”,作不实包装。众多毕业生认为,没有“含金量”高的自荐书,就不具备强有力的说服力和竞争力,很难脱颖而出。尽管说一个人的外貌仪表与其工作能力并无本质上的联系,但客观上却不可避免。有相当多的招聘者常常会把外表看作是决定是否录用的一个重要条件。一些长得“困难”点的同学,虽然学业好、能力高,但是在求职时却屡吃闭门羹。据《黑龙江日报》报管理学院97级毕业生陈某,家境困难,在求职时曾因“其貌不扬、服装一般”而被应聘单位拒之门外。无奈之下,他借钱买了一名品牌的服装,租用了一部手机。和陈某家境相似的黑大中文系范某,也是为求职借钱来“包装”自己的。他们也觉得这样做不太合适,但是实际生活中的情形逼得他们只好顺应。为己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毕业生可谓费尽心机。刚刚走出求职系列培训班的几位学生争相地说:“不讲点技巧是不行的,有了真功夫也得使对路才行,有勇无谋要吃大亏的。”“如果因为一件衣服没穿对就丧失了一份好工作,岂不是太冤枉?”……一位文静的女生说,如何展示自己的个性、突出个人风采如今已成为每个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也是大学生应对激烈竞争的一个重要砝码。参加培训,既能增加自信,也可在随后的就业应聘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据调查,去年,80%以上的毕业生曾为找工作参加过各式培训班。要“包装”就得花钱,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据局部统计,仅有3%的学生在求职包装上开销在1000元以下,高的可超万元。郑州轻院电机系的一名女生认为,求职包装其实是一种投资,并非奢侈消费。就如上等的巧克力,没有精致的包装怎么行?“包装”费越来越高,让许多面临毕业的学生及其家长感到负担沉重。但大多数学生认为,虽然在花钱时也心疼得要命,但花钱事小,展示自己事大--毕竟涉及今后的饭碗。大多数家长也觉得,孩子一生就这一次机会,怎能马虎?只要孩子能找到好工作,自己再苦也值得。一位姓李的先生说:“我花了2000多元给女儿买了一部手机,万一招聘单位找你面试,联系不上怎么办?现在竞争这么激烈,用人单位肯定不会坐等你一个人的。”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赞同重金“包装”。大四学生小赵说,自己从小到大都没穿过西装,一旦穿了觉得很别扭。他们班上有一半人反对找工作郑重其事地穿套装。河南农大就业指导负责人说:“多方位形象化展示自己的个性,有助于用人单位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形成攀比之风,浪费财力,实不可取。”不可否认,在一切讲究包装的今日,毕业生求职包装已经发展为一种社会趋势。(三)大学生“统一包装”求职包装的目的不言而喻,然而毕业生们煞费苦心全力包装自己,是否能真正换来用人单位的青睐呢?一家外资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对毕业生设计精美的自荐书比较赞赏:“以往学生的求职材料都是一个面孔,很难对学生做出判断,只有在面试时了解。现在就没有了以往‘呆板’的自荐书,从一份份精心包装的自荐书中,就可以多少看出学生的特点和特长。看去与众不同的自荐书令人印象深刻,能引起更多的注意。”自荐材料是否精美无所谓,能说明自己的基本情况和特长就行了。有的学生把自己的自荐书写得像本书,谁有那么多时间阅读?”某公司的高先生说。面对部分毕业生为加强竞争优势在包装中弄虚作假的现象,大部分招聘单位都表现出一种理智的态度。一集团公司的招聘部门负责人说:“我们招聘时,主要还是看才干和实力,而且对聘用者有三个月的试用期,是不是人才很容易考验出来。”笔者也发现,许多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面子”包装并不认可。沈飞集团人事处处长张少武说:“大学生求职包装大可不必。我们的用人原则是看专业是否对口,学习成绩是否符合要求,而不注重其他与此无关的方面。一些女大学生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男的则千篇一律西装革履,不仅外表与学生身份不相符,也缺少内在修养。学生就是学生,重要的在于是否能胜任所求的工作,没有必要去过分装点门面。”某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坦言,那种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邋遢样公之于众的确有碍观瞻,但我们并不鼓励大学生包装,毕竟应聘的大学生还是学生,学生就应该朝气蓬勃,而且目前学生包装好像并不高明,很多的学生应聘时穿着正式,好像很老成持重,但事实上却千篇一律,也掩盖了自己青春的气息,用句不好听的话像是傻女婿见丈母娘似的。蓝太阳商务旅行社的曲经理比较赞同这种看法:“作为求职者,不要过分追求外表包装,更应该注重内在气质的培养。如果一个想应聘导游人员的学生,口齿伶俐,谈吐文雅,有一定气质就可以,若是浓妆艳抹,珠光宝气,会给人不踏实的印象。”有用人单位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对外貌、仪表有一定要求的秘书、公关、银行业务员等岗位,还是要求一点包装效果的,但对于技术方面要求很强的工作,用人单位看重的实际能力,根本不需要“花架子”。(四)大学毕业生,是“重老成,轻个性”许多毕业生在求职时恨不能把自己的浑身解数抖落干净,在自荐书中洋洋洒洒,以显示自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结果令用人单位吓了一跳,使人感到“此等大和尚,区区小庙如何容纳得了”。一著名企业的负责人苦笑着对笔者说:“有些学生把自己说得无所不能,以他们的‘辉煌经历’,应聘任何一家公司总经理都绝对没问题。”多数用人单位反映,大学生自荐书普遍太长,内容庞杂繁琐,找不出重点,也淹没了一些有价值的闪光点,适得其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也得讲究个夸法。最有效的自荐书是求职目标明确,贴近公司的用人要求和条件,否则会很容易从他们手中漏掉。几家知名大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说,“包装”是因工作岗位不同而异的。毕业生应尽量针对不同的工作对应聘者的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的自荐书,突出行业所需要的个性。内容要简短、生动、一目了然,让招聘者一眼看到长处和闪光点。言辞要简洁直白,少用豪言壮丽的词语和华汇,让人读来觉得亲切、自然、实实在在,这样才吸引人。需要注意的是,在文字、排版、格式上不要出现错误。远大集团资源部经理王志宇称:“用人单位最不能容忍的事是在自荐书上出现错别字或在格式、排版上有错误以及自荐书被折叠得皱皱巴巴、有污点,这会让用人单位认为你做事不用心。”若想在IT行业谋职,不妨同时利用网络“包装”一下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和才华。很多用人单位承认比较喜欢具有创,出新意识的职员新出奇但不花哨,会给招聘者留下深刻印象。当然,求职不是选美,像用写真集应聘等之类的套路用的太多太滥也会弄巧成拙的。记住,“包装”决不是扭曲事实。任何拔高、编造出来的内容都无异于一杯杯苦酒,最终饮尽它们的只能是你自己。到单位求职,穿着打扮整齐一点,给人一个好印象,本无可厚非。然而,许多毕业生都“重外部包装,轻内涵修养”。有位女生把眉毛描得细细的,梳了个一半遮脸的时髦发型去面试,着实把考官吓了一跳,让人部敢对其恭维。某校毕业生王某求职时把自己从头到脚“包装”一番,衣着标新立异,还借了别人一部手机,打扮得俨然一副绅士模样。在他同几家用人单位洽谈时,对方原本对他的言谈、学识等方面比较满意,却对他的“款爷”派头大摇其头,结果都委婉地拒绝了他。可见,过度“包装”,反而令用人单位反感。还有些女生喜欢把头发染成黄色或红色,可她们不知道这样子,自己的面试也给“黄”掉了。其实,穿着只需得体就行,得体比“贵重”更为重要。河南纺院一位教授说,得体,就是穿着要与你希望得到的职位相衬,让人看起来舒适,行动举止自然,避免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许多用人单位说,选择的服装应以剪裁合宜、简单大方为原则,颜色不要夸张、刺眼。做新潮发型、洒法国香水、涂脂、画眉、染唇等,如果不当演员,就没必要花这笔冤枉钱了。有些用人单位还提出,“松糕鞋”、“大头仔”鞋等,面试时实在太碍眼。大部分毕业生几乎都是套装、公文包,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植养护合同协议书范本
- 长期采购礼品卡合同范本
- 管道下水道施工合同范本
- 职工舞蹈活动培训协议书
- 聘请生产厂长合同协议书
- 混凝土护坡工程合同范本
- 汽车整形机售卖合同范本
- 终止合同物品交接协议书
- 自制车辆出售协议书模板
- 黑马程序员培训协议合同
- 2025年上半年长沙市浏阳市直事业单位及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高空逃生缓降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危化品石油石化企业三基三记培训
- DB37T 4424-2021 消防救援队伍作战编成规范
- 《电网实时智能态势评估大数据平台数据接入规范》
-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T-CBIA 009-2022 饮料浓浆标准
-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考核试卷
- 采购项目招标公告范文
- DB36T 1157-2019 瓷土、瓷石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 钢花管注浆加固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