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儿子》陈村……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一、判阅读课本P69~70,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文学短评?2.写文学短评前要怎么办?3.文学短评可以从哪些角度写?4.如何写文学短评?

一首《归园田居》让我思绪万千,依稀看到一位老者踏着田陌缓缓而归,衣袂飞扬,两鬓繁霜,在官场沉浮蹉跎了半生,终于顺从了本性归问内心所向的草木丘山。开荒南野,方宅十亩,草屋八九,生活简朴清贫,却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安宁。陶渊明就是那个人命危浅的时代里一只暮月的倦鸟,一尾孤独的游鱼,一棵高傲的青松,他勇敢地归于田园,找到了灵魂的归宿。而我们呢?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浮华喧器的时代里,在这样人潮涌动的快节奏都市中,我们在其中挣扎着流浪,又到何处寻得灵魂的归宿呢?(摘自网友)这是读后感,不是评论判断下文是否是文学短评?

《声声慢》最大的成功,在于叠字的巧用。篇首三句十四个字,连用叠字,实分三层,由浅而深,含意深刻,韵味十足。“寻寻觅觅”劈空而来,侧重写行为,恰当地表达了词人当时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冷冷清清”侧重写状态,是闺房独处清冷环境的描写,又是她抑郁寂寞的心态描写。“凄凄惨惨戚戚”着重描绘内心感觉,是悲凉心境的形象化描写。叠字不仅在形式上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且在内容上丰富了语言的含意,突出强调词人的悲愁。文学短评文学短评:是文学评论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并对对象的某一点进行深入品析和阐发,进而得出某个评论性观点。文学: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短:篇幅短小精悍,字数在100-300字;评论角度小。评: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结构完整、叙议结合,以议为主。要回答的问题是:它好(差)在哪里?(一)、文学短评是什么(二)、文学评论的写作步骤1.读懂作品:2.选准角度:

常见角度:

赏析作品主题(情感)赏析作品形象赏析作品的技巧赏析作品的语言从

角度评《归园田居》

例1:这首田园诗最核心的一个字就是题目中的“归”。“归”即是“归来”“返回”,既然有“返回”也就是说明之前并不是在这里或这种状态中的。代入到这首诗,作者说“归园田居”也就是描写回到田园过上的隐逸生活,那么在此之前,作者并没有在田园中,他在哪儿呢?用诗中的话来说,就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开始对官场感到厌恶而疲倦,个性使然,他如“羁鸟”和“池鱼”,开始思念起并向往着能让自己获得自由与快乐的“旧林”和“故渊”,其中,“羁鸟”与“池鱼”再一次表现出了他对于自己被官场束缚的无奈与苦闷。接下来,从“守拙归园田”开始,作者展示了他“不争名利”的本心,抒发出作者辞官归隐,躬耕田园的自由、喜悦之情。主题、情感

例2:《归园田居》是一首田园诗,其语言表达被称为“田家语”。而这种“田家语”不仅体现在表达的平铺直叙、内容的通俗易懂上,也体现在他别致的用词上。对于田园生活的描写上,作者的语言风格轻松质朴、平淡舒缓,恰恰与这首山水田园诗的内容与中心相匹配,他没有太过华丽的辞藻,只是用白描的手法平淡地写道:“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但一幅“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场景却在我们眼前铺展开来……从

角度评《归园田居》语言从

角度评《归园田居》

例3: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乡村日常生活的图景,是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具体描写。(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先写到了自己近处四周围绕的田地,居住环境简朴清贫,随后又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有众多树木环抱掩映,自然环境优美适宜。再往远处看,村落炊烟依稀可见,隐隐约约的样子,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作者又运用了听觉描写狗吠、鸡鸣,点缀出了整幅画面的生机,以声衬静体现人与自然的恬静和谐(分)作者通过白描手法的运用写出田园美丽图景,也体现了自己对恬静质朴的真切喜爱。(总)表达技巧从

角度评《归园田居》

例4:《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是一位田园诗人,也是隐士文化的代表人物。

诗人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深巷狗吠、桑树鸡鸣等景物融为一体,把普通田村生活情景描绘得如此美,从而表现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寥寥数语,把一个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隐田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形象总体印象结合诗句分析结论3.安排好结构:

总—分—总

总—分

分—总①“总”,开头用精练的语言,开门见山地亮出观点。②“分”,紧扣观点结合原文相关句子采用叙评结合、评析结合的手法,作深入的、有条理的分析。③“总”,回扣观点,归纳总结。

①片段一:

大弦沉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轻细如有人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1、无评。只是简单翻译,没有观点,没有评论。二、改

②片段二:

这段文字描写了整首《琵琶曲》的节奏,或快或慢,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整首曲子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使诗人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2、浅评。只抓住表面的印象,没有结合文本深入分析,只是进行浅表性地进行评论。

正确范例:(观点+叙述+分析)

诗中大量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音乐。(观点)//

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及后面的三句,用“急雨、私语、珠落玉盘”这样的喻体,把音乐的节奏、旋律的变化、音色的清脆圆润都具体形象地描绘了出来,(灵活翻译诗句大意——简要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