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邯郸市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生物圈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A.糖类 B.碳酸盐 C.蛋白质 D.二氧化碳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出现差异,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D.新物种形成,意味着该生物能以新方式利用环境条件3.某果蝇的长翅、小翅和残翅分别受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1、E2控制,且具有完全显性关系。小翅雌蝇和纯合残翅雄蝇交配,子一代表现为小翅和长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E对E1为显性,E1对E2为显性B.E、E1、E2在遗传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E1E、E2E2D.果蝇关于翅形的基因型有5种4.下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④⑤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②⑥表示不同管道的管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B.③和④在成分上最为相似C.①渗透压下降可导致③增多D.⑤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5.甘氨酸(Gly)在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神经元,并使下一神经元抑制,它的受体是膜上的某种离子通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甘氨酸与受体结合后离子通道打开,导致阳离子内流B.如某毒素可阻止甘氨酸释放,该毒素可破坏神经元之间正常的抑制性冲动的传递C.突触前膜释放甘氨酸的方式是胞吐,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甘氨酸可被细胞吸收后再度利用6.北美有三种蛙可生活在同一个池塘里,林蛙在水温7℃时(2月)产卵,笛蛙在水温12℃时(3月初)产卵,鼓蛙在水温16℃时(3月底)产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林蛙、笛蛙和鼓蛙三种蛙属于同一物种B.林蛙、笛蛙和鼓蛙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林蛙可捕食多种害虫,对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有利D.三种蛙能生活在同一池塘里,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7.在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发现过程中,“演绎—推理”过程指的是()A.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的”B.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提出“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根据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说,推断出F2有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2∶1D.根据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说,设计测交实验并推断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8.(10分)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规律,却不了解遗传物质的本质B.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关键思路相同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有说服力D.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均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二、非选择题9.(10分)中国工程院院土、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带领的团队再次出征武汉。对于疫苗进展她回应:“在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P3实验室已分离到8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COVID-19),其中有几株非常适合做疫苗”。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COVID-19侵入人体后,人体通常会出现发热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人体体温升高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2)该类病毒作为抗原侵入人体后,在体液中机体需要借助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抗体将其凝集并抑制其繁殖,对于感染病毒的靶细胞,机体则需要通过__________细胞的作用促其裂解并释放病毒。(3)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疫苗的接种率将会连年提升。接种冠状病毒疫苗能够预防冠状病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冠状病毒疫苗后仍然可能会再患冠状病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下图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的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___。(2)图中Z是______,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液染色,可使Ⅲ呈现_______色。(3)图中B是_______,使用__________试剂染色,可使Ⅳ呈现_______色。(4)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11.(14分)下图表示生物的育种过程,A和b为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F2获得的优良品种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______。(2)经过④、⑤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和①、②、③育种过程相比,其优势是______。⑤和⑥过程需要的试剂是______,培育出的新品种⑦为______倍体,是否可育______(填“是”或“否”)。(3)经过过程⑧育种方式的原理是______,该方式诱导生物发生的变异具有多害性和______性,所以为获得优良品种,要扩大育种规模。(4)过程⑨可将加工后的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并在菌体内表达,生产出的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这一技术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是几乎所有生物______。12.痒觉是一种区别于痛觉、触觉、温觉等的感觉。当机体大量出汗招来蚊子叮咬后,机体有关细胞释放组织胺引发被叮咬部位的反应,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现象,同时痒觉信号通过一系列中间神经元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痒觉,并产生抓挠行为。“抓挠止痒”的神经机制(部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蚊子叮咬引起局部皮肤红肿,其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血管壁通透性______,血浆蛋白等渗出,导致组织液渗透压______,水分较多地从血浆进入组织液。(2)皮肤痒觉感受器中神经元的轴突处于静息状态时,主要靠______维持外正内负的膜电位。若给予皮肤痒觉感受器适宜有效的刺激,就会引起皮肤痒觉感受器中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从而释放______到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从而不断地产生新的神经冲动。此过程中a、b、c,3个细胞中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的有______。(3)疼痛可以抑制痒觉。据图分析,痛觉感受器中神经元释放的谷氨酸(Glu)是一种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抓挠止痒”的原理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碳循环的特点: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在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碳主要通过光合作用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无机环境,物质循环作为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为物质循环提供动力;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详解】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通过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经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或化石燃料的燃烧又返回无机环境。因此,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D正确。故选D。2、C【解析】物种形成的3个环节:1、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3、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A正确;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正确;C、新物种的产生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C错误;D、新物种的形成经过了选择和隔离,选择过程是对环境的适应,新物种形成,意味着该生物能以新方式利用环境条件,D正确。故选C。3、C【解析】根据题意“长翅、小翅和残翅,分别受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1、E2控制,且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且“亲本是小翅和残翅,子一代没有残翅,有小翅和长翅”,因此E1对E为显性,E对E2为显性。【详解】A、亲本是小翅(E1_)和纯合残翅(E2E2),子一代没有残翅,有小翅(E1E2)和长翅(EE2),可推知亲本小翅雌蝇的基因型是E1E,进而可知子一代小翅的基因型是E1E2、长翅是基因型是EE2,因此E1对E为显性,E对E2为显性,A错误;B、E、E1、E2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复等位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分离定律,B错误;C、根据A选项的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E1E、E2E2,C正确;D、果蝇关于翅形的基因型有E1E1、EE、E2E2、E1E、E1E2、EE2,共6种,D错误。故选C。4、C【解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为血浆,②为毛细血管壁,③为组织液,④为细胞内液,⑤为淋巴,⑥为毛细淋巴管壁。【详解】A、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表示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毛细淋巴管壁,②(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B、③(组织液)和⑤(淋巴)的成分最相似,B错误;C、①(血浆)渗透压下降,会导致水分向③组织液渗透,可导致③增多,C正确;D、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图中各体液和结构的名称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甘氨酸)是抑制型递质,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Gly受体结合,导致离子通道开启,使阴离子内流。【详解】A、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与受体结合后离子通道打开,导致阴离子内流,A错误;B、如某毒素可阻止甘氨酸释放,该毒素可破坏神经元之间正常的抑制性冲动的传递,B正确;C、突触前膜释放甘氨酸的方式是胞吐,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D、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甘氨酸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D正确。故选A。6、A【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详解】A、由于三种蛙的繁殖季节不同,从而导致三种蛙之间的基因交流受阻,形成了生殖隔离,故三种蛙不属于同一物种,A错误;B、三种蛙的繁殖季节不同,故导致三种蛙之间的基因交流受阻,形成了生殖隔离,B正确;C、根据捕食者在进化中的“收割理论”,即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所以林蛙可捕食多种害虫,对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有利,C正确;D、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可知,三种蛙能生活在同一池塘里,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A。7、D【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其中假说内容:(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演绎是指根据假设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详解】A、生物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属于假说内容,A错误;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属于假说的内容,B错误;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组成,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属于假说内容,C错误;D、演绎是根据假设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即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D正确。故选D。8、B【解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并不知道该“转化因子”是什么,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其遗传规律,但他并不了解遗传物质的本质,没有证实其化学本质,A正确;B、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是通过将不同的菌体注射进小鼠,通过观察小鼠的死活,进而判断R型菌是否转化为了S型菌,该实验并没有将S型菌或R型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通过同位素标记法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进行分离,从而研究哪种物质为遗传物质,故二者研究的关键思路不相同,B错误;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这样蛋白质和DNA彻底分开,因此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有说服力,C正确;D、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通过减法原理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通过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1)产热大于散热(2)①.浆②.细胞毒性T(3)①.体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②.一方面,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另一方面,特定疫苗引起的特异性免疫产生的抗体只能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解析】人的体温相对稳定是产热量与散热量大致平衡的结果;疫苗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从而使人获得免疫力。【小问1详解】COVID-19侵入人体后,使下丘脑的体温调定点升高,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直接导致人体出现发热的现象。【小问2详解】该类病毒作为抗原侵入人体后,可激发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过程中通过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将抗原凝集,使其不能侵染细胞;通过细胞免疫中的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病毒感染的靶细胞,从而释放出病毒,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清除病毒。【小问3详解】接种的疫苗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病毒入侵时记忆细胞可快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从而消灭病毒。由于冠状病毒为RNA病毒,容易发生基因突变,且特定疫苗引起的特异性免疫产生的抗体只能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所以接种冠状病毒疫苗后仍然可能会再被冠状病毒感染。10、(1).淀粉(2).核糖核苷酸(3).红(4).N(5).双缩脲(6).紫(7).Ⅱ(8).Ⅳ【解析】图示可知Ⅰ是能源物质,主要是多糖,所以X是葡萄糖;Ⅱ、Ⅲ携带遗传信息,Ⅱ分布在细胞核,所以Ⅱ是DNA,Ⅲ分布在细胞质,所以Ⅲ是RNA;Ⅳ承担生命活动,所以Ⅳ是蛋白质;而A代表N、P两种元素,B只是N元素。【详解】(1)由分析可知:Ⅰ是多糖,植物细胞(小麦种子细胞)中多糖主要是淀粉。(2)Ⅲ携带遗传信息,Ⅲ分布在细胞质,所以Ⅲ是RNA,构成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因此Z是核糖核苷酸;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液染色,可使Ⅲ(RNA)呈现红色。(3)Ⅳ承担生命活动,所以Ⅳ是蛋白质,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P是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的主要元有C、H、O、N,因此图中B是N元素,Ⅳ是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4)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即图中的Ⅱ和Ⅳ。【点睛】本题以“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细胞内的有机大分子的化学组成、功能的掌握情况。解决此类问题,除了需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进行横向联系,即对教材中与某一知识有关的内容横向辐射,进行归纳。例如本题,可以“细胞中的元素”为中心,横向辐射出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等知识,并尽可能与细胞的结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实验建立联系。11、(1).杂交育种(2).1/3(3).单倍体育种(4).缩短育种年限、较快获得纯合体(5).秋水仙素(6).4(7).是(8).基因突变(9).不定向(10).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解析】据图分析,①②③表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①④⑤表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⑥表示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⑧表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⑨表示基因工程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详解】(1)根据图分析已知,①②③表示杂交育种,F2获得的优良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其中能够稳定遗传的纯合子占1/3。(2)根据图形分析已知,①④⑤表示单倍体育种过程,其优点是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能较快获得纯合子;图中⑤和⑥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⑦的基因型为AAAAbbbb,为四倍体(或多倍体),由于其含有同源染色体,可以经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因此是可育的。(3)图中⑧表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等特点。(4)⑨表示基因工程育种,将加工后的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后生产出了人的胰岛素,说明不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