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A、B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C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A细胞表示有丝分裂中期处于图C中B→C段B.图B细胞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单体C.A→B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分子数加倍的原因是DNA的复制D.C→D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粒的分裂2.某种金鱼的单尾(A)对双尾(a)为显性。在一个自然金鱼种群内,单尾(AA)个体占40%,双尾个体占20%。在无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若金鱼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亲代A基因的频率和F1中基因型Aa的频率分别是()A.60%,48% B.40%,48%C.80%,40% D.60%,40%3.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常常会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互换,下列互换现象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相应的片段B.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某一片段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相应的片段D.非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相应的片段4.唾液淀粉酶由唾液腺分泌的一种水解酶,其分子量小,易从尿中排出。唾液淀粉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A.氨基酸 B.核苷酸 C.脂肪酸 D.丙酮酸5.寒冷地带生活布氏田鼠是一种小型非冬眠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细胞(BAT)的产热过程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BAT细胞中的甲状腺激素受体不在细胞膜上B.图中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C.持续寒冷环境中的布氏田鼠是通过体液调节来增加产热抵御寒冷D.与同质量的糖类相比,脂肪被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多6.人被狗咬伤后,先及时进行伤口清理,不包扎,然后在第0、3、7、14、30天依次注射狂犬疫苗;重度咬伤者还需注射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及时清理伤口能减少人体细胞感染狂犬病病毒的机会B.疫苗可用灭活或减毒的病毒制成,病毒的结构不需要完整C.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能直接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狂犬病病毒D.多次注射狂犬疫苗,能够促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区细胞,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甲图中②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_过程,④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_过程(2)细胞是独立分裂的,______(填“能”或“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3)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4)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装片的制作流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第一步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观察结果中,处于_______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图1表示某哺乳动物()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是___________,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2)图1中,甲细胞有_____条染色体,____个染色体组。丁产生的子细胞称为______。(3)图2中曲线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曲线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4)图1细胞所处时期对应图2中曲线ef段的有_________________。(5)若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则正常情况下,甲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9.(10分)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如表是某男子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请回答下列问题: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7IU/L0~45肌酐CRE↑1.9mg/dL0.5~1.5尿素氮BUN14.6mg/dL6~23血清葡萄糖GLU↑223mg/dL60~110甘油三酯TG↑217mg/dL50~200总胆固醇TCH179mg/dL150~220(1)人体内环境中,除了表格中列举的物质,还有___________等调节类物质以及免疫活性物质。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及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并不相同,最大的差别是___________。(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方面,其中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有关。(3)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于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化验单中肌酐的数值,可推测该男子的___________(器官)功能异常。(4)血液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健康人的血液中每一种成分都处于___________中。根据化验单中血清葡萄糖的数值,可以推测该男子可能患___________;为判断该病在检测血糖时,患者需空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玉米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受其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同时也受光照的影响。在正常光照下,当玉米植株体细胞中含2个A基因时,植株叶片呈深绿色;含一个A基因时叶片呈浅绿色;不含A基因时叶片呈黄色称为白化苗,白化苗会在幼苗期死亡。若在黑暗环境下生长,所有基因型的玉米植株都呈现黄色叶片。(1)从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生物的性状由_________相互作用共同控制。(2)在正常光照下,以浅绿色玉米植株为亲本,随机交配得F1,F1再随机交配得到F2,在F2幼苗中白化苗占___,F2成熟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用分数表示)。(3)在种植深绿色叶片玉米植株的时候,发现一株浅绿色叶片玉米植株。为确定该变异是由基因突变(图1)产生的还是由染色体片段缺失(图2)造成的,(已知染色体片段缺失的花粉不育),用该地段中的深绿色叶片玉米植株和该浅绿色叶片玉米植株为亲本,完成如下杂交实验(实验条件均为正常光照下)∶实验方案∶用深绿色玉米植株与该浅绿色玉米植株分别作_______进行杂交,分析比较F1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结果及结论∶如果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浅绿植株和深绿植株的比例为1∶1,则该浅绿植株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如果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则该浅绿植株是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11.(15分)精神刺激因素的作用下,会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长期持续的压力会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紊乱。请结合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当情绪压力刺激下丘脑时,支配肾上腺的神经兴奋,兴奋以_____的形式传至神经纤维末梢,并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产生短期压力效应。在此过程中,肾上腺髓质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2)情绪压力下,机体还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进行调节。此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分泌的_____(激素a)会促进垂体分泌激素b,从而使肾上腺皮质分泌和释放的糖皮质激素量增加。健康人体内糖皮质激素浓度不会持续升高,其体内的_____调节机制保证了激素分泌的稳态。若下丘脑或垂体的_____数量和功能下降,将影响上述调节机制,使HPA轴功能亢进,导致糖皮质激素持续升高而引发长期且持久的心境低落。(3)人的情绪是由激发情绪的刺激传到大脑的情绪中枢后而产生。5-羟色胺是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的持续升高会影响到5-羟色胺的信号传递(见图2所示)。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时,膜上的_____通道打开,使该离子内流,从而引起_____,随后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5-羟色胺。发挥作用的5-羟色胺很快被突触前膜回收,这种机制的意义在于_____。(4)为研究糖皮质激素对递质5-羟色胺分泌的影响,科学家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如下表:组别神经细胞内突触小泡中5-羟色胺的量神经细胞内突触小泡蛋白分子mRNA含量正常大鼠正常正常长期情绪低落大鼠正常低服用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大鼠正常正常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并结合(1)(2)(3)解释持续“情绪压力”引起长期心境低落的机理: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分析A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分析B图: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曲线图分别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及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变化,其中AB段是DNA复制形成的,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D之后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详解】A、据分析可知,A细胞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图C中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因此图A细胞表示有丝分裂中期处于图C中B→C段,A正确;B、B细胞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不存在染色单体,B错误;C、A→B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分子数加倍的原因是DNA的复制,因此一条染色体上DNA数目加倍,C正确;D、C→D段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此时一条染色体上DNA数目减半,D正确。故选B。2、A【解析】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单尾(AA)个体占40%,双尾个体(aa)占20%,因此杂合子(Aa)的概率是40%,故A的基因频率是40%+1/2×40%=60%,a的基因频率是40%。自由交配过程中没有发生自然选择,因此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因此A基因的频率仍为60%,a基因的频率仍为40%,Aa的基因型频率是2×60%×40%=48%,即A正确。故选A。3、B【解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变异,叫做染色体的易位。【详解】ABCD、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四种类型,分别是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其中易位是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变异,即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某一片段,ACD错误,B正确。故选B。4、A【解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详解】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即正确。故选A。5、C【解析】由图可知,在持续寒冷的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加,甲状腺激素会增加BAT细胞上的肾上腺素的受体,还可以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cAMP会促进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参与氧化分解,增加产热。【详解】A、由图可知,甲状腺激素直接进入细胞到达细胞核内,故可推测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A正确;B、图中①②体现了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③体现了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B正确;C、由图可知寒冷刺激的调节有下丘脑和甲状腺激素及肾上腺素的参与,所以次过程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C错误;D、与同质量的糖类相比,脂肪含氢多氧少,被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多,D正确。故选C。6、C【解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详解】A、皮肤属于第一道防线,被狗咬后及时清理伤口,可减少其他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进入机体,A正确;B、疫苗可用灭活或减毒的病毒制成,病毒的结构不需要完整,但必须保留病毒的抗原特性,B正确;C、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属于抗体,它不能直接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狂犬病病毒,但可以阻止病毒侵入细胞,与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阻止病毒在机体内的扩散和对细胞的黏附,即对于进入细胞内的病毒,只有等靶细胞裂解后病毒释放出来才能起作用,C错误;D、多次注射狂犬疫苗,对机体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起到增强作用,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增强免疫力,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b(2).线粒体(3).有丝分裂(4).分化(5).不能(6).不会(7).解离→漂洗→染色→制片(8).解离的主要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9).间(10).间期经历的时间最长【解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染色质丝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缍体。(记忆口诀:膜仁消失显两体)。(3)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都有纺缍丝附着,并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这个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记忆口诀:形数清晰赤道齐)。(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记忆口诀:点裂数增均两极)。(5)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缍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成二个子细胞。(记忆口诀:两消两现重开始)。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b、c、d分别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A、B、C、D分别是中期、前期、末期和后期。图乙中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B→A→D→C。【详解】(1)由于只有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b区细胞。由于分生区没有叶绿体,所以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甲图中②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④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2)经过解离过程,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3)③和④表示细胞生长过程,该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4)利用植物根尖观察有丝分裂时,实验装片制作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其中第一步即解离的主要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5)由于间期经历的时间最长,因此在观察结果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8、(1).乙、丁(2).甲、乙、丙(3).乙(4).8(5).4(6).精细胞或极体(7).DNA分子复制(8).着丝粒分裂(9).甲、丁(10).AaBb【解析】1、分析图1: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分析图2:其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图1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是乙(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丁(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有丝分裂后期)、乙(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丙(有丝分裂中期);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是细胞乙,该细胞可在下一个时期实现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2)据图可知:甲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有4条,故有4个染色体组;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则其产生的子细胞可能为精细胞或极体。(3)图2中曲线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复制后每条染色体的DNA数目为2;曲线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此后每条染色的DNA数目为1。(4)图2中曲线ef段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可对应图1的甲、丁。(5)若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则正常情况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基因型也为AaBb。【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1中各曲线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图2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9、(1)①.激素②.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2)①.酸碱度②.温度③.蛋白质和无机盐(3)肾脏(4)①.动态平衡②.糖尿病③.排除进食引起血糖升高的干扰【解析】1、根据表格分析,该表是某男子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与参考范围对比发现,该男子的肌酐、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值,据此分析答题。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小问1详解】激素是存在于内环境中的主要调节物质,因此除了表格中列举的物质,还有激素等调节类物质以及免疫活性物质。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及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大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小问2详解】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无机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小问3详解】肌酐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化验单中肌酐的数值超于正常值,可推测该男子可能肾脏器官功能受损,使肌酐不能及时排出。【小问4详解】化验单显示血液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即血液中每种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不是恒定的,说明健康人的血液中每一种成分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根据化验单中血清葡萄糖的数值超出正常值,可以判定该男子可能患糖尿病;因为进食后,食物消化会引起血糖浓度升高,因此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以排除进食引起血糖升高的干扰。【点睛】本题以某男子的化验单为载体,考查内环境组成成分、理化性质及稳态、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根据对照性原则分析表格中不同项目的数据情况,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10、(1).基因与环境(2).1/9(3).3/4(4).母本和父本(顺序不能颠倒)(5).全为深绿【解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但同时又受环境的影响,即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因素。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详解】(1)题意显示:AA植株叶片在正常光照下呈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却呈黄色,说明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着生物的性状,即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控制。(2)在正常光照下,以浅绿色叶片玉米植株(Aa)为亲本,子一代AA占1/4,Aa占1/2,aa占1/4,但是aa幼苗期死亡,所以子一代AA∶Aa=1∶2,随机交配子一代产生A配子2/3,a配子1/3,子二代aa占1/9,子二代中AA占4/9,Aa占4/9,即F2成熟植株中AA∶Aa=1∶1,存活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是3/4。(3)在种植深绿色叶片玉米植株的时候,发现一株浅绿色叶片玉米植株,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浅绿色玉米的出现可能是相关基因突变产生了Aa个体,也可能是含A的染色体缺失部分片段,且缺失部分含有A基因导致,已知具有缺失A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的花粉不育,所以选择该浅绿色叶片玉米植株作为父本,深绿色叶片玉米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该变异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则浅绿色植株可以产生A和a两种配子,深绿色植株产生A一种配子,后代为AA∶Aa=1∶1,即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绿∶浅绿=1∶1;如果该变异时由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则浅绿色植株只产生A一种配子,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后代全为深绿色。即实验方法为:用深绿色玉米植株与该浅绿色玉米植株分别作母本和父本进行杂交,分析比较F1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全为深绿,则该浅绿植株是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点睛】熟知基因与性状关系及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1)①.电信号(或神经冲动、局部电流)②.效应器(2)①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②.反馈(或负反馈)③.糖皮质激素受体(3)①.Ca2+②.突触小泡的囊泡蛋白簇与突触前膜上的突触前膜蛋白簇结合③.防止突触后膜持续性兴奋(4)情绪压力持续作用于内分泌系统,使糖皮质激素持续升高,糖皮质激素作用于神经系统,导致突触小泡膜上的囊泡蛋白簇减少,使5-羟色胺不能正常释放,导致长期情绪低落。【解析】分析题图,图1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的调节过程,情绪压力导致下丘脑分泌激素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激素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引起长期压力效应。另一方面,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支配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引起短期压力效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