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视角下的彩礼问题研究6800字(论文)】_第1页
【民法典视角下的彩礼问题研究6800字(论文)】_第2页
【民法典视角下的彩礼问题研究6800字(论文)】_第3页
【民法典视角下的彩礼问题研究6800字(论文)】_第4页
【民法典视角下的彩礼问题研究68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法典视角下的彩礼问题研究目录TOC\o"1-2"\h\u28417一、彩礼的概念及社会作用 415995(一)彩礼的概念及性质 422554(二)彩礼的社会作用 5323二、彩礼纳入民法调整的可行性分析 722554(一)彩礼纳入民法符合公序良俗原则 522554(二)彩礼符合习惯法 522554(三)各地区成立相关协会规制彩礼数额 514629三、彩礼纳入民法调整的必要规制 930492(一)立法构建的基本原则及问题 919795(二)相关立法完善 920942总结 1120942参考文献 11一、彩礼的概念及社会作用(一)彩礼的概念及性质彩礼是中国古代婚嫁习俗之一,又称订亲财礼、聘礼、聘财等。中国旧时婚姻的缔结,有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互相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彩礼和与彩礼相关的订婚和婚约都受到了批判,曾一度被废止,但在民间始终顽强存在。彩礼在普通理解中,尤指婚恋中送给对方的聘礼或礼金。在今天的互联网中,还指朋友之间互赠彩票、祝福的一种行为。有些地方习俗称为纳征,征是成功的意思[[]王志远.浅析我国彩礼制度[J].2021.]。[]王志远.浅析我国彩礼制度[J].2021.在现实生活中,彩礼的给付往往是迫于当地的习俗形势和社会压力而不得不给,并非是自愿的赠与,而且彩礼的价值往往较大,收受人更多是女方的父母。那么彩礼在性质上是否属于包办、买卖婚姻和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行为呢,彩礼给付是违法的吗?其实不然,虽然彩礼有时候会成为包办、买卖婚姻和借婚姻索取财物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彩礼与这几种违反婚姻法,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彩礼是伴随着婚约产生的,彩礼的给付以男女双方婚约成立为基础,我国实行婚姻自由,婚约的成立意味着当事人双方具有缔结婚约的意愿,虽然给付彩礼可能不具有自愿性,但是以男女双方结婚为目的,这并不违反婚姻自由,不具有违法性。而包办、买卖婚姻是强迫婚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实质上是第三人用“长辈”的身份和所谓的“主婚权”将女方以“买卖人口”的方式嫁给男方,女方从始至终都是没有自由的,当事人双方当然不具有结婚的意愿,显然违反了婚姻自由原则,为我国《婚姻法》明令禁止。由此可见,我国现行法律对彩礼虽不提倡,但法律也未明确禁止,“法无禁止即可为”,只要遵循着男女双方平等自愿原则,彩礼给付是具有合法性的。(二)彩礼的社会作用彩礼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风俗,从先秦开始沿用至今依然流传甚广,一直是我国民间缔结婚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数次婚姻法立法中都缺少对婚约和彩礼明确的相关规定。我国现行法律对彩礼问题缺乏详细的规制,但彩礼制度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仍然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绝非只因为其是一种风俗习惯的传承。彩礼发挥着补偿女方家庭因女儿出嫁而蒙受的经济和精神损失和确立并稳定新的大妻家庭关系的作用,彩礼也是对我国传统婚姻观的继承。彩礼制度的存续,更有其本身的功能价值和社会影响,使其合理地在社会生活中延续。1.彩礼对女方家庭的补偿功能在传统社会,彩礼的补偿性主要表现为赠与方即男方为弥补女方家庭因嫁出女儿而丧失了一个劳动力的功能。在我国早期的农耕文明时期,男耕女织是家庭运转的基本模式,女子也是家庭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子一旦嫁出,便随夫家共同生活,不再为母家提供劳动,因此在婚前男方向女方给予具有一定价值的财务,用来弥补女方家庭的损失。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更多的新婚夫妇都选择独立生活,即不与男方家庭生活,也不与女方家庭生活.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的经济独立性逐步增强,而且为了更加舒服自由的生活,往往选择分开居住,彩礼不再被视为对缺失劳动力的补偿,将一定价值的彩礼给付给女方父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充当赡养费的作用,可以视为嫁出去的女儿提前履行了部分赡养父母的义务。根据我国《\o"民法典"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o"赡养"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所谓赡养,主要是指成年子女对父母经济上的供养,即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给予物质上的帮助[[]赵大华,杨盼盼.老龄化背景下精神赡养权的保护困境与实现路径[J].学习与实践,2020(11):10.]。[]赵大华,杨盼盼.老龄化背景下精神赡养权的保护困境与实现路径[J].学习与实践,2020(11):10.另外,当代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社会基调,以融国家、社会、家庭为一体的赡养理念进行辅助,对老年人民法终极的人文关怀,与构建和谐社会相协调。所以彩礼在法律层面上,有维护家庭和谐的社会作用。2.彩礼对婚姻的资助功能在现在社会中,男方给付的彩礼不再单纯为补偿女方父母,成为女方父母的财产,而更多是女方家在收取彩礼后,将其用来为女儿置办丰厚的嫁妆陪嫁,随后彩礼将重新以嫁妆的形式随着女儿“嫁入”男方家,成为男女婚后成立的小家庭的一笔财产。这个时候,彩礼的资助功能就体现出来了。这也是彩礼制度从古代彩礼发展为现代彩礼后最大的功能变化,即订立婚约过程中的彩礼给付,逐渐从对女方家庭的补偿转变为父母对新人婚后小家庭的经济资助,彩礼是父母对子女的物质支持,是代表财富转移的一种方式。新人夫妇拥有彩礼最终的所有权,由他们支配使用这笔财产来构建自己的小家庭,特别是在现如今各方经济压力都比较大的情况下,这种扶持性行为也成为了男方愿意给予彩礼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婚姻法》确立了婚姻自由的原则,但是婚姻自由会被很多外在的东西所束缚,只有在物质得到充分的保障之后,人们才会深思婚姻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婚姻自由作为一种权利,不应该受到出感情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让感情来主导婚姻,使婚姻自由不仅仅是一个基本原则,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具体的落实,实现真正的婚姻自由[[]霍未.婚姻自由的含义,内容,价值及实现方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2.[]霍未.婚姻自由的含义,内容,价值及实现方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2.彩礼对家庭和谐的促进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大幅度的提高,当代社会家庭生活的继续,是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努力的,所以女性在婚后也会继续在职场奋斗。但是女性又要照顾孩子,又要兼顾事业,这是很辛苦的。当代社会“彩礼则是归女方自己或归小家庭,用于购置新婚用品、旅游、举办婚姻庆典等支出,或是储存下来,用于小家庭开销。”彩礼是给将要缔结婚姻的女性本人的,所以彩礼对缓解女性的压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夫妻在某个层面来说本就是一个共同体,当缓解了其中女性的压力,那么女性则对男性的抱怨减少,夫妻之间的关系自然会和谐,家庭和谐则会促使家庭进步,形成正向的循环。二、彩礼纳入民法调整的可行性分析(一)彩礼纳入民法符合公序良俗原则《民法总则》第十条规定了民事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在处理民事纠纷时应当遵照《民法总则》第十条,以此作为作出裁判的规则。第十条确定了两项法律渊源:法律和习惯,并规定了习惯适用的例外———公序良俗[[][]戴孟勇.法律行为与公序良俗[J].法学家,2020(1):16.彩礼符合习惯法习惯法是由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反复实践,自发渐进形成的,作为历史的积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有的习惯法的影响是如此的弥久,甚至可以延续上千年。事实上,正如古罗马法学家赫尔莫杰尼安所认为的那样,"那些由长期习惯确认了的并且被长年遵守的东西,同写成文字的法一样,被作为公民间的默认协议"[[][]李可.论习惯法的法源地位[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8.彩礼制度的性质就是一种法,一种习惯法,是共同体成员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自发形成的,规定其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并得到共同体普遍认同的行为规则。为何说彩礼制度是一种习惯法,就因为其具备了习惯法的全部构成要件,发挥着习惯法的社会调节作用。在客观要件方面,彩礼制度是一种为特定交往共同体成员所周知并自觉守信,在实践中反复适用的习惯行为模式。在现代的中国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彩礼是结婚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程序。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有90%的人知道彩礼这回事。据李秀华学者在农村的调查显示,95%以上的妇女所在的村庄均涉及彩礼问题。虽然目前我国的《婚姻法》未对彩礼的性质作任何规定,但是我们普遍都知道彩礼是确立婚约的标志,并且在日常的结婚过程中加以反复适用,这就说明彩礼具有客观性,能为共同体所感知和适用。其次,在权利义务要件方面,彩礼制度具有相对确定的权利义务结构。不是所有的风俗习惯都可以上升为习惯法,只有那些包含着法律程序所确定的制裁的习惯才能上升为习惯法。彩礼制度历来就有不成文的权利义务规定,具体如下:(1)女方接受男方给付的彩礼,则代表着双方准婚姻关系确立,男女双方成立准配偶关系,任何一方不得再与他人订立婚约,也即对彼此负有忠贞义务。(2)一旦婚约解除,则分不同情况对彩礼进行处理,即如果是男方提出解除婚约,女方不退还彩礼;如果是女方提出解除婚约,应当返还彩礼并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这也就对男方的返还请求权及女方的所有权加以确认。可见,彩礼制度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基本确定的,并且当事人可以据此向社会公众或民间权威寻求习惯法上的救济。再次,在强制力要件方面,彩礼制度具有相应的约束力和惩罚机制。彩礼制度的强制力源于民间权威,具体来说源于当事人所处的共同体中民众对其的评价、挤压、排斥甚至是惩罚。婚姻总与社会力量有关系,不仅婚姻对象的选择受着社会的干涉,而且从缔结婚约起一直到婚后夫妻关系的维持,也总有别人来干预。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至少是两个家庭的事,这也就是为什么结婚往往是一桩有关公众的事件。正因为婚姻的这种公共性,使得彩礼制度拥有其惩罚机制。倘若有人不遵守这彩礼制度的规则,其将面临相应的制裁,包括亲戚朋友的非难,社会地位的下降,必要的财产损失,社会资源的丧失以及自我谴责等等。这些不利后果能够有效地约束当事人的行为,使其按照既定的规范行事。或许有人觉得这样的强制力太弱,其实不然。诚然,作为习惯法的强制力与国家制定法的强制力相比较为温和,但是其强制力所涉及的范围却是十分广泛的,甚至深入到当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影响不像国家强制力那样有固定期限,而往往是伴随当事人的一生,所以其威慑力是很强大的。潮剧经典《龙井渡头》也对彩礼制度做了详细的描述和介绍,其中主角美娘最后的下场正好证明了彩礼制度的强制力。该剧剧情中女主角美娘由于贪心,收受了马家、徐家和阳家的彩礼,最终被各家所知悉,不仅受到所有人的指责,而且再也没有人准备娶她为妻,其社会地位、道德信誉甚至婚姻毁于一旦。(三)各地区成立相关协会规制彩礼数额由于我国地域不同,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彩礼风俗不同,家庭条件和经济能力不同,无法在法律上做一刀切的统一规定。在实践中,也有通过村规民约进行管理和约定的。近年来,很多地方立足当地实际,根据群众意见制定村规民约,有的地方还自发成立了村民自我管理的组织,专门打理村里传统风俗方面的事务。比如,有的村成立红白理事协会,在治理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如果基层政府借鉴这种模式,在结婚彩礼方面,可以鼓励引导农村地区成立相关协会,让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也有助逐渐摈弃旧风俗、树立新风尚[[]郭凤丽.解决婚约"彩礼"纠纷之立法探讨[J].大家,2011(2):2.[]郭凤丽.解决婚约"彩礼"纠纷之立法探讨[J].大家,2011(2):2.各地区成立相关的协会,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经济水平,将彩礼数额分成不同的类别,比如家庭条件不好的,彩礼数额规定就低一些,家庭富裕的,彩礼数额就高一些。还要对遵守规定的人予以奖励,对不遵守规定的人施加合理处罚。这样有利于对村民的引导,让村民减少彩礼攀比心理。三、彩礼纳入民法调整的必要规制(一)立法构建的基本原则及问题我国婚约彩礼相关法律的后续立法构建首先应该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彩礼是中国历史的产物。现今社会仍存在彩礼现象,但是与古代彩礼有很大的区别。婚约彩礼的法律问题,在现今法律上少有规范,基本上靠当地的风俗习惯。所以在立法层面,应当适当地考虑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可脱离实际。其次,坚守诚信公平正义原则。诚信公平正义不仅在法律上有所规定,而且同样也适用于道德层面。因为彩礼需结合当地的民俗,所以时常依靠道德来解决问题。但是不管是法律层面还是道德层面都需要对涉及的当事人进行利益衡量,作出相对公平的判决。最后,相关法律的构建还应当考虑到女性的权利保障问题等。在现代生活中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自身的生理限制、力量限制等,社会上对女性十分严苛。在某些地方,作为女性还是处于弱势地位,想要改变这一点还需要缓缓图之。从彩礼纠紛案出发维护女性利益不失为明智之举。(二)相关立法完善第一,结合各地方特点制订地方性法规。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都略有不同,因此彩礼在各个地区的标准也各有不同。彩礼的复杂性,使得制定彩礼的相关法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各地的彩礼在进行界定时无可避免地会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应当在上位法的指导下,结合各地的特色制定地方性法规,在此基础上,有关机关不仅可以作出合理的判决,同时也可以兼顾当事人的情感问题,给予双方应有的自主权与尊重。第二,明确双方共同生活的期限。对于彩礼纠纷案件的处理,明确双方共同生活的期限极其重要。在实际生活中复杂情况有很多种,例如,当事人双方在提起诉讼时已进行了婚姻登记,但是并未同居。又如,当事人双方在提起诉讼时没有进行登记,但确实存在同居关系。更有甚者双方在提起诉讼时没有进行婚姻登记,但是却育有共同的子女。对于以上所列的情况,应该分情况进行研究。第三,明确返还的数额。对于应该退还彩礼的金额范围上我们应该要有所要求。我们应当区分开来对于男方给予女方的财物。例如,在订立婚约后结婚登记之前这段时间,男方给予女方的一-些贵重物品、大金额的礼金等可以被认定是男方给予女方的彩礼。还有男方在--些特殊的场合,比如见父母、宴请、安排婚礼等所给予女方或者女方家人的数额较大的礼金,理应也该认定是男方给予女方的彩礼。但是男女双方在恋爱期问男方送给女方的一些礼物是一种普通的赠与行为且数额有限,不认定为彩礼。第四,明确双方过错责任。针对婚约彩礼的纠纷案件,我国虽然是有法律解释可用,但是此项法律制度和地方彩礼的风俗多少都有些冲突,而且单凭此制度来处理案件,极其可能会导致不公平的结果。总体来说,在双方婚姻没有消亡的情况下,男方恶意地违背公序良俗、挑战道德底线、伤害另一方当事人后,却在事后得到了很大的利益,这有违我国的法治精神。除此之外也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所以有必要将过错责任制度引入制度设计层面,一方面可以给更多的人以警戒和教育,使之正确地认识婚姻慎重对待婚姻,另一方面也是给予受害的一方当事人的应有的保护,挽回当事人的损失。总结刚刚面世的《民法典》中彩礼返还规则的缺失,直接导致其施行后彩礼返还类婚约财产纠纷的裁判缺乏法律依据。因此,立法者应当及时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以规范实务中的彩礼行为。参考文献[1]杨晋玲.认真对待婚姻家庭领域中的习惯——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制定为背景[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9,31(1):6.[2]唐正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编纂应该加入"六礼"制度[J].法制与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