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怀仁市大地学校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前言》)这一要求反映的是A.全球史观 B.革命史观 C.文明史观 D.社会史观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主张“爱人如己,崇尚和平”的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3.某思想家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价值观 B.体现了普通民众尚贤节用的要求C.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礼乐制度的需要 D.表达了道家因循自然的处世方法4.在应对汉武帝的策问“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时,董仲舒对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致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这反映出董仲舒在对策时示意①限制君权 ②三纲五常 ③天人感应 ④格物致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其所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A.“理”是世界构成的本原 B.“理”在社会实践中就是三纲五常C.“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D.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衡量标准6.强调“知行合一”,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的是A.程颢 B.程颐 C.陆九渊 D.王守仁7.李贽的祖、父两辈都是商人,因而他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东林党人,被党迫害致死,这使黄宗羲受到很深的刺激。这说明这一时期的学新思想A.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C.反映了市民阶层价值取向 D.是对祖辈政治思想的继承8.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9.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的“智者”泛指聪明伶俐并具有某种知识技能的人,如《荷马史诗》中提到的雕刻匠、造船工、战车驭手等等。后来,自然科学家、诗人、音乐家乃至政治家,也被称之为“智者”。“智者”关注人的世俗生活,还在各种公共集会上发表演说,回答各种问题,教授青年如何辩论和处理公务……这表明古希腊“智者”的出现A.源于人神同构的文化传统 B.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C.导致社会公共道德的沦丧 D.促进人文主义精神的复苏10.“它是当时处于萌芽状态的资产阶级为发展起争执和经济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开展的反对教会精神为代表的封建文化的斗争。”材料评价的是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11.对下图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揭示教皇的荒淫无度 B.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C.应出自天主教会之手 D.揭露人性的虚伪贪婪12.“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该思想主张灵魂的得救不能转向教会购买赎罪券,也不需要教士作为中介,只能靠自己虔诚的信仰。该思想的提出A.加强了教会的宗教权威 B.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冲击了教会的思想垄断 D.实现了教徒的思想自由13.伏尔泰认为共和政体提倡自由平等,它的原则是正确的,但共和会产生党争,引起无政府状况和不断的骚乱。伏尔泰希望哲学家做国王,这样在他的领土上,理性越是进步,狂热和迷信所造成的损害就越小。据此可知,伏尔泰A.认为政体构建需关注理性发展 B.主张建立以理性为原则的共和政体C.本质上希望保留封建特权等级 D.强调君主立宪制最能体现自由平等14.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思想A.批判了旧秩序,对新社会提出设想 B.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理性主义 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民主自由15.1933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其日记中写道:(该纸出土时)麻质、白色,四周不完整;质甚粗糙,不匀净,纸面尚存麻筋。同时出土者还有黄龙元年(前49年)之木简。这一记述A.挑战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论断 B.因未得学界公证而有失真之处C.可作为造纸术始于西汉的证据 D.说明纸张作为书写材料已经出现16.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后世将其与唐诗、宋词并称。后人充分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造成元曲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市民阶层队伍的不断壮大 B.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C.戏曲创作者深入社会生活 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17.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A.注重对经验的总结 B.缺乏创新和逻辑C.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D.与农业息息相关18.“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A.书法 B.绘画 C.杂技 D.戏曲19.“如果一个苹果砸到牛顿的头上,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那么这个苹果树就是伽利略栽的。”材料中的“苹果树”实际上是指伽利略A.最初探究了万有引力 B.开创了以实验为根据的近代科学C.发现了运动的惯性定律 D.建立起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20.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具体表现为A.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B.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C.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 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21.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A.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B.“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C.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D.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22.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剽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康有为此论意在A.否定法美政治制度 B.抵制国内民主革命C.推进维新变法运动 D.深入学习西方文明23.在政治和思想上,梁启超多变。他起先追随康有为维新变法,后背离康有为的保皇立场,随后作《新民说》提倡革命排满,民国时又与袁世凯等北洋军阀同流共事,后又进行讨袁。这反映出A.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 B.梁启超思想上与时俱进C.近代民族危机逐步减弱 D.中国近代政局复杂多变24.1924年11月,孙中山以大元帅身份公布了《工会条例》。下列是条例中的某些条款,这些规定A.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新发展 B.表明其政治立场发生根本改变C.推动了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背离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向25.“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毛泽东是第一个代表这种自觉选择的人。”在开辟“这条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A.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C.人民民主专政学说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6.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27.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28.毛泽东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虽然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开始投入到这些开发计划。这主要说明了A.“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迫的结果B.“大跃进”运动有利于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C.我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D.应该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29.“双百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保证。“双百方针”主要针对①艺术领域②政治领域③经济领域④学术领域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30.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部门通过高考改革和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总规模达到3699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这说明我国A.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 B.建立了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C.践行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D.培养了大批现代化的建设人才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题,共40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确切的讲应该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涉及天文、历法、物理等应用科学技术。张骞通西域、《马可·波罗游记》的传播等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利玛窦等耶稣会士先后进入中国,他们学习中国文化,采取适合中国习俗的传教方式;他们相当一部分人精通天文历法、炮术等知识,而这又是崇祯、康熙等皇帝所赏识并需要的。与此同时,徐光启、李之藻等知识分子不仅推动西学的广泛传播,而且翻译了大量的西学典籍。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西学东渐还不足以唤醒沉睡的中国,但它代表中西两种文化已开始了碰撞。——摘编自徐先知《明末清初西学东渐成因浅析》材料二19世纪中期以来,西学再次进入中国。从“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再到“民主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近代西学东渐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为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翻译西书、著书介绍、兴办新式教育、邀请西方学者来华讲学等,推动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摘编自郑大华《论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特点》(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产生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6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学东渐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不同影响。(4分)32.(16分)思想解放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格拉材料二《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惟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材料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材料四“……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路德选集》材料五“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1)材料三、四、五反映了西欧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能够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2)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有何共同影响?(6分)(3)根据上面五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5分)33.(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最具影响的四种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这一说法最早由英国科技史学家、汉学家李约瑟于1942年正式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早在1550年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就第一个指出,中国对世界最具影响的“三大发明”是司南(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1620年,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也提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19世纪6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将这些发明的意义推到了一个高峰。到了19世纪末,来华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最先在上述三大发明中加入了造纸术。2008年7月,《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展出,这次大展重新定义了新“四大发明”——丝绸、青铜、造纸印刷和瓷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四大发明”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理由充分、逻辑合理)
1.C 2.C 3.D 4.A 5.B 6.D 7.B 8.B9.B 10.B 11.C 12.C 13.A 14.A 15.D 16.A17.A 18.D 19.B 20.D 21.B 22.B 23.D 24.A25.D 26.D 27.C 28.A 29.A 30.A31.(1)原因: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奠定基础;传教士的推动;皇帝的支持;有识之士的推广。(2)特点:由被动到主动;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具有渐进性(或历史阶段性);内容丰富;途径多样。(3)影响: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只在少部分知识分子中传播,没有使中国社会产生根本性变革;近代的西学东渐传播范围较广,并引发了资产阶级改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四川省资中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建议勇为管理办法
- 抽样封存管理办法
- 政法专项管理办法
- 政府节能管理办法
- 建筑人防管理办法
- 捐赠财务管理办法
- 战略编制管理办法
- 投诉监管管理办法
- 成控项目管理办法
- 宁波寰球“新扩改建”项目三查四定培训
- GB/T 18380.11-2022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1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试验装置
- GB/T 18342-2009链条炉排锅炉用煤技术条件
- GB/T 14502-1993水中镍-63的分析方法
- GB/T 12706.1-2020额定电压1 kV(Um=1.2 kV)到35 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 kV(Um=1.2 kV)和3 kV(Um=3.6 kV)电缆
- 2023年烟台蓝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四川方言词典(教你说一口地道的四川话)
- 企业标准编写模板
- 提高卧床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品管圈汇报书模板课件
- 感控培训教育制度
- (推荐精选)PPI药理学基础与合理用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