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内◎不◎得◎答◎题第page1*2-11=page1*2-11页,共=numpages5*210页第=page1*22页,共=numpages5*210页装◎订◎线◎内◎不◎得◎答◎题第page2*2-11=page2*2-13页,共=numpages5*210页第=page2*24页,共=numpages5*210页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次检测高三语文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务必填写清楚班级、姓名、学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上交。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总分人分数第Ⅰ卷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写到答题卡上。一、选择题组(共11题,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小说课的兴起,应于大学教育理念和制度的探索创新。在以往的文学教育中,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者虽不至于分疆而治,但很难做到亲密无间。小说课却几乎地实现了三者的交叉融合。讲授者的初衷虽不是讲成小说史,但在选讲经典篇目时,已无形中完成了类似文学史的筛选工作。课堂上对具体作品的解读,时刻要求讲授者兼具文学批评的眼光和文学理论的修养。也就是说,讲授者实际上身兼小说家、批评家和教育者等多重身份。当小说的接受对象从读者大众到学生听众时,它的表现形式也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在后续的传播中,小说课所彰显的文学趣味、观念和立场,对大众的文学解读、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可能产生的影响,难以估量。在这个意义上,小说课的兴起密切着文学生活的变迁。在当下的文学生活中,小说课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小说课起到彰显独到眼光、丰富批评类型的作用。小说课作为特殊形态的文学批评,乃是作家对作家的批评,这些批评文学未必都能达到“大师的批评”的理想境界,但至少都别开生面,引人入胜。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归功自然而然关联B.归结大势所趋关联C.归功大势所趋关注D.归结自然而然关注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小说的接受对象扩展至读者大众时,它的表现形式也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B.当小说课的表现形式从整理出版到口头讲授时,它的接受对象也从学生听众扩展至读者大众。C.当小说课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时,它的接受对象也就从学生听众扩展至读者大众。D.当小说的接受对象从读者大众扩展至学生听众时,它的表现形式也从整理出版到口头讲授。3.“节日”是被人们赋予某种意义的特殊日子,并以相对固定的仪式或活动来纪念,因此也成为了古代文人墨客表情致意的时刻,下列节日、习俗、诗句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上元节吃元宵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B中秋节赏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C除夕放爆竹贴春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D乞巧节穿针引线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材料一:新冠病毒导致很多患者嗅觉失灵,这是一个医学事实,也是一个有哲学“味道”的事件。新冠病毒感染鼻腔导致炎症,进而损害神经细胞。可用于向嗅球发送气味信号的轴突的数量急剧减少,进而引起患者的嗅觉感知减弱或完全丧失。新冠病毒大流行精准打击了现代社会系统。全球化模式下,新冠病毒“使各地的医疗系统、社会管理系统、经济运作和相关物质资源系统猝不及防而陷入困境,使传染病由单纯的疾病问题变成了社会、政治和经济互相叠加的问题”。不仅如此,嗅觉失灵还标志着现代系统“祛魅”的再度深化。“眼耳鼻舌身”对应着“视听嗅味触”的感知体验,视觉和听觉关联着光波和声波的“形式”,道常能如实表征环境中的对象和属性。相比之下,味道至今仍是可疑之“魅”;唤觉、味觉和触觉三种感知模态相互作用,环境中的化学“质料”与主观心理预期发生互动,才让我们拥有丰富的味道体验。味觉是奇特的,因为舌头能提供的,只有咸、甜、酸、苦、鲜和金属味。然而我们在品尝美食时,却能感知松脆的酥饼、软糯的玉米和甜腻的蛋糕。舌头没有酥饼、玉米或蛋糕的味觉感受器,这些可识别的味道,也不能从基本风味中炮制出来。味觉的感知对象是“风味”而非“味道”。丰富的味道,必须借助触觉和嗅觉。嗅觉与视听感知系统不同,嗅觉受体直接接触环境,不仅是环境物质进入身体的“守门人”,在寻求配偶、躲避危险、调节情绪和唤醒记忆等方面,嗅觉更是起着关键作用。心理学上有一种“普鲁斯特现象”,说的是气味能够唤醒久远的回忆。嗅觉是唯一不经丘脑直接投射到杏仁核的感知系统,气味记忆因而持久不衰,这大概是普鲁斯特现象形成的原因。难怪诗人北岛会写道:关于北京,首先让我感到的是气味儿,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味道有赖于我们主观的“心理建设”,然而现代人的生活却是越来越“没有味道”。事情就像毕·威尔逊指出的那样,现代人的饮食往往在一种“感官断线”的状态下进行:你用手机下单一顿晚餐,食物藏于包裹内送达,在准备吃下第一口前,你闻不到甚至看不到它们。(摘编自王球《作为祛魅的“祛味”》)材料二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有了特定的嗅觉表达,已经认识到嗅觉的多种场合运用。鼻子作为嗅觉器官,早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如《荀子·正名》的“香、臭、芬……自以鼻异”,《孟子·离娄下》的“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都提到了鼻子对气味的辨别功能,显示着人们对嗅觉机理进行的初步探索。先秦时期有着丰富的嗅觉表达。其中用得最多的是“臭”,臭有二义,一是泛指所有的气味,二是专指恶臭而言。如《韩非子·五蠹》云:“上古之世,民食果藤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这里的“腥臊恶臭”即是对不好气味的名称表达。对于美好气味的认识,在《诗经》和《楚辞》等古籍中有非常多的记载,如芬芳、馨香、芳菲菲、蕊芯芬芬等。先秦时期,人们对嗅觉已经有了丰富的应用。在宗教祭祀场合,人们把令人愉悦的气味奉献给祖先神灵或者上帝,以图满足神灵的嗅觉需要,这就是“用臭”歆神。虞舜时期的祭祀,崇尚用生气,即用牲血、生牲肉、沉在汤下面的半生的肉块来祭祀。殷人崇尚用声音来祭祀,先演奏而飘荡起乐声,待音乐演奏三段,然后出庙迎牲。周人崇尚用气味来祭祀,他们用有香气的曹酒灌地,使香气下达到深渊和泉水中。日常生活里,人们在给祖先或父母进献祭品或食品时,总会将散发着馨香的食物呈上,以让亲人有一种愉悦的嗅觉享受;或者把散发着馨香的花椒、芳草等送给情人作为礼物;人们用兰草沐浴,或者将散发着馨香的香物佩戴于身上,让自己和周围的人有舒畅的嗅觉快感。嗅觉在现实中能趋利避害,有强烈的价值取向性。在现实层面,人们对于芳香的事物,莫不爱之、趋之;对于腥臭的事物,莫不弃之、避之。在超现实层面上嗅觉中的馨香代表的是盛德,如《国语》的“其德足以昭其馨香”,把盛德作为嗅觉中的最高境界。盛德与馨香的对应,呈现的是赞扬与向往,具有引导色彩。相反嗅觉中的腥臭代表的是侈靡生活和酷刑,不具有任何美学价值,具有批判色彩。(摘编自陈智勇《先秦时期的唤觉文化》)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冠病毒导致的“嗅觉失灵”既可指嗅觉感知被破坏,也可指现代社会各种系统未做好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准备而陷入困境。B.味道的获得并不是只借助味觉,它需要多种感知模态相互作用和主观心理的参与,因此,在现代系统中仍是可疑之“魅”。C.对于鼻子作为嗅觉器官辨别气味的功能的认识至少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古籍里记载了不同气味的特定的表达。D.嗅觉常被用于宗教祭祀场合来满足神灵需要,比如周人用有香气的曹酒灌地来祭祀,而崇尚声音的殷人却不用气味来歆神。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味”能够被舌头识别感知,是因为舌头提供了对应的味觉感受器。B.心理学上的“普鲁斯特现象”表明,嗅觉才能使人们的记忆持久不衰。C.人们祭祀时选用的牲血、生牲肉等物的“生气”不属于“腥臊恶臭”。D.嗅觉在先秦时期已被运用在多个场合中,体现了嗅觉文化的社会意义。6.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画横线句观点的一项是()A.《礼记》中提到不同季节有不同的主导气味,如夏天为苦味和焦气,冬天以腐朽味为主。B.古籍中记载了许多能发出气味的植物,如《诗经》记载了樗(臭椿)和芹(芹菜,有香味)等。C.《左传》中提到晋君为花、果,鲁君是晋君的气味,既以此说表尊晋,又喻两国情同一体。D.《吕氏春秋·本味》中提到了“灭腥去臊除膻”,即用火处理,从而催生出熟食的“香”气。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奏记丞相府论学事(唐)刘禹锡凡今能言者,皆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郁堙而不扬,非天不生材也。亦犹不耕者不叹廪庾之无馀,非地不产百谷也。伏以贞观中,增筑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馀人。时外夷上疏,请遣子弟入附於三雍者五国。虽“菁菁者莪”,育材之道不足比也。今之胶庠,不闻弦歌,而室庐圯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欲振学也,病无赀财以给其用。鲰生今有一见,使大学立富。幸遇相公在位,可以索言之。《礼》云:“凡学官春释奠于其先师。斯礼止於辟宫,非及天下也。”今四海郡县,咸以春秋上丁,有事孔子庙,其礼不应於古,且非孔子意也。炎汉初定,群臣皆起屠贩为公卿,故孝惠、高后之间,置原庙于郡国。逮孝元时,韦元成以硕儒为丞相,遂建议罢之。夫以子孙尚不敢违礼以飨其祖,况后学师先圣之道,而首违之乎?与其烦于旧飨,孰若行其教道?今夫子之教日颓靡,而以非礼之祀媚之,斯儒者所宜愤悱也。窃观历代,无有是事。皇家武德二年,诏于国学立周公、孔子庙,四时致祭。贞观十一年,又诏修宣尼庙于兖州。至二十年,许敬宗等奏,乃遣天下诸州县置三献官,其它如方社。敬宗非通儒,不能稽典礼。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后数年定令。时王孙林甫为宰相,不涉学,委御史中丞王敬从校刊之。敬从非文儒,遂以明衣牲牢编在学令。是首失于敬宗,而终失于林甫,习以为常,罕有敢非之者。谨桉本州四县,一岁释奠物之直,缗钱十六万有奇。举天下之郡县,当千七百不啻,羁縻者不在数中。凡岁中所出,于经费过四千万,适资三献官饰衣裳、饴妻子而已,于尚学之道,无有补焉。今谨条奏:某乞下礼官博士,详议典制,罢天下县邑牲牢衣币。如有生徒,春秋依开元敕旨,用酒醴等,示敬其事,而州府许如故仪。然后籍其资,半附益所隶州,使增学校,其半率归国庠,犹不下万计。筑学室,具器用,丰篹食,增掌固,以备使令。凡儒官各加稍食,其纸笔铅黄视所出州,率令折入。学徒既备,明经日课缮书若干纸,进士命雠校亦如之。则贞观之风,粲然不殊。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稽典礼。
稽:考查B.罕有敢非之者
非:非议C.当千七百不啻
当:应当D.然后籍其资
籍:登记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室庐圮废
而耻学于师B.则贞观之风,粲然不殊
凌万顷之茫然C.于尚学之道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病无赀财以给其用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B.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C.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D.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10.以下六句话,全都属于作者赞赏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
)①天下诸州县置三献官,其他如方社②以明衣牲牢编在学③罢天下县邑牲牢衣币④春秋依开元敕旨,用酒醴等,示敬其事⑤筑学室,具器用,丰篹食,增举固⑥其纸笔铅黄视所出州,率令折入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设喻,把人才缺乏的道理讲得明白易懂。接着采用对比论证,得出今不如昔的结论,从而直指现象根源无赀财。B.第二段开篇引经据典,借以指责当今四海郡县的做法,为后文建议罢免其事做好了铺垫。C.文章说理环环相扣,在提出各种建议之后,又展望了美好的前景,所谓“贞观之风,学粲然不殊”,旨在表明对贞观年间风气的称赞。D.作者站在纵观历史的角度,指出了是礼首先失误于不通儒的许敬宗,后经崇尚儒学的唐玄宗纠正,但终失于不涉学的李林甫之手。第Ⅱ卷四、(24分)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不知养材之道,郁堙而不扬,非不生材也。(3分)(2)凡岁中所出,于经费过四千万,适资三献官饰衣裳、饴妻子而已,于尚学之道,无有补焉。(4分)13.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刘禹锡反对在四海郡县兴建孔庙、行祭祀礼的原因。(3分)14.阅读以下诗歌作品,完成各题。水调歌头范成大①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②。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州?【注】①范成大:南宋词人。此词作于淳熙四年中秋,这年五月作者辞官回乡,路过武昌,受到知州刘邦翰的款待。②黑貂裘:用苏秦典。《战国策》:“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1)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细数”两句,写自己十年间十处过中秋,暗指自己宦海漂泊,流露出无限的感慨。B.“老子”是作者自称,豪情满怀,写出了作者为自己有幸登上南楼的喜悦之情。C.“关河”句写作者由月色照耀关河南北联想到离散的友人,表达出思念之情。D.“秦”泛指北方,“楚”泛指南方,“姮娥”即嫦娥,“沧州”指代归隐之地。(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应笑”句用写实笔法,抒发的情感与苏轼“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相似。B.“熨”字用得神奇,写出了月下的长江安静无声,像是被月色熨平的白练。C.“星汉”两句对比鲜明,以群星之黯淡无光,愈发烘托出月色之皎洁静谧。D.这首词的意境是豪放阔大,心境却似欣实郁,措辞欲说还休,风格飘逸而又沉郁。(3)中秋吟咏少不了“月”。请结合词句分析这首词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月”这一意象所体现出的不同意蕴。(4分)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15.默写(6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4.胜人者有力,___________________。5.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自己狂傲不羁、蔑视权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1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北方,两个囚徒①中国古籍中的“北海”就是如今的贝加尔湖,去过的人都说湖光山色美得让人窒息。还有一首歌,歌名就叫《贝加尔湖畔》,说那里春风沉醉,绿草如茵,篝火照亮整个夜晚。这是所有人的观感吗?不见得,至少有个人会缓缓站起来,抖落衣尘说,我来讲讲北海的冬天吧。②北海的冬天,一月开始结冰,冰层厚达一米,平均气温是零下三十八摄氏度,直到五月来临,湖面才解冻。讲故事的人叫苏武:牧羊人苏武,受难者苏武,大英雄苏武,爱国者苏武,但首先,他是外交官苏武。③在汉朝,将一个人变成外交官是极简单的事,皇帝将一根竹竿赐给他,他就成了外交官。竹竿上垂挂着装饰物,因而被敬称为“汉节”,手持汉节,你就是代表国家的使臣。谁知到了匈奴,祸从天降,苏武被诬和一场流产政变有牵连,百口难辩,只好认罚。匈奴王交给他一群公羊,罚他到北海去放牧。苏武问:“那哪天放我归汉呢?”匈奴王一脸坏笑:“等公羊生了小羊再议吧!”④就这样,苏武成了一群公羊的囚徒。⑤人生的断崖式下跌,这个现实,他非得接受,否则熬不了十九年。“接受”就是不让自己紧绷绷地活在某种意识形态中,不端架子不纠结,该放羊就放羊,该睡觉就睡觉,要像湖边的苔藓、洞中的老鼠那样低矮卑贱地活下去,一切都可以放弃,但汉节那根竹竿不能丢,这就是保持气节,就是大节不亏了。心理调适完成后,持节放羊的苏武出现在北海就再也没有违和感了。羊角撞开栅门,雪狼偷偷窥视,鸿鹄长唳,冰湖化解,白云飘,树冠摇,掠过一阵风,吹乱苏武的雪鬓霜鬟,这都是北海牧羊的日常。一只金龟子绕着汉节打旋,要不要告诉金龟子,你已来到大汉王朝,苏武显得信心不足。⑥公羊不生崽,流放也就无尽期。苏武吹笳大概总是不成腔调,一些断续的音,夹杂着沉默,像一头受伤的驯鹿,吃力地将一个个长夜拖走。待到有一天苏武归汉,他会指指胡笳,说它的腔子里存了十九年的昏暗。⑦从大使混到囚徒,苏武真是个倒霉蛋,但历史上还有比苏武更过分的人,他就是直接从皇帝沦为阶下囚的宋徽宗。⑧做了囚徒的人都喜欢仰面看天。天上有鸟,鸟会飞,他若变成鸟就能重获自由,可是人怎么会飞呢?于是这个囚徒抛弃初心,转变思路,开始在天空搜寻:他要找一只鸟,这只鸟在中国文化中叫大雁。大雁具有慈悲心,能为受苦受难的人通风报信。他不想当囚徒,他希望有一支神武的军队将他劫出牢笼,他要命令大雁为他传送这条求救信息——没错,是命令,这是宋徽宗最擅长的表达方式。⑨时间向前推一推,当现役囚徒还是现役皇帝的时候,他将治理国家放在末位,而将个人的艺术修养挪到首位,一颠倒,宋徽宗就成了大画家。他的手和普通画家没什么两样。宫女每天将他的手浸在黄铜盆子里细心剔刷,他的手却不可救药,墨渍和颜料深深嵌入掌纹,再也无法洗净。这双手,锁定了这个男人的文化身份。他画过比大雁高贵的仙鹤,那是一幅著名的画,大片的天空,天空的颜色如同青绿色的湖水,宫殿的屋顶彩云缭绕,彩云之上是一群仙鹤,每只鹤的姿态都听凭宋徽宗随意摆布。他一直认为自己可以给鸟类下令,成了囚徒他才明白,宣纸之外的鸟类根本不听他的话。他每天抬头,日日怅怏,天空寂寞而无情,一只大雁也没有。⑩这个掌纹里染着墨渍的皇帝,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是在天寒地冻的北方度过的。囚室外是这个下台皇帝一点也不熟悉的风景。雪是无边无际的雪,风是无边无际的风,所见的动物,也不是珍禽瑞兽,天上飞着鹰隼,地面狗熊出没。他再也提不起精神画画。画什么?画大雁?大雁已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自尊。他有限的文化生活只剩下写诗,比如下面这一首:“____________”这也是他的观鸟日记,一如既往的是,天上“无雁飞”。这个可怜的男人,他的忍受力被不听话的大雁彻底击毁了。他一心寻死,可是狱吏不准,他就死不成,挣挣扎扎,凄凄苦苦,等了八年,方才遂愿。⑪论囚徒的资格,苏武是宋徽宗的老前辈,心灰意懒时,苏武也会抬望眼仰天长啸。北海的天空热闹非凡,这儿是大雁南飞的起点,雁群腾空,遮天蔽日,何止千只万只,只是,究竟有哪一只会为苏武传书呢?大雁对两个囚徒的态度是一致的,并不管谁是昏君谁是忠臣。鸟类能够翱翔是因为它在不懈扇动翅膀,这份自由是它自己挣来的,不会出卖给宋徽宗,也不会施舍给苏武。⑫贝加尔湖在俄罗斯境内,有些旅行者不坐火车而是自驾,一路开到贝加尔湖,先在湖边买套娃吃烤鱼,然后就想找找苏武当年的痕迹,当然是没有,一块碑、一个指示牌也没有。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关切点,但我们自己要相信,苏武和他放牧的那群羊,就像天上的一朵云,是从此地出发,飘回南方,飘进班固的《汉书》,最后变成我们的国民记忆的。⑬宋徽宗死在五国城。五国城不在境外,要找宋徽宗的痕迹很容易,有石碑高高竖在那儿。宋朝的这个囚徒灵魂沉重,因此没法飘回故园。汉朝的那个囚徒际遇同样沉重,可是因为灵魂中有轻盈的成分,所以他能够飘举升空。(取材于马温的同名散文)16.下列选项中,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瓯海(ōu)式微(huī)感概运筹帷幄(wò)B.倜傥(tǎng)盘桓(yuán)修练恃才傲物(shì)C.笃志(dǔ)辜负(gū)聪慧曲水流觞(shāng)D.皈依(guī)偈语(yè)推祟韬光养晦(tāo)17.下列诗句填入第⑩段的空缺中合适的一项是()(3分)A.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B.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C.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D.承平皇族益繁昌,雁序天伦令德彰。此意绵长敦友爱,时时别殿宴亲王。18.下列对原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武显得信心不足:苏武面对北海牧羊的艰难处境,对于能否生存下去信心不足,不敢同金龟子打招呼。B.这个掌纹里染着墨渍的皇帝:宋徽宗流落天寒地冻的北方后不能再当皇帝,只能寄情于书画。C.大雁已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自尊:现实中的大雁不像宋徽宗所画的仙鹤听凭摆布,不会听从他的命令。D.飘进班固的《汉书》:苏武最终回到了南方故国,事迹被广泛知晓,还被当时的史官记载。19.文章中出现了多次自然环境描写,生动而恰切。请任选一处,结合前后文分析其妙处。(6分)20.本文结尾对比了两个囚徒的灵魂差别,一个“沉重”,另一个虽然际遇“同样沉重”,但灵魂中“有轻盈的成分”。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6分)六、根据要求,完成题目。(11分)21.名著阅读《红楼梦》第二十回:湘云在见到宝玉和黛玉后,叫道“爱哥哥,林姐姐”,黛玉也因此戏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宝玉笑道:“你学惯了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螺旋埋弧焊管行业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营养煲行业运行动态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花椒大料行业运营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膦酸脲行业运行状况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胶合板行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盈利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聚丁烯管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纸杯机行业运行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粽子行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盈利分析报告
- 2025江西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珠海科技学院《边缘计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手册全面版
- 0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九章
- 公司与个人合伙买车经营协议书
- DDI-能力解构词典
- 2015-2022年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数学/英语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1 聚聚散散 教案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 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八年级下册教案
- GB/T 36196-2018蛋鸽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 GB/T 21653-2008镍及镍合金线和拉制线坯
- 入职的通知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