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实验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滕州实验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滕州实验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滕州实验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滕州实验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滕州实验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线度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如图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m1:m2=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1、m2做圆周运动线速度之比为3:2B.m1、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3:2C.m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D.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2、一质量为m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动摩擦因数为μ,用一水平拉力F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获得加速度a,如图所示.要使该物体的加速度变为3a,应采用的正确方法是()A.将拉力变为3F B.将拉力变为3maC.将拉力变为(3ma+μmg) D.将拉力变为3(F-μmg)3、2018年11月13-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在巴黎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修订国际单位制(SI)”的1号决议.该决议是SI自1960年创建以来最为重大的变革,是科学进步的里程碑.根据决议,SI基本单位中有4个被重新定义.以下单位中哪个是本次大会被重新定义的()A.千克 B.秒C.米 D.牛顿4、图示为正在航拍的四旋翼无人飞机.下列过程中能将无人飞机看做质点的是()A.调节飞机旋翼的转速 B.调整飞机在空中的姿态C.观察飞机在空中的位置 D.调整飞机上摄像机镜头的方向5、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中,开创了如下框所示的一套科学研究方法,其中方框2和4中的方法分别是()A.提出假设,实验检验B数学推理,实验检验C.实验检验,数学推理D.实验检验,合理外推6、一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它们的大小分别为F1=3N、F2=5N、F3=10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不可能是()A.1N B.3NC.7N D.13N7、以下短文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小文章:阿波罗登月火箭在离开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飞船内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宇航员:“汤姆,我们现在已关闭火箭上所有发动机,正向月球飞去.”汤姆:“你们关闭了所有发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飞向月球?”宇航员犹豫了半天,说:“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吧.”若不计星球对火箭的作用力,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汤姆的问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宇航员的回答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宇航员的回答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宇航员的回答的真实意思是火箭正在依靠惯性飞行8、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车启动时,甲车在其前方50m处B.运动过程中,乙车落后甲车的最大距离为75mC.乙车启动10s后正好追上甲车D.乙车超过甲车后,两车还会再相遇9、在小车中的悬线上挂一个小球m,当小球随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悬线与竖直方向成某一固定角度θ,如图所示.若在小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则关于小车的运动情况和物体M的受力情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小车一定向右做匀加速运动B.小车可能向左做匀减速运动C.物体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D.物体M所受合力方向向右,大小为Mgtanθ,10、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木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水平力F作用于左端A上,两物体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时,A、B间作用力大小为F1.当水平力F作用于右端B上,两物体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时,A、B间作用力大小为F2,则()A.在两次作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B.在两次作用过程中,C.在两次作用过程中,D.在两次作用过程中,11、如图所示,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5N,g=10m/s2。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5m/s2B.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C.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D.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12、在某一高度以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m/s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10m/s2)()A.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m/s,方向向下B.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mC.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m/s,方向向上D.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m/s,方向向上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的合力,用表示和的等效力,可以判断______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事实的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A.在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要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B.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套间的夹角为,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D.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上的结点拉到O点14、(10分)某同学设计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A.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重G=5.0N.B.将木板放在水平面上,木块放在木板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细绳与木块连接,如图所示.C.用水平力F向左拉木板,木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稳定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N,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分)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求:(1)小物块放后,小物块及小车加速度各为多大?(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8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取g=10m/s2)。16、(12分)一种巨型娱乐器械可以使人体验超重和失重.一个可乘十多个人的环形座舱套装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一定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已知座舱开始下落时的高度为75,当落到离地面30m的位置时开始制动,座舱均匀减速.重力加速度取10,不计空气阻力.(1)求座舱下落的最大速度;(2)求座舱下落的总时间;(3)若座舱中某人用手托着重30N的铅球,求座舱下落过程中球对手的压力.17、(12分)一根轻杆长为L=1m,两端各固定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球A和B,在AB中点O有一转轴,当杆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时,若转动周期,g取10m/s2,求轻杆转到如图所示的竖直位置时:(1)A球和B球线速度的大小;(2)A球和B球各对杆施加的力的大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C【解析】由于双星系统中,m1、m2完成一次圆周运动的时间相同,故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设它们的轨道半径分别为和,则:联立解得:又根据圆周运动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可知:A.与计算不符,故A错误;B.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C.与计算相符,故C正确;D.与计算不符,故D错误2、C【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即可求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解得;a=.将拉力变为3F时,则有3F-μmg=ma′,解得:a′=>3a,故A错误;将拉力变为3ma时,则有3ma-μmg=ma′,解得:a′=,故B错误;将拉力变为3ma+μmg时,则有:3ma+μmg-μmg=ma′,解得:a′=3a,故C正确.将拉力变为3(F-μmg)则有:,解得:故D错误.故选C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考查3、A【解析】2018年11月,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在巴黎召开.经各个成员国表决,最终通过了关于“修订国际单位制(SI)”的1号决议.决议实施后,SI基本单位中的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将分别用普朗克常数h、基本电荷常数e、玻尔兹曼常数k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重新定义.这是SI自1960年创建以来最为重大的变革,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了物理量计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好地适应当今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的发展,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点睛】此题考查对物理知识新变动,属于信息类题目,知道这次以物理常数为基础,对国际计量单位制重新定义,意味着所有SI单位将由描述客观世界的常数定义.重新定义开启了任意时刻、任意地点、任意主体根据定义实现单位量值的大门,将对经济、科技与民生等都将产生深刻影响4、C【解析】调节飞机旋翼的转速,飞机在空中的姿态,飞机上摄像机镜头的方向都需要用到飞行的大小和形状,不能看做质点,但眼睛飞机在空中的位置时,其形状和大小是次要因素,可以忽略,能看做质点,C正确;考点:考查了质点的理解5、A【解析】这是依据思维程序排序的问题,这一套科学研究方法,要符合逻辑顺序,即通过观察现象,提出假设,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然后对自己的逻辑推理进行实验验证,紧接着要对实验结论进行修正推广。故选A。6、A【解析】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大于等于两力之差小于等于两力之和,所以F1=3N、F2=5N合力范围:2N≤F≤8N,再与F3=10N求合范围,所以A不在范围内7、ACD【解析】A.汤姆的问话:“你们关闭了所有发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飞向月球?”认为火箭运动一定要力推动,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正确;BCD.宇航员的回答:“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吧。”不可能是伽利略,只是一个玩笑,即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火箭靠惯性飞行,体现了伽利略的研究思想。故B错误,CD正确。故选ACD8、AB【解析】A.根据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乙在t=10s时启动,此时甲的位移为即甲车在乙前方50m处,故A正确;B.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相遇最远,最大距离为:故B项正确;C.由于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沿直线运动,当位移相等时两车才相遇,由图可知,乙车启动10s后位移小于甲的位移,还没有追上甲,故C项错误;D.乙车超过甲车后,由于乙的速度大,所以不可能再相遇,故D项错误9、BCD【解析】AB.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mg和细线的拉力F,由于小球的加速度水平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小球的合力也水平向右,如图,则有得一定,则加速度a一定,汽车的加速度也一定,则汽车可能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也可能向左做匀减速运动,故A错误,B正确;C.对M:M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M相对于汽车静止,M的加速度必定水平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一定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故CD正确。故选BCD。10、AC【解析】两次作用过程,对整体分析,整体的加速度为:,故A正确;隔离分析,第一种情况,A对B的作用力为:,第二中情况,A对B的作用力为:,则有:F1+F2=F,故B错误;C正确;以上数据可知,,故D错误11、AD【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物体的加速度,从而判断物体的可能运动情况。【详解】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有则物体的质量为弹簧秤的示数变为5.0N时,对物体受力分析,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加速度大小为5m/s2,可能向下加速运动,也可能向上减速运动,故选AD。12、BCD【解析】ACD.小球被竖直向上抛出,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可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求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当小球的末速度大小为10m/s、方向竖直向上时,,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为15m/s,方向竖直向上;当小球的末速度大小为10m/s、方向竖直向下时,,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大小为5m/s,方向竖直向上,故A错误,BD正确;C.由于末速度大小为10m/s时,球的位置一定,距起点的位移C正确。故选BCD。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1)甲(2)AC【解析】(1)该实验中F是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出的合力,而F′是通过实际实验得出的,故F′应与OA在同一直线上,由于误差的存在,F和F′会有一定的夹角.(2)本实验采用“等效法”,即要求两次拉橡皮筋的效果相同,对于两弹簧拉力大小以及夹角大小以及其它具体操作要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详解】(1)由于误差的存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可以与橡皮条拉力的方向有偏差,但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结点的拉力即F′与橡皮条拉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F1和F2的合力理论值一定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故甲符合实验事实.(2)A、作图时,我们是在白纸中作图,做出的是水平力的图示,若拉力倾斜,则作出图的方向与实际力的方向有较大差别,同时为了减小因摩擦造成的误差,故应使各力尽量与木板面平行,故A正确;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夹角适当,便于作图即可,并非要求一定为90°,故B错误;C、在实验中必须确保橡皮筋拉到同一位置,即一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作用效果相同,故C正确;D、实验中弹簧弹力不能超过最大量程,大小适当即可,故D错误.故选AC14、①.1.4②.0.28【解析】实验中我们是根据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的原理,才通过测力计读出摩擦力大小的;而通过拉动木板就能让木块受滑动摩擦力,这是比较好控制的一种方案.【详解】拉动木板后,弹簧测力计与木块一直静止受力平衡,故拉力与滑动摩擦力一直相等,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2N,估读在同一位,则;由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式;联立解得.【点睛】通过此实验主要考查了对科学探究实验过程的熟悉、对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以及对实验操作过程的合理改进等.在对动摩擦因数的计算中,要依据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活学活用,在这里关键是要分析出f与N的大小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m/s2;0.5m/s2;(2)1s;(3)2.856m【解析】(1)对物块得对车得(2)设经时间两者共速,则有解得(3)在1s内,物块的位移1s时两者共速,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