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考地理模拟分项汇编16 中国地理(解析版)_第1页
2021年新高考地理模拟分项汇编16 中国地理(解析版)_第2页
2021年新高考地理模拟分项汇编16 中国地理(解析版)_第3页
2021年新高考地理模拟分项汇编16 中国地理(解析版)_第4页
2021年新高考地理模拟分项汇编16 中国地理(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6中国地理

1.(2021届北京房山区高三模拟)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15s12。'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简析黄河下游“易淤、易决、易徙(易改道)”特点的成因。

(3)近年来黄河向海洋的输沙量降低。分析其形成的人为原因及对下游环境的影响。

(4)简析黄河下游支流较少的主要原因。

【答案】(1)西部高,东部低;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为山地(太行山脉、桐柏山),东部为平原(华

北平原)、丘陵(山东丘陵)。

(2)易淤:河流含沙量大;地形较平坦,河流流速较慢;泥沙堆积作用较强。易决:夏季流量大;地处温

带,河流流向高纬,冬季(冬春季节)容易形成凌汛;河床高出地表(为“地上河”);河堤土质疏松(河堤

不牢固)。易徙:河床高出地表,周边地势低平,河流决堤后易改道。

(3)原因: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消耗大量河水,径流量减少;中上游植被保护(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

取得效果(或新建水利工程对泥沙的调控作用加强)。影响:减缓河床的抬升和淤塞,降低洪涝的威胁;

河流堆积作用减弱,三角洲增速变慢(或导致海岸线后退)。

(4)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阻断了其他河流的汇入,黄河下游绝大部分大堤也已直接变成了河流的“分

水岭”,这是黄河下游支流较少的主要原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形特征的描述、黄河下游的水文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等相关知识。综合性较

强,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1)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可从地势高低以及起伏以及地形类型及其分布两个角度加以分析说明。根据图中河

流的流向以及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区域西部高,东部低;在地形的类型及其分布上,该区域以平原、

丘陵为主,西部为山地(太行山脉、桐柏山),东部为平原(华北平原)、丘陵(山东丘陵)。

(2)该题可分别阐述黄河下游“易淤、易决、易徙(易改道)”的原因,可结合黄河在该河段的水文特征以

及该区域的地形、气候、土质等角度分析说明。①易淤原因:黄河下游河流含沙量大,地形较平坦,河流

流速较慢,泥沙堆积作用较强,河道容易淤积。②易决原因:黄河该河段为地上河,河堤土质疏松。该区

域夏季降水较多,夏季流量大,容易发生决堤;地处温带,河流流向高纬,冬季(冬春季节)容易形成凌

汛,也容易发生决堤。③易徙原因:黄河下游河段河床高出地表,周边地势低平,河流决堤后易改道。

(3)①原因分析:黄河向海洋的输沙量降低,主要与黄河的入海径流量减小、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

以及中上游地区水利工程的修建等因素有关。首先,黄河沿线地区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消耗大量河水,径流

量减少,河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减弱;其次,中上游植被保护(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取得效果;同时,

中上游地区水利工程的修建拦截了大量泥沙。②影响分析:对丁•下游沿线地区而言,黄河泥沙含量减少,

减缓河床的抬升和淤塞,河流泄洪能力增强,从而降低了洪涝的威胁;对于黄河入海口而言,由于河流堆

积作用减弱,三角洲增速变慢(或海水侵蚀加剧导致海岸线后退)。

(4)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黄河下游地区为地上河,使得其他河流难以汇入黄河。同时,黄河下游沿线

地区的堤坝筑坝较高,可以说直接成为河流的“分水岭”,使得黄河下游支流缺乏。

2.(2021届陕西咸阳市高三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贡嘎山(29。35fN,101。52年)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海拔7556米被称为“蜀山之王”。这里拥有亚

洲海拔最低的海洋性冰川(2850米)以及丰富的冰川作用痕迹,规模不等的雪崩、冰崩时常发生。长期的冰蚀

作用,山脊坡度多在4()。-70。。这里拥有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山地垂直生态带谱,生态系统原生性强,生物资

源丰富。多层次、多类型的景观组合,使贡嘎山成为罕见地貌、独特景观和多彩文化的荟萃地。

材料二:海螺沟位于贡嘎山的东坡,河谷中的岩石上因生长着乔利橘色藻而呈鲜艳的红色,被称为“红石

滩”(如下图所示)。红石是贡嘎山的名片,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米之间的谷地。研究发现,

乔利橘色藻喜相对低温(最适宜温度20。0、潮湿的环境,常依附生长于棱角分明的石头表面(原生石),这种

藻的细胞内含有大量类胡萝卜素而呈现红色,通常在光照条件好的向光一侧红色会更加鲜艳。类胡萝卜素

的多少与阳光照射和空气中的湿度有关,当地的背夫(背夫是一支极其特殊的运输队)可以根据红石颜色的变

化来判断天气的阴睛交替。

(1)分析贡嘎山拥有亚洲海拔最低海洋性冰川的原因。

(2)分析说明贡嘎山成为罕见地貌、独特景观、多彩文化荟萃地的原因。

(3)分析海螺沟河谷原石上乔利橘色藻生长的有利条件。

(4)结合材料分析当地人如何根据红石颜色变化推断天气的阴睛变化。

【答案】(1)海拔高,气温低,雪线以上降水以降雪为主;位于暖湿的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

水多,雪线低;地形坡度大,冰川活动剧烈,雪崩、冰崩次数多,规模大,冰舌向低处延伸。

(2)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质构造活动频繁,多褶皱和断裂,目一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

盆地的过渡地段,地形复杂,地质地貌类型罕见多样;位于东部湿润气候与青藏高原气候的过渡地段,受

地形和季风影响大,形成多样的植被和自然生态系统,景观独特;位于西部藏族等民族聚居区与东部汉族

聚居区的过渡地带,文化多彩多样。

(3)海螺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位于河谷地带,水汽充足;原生石表层风化物提供丰富

的矿物质营养物:海拔较高,光照条件好,使橘色藻颜色艳丽;原生石上昼夜温差大,有机质积累多;高

山峡谷,人迹罕至,大气环境质量好。(任答3点)

(4)晴天时,太阳紫外线强,橘色藻体内类胡萝卜素含量高,颜色鲜艳;阴雨天或潮湿的雾天时,紫外线

弱,橘色藻体内类胡萝卜素含量少,颜色暗淡。

【解析】

本题考查贡嘎山的自然特征及成因。难度较大。

(1)此处位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水主要以降雪为

主,积雪多;长期的冰川侵蚀,坡度大,崩塌多,冰川向低海拔延伸。

(2)本题可从地质成因、气候因素、垂直自然带差异、文化多样性分析。贡嘎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

块的交界地带,地质构造活动频繁,形成许多褶皱和断裂,且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地形

地貌复杂独特:位于东部湿润气候与青藏高原气候的过渡地段,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的影响,形成多样的植被和自然生态系统,景观独特;位于西部藏族等民族聚居区与东部汉族聚居区的过

渡地带,多种文化交融,形成不同的文化。

(3)此处潮湿多雨雾,导致岩石表面潮湿,满足橘色藻喜湿的生长习性;冰川融水提供丰富的矿质元素,

为藻类提供营养;此处海拔较高,光照条件好,橘色藻颜色艳丽;此处位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温泉水提高了岩石表面温度,适宜橘色藻生长;高山峡谷,人迹罕至,大气环境质量好。

(4)当红石颜色鲜艳时,天气将会是晴天,因为晴天太阳紫外线强,橘色藻体内类胡萝卜素含量高;颜色

暗淡时,天气将会以阴雨天或潮湿的雾天为主,原因是阴天或雨天,紫外线弱,橘色藻体内类胡萝卜素含

量少。因此,可以以红石颜色判断天气状况。

3.(2021届四川遂宁市高三零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刚果河(见图1)是非洲最大河流,常年流量大而稳定,仅次于南美洲亚马孙河。刚果河大部分河

段水流湍急,仅中游部分河段较缓,但河面非常宽阔。刚果河是世界上最深的河流,已探知的最大深度为

250米。河中有多种鱼类,几乎随处都有凶猛的水虎鱼和鳄鱼。刚果河流域拥有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两岸

动物繁多,但它却成了非洲大陆最大的生物地理大屏障,不仅隔绝了南北动物之间的物种交流,同时也隔

绝了部分鱼类的基因交流。

材料二:长江是我国最大河流,图2是其干流剖面图。

(1)和长江相比,试扼要说出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2)简析刚果河水能资源多于长江的原因。

(3)说明刚果河深度很深的原因。

(4)刚果河成为了刚果盆地动物的天然屏障,试对这一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答案】(1)流量更大;深度更深;水位(流量)更稳定;含沙量较小;下游流速快。

(2)流量更大;下游落差大。

(3)流量大;大部分河段水流湍急,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强(河床深);地处赤道附近,地偏力小,河流侧

蚀作用弱,大部分河段宽度较小。

(4)刚果河河水很深,河面或水流湍急,或过于宽阔,不利于动物游渡;各河段都有凶猛的鱼类阻碍动物

过河;刚果盆地地形闭塞,动物难以通过其他地区迁徙;河流沿途多瀑布,阻挡r鱼类在上下游间的涧游

和繁殖。

【解析】

本题以刚果河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的能力、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刚果河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流量更大,水位(流量)更稳定;位于热带雨林区,植被覆盖率更高,含沙

量较小;从图1可以看出,刚果河下游地形起伏大,下游流速快。“刚果河是世界上最深的河流,已探知的

最大深度为250米。”一深度更深;而长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河流的径流量较

小且季节变化大;下游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流速慢,流水沉积,河床较浅。

(2)水能资源主要从径流量两个方面回答。从上题知刚果河的径流量更大和下游落差大。

(3)本题考查河流的侵蚀作用。刚果河河道省的原因:落差大,径流量大,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强(河床深);

刚果河位于赤道附近,受地偏力影响小,河流侧蚀作用弱,使河流河道比较窄。

(4)刚果河落差大,多瀑布,不利于鱼类的涧游和繁殖;刚果河位于刚果盆地中,中间低四周高,地形比

较封闭,不利于鱼类的迁徙;刚果河河道比较深,可能存在大型水生动物,阻碍鱼类的通过。

4.(2021届吉林吉林市高三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仅鱼类就有424种,其中177种为长江特有的鱼类.

但近年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水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珍稀特有物种资源全面衰退,经济鱼类资源

量接近枯竭,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降到最差的无鱼等级.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

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要把相关工作做到位,让

广大渔民愿意上岸、上得了岸,上岸后能够稳得住、能致富。

材料二自2020年1月开始,我国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禁止长江流域天然鱼类资源的生产性捕捞,引

导渔民退捕转产.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3省1市全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

之一。

材料三长江流域十年禁渔主要水域分布图

材料四2018年长江三角地区淡水渔业产值

省(市)捕捞产值(亿元)养殖产值(亿元)捕捞/养殖

安徽69.5421.60.16

江苏130.21055.00.12

上海0.526.60.02

浙江26.2228.20.11

(1)分析长江流域鱼类物种丰富的原因。

(2)除水质变差外,水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还有哪些?

(3)让“广大渔民愿意上岸、上得了岸,上岸后能够稳得住、能致富”,当地政府要做好哪些相关工作。

(4)分析长三角地区引导渔民退捕转产所面临困难较小的原因。

【答案】(1)长江流经高原、山地、盆地、平原等,地势变化大,气候差异显著,形成了多样的环境;干

流长,支流多,湖泊面积大,水域面积广阔;水生植物、浮游生物众多,饵料丰富。(答出任意两点)

(2)拦河筑坝,影响涧游鱼繁殖;航道整治,干扰鱼类生存环境;挖砂采石,影响鱼类的栖息地,滩涂

围垦和沿江建垸,减少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外来物种入侵。(答出任意三点)

(3)保障渔民利益,建立补偿制度;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带动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参加职业技能

培训或创业的给予补贴等优惠;引导退捕渔民加入护鱼队伍,参与渔业巡查监督工作;给退捕渔民参加社

会社保,享受住房保障(任意三点)

(4)淡水捕捞占比较小(水产养殖比重大);长三角地区属于长江流域的面积小(渔业对长江依赖性弱);

种植业发达,发展速度快,渔民转业容易;城镇化推进速度快,二三产业发展快,就业机会多。(答出任

意三点)

【解析】

本题以长江为背景,考查长江鱼类物种卡富、生态恶化、渔民转业等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

有一定的图文分析、发散思维及语言组织能力。

(1)长江流域鱼类物种丰富的原因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长江流域面积广,环境差异大分析,长

江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势起伏大,气候差异显著,形

成了多样的环境;二是从长江流域饵料丰富分析,长江干流长,支流多,湖泊面积广,水域面积广阔,水

生植物、浮游生物众多,饵料丰富。

(2)水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还有拦河筑坝、挖砂采石、围湖造田及滩涂围垦、外来物种入侵等。拦

河筑坝会对涧游鱼类产生较大影响,影响其正常的生存繁殖;挖砂采石、围湖造田及滩涂围垦会压缩鱼类

的生存空间,严重影响鱼类的栖息地,继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对一些水生生物的生存造成重

大威胁;航道整治还会对鱼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一定的干扰等。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政府最关键的是要保证广大渔民的利益,可从制度保障、思想

意识、社会经济补偿等方面进行考虑。如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保障渔民的核心利益;定期对渔民进行

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引等,并进行一定的经济补贴和贷款优惠;加强宣传工作,对渔民进行思想引领和转变;

同时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带动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给洵民建立住房保障或购房经济补偿,完善社

保缴纳,为其提供保障,解决后顾之忧等。

(4)通过材料四的图表分析可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长三角地区淡水捕捞占比较小,而水产养殖

占比较大;长三角地区对长江的依赖性较小;同时,长三角地区农业发达,渔民专业相对容易,可以快速

从渔业转到种植业上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进程较快,工业门类齐全,工作就业机会多,渔民

转业后,能够较容易的就业。

5.(2021届福建龙岩市高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峰丛洼地(图甲)由石峰和封闭洼地组成。峰顶高程(即峰顶海拔)与洼地深度关系密切,峰顶与洼底高差深受

原始地面抬升高度的影响,图乙示意A、B、C三类不同洼地深度的对应峰顶高程。七百弄乡地处广西西北

部,位于云贵高原的边缘。七百弄峰丛洼地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该地国家地质公园内的深

洼地立体结构独特、洼底形态种类多样,其中甘房弄洼地深度为530m,洼地面积约2.35km2,被誉为“天下

第一弄",在距洼底高500m附近的涧穴内,发现有藻类、蜓类等古海洋生物化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当地政府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道路。

图甲图乙

(1)说出A、B、C三类峰丛“洼地深度”和“峰顶高程”的关系,并分析峰顶与洼底高差和原始地面抬升高度

的关系。

(2)简述七百弄峰丛注地形成的地质过程。

(3)简述设立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对当地脱贫致富的积极意义。

【答案】(1)洼地深度和峰顶高程呈正相关关系。原始地面抬升高度越大,峰顶高程随之增大,(地表水

和地下潜水面的势能增大),地表水垂向侵蚀作用越强,洼地越深,峰顶与洼底高差越大。

(2)在古海洋环境时期,石灰岩大量沉积;紧靠云贵高原,地质史匕地壳强烈抬升;地表水流通过石灰岩

的裂隙对岩石不断溶蚀,裂隙变宽变深,山体被切割形成峰丛;随着地表水对岩石的溶蚀、冲蚀、搬运作

用增强,岩体坍塌,形成洼地。

(3)设立国家地质公园有利于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有

利于促使政府增加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

(1)读图可知,A、B、C三类峰丛“洼地深度”和“峰顶高程”呈正相关关系。“峰丛洼地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又

称喀斯特地貌)“,说明当地地貌受流水侵蚀作用很大,侵蚀作用越强,峰顶与洼底高差应越大。原始地面抬

升高度越大,峰顶高程随之增大,地表水和地下潜水面的势能增大,地表水垂向侵蚀作用越强,洼地越深,

因此峰顶与洼底高差越大。

(2)“发现有藻类、蜓类等古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远古时期,当地曾是一片汪洋,在海洋环境时期,石灰岩

大量沉积;海洋成为陆地,说明地质史上地壳强烈抬升;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地表水流通过石

灰岩的裂隙对岩石不断溶蚀,裂隙变宽变深,山体被切割形成峰丛;随着地表水对岩石的溶蚀、冲蚀、搬

运作用增强,岩体坍塌,形成洼地。

(3)七百弄乡地处广西西北部,喀斯特地貌发育,土层薄,人均耕地面积少,工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

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少。作为国家级地质公园,知名度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大,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

高居民收入;设立国家地质公园,有利于促使政府增加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设立国家地质公园,有

利于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6.(2021届广东高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会地带,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距今

20-200万年前的成湖初期,气候温和多雨,青海湖是黄河水系中的一大淡水湖泊。至13万年前,在新构造

运动下,湖泊东部的日月山等山脉迅速上升隆起,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的内陆湖,并形成孕海、耳海等

多个子湖(原为湖泊的一部分,后分离出来独立成湖,部分还有地下水与母湖相通)。近年青海面积不断

增大,2018年创近44年来最大值。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水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内陆湖泊对气

候变化反应敏感,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下图为青海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98。99。1000101*1020

湖泊

山脉

河流

(1)日月山的隆起改变了区域的水系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青海湖的影响。

(2)从青海湖分离后的耳海湖水由咸转淡,分析其演变过程。

(3)从水循环角度,闸述内陆湖泊面积变化的原理。

(4)根据近年湖泊面积的变化,推测青海湖流域气候的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

【答案】(1)日月山的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从此青海湖

脱离黄河水系,成为内陆湖:日月山的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气候变干,推动湖泊有淡水向咸水演化。

(2)耳海从青海湖分离后位于青海湖一条支流的上游,湖底地势及水位高于青海湖:有地下水与青海湖相

通,咸水不断排入青海湖:上游有河流淡水注入稀释;咸水逐渐被置换为淡水.

(3)内陆湖泊水量的收入来自径流和降水,通过蒸发支出;当径流量和降水量之和等于蒸发量,湖泊面积

稳定;当径流量和降水量之和大于蒸发量,湖泊面积增大;当径流量和降水量之和小于蒸发量,湖泊面积

缩小。

(4)气候变温暖。湖泊面积增大,说明青海湖的降水量和径流补给增加;降水增加说明气候变湿;冰川融

水加剧,河流径流增加,说明气候变暖。

【解析】

本题以青海湖所在区域为背景材料•,通过其自然环境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地壳运动、河湖演变、自然地

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知识。以青海湖演化过程中,地壳、地形、水文、气候等要素共同发生变化为核心,

充分体现自然要素具有统一演化过程和地理事物具备时空变化特征。本题地理特色明显,对地理事物动态

变化过程描述透彻,强调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

(I)青海湖现为我国最大的湖泊,为内流湖、咸水湖:但分析材料可知,地质时期青海湖为外流胡、淡水

湖。题干显示,日月山的隆起改变了区域的水系和气候特征。从水系特征看,“青海湖遂演变成」'闭塞的内

陆湖“:日月山的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从此青海湖脱离黄

河水系,湖泊只有河水汇入而没有流出,成为内流湖。从气候看,距今20-200万年前的成湖初期,气候温

和多雨,但现在气候干旱:日月山的隆起,阻挡东南湿润气流,导致气候变干,推动湖泊有淡水向咸水演

化。

(2)咸水湖与淡水湖的本质区别在于湖水的排泄,淡水湖有湖水的流出,而咸水湖无湖水流出,湖水的排

泄方式为蒸发。分析图文材料可知:耳海从青海湖分离后位于青海湖一条支流的上游,湖底地势及水位高

于青海湖;有地下水与青海湖相通,咸水不断排入青海湖;上游有河流淡水注入稀释;咸水逐渐被置换为

淡水。

(3)分析材料可知,近年来内陆湖面积不断增大,但从长远来看,面积应缩小。内陆湖泊水量的收入来自

径流和降水,通过蒸发支出:当径流量和降水量之和等于蒸发量,湖泊面积稳定;当径流量和降水量之和

大于蒸发量,湖泊面积增大;当径流量和降水量之和小于蒸发量,湖泊面积缩小。近年,随着全球气候变

暖,冰川消融量增大,对湖水的补给量增大,湖泊面积增加;但从长远来看,消融的冰川不断减少,而且

随气温的升高,蒸发加剧,湖水的收入小于支出,湖泊面积变小。

(4)气候要素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分析材料可知近年来湖泊面积增大,冰川融水是青海湖主要补给水源,

此外青海湖还会受到大气将水等补给,湖泊面积增大,说明青海湖的降水量和径流补给增加;降水增加说

明气候变湿;冰川融水加剧,河流径流增加,说明气候变暖。故当地气候变温暖、湿润。

7.(2021届山东济南市高三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土地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荒地和牧草地多,森林覆盖率仅2.7%,植树成活

及生长困难,可偏偏适宜种植冬枣,特别是在被誉为“中国冬枣之乡”的滨州沾化地区。冬枣属于温带落叶果

树,喜温喜光,耐寒耐旱,对土质的适应性强,尤喜土质较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壤土或沙壤土,全国

多地均有种植。沾化冬枣皮薄肉脆,色泽光亮,细嫩多汁,甘甜清香,营养丰富,被誉为“百果之王”;但不

易储存,保鲜时效短(0℃保鲜18天左右),一般在10月中下旬成熟上市。上世纪80年代,沾化县开始大面

积栽植冬枣,冬枣产量大幅增加,全国多地也纷纷引种。2008年以来,沾化冬枣已向新加坡、泰国、阿联

酋等国家出口496.4万斤,创汇214.38万美元,成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重要的出口林果产品。

2011年5月27日,“沾化冬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近年来,

沾化政府开始控制冬枣的种植规模。

沾化地区多年月平均降水量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降水量(mm)6.25.117.124.79.482.7196.8168.35.241.30.90.0

50--------------------------------------------------------------------

-20'-----'-----'-----1-----1-----1-----1-----1-----1-----1-----'-----1-----'

I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II月12月

一一2017年月平均气温2017年月极端最高气温2017年月极端最低气温

—常年月平均气温―-常年月板端最高气温一常年月极端最低气温

沾化地区气温变化图

◎省级行政中心——省界d.河流〜一铁路勿:沾化冬枣主产区

©地级市行政中心地级界o水域8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县级行政中心--县级界盘港口・黄河三角洲保护区

沾化冬枣主产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黄河三角洲植树成活及生长困难,可偏偏适宜种植冬枣。分析冬枣适宜在沾化地区生长且品质优良的原

因。

(2)相比于国内销售,说明沾化冬枣出口国外的原因。

(3)推测沾化当地政府控制冬枣种植规模的原因。

【答案】⑴生长期热量充足,光照丰富,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多壤土和沙壤土。

⑵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发展:国内纷纷种植,产量猛增,销售压力大,出口可扩大市场。

⑶控制产量,提高品质;调整农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解析】

本大题以黄河三角洲沾化县冬枣种植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农业区位、商业贸易、产业发

展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冬枣适宜在沾化地区生长且品质优良的原因主要从热量、光照、温差、土壤等自然因素方面进行分析。

沾化地区气温变化图中显示,4~10月平均气温高于10℃,全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月份有5个月,表明当

地生长期长,生长期内热量充足,适合喜温的冬枣种植:沾化地区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表中可以看出,当地

降水较少,因此晴天多,光照丰富,有利于冬枣提高品质;沾化地区气温变化图中显示,沾化地区月平均

日较差为20~40℃,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冬枣积累有机质;黄河三角洲多沉积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

层深厚,多壤土和沙壤土,适合冬枣种植。

(2)相比于国内销售,沾化冬枣出口国外的原因应从交通、技术、市场等方面进行说明。近年来我国对内

对外交通明显改善,与国外的交通通达度明显提高,有利于沾化冬枣出口国外;随着冷藏保鲜技术发展,

使得保鲜时效短的冬枣能够长距离运输至国外销售;材料信息表明,全国多地也纷纷引种冬枣,使得国内

市场产量猛增,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大,促进当地拓展国外市场,大量出口东南亚和西亚地区。

(3)沾化当地政府控制冬枣种植规模的原因应从品质、农业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推测。随着全国多

地的引种,国内冬枣产量上升,价格会下降,沾化当地政府控制冬枣种植规模,可以控制产量,通过提高

品质,注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沾化当地政府控制冬枣种植规模,可以防止农业结构过度单一,通过

调整农业结构,稳定农业发展;沾化当地政府控制冬枣种植规模,通过延长冬枣产亚链,增加附加值,提

高经济效益。

8.(2021届北京大兴区高三模拟)达坂城是新疆著名的风口,在乌鲁木齐至达坂城铁路沿线建有我国最大

的风电站。下图为新疆局部地区等高线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达坂城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夏至日,某中学生实践小组在达坂城沿线的风电站开展了两项观测。

观测一:某一风塔(塔杆高约50米),当日最短影长为50米。

观测二:北京时间12:00,当地风塔影子朝向西南。

(2)任选其一,判断上述观测结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图示区域极端天气多发,列举该地易发生的气象灾害。

【答案】(1))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位于博格达山与盖氏山之间,狭管效应,增强风力(山谷走向与盛行风向

-致);地势平坦开阔,对风的阻力较小;植被稀少,对风的阻力较小;气温日较差大,热力环流明显。

(2)观测一:错误: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23。26N)当地(约43。2;正午太阳高度角远大于45。(约70。),风塔

正午影长小于50米。

观测::错误;当地(约88。玲时间约为10点,此时太阳方位为东南,风塔影子朝向西北。

(3)寒潮(低温冻害);大风;沙尘暴;(雪灾)雪崩大风;高温。

【解析】

试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影响风能资源的因素

(1)达坂城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结合回答。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距

离冬季风源地较近。结合图中等高线可判断出,该地位于博格达山与盖氏山之间,狭管效应明显,山谷走

向与盛行风向一致,可增强风力。从图中看,该地地势平坦开阔,对风的阻力较小。我国西北地区,气候

干旱,植被稀少,对风的阻力较小。该地区气候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热力环流明显。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6N),当地位于43。1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

H=90。-(直射地与所求地纬度差),可计算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70。,正午太阳高度角远大于45。,

风塔正午影长小于50米。

北京时间为12(TE的地方时,当地为约88兆,该地位于北京西侧,与120方相差32。,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

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4分钟x所求地与已知地经度差,可算出当地时间约为10点,太阳方位为东南,

风塔影子朝向西北。

(3)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易受寒潮、雪灾影

响。该地气候干旱'多大风和沙尘暴天气。该地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夏季气温高,易出现高温天气。

9.(2021届莆田第二十五中学高三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阳光,根系浅,茎高1〜2m,石山、土坡、丘陵、沙地、林缘、路旁、

荒地、地填等都能正常发育。抗疟疾的首选药物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而来。近年来广西融安县政府采取“公

司+基地+科研单位+合作社+农户”的扶贫开发模式,对种植青蒿出台专项奖补,农民每亩青蒿毛收入能超过

2500元,青蒿正成为当地的“治贫仙草”,如今融安县已经成为我国青蒿种植面积最大的县(见左图)。右图示

意全球青蒿素成品药制造占有市场的比例。

(1)指出导致融安县贫困的自然原因。

(2)分析青高能成为融安县“治贫仙草'’的原因。

(3)说明“公司+基地+科研单位+合作社+农户”模式对融安县脱贫的作用。

【答案】(1)地处桂北山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势起伏大;发育的土层薄,土地贫瘠。

(2)融安县地处亚热带地区,能为青蒿生长提供充足光热资源;青蒿根系浅、在浅土层中易成活,生长快,

环境适应力强;种植青蒿成本投入少、管护强度低,所需劳动力少,能为农户大幅度增收;能有效提高植

被覆盖率,具有保持水土功能。

(3)公司化运作,青蒿种植规范,严格品质达标,提高产品质量;青蒿基地的建设利于规模化、专业化、

产业化生产;借助科研,保障并提高了青蒿产业技术水平,促进青蒿素相关药品的研发,延长青蒿产业链,

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竞争力;农户能为公司提供充足的产品;有公司、科研和合作社的联手保障,能降

低农户的生产成本,稳定产品市场、价格,保障种植户的收益,助力产业扶贫。

【解析】

本题以融安县已经成为我国青蒿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为背景,考查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从图中的经纬度和位置可以判断,地处云贵高原的桂北山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势起伏大;流水溶

蚀作用强,发育的土层薄,土地贫瘠。

(2)从材料中可知,青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阳光,融安县地处亚热带地区,能为青蒿生长提供

充足光热资源;融安县土层薄,青蒿根系浅、在浅土层中易成活,生长快,石山、土坡、丘陵、沙地、林

缘、路旁、荒地、地域等都能正常发育,环境适应力强;种植青蒿成本投入少、管护强度低,所需劳动力

少,能为农户大幅度增收;流水溶蚀作用强,青蒿能有效提高植被覆盖率,具有保持水土功能。

(3)公司化运作,青蒿种植规范,严格品质达标,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产品的销售;青蒿基地的建设利

于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借助科研,保障并提高了青蒿产业技术水平,促进青蒿

素相关药品的研发,延长青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农户能

为公司提供充足的产品,保证公司有序的发展;有公司、科研和合作社的联手保障,对种植青蒿出台专项

奖补,能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稳定产品市场、价格,保障种植户的收益,农民每亩青蒿毛收入能超过2500

元,助力产业扶贫。

10.(2021届河南高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牧区畜牧业指利用天然草场放牧马、牛、羊等牲畜的畜牧业;农区畜牧业指利用农作物秸秆、饲料植物及

农副产品等,采用舍饲、半舍饲方式饲养禽畜,以提供肉、奶、蛋等产品的畜牧业。近年来,新疆畜牧业

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但与北疆相比,南疆畜牧业发展一直较为缓慢。以喀什和昌吉(昌吉地处天山北麓)

为例,这两个地区都是典型的农区畜牧业类型。

2013年末,喀什地区存栏羊690.44万只,出栏羊737.33万只,生产羊肉16.48万吨;而同期,昌吉州仅以

319.29万只羊,就出栏了570.99万只,生产羊肉10.03万吨,差距非常明显。2018年,喀什地区大力推进

畜牧业“四良一规范”(指“良种、良舍、良料、良法和规范防疫”)综合配套措施,使畜牧业在推动农业经济

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脱贫中发挥积极作用。下图为喀什位置图。

(1)说出喀什地区成为典型农区畜牧业类型的条件。

(2)比较喀什与昌吉畜牧业生产效率的差异,并推测原因。

(3)说明喀什地区大力推进畜牧业“四良•规范”综合配套措施的作用。

(4)简述喀什地区农区畜牧业发展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借鉴意义。

【答案】(1)气候干旱,天然草场面积小,草场质量差;喀什地区多绿洲,绿洲农业发达,饲料来源较为充

足;喀什地区城市较多,市场需求大;牧民畜牧业生产经验丰富等。

(2)差异:与吕吉相比,喀什的畜牧业生产效率较低。

原因:喀什地区技术水平较低;喀什地区饲草料保障程度较低等。

(3)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减少传染病造成的

损失等。

(4)实行规模化养殖:种植人工牧草,改良饲料结构,保障饲料品质;培育优良的牲畜品利加强畜禽舍的

建设,改善饲养环境;加强卫生防疫工作,保障食品安全;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等。

【解析】

本题以喀什农区畜牧业发展为背景,考查影响区域农区畜牧业发展的条件及其可持续发展,同时考查学生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喀什地区成为典型农区畜牧业类型的条件可从草场质量、饲料来源、市场需求和牧民生产经验等方面进

行作答。喀什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天然草场面积小,草场质量差;喀什地区城市较多,对畜产品市

场需求大;喀什地区多绿洲,绿洲农业发达,发展农区畜牧业饲料来源较为充足;喀什地区所在的新疆为

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牧民畜牧业生产经验丰富。

(2)由材料中数据可知,与吕吉相比,喀什的畜牧业生产效率较低。畜牧业生产效率主要受牲畜品种、饲养

技术、饲料供应等因素影响。喀什地区大力推进畜牧业“四良一规范”(指"良种、良舍、良料、良法和规范

防疫“)综合配套措施,说明与昌吉相比,喀什地区技术水平较低;喀什地区饲草料保障程度较低。

(3)由材料可知,喀什地区大力推进的畜牧业“四良-规范”指"良种、良含、良料、良法和规范防疫“,可

从这五方面所产生的效益进行作答。“良种”可以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良舍、良料''可以扩大畜牧业生产规

模,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规范防疫”可以减少传染病造成的损失。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4)喀什地区成果之处在于大力推进畜牧业“四良一规范”(指“良种、良舍、良料、良法和规范防疫”)综合

配套措施。我国其他农牧业地区可借鉴喀什地区规模养殖、保障饲料品质和供应、培育优良牲畜品种、改

善饲养环境、加强防疫工作等方面的生产经验;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

II.(2021届山东临沂市高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囊谦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澜沧江上源多条支流斜穿而过。囊谦县已发现盐泉29处,其中8处被建为盐场。

盐场采用传统手工制盐工艺,盐卤从泉口涌出,流入人工修筑的储卤池,然后引入依山就势修筑的盐田,

经晾晒结晶成盐。囊谦县位于两条西北偏西向的特大型区域断裂带之间,属于盆地地形,在主断裂带周围

还发育有很多次一级的断裂带。周围山地年降雨量约为530mm。1949年以前,贩盐使囊谦成为玉树地区的

经济商贸中心。贩盐交易多在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进行,来自周围地区的皮草、羊毛、药材云集囊谦,多

以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近年来,囊谦盐场经营惨淡,销量锐减,因缺乏劳动力,一些盐田已被废弃,退

化成盐渍荒地。下图为囊谦位置和盐场分布示意图。

(1)阐述囊谦盐泉的成因。

(2)说明囊谦贩盐交易选择在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进行的原因。

(3)指出近年来囊谦盐场衰落的原因。

【答案】1)①大气降水在囊谦盆地西北部海拔较高地区沿地层裂隙渗入地下;②由于地势西北高东低,使

地下水沿断层向东南方向运动;③在运动过程中,地下水不断与周围岩层发生物质交换,溶解了地下含盐

层;④并最终沿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形成盐泉。

(2)冬春季。囊谦地处季风区,夏季多雨;冬春季降水少,晴天多,蒸发强有利于晒盐。

(3)①生产设施落后,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②传统的手工生产,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较差,市

场竞争力弱;③随着交通的发展,海盐进入内地,市场竞争压力增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和商业贸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

应用能力。

(1)读图可知,囊谦县位于两条西北偏西向的特大型区域断裂带之间,属于盆地地形,在主断裂带周围还

发育有很多次一级的断裂带,周围山地年降雨量约为530mm,大气降水在囊谦盆地西北部海拔较高地区沿

地层裂隙渗入地下,由于地势高差而产生的水压使水流沿断层向东南方向运动,在运移过程中,地下水不

断与周围岩层发生物质交换,溶滤了地下含盐层,并最终沿着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形成盐泉。

(2)据图可知,囊谦位于青海省的南部,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冬春季节受冬季风影响,降水

少,晴天多,光照强,蒸发强有利于晒盐。此时间产盐量大,因此囊谦贩盐交易选择在春末夏初或秋末冬

初进行。

(3)影响工业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因素有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劳动力。据材料,当地的盐场仍在

沿用传统的生产工艺“可知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较差,市场竞争

力弱;随着交通的发展,市场上出产的盐变多,海盐进入内地,竞争力大。

12.(2021届天津和平区高三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西藏西部和西北都是当地最重要的食盐产地,这里的食盐广泛分布于湖边,无须晒盐。古代,西藏的牧民

往往以十几户为一个团队,组织上百头耗牛和上千头绵羊,在冰雪消融的季节到西藏西部和西北部运输食

盐,秋季时到拉萨等地用食盐去交换粮食,这条古代商贸通道被称为“食盐之路

(1)分析西藏西部和西北部盛产食盐的原因。

(2)分析西臧牧民选择在夏半年运输食盐的原因。

(3)推测西藏的主要粮食作物产区,并分析原因。

【答案】(1)该地区多内流湖,湖水盐度高:气候干早,太阳辐射强,多大风天气,水分蒸发引烈,因而多

产盐。

(2)该季节气候温暖,利于人类活动;夏半年沿途地区草料茂盛,牲畜饲料充足;枳雪融水和降水多,水源

补给充足;夏季产盐量大。

(3)西藏东南部的河谷地区,地势较低,夏季气温高;降水比较充沛,临近河流灌溉方便;土壤较肥沃,土

层较深厚。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1)该地盛产食盐的原因可从气候条件和水文特征分析。读图,该区西部和西北部湖泊众多,多为内流湖,

咸水湖盐度较高。“食盐广泛分布于湖边,无须晒盐”说明当地降水少,蒸发旺盛。该区地势高,空气稀薄,

太阳辐射强,降水较少,且多大风天气,湖水蒸发较旺盛,大量盐分析出。

(2)材料显示,牧民运盐时组织上百头耗牛和上千头绵羊,应考虑牲畜对水源和饲料的需求;牧民运盐应

选择食盐出产量大的季节。因此选择西藏夏半年进行食盐运输,可从该地气候条件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夏

半年该地气温较高,材料指出运输在“冰雪消融的季节”发生,此时积雪融水和降水增加,人畜饮水水源充足;

水热条件适合草地生长,能满足牲口的饲料需求: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产盐量大。

(3)西藏气候高寒,热量是制约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西藏东南部的河谷地区,地势较低,夏季气温高;

当地河流多国际性大河,印度洋等暖湿气流沿河谷进入,降水比较充沛;临近河流灌溉方便;河洪水期含

沙量大;洪水流出山口,河谷地区土壤较肥沃,土层较深厚。

13.(2021届江苏泰州市高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年有50万老人到海南过冬,其中近20万人来自东北。今年寒假,哈尔滨的小明准备随奶奶去

海南过冬。出行前小明搜集了三亚和哈尔滨的部分气候资料。

材料二下表为“三亚和哈尔滨多年平均气温、降水统计数据”。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气温

21.622.524.626.928.428.828.528.127.426.424.322.1

/℃

亚降水

量8.012.819.243.3142.3197.3192.6221.5231.4234.558.310.7

/mm

气温

-3.47.114.720.423.021.114.55.6—5.3

哈/℃18.313.614.8

降水

量3.45.39.718.440.484.4142.7121.257.625.99.65.8

/mm

月均气温差CC)

50・

40-

30-

20-

10-

014710(月)

(1)运用统计数据绘制三亚和哈尔滨月均气温差变化曲线。

(2)描述三亚和哈尔滨月均气温差的变化特点并解释原因。

(3)小明发现三亚降水量多于哈尔滨。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1)绘图(根据表格信息绘制)

(2)两地冬季温差大;夏季温差小与哈尔滨比,冬季三亚白昼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得到太阳辐射较

多;离冬季风源地远:海洋调节作用大;夏季三亚正午太阳高度大,但白昼较短

(3)三亚地处纸纬沿海,水汽丰富;受夏季风影响显著,雨季长;气候炎热,多对流雨;多台风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解答。

(1)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将资料中各月气温差的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

接起来,画一条曲线,即两地气温差年变化曲线。横坐标为月份,纵坐标为降水量,将各月的气温数值差

对照位置标示再用平滑曲线连接即可。

(2)根据表格可以确定三亚和哈尔滨月均气温差的变化特点;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解答。根据表格内

容可知,两地冬季的温差大;夏季的温差小。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所以

与哈尔滨比,三亚白昼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得到太阳辐射较多;三亚位于海南岛,离冬季风源地远,

受冬季风的影响小;三亚临海,海洋调节作用大;夏季三亚正午太阳高度大,但白昼较短。

(3)影响降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洋流、天气、下

垫面等。三亚地处低纬沿海,属于热带,海洋水汽丰富;该地受夏季风的影响时间长,雨季长;该地为热

带季风气候,气候炎热,多对流雨;夏秋季多台风雨,增加降水量,所以三亚降水量多于哈尔滨。

14.(2021届北京西城区高三模拟)某校中学生赴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进行野外实习。阅读图文材料,回

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观察火山地貌。某同学观察日记中写到:今天看到一种此地独有的黑色玄武岩地貌——熔岩丘(如

下图),多呈馒头形,数以百计。测得直径5〜7米,高2〜4米,中间有通气孔道,使熔岩的顶部和侧面

常常裂开,形成裂隙或孔洞。可能由于熔岩流中局部气体聚集或当熔岩流经潮湿地面如沼泽时,岩流底部

局部形成气囊,使熔岩流表面穹起。

(1)说出该同学描述熔岩丘景观特点的角度。

任务二:调研水文特征。流经阿尔山境内的哈拉哈河(如下图)蒙语意为“屏障之河”。通过查询文献,同学

们了解到哈拉哈河发源于大兴安岭,流经内蒙古和蒙古国,在初冬和初春会出现凌汛现象。

118°1200

11

/m

(2)分析哈拉哈河出现凌汛现象的主要原因。

任务三:考察森林资源。同学们阅读《工人日报》2020年8月1日刊登的《阿尔山林业工人吃上“生态饭”》

之后,对伐木工人转为生态旅游从业人员进行访谈。受访人员都说,以前靠山吃山让资源枯竭,现在林区

全面禁伐,把资源保护起来了,让阿尔山的森林越来越茂密。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列举保护当地森林资源的积极作用。

【答案】(1)颜色,形状,规模,成因等。

(2)河流流向自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处温带,有结冰期。

(3)涵养水源,发展生态旅游,增加就业岗位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野外考察的观察角度、河流的水文特征、森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结

合图文材料信息以及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1)注意材料“黑色玄武岩地貌”为颜色角度;注意材料“多呈馒头形,数以百计''以及”测得直径5〜7米,

高2〜4米,中间有通气孔道,使熔岩的顶部和侧面常常裂开,形成裂隙或孔洞”,其角度为规模和形状;

注意材料“可能由于熔岩流中局部气体聚集或当熔岩流经潮湿地面如沼泽时,岩流底部局部形成气囊,使熔

岩流表面穹起“,属于探讨成因的角度。

(2)凌汛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河流具有结冰期,二是河流自低纬流向高纬。哈拉哈河发源于大兴

安岭,流经内蒙古和蒙古国,读图可知,哈拉哈河自低纬流向高纬度;其次,该区域地处温带,河流存在

结冰期;所以在初冬时节,下游河道先结冰,㈢^河道尚未结冰,河道被冰凌阻塞,水位上涨,形成凌汛

现象(同理,初春时期,下游河道尚未融冰,上游河道率先融冰,河道被冰凌阻塞,水位上涨,形成凌汛

现象)。

(3)保护当地森林资源,提高区域植被覆盖率,能有效涵养水源,进而发展生态旅游业,既减少了对资源

资源的破坏,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当地的从业者从伐木工人向生态旅游从业人员

转变,促进r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5.(2021届江苏南京市高三零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渭河是关中地区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第一大支流。关中地区属渭河的冲积平原,位于陕西中部,

总面积5.55万kn?,其北侧为陕北黄土高原,南侧为陕南秦巴山地。关中地区包括宝鸡、咸阳、西安等6

个省辖地级市,共计54个县(市、区),是陕西省工、农业发达、城镇化速率快、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材料二图甲为“1990年和2015年渭河流域关中段水系分布图”。下表为“1990年和2015年渭河流域关中段

水系指标变化

水系指标1990年2015年

河网密度(kmkm-2)0.0760.061

支流发育系数5.314.43

干流弯曲系数1.991.87

材料三图乙为“1990年和2015年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统计图

城镇用地(lOicnf)

1990年

其他用地(10?kn?)---•-2015年

(1)比较渭河流域关中段南北两侧支流水系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主导因素。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与1990年相比,2015年渭河流域关中段水系的变化及可能影响。

(3)结合材料三分析,为改善当地的人居环境,提出合理的建议。

【答案】(1)水系的南北两侧支流发育极不对称;南侧支流多,北侧支流少;南侧支流短,北侧支流长(任

选2个)。影响因素:只写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率(任答2点),如果展开写

成原因分析的也给分,(任答2点)

(2)河网密度下降;支流减少或支流发育系数下降或细小河流上游末端消失;干流弯曲度下降或干流弯曲

系数下降。影响:河流自然调蓄能力下降;河流自我净化功能下降;对地下水补给变少;加剧干旱。(任

答3点)

(3)合理规划城市(或治理污染);控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过快增长;加强河流的治理和恢复;注重临水

空间的开发保护;增强居民保护意识;植树造林(或提高林地比重、提高林地面积亦可)(6点中任意选4

点)

【解析】

本题考查河流的水系特征、水系变化及自然环境的保护,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

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1)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系的南北两侧支流发育极不对称;南侧支流多,流程短;北侧支流少流程长。南

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植被覆盖率高,支流多,地势起伏大,流程短;北侧降水较少,植被覆盖

率低,支流少,相对高差小,流程长。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河网密度下降;支流发育系数下降,支流减少,细小河流上游末端消失;干流弯

曲系数下降,干流弯曲度下降。上述状况说明,河流数量减少,河流水量减少,河流自然调蓄能力下降;

水流速度减缓,水体更新周期加长,河流自我净化功能下降;河流水下渗减少,对地下水补给变少:关中

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干旱,河流水量减少加剧干旱。

(3)合理规划城市,治理污染,减轻环境污染;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90年到2015年城镇用地增长迅速,

应控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过快增长;河网密度下降、支流减少,河流萎缩,应加强河流的治理和恢复;注

重临水空间的开发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源的影响;增强居民保护意识,提倡全民保护;植树造林,

提高林地比重、提高林地面积,恢复生态环境。

16.(2021届河南郑州市高三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莫索湾地区位于新疆天山北麓准嚼尔盆地南缘,该地区短命植物种类丰富,药用价值高。短命植物属浅根

系草本植物,在气温和水分条件合适时,在短短2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绽放,与其他鲜花一起构成“花海”,

随后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干枯死亡,以种子或地下器官休眠的方式来度过不利季节。下图为莫索湾地区位

置图。

(1)推测莫索湾地区短命植物开花季节并分析此时段生长旺盛的原因。

(2)请对莫索湾地区短命植物属"浅根系''草本植物作出合理解释。

(3)请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莫索湾短命植物休眠期的自然特征。

(4)简要说明莫索湾地区短命植物对当地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时间:春季。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热量条件好;冬季气温低,降雪多,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

升,有大量积雪融水、加上春季降水增多,土壤水分条件好。

(2)短命植物生长季,降水或积雪融水集中在浅层土壤,浅根即可获得所需水分;荒漠地区土壤营养物质多

分布在浅层土壤,浅根即可获得所需土壤养分,短命植物生长时间短,无法扎根深处。

(3)莫索湾地区夏秋季节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土壤干旱,短命植物无法生长,只能休眠;冬季,气

候寒冷干燥,热量、水份条件差,短命植物休眠。

(4)短命植物可作为春季牧场的牧草,利于畜牧业发展,短命植物药用价值高,利于医药(保健)业发展;“花

海”色彩艳丽,观赏价值高,利于旅游业发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与环境。1小题主要考查生物生长特性及成因,结合文字材料和图表分析即可;2小题主

要考查植物形成浅根的原因,通过自然环境的特征可以分析得出结论;小题3考查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结

合整体性原理进行分析即可;小题4考查短命植物的作用,通常从植物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等方面回答。

(1)据材料和图可知,短命植物生长的地区位于新疆天山北麓准喝尔盆地南缘,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常

有积雪,不适合短命植物生长,夏季,该地区炎热干燥,短命植物也无法生长,秋季降水稀少,土壤缺乏

水分,也无法生长。短命植物,生长期短,一般只有两个月左右,利用早春雨水或雪水,在夏季干旱到来

之前即可完成生长开花结果等生活周期,生长过程一般为:3月下旬发芽,4月生根长叶,5月开花,6月

结果实,所以,它的开花时间为春季(5月)。这样的生长规律与气候环境有很大关系,该地区3月下旬,

气温回升,积雪开始融化,加上春季降水增多,为短命植物提供足够的水分;春季,气温回升较快,为短

命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热量,生长迅速。

(2)浅根,这是植物对环境适应的表现,也是对干旱环境灵活、多样的适应。该地区植物属“浅根系”,原

因主要有:由于在短命植物的生长季内,该地区有一定的降水或积雪融水,土壤水分较好,而且水分主要

集中在土壤的表层,为短命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水分条件,短命植物无须像旱生植物那样将根系

扎向更深的土层内,即可获得所需要的水分:干旱地区的土壤养分主要集中于表层,浅根即可获得所需土

壤养分;短命植物生长时间短,无法扎根深处。因此,短命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浅根系

的形态特征。

(3)休眠是植物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不利环境条件所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