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辨证思路及用药规律_第1页
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辨证思路及用药规律_第2页
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辨证思路及用药规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辨证思路及用药规律

慢性囊肿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是一种持续和反复发作的炎症过程。临床表现为上腹隐痛,或右肩背隐痛和不适,伴有恶心、呕吐、恶心、反酸、厌食和油腻等胃肠道症状。腹部检查有右上腹胆囊区轻压痛和不适感,Murphy征可呈阳性。B超检查显示胆囊缩小,壁增厚,欠光滑(甚至毛糙),或见强回声团及声影表现。本病属于中医“胁痛”、“痞满”等范畴。本病病情复杂,病势缠绵,迁延难愈。西医常采用手术治疗或行消炎利胆及制酸等非手术治疗,疗效往往不佳。张红娥等在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上颇有心得体会,疗效显著。现将其辨证思路及用药准则阐述如下。1胆胀病,胆痛案西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多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所致,本病约70%~95%的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结石梗阻、感染、胆固醇代谢紊乱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在祖国医学中,《内经》最早提及“胆胀病”病名,《灵枢·胀论》曰:“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叹息。”本病应属于中医学“胁痛”、“痞满”等范畴。肝位居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又胆附于肝,与肝互为表里,其脉亦循于肝,故胁痛常责之于肝胆。张红娥等认为,本病病因主要有肝气郁结以及肝胆湿热两方面。1.1消极因果因素肝胆的疏泄功能主要调节机体的情志活动。肝失疏泄引起的情志变化有抑郁和亢奋两方面。抑郁为疏泄不及,气机郁结;亢奋为疏泄太过,暴怒气逆,均可导致肝胆气机不畅而产生胁痛。正如《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所云:“气郁,由大怒气逆,或谋虑不决,皆令肝火动甚,以致胁肋痛。”1.2肝阳消气阴病证肝主疏泄,协助脾胃之气升降和胆汁的分泌,又胆附于肝,经脉络属,二者为表里之脏。外湿内侵或湿自内生,湿郁化热,湿热互结侵犯肝胆而使肝胆失于疏泄条达导致胁痛。《素问·刺热》云“肝热病者……胁满痛。”《证治汇补·胁痛》云胁痛“至于湿热郁火,劳逸房色而病者,间亦有之”。本病病位在胆,与肝、脾、胃关系密切。《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胆为三焦阳气升降出入之枢纽,因此胆气疏泄不利可直接影响各脏腑特别是脾胃功能活动,而见恶心、呕吐、嗳气、腹胀、厌食油腻等症状,《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2胆、通穴,以利胆利胆张红娥等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四诊合参,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将本病分为肝气郁结、湿热蕴结、瘀血阻络、肝郁脾虚四型。胆为中清之腑,以通降为本,“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故通腑利胆为治疗大法。然而本病病程长,病势缠绵,常常伤阴耗气,因此通利的同时更应该兼顾阴血,使利而不伤,刚柔并举。现将具体分型方药一一论述如下。2.1养肝散泻,阴肝利胆本证常由精神刺激诱发或加重。症见情志抑郁或心烦易怒,胁肋胀痛,走窜不定,连及上腹或肩背部,脘闷不舒,善太息,嗳气频频,舌淡苔白或白腻,脉弦紧。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利胆。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5g,枳壳15g,白芍20g,香附15g,陈皮15g,川楝子15g,延胡索15g,甘草10g等。方中柴胡解郁,枳壳、香附、陈皮理气除胀;白芍、甘草行气止痛;川楝子、延胡索理气活血止痛。若伴胁痛、肠鸣、腹泻者,为肝气横逆、脾失健运之证酌加健脾止泻的白术10g,茯苓10g,泽泻10g,苡米15g;若伴有恶心呕吐是为肝胃不和、胃失和降,可加半夏10g,陈皮12g,生姜6g等。2.2龙胆草、莲子、茯苓、养肝利胆本证常由过食辛辣肥甘,湿热内生或感受湿热之邪所致。症见脘腹胀痛,口苦口干,恶心呕吐,厌食油腻,食少纳呆,嗳腐吞酸,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滑数。治宜清热化湿,疏肝利胆。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柴胡15g,白芍20g,黄芩15g,大黄10g,栀子10g,泽泻10g,车前子10g,半夏10g,枳实10g,薏苡仁30g,甘草10g等。方中龙胆草、栀子、黄芩清肝泄火;柴胡疏肝理气解郁;白芍、甘草柔肝止痛;大黄泻热通便;半夏、枳实、薏苡仁燥湿化痰健脾;泽泻、车前子清利湿热。若白睛发黄,尿黄,发热口渴者可加茵陈20g,黄柏12g以清热除湿退黄。2.3血府逐瘀汤加味本证常由肝气郁滞,经久不愈,而致胆汁瘀积,血行不畅。症见右胁刺痛,固定不移,触按尤甚,脘腹胀满,口苦咽干,食欲不振,大便秘结,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治宜活血化瘀通络,疏肝利胆。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15g,枳壳15g,郁金10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当归15g,赤芍15g,山楂15g,鸡内金15g,甘草10g等。方中柴胡、枳壳行气宽胸;郁金、川芎、桃仁、红花、当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山楂、鸡内金消食化积,活血散瘀;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2.4疏肝健脾、痛泻阿志本证常由病程日久,或久用攻伐,耗气伤阴,损伤肝脾所致。症见胁肋隐痛,时轻时重,恼怒、抑郁时尤甚,脘腹胀闷不舒,食少纳呆,腹胀肠鸣,大便溏薄,舌淡胖大或有齿痕,脉弦细或弦缓无力。治宜疏肝健脾。方用痛泻要方加减:白术20g,茯苓20g,白芍15g,陈皮15g,木香10g,砂仁10g,防风10g,山药20g,甘草10g。方中白术、茯苓健脾燥湿利水;白芍柔肝止痛;防风胜湿止痛;陈皮、木香、砂仁疏肝理气;山药益气养阴健脾。3饮食和饮食管理张红娥等通过多年的实践和临床总结,在治疗慢性胆囊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确切疗效。慢性胆囊炎各个证型可以相互转化,肝郁胁痛如治疗不当,日久气滞血瘀,可以转化为瘀血胁痛。同时本病病程较长,加之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饮食的不规律,胆囊炎往往容易复发。因此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