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p的物联网访问控制架构_第1页
基于pdp的物联网访问控制架构_第2页
基于pdp的物联网访问控制架构_第3页
基于pdp的物联网访问控制架构_第4页
基于pdp的物联网访问控制架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pdp的物联网访问控制架构

0基于专利权能的访问控制架构物联网(idol)是信息传递设备。根据约定的协议,任何元素都被链接到互联网或专用网络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物联网技术现在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并逐步应用于实践。然而,对于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它取决于它的安全性,尤其是设备数据和服务的安全访问。由于网络性能和功率通常非常有限,并且基于动态交互。文献和等式分析表明,传统的访问控制机制不适合于ios环境,而基于设备上下文信息的访问控制机制。在文献中,相关术语的格式仅适用于设备,因此无法执行基于设备上下文信息的访问控制。基于xml结构的权限卡只能用于设备,也不能使用基于设备上下文信息的权限卡。格式的格式是基于xml结构。信息的严格质量很大,限制设备处理的难度很大。仅适用于集中访问控制框架。文献中提出的权限卡的结构与本文档的权限卡相似,但仅考虑设备上下文信息。在分析了当前网格id控制的需求后,我们考虑到了智能设备的广泛使用,提出了基于框架和权限的访问控制框架。尤其是基于jsonwebtope的web配置模式,构建了基于设备上下文的访问控制框架。云协议移植系统(polariscurrenticcalendar)用于实现端点验证、完整性和不确定性。消息传输引擎采用最合适于对象网络的应用程序协议(coop)。1主要需求分类物联网的主要特点是拥有大量异构的资源受限设备、动态交互性、环境上下文和设备参数相关性.这些特性对面向物联网的访问控制机制提出了如下主要需求[4~6]:1)规模性和互操作性.2)轻载性.尤其在设备端,计算量和通讯量应尽可能的小.3)应提供集中且方便的用户和设备管理机制.4)应提供端到端的完整性、机密性、抗抵赖性和能防止重放攻击.5)应提供分布式(非集中式授权)的并基于局部条件(环境上下文、设备参数)的授权决策机制.6)能支持一些先进的特点,如访问权限的撤销和委托、可审计性等.2授权决策模块为了尽可能满足上述IoT对访问控制机制的需求,并考虑到大量智能设备的采用,我们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基于权能的访问控制架构,授权决策过程由嵌入到设备中的授权决策模块PDP来实现;利用ECC来实现端到端的认证、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消息传输机制采用更适合于物联网的受限应用协议CoAP.并对JSONWebToken进行扩展,构造了一种新型权能令牌,来实现基于上下文的访问控制.2.1身份签名算法访问控制架构如图1所示.主要构件及功能如下:User(用户):访问设备资源的主体,可以是用户或设备.RDMC(权限与设备管理中心):负责User和Devices的注册与认证;负责管理权能令牌,如颁发令牌、管理令牌列表、撤销令牌等.Device(PDP):Device负责存储要访问的数据资源,嵌入的PDP负责验证访问请求并进行基于上下文的授权决策.Gateway:负责前传User到Device的访问请求和Device到User的授权决策结果.资源访问的主要过程如下:(a)User首先在本地基于ECC产生密钥对(dU,QU),其中dU是私钥,QU是公钥且QU=dU×G,G是椭圆曲线的基点.然后向权限与设备管理中心RDMC请求注册,并提出访问请求的资源;(b)RDMC对User认证(认证方式本文暂不讨论)后,根据资源访问请求,给User颁发权能令牌,并对令牌进行数字签名,签名算法使用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EllipticCurveDigitalSignatureAlgorithm);签名方式使用MD5算法对信息明文进行杂凑运算后,再使用RDMC的私钥对杂凑运算后的摘要信息进行ECDSA数字签名后形成签名信息.RDMC返回给User的报文采用XML格式描述,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为令牌基本信息、RDMC的公钥Q及签名信息;第二部分为令牌具体内容,该内容使用BASE64算法进行编码.(c)User使用RDMC的公钥Q对进行认证后,User向Device(PDP)发送基于CoAP格式的资源访问请求,在其中附带自己的公钥QU和签名后的权能令牌CapU,并用User的私钥dU对访问请求进行数字签名.签名方式使用MD5算法对访问请求信息明文进行杂凑运算后,再使用User的私钥对杂凑运算后的摘要信息进行ECDSA数字签名后形成签名信息.访问请求的具体内容使用BASE64算法对报文明文进行编码.(d)Device接收到资源访问请求后,即对请求进行授权决策,授权决策具体过程详见第2.3节.(e)Device(PDP)向User发送一种基于CoAP格式的请求响应,返回授权决策结果.2.2权能管理授权鉴于物联网及其设备的特性,我们构造的权能令牌基于JSONWebToken标准,并对其进行扩展,主要构成选项及其含义如下:JTI(JWTID):权能令牌的标识符;IAT(IssuedAt):权能令牌的颁发时间,用UTC格式表示;ISS(Issuer):权能令牌颁发者的标识符;SUB(Subject):权能令牌的主体(令牌持有者);DE(Device):使用权能令牌要访问的设备,用URI表示;SI(Signature):权能令牌上RDMC的数字签名;AR(AccessRights):令牌颁发者授予给令牌主体的操作权限集,它包括4个分选项:ACT(Action)表示许可的操作选项,可以取值GET,POST,PUT和DELETE中的任一个;RES(Resource)表示许可访问的设备中的资源;CF(ConditionFlag)表示条件标志,用于表示访问资源所需条件的组合方式,0表示AND,1表示OR;CON(Conditions)表示访问资源所需的条件集,主要由设备所处环境的上下文和设备参数构成,从而可实现基于上下文感知的访问控制决策.每个条件由三部分构成,Type(ConditionType):表示条件的类型;Val(ConditionValue):表示条件的值;Unit(ConditionUnit):表示条件值的单位.条件的类型、条件值的单位请参考文献;NBF(NotBefore):权能令牌的生效时间;EXP(ExpirationTime):权能令牌的失效时间;EXP与NBF共同构成令牌的有效期,用于防止重放攻击.一个权能令牌的样例如图2所示.条件是温度要求在25到33℃之间.2.3res元素的值与请求中资源的uri是否一致性检查Device(PDP)一旦收到User的资源访问请求就开始验证访问请求并进行授权决策,过程如图3.主要授权决策步骤如下:步骤1检查令牌的有效期.PDP收到资源访问请求后,首先就利用令牌中的参数IAT,NBF和EXP来检查令牌是否有效.如果令牌已过有效期或被撤销,则停止授权决策过程,请求被否定.如果令牌有效,则转向步骤2.步骤2检查请求的操作是否被许可.对令牌中的访问权AR,PDP都要检查其中的操作ACT是否被许可,即检查ATC中的方法是否与资源允许的操作方法相匹配.另外,此步还要检查RES元素的值与请求中资源的URI是否一致.只有两者都通过,则此步检查通过,转向步骤3;只要上述两者中有一步不成功,则此步检查不通过,停止授权决策过程,请求被否定.步骤3检查访问条件是否满足.检查对某一特殊资源请求的操作被许可后,接下来就要利用CF、CON中条件集来检查执行此操作的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检查通过,则转向步骤4.如果检查不通过,停止授权决策过程,请求被否定.步骤4检查令牌有效性,即验证令牌是否确由RDMC颁发.这需要利用令牌颁发者的公钥来验证数字签名.KDMC对令牌的签名和Device(PDP)对此签名的验证均采用ECDSA,杂凑算法是MD5.验签方式使用MD5算法对信息明文杂凑运算后,Device(PDP)使用报文中KDMC的公钥,使用ECDSA算法验签KDMC的签名信息,如果检查通过,则转向步骤5.如果检查不通过,停止授权决策过程,请求被否定.由于此步需要更多的计算时间,因此放在后面,如果前面步骤中任一步失败,则不需要此过程,可大大节约系统资源授权决策时间.步骤5检查访问请求者的合法性,即检查User是否是权能令牌的合法拥有者,这需要用到User的公钥和User对访问请求的签名.User对访问请求的签名和Device(PDP)对此签名的验证均采用ECDSA,杂凑算法是MD5.验签方式使用MD5算法对信息明文杂凑运算后,Device(PDP)使用访问请求中User的公钥,使用ECDSA算法验签User的签名信息.访问请求的签名验证通过,说明用户是令牌的合法用户.上面5步验证都通过后,授权决策结果为许可.之后User和Device建立共享对称密码,传输数据.3安全分析和实验结果3.1中间人攻击在我们的访问控制架构中,权能令牌的参数EXP与NBF共同构成了令牌的有效期,可用于防止重放攻击.即使攻击者破解了消息,获取了权能令牌,下次他也不能使用此令牌,因为它已失效.2)中间人攻击中间人攻击可能是窃听和伪装攻击,是指当攻击者窃听到用户在传递某权能令牌时,利用偷窃的权能令牌伪装成用户来申请访问资源.在我们的访问控制架构中,由于使用了ECDSA算法,攻击者不知道签名算法,就无法伪装成发送权能令牌的用户.3.2测试系统比较测试用的端设备采用装有操作系统Contiki2.5、兼容2.4GHzIEEE802.15.4协议和ZigBee协议的JN5139-Z01-M04,其主要参数是16MHz32-bitRISCCPU,96KBRAM,192KBROM,带有4个输入端口,12位ADC,两个11位DAC,2个比较器和温度传感器.用户端采用装有WindowsXP系统,处理器为IntelPentiumDualT23901.86GHz,内存为2MB的联想笔记本电脑.测试记录的只是授权决策时间,包括从用户访问请求开始到授受到授权决策结果所需的100次测试的平均时间,但不包括RDMC产生密钥对、颁发令牌和验证用户身份、用户产生密钥对等过程所需的时间.令牌数字签名验证和用户合法性验证中,时间包括基于BASE64编码时间和使用MD5计算摘要的时间.测试时间如表1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