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郴州市坦坪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经分析可知某物质中含有两种元素,此物质不可能是A.化合物
B.纯净物
C.混合物
D.单质参考答案:D2.下列现象或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光柱C.用半透膜分离淀粉和食盐的混合液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参考答案:A略3.下列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与氧化还原知识有关的是(
)A.用食醋可以洗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B.蔗糖放在水中片刻后消失了C.菜刀洗过后如果没擦干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斑点D.稀盐酸洒在大理石台面上产生大量气泡参考答案:CA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知识无关B蔗糖放在水中片刻后消失了,是因为蔗糖溶于水,是物理变化C菜刀上出现斑点,是生成了铁锈,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发生复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知识无关故选C。4.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D为金属元素,且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K层电子数;若往E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可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种原子中,C的原子半径最大B.某物质焰色反应呈黄色,该物质不一定是含C的盐C.向D单质与沸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D.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B的强参考答案:D【分析】A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A是C元素;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B是N元素;C、D为金属元素,且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K层电子数,C、D分别是Na、Mg;往E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可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E是Cl元素。【详解】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5种原子中,Na的原子半径最大,故A正确;B.某物质焰色反应呈黄色,只能说明含有钠元素,该物质不一定是钠盐,如氢氧化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故B正确;C.镁与沸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故C正确;D.次氯酸的酸性小于硝酸,高氯酸的酸性比硝酸的强,故D错误。
5.将淀粉水解并用新制Cu(OH)2碱性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有: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④加入NaOH溶液中和。以上各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①B.②①④③①C.②①④③
D.④③①②①参考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时必须明确各步操作的目的和各步反应的条件。加热既是淀粉在酸催化作用下水解反应的条件,也是其水解产物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的条件;滴入稀硫酸用来催化淀粉水解;加入NaOH溶液是为了中和作催化剂的稀H2SO4,以使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能够进行。因此验证淀粉水解产物可以表示为淀粉溶液酸化液水解液中和溶液Cu2O,故正确的排序为②①④③①。6.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NH3和CH4两种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所含分子数目相同
B.所含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4
C.质量之比为16:17
D.密度之比为17:16参考答案:C略7.VL硫酸铝溶液中含Al3+的质量为mg,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参考答案:B略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是近代人类新发现的一门科学B.假说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C.在研究氯气的性质时,发现有刺激性气味,该过程使用了观察法D.化学家可以操纵分子和原子,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参考答案:A【分析】A.化学反应、化学知识古代就有应用。B.根据反应现象,可以提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C.观察法是用感官和一些辅助仪器对实验对象进行观测。D.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制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详解】A.化学反应、化学知识古代就有应用,A错误。B.根据反应现象,可以提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假说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B正确。C.观察法是用感官和一些辅助仪器对实验对象进行观测,在研究氯气的性质时,发现有刺激性气味,该过程使用了观察法,C正确。D.化学家可以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操纵分子和原子,可以制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D正确。9.在100mL的溶液中溶有0.1molNaCl和0.1molMgCl2,此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3mol?L﹣1
B.2mol?L﹣1
C.0.3mol?L﹣1
D.0.2mol?L﹣1参考答案:A考点:物质的量浓度.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该溶液中的氯离子既包括氯化钠中的氯离子也包括氯化镁中的氯离子,再根据c(Cl﹣)=计算.解答:解: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2×0.1mol=0.3mol,c(Cl﹣)===3mol/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计算化学式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时,与物质的构成有关.10.下列各粒子中,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A.CH4、NH3、H2O、Ne
B.OH-、F-、O2-、Ne
C.NH4+、Na+、H3O+
D.O2-、F-、Mg2+、Al3+参考答案:AC11.已知实验室配制500mL0.5mol·L-1的NaC1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①把称量好的NaC1晶体放入小烧怀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500mL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1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A.①②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④③⑤①②
D.②①④③⑤参考答案:A12.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mol/L,在此时间内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0mol/(L?s).则此一段时间是()A.1秒 B.2秒 C.0.44秒 D.1.33秒参考答案:A【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分析】依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v=,△c为浓度的变化量,△t为时间变化量.【解答】解:N2表示的平均速率v(N2)=0.30mol/(L?s),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NH3)=2v(N2)=2×0.30mol/(L?s)=0.6mol/(L?s),氨的浓度增加了0.6mol/L,即△c(NH3)=0.6mol/L,所以反应所经历的时间为=1s,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难度较小,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注意公式的运用.13.Na2CO3和NaHCO3是常见的两种盐,它们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HCO3能中和胃酸,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但不适合胃溃疡病人B.NaHCO3能中和面粉发酵后产生的酸,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做馒头C.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可获得NaHCO3晶体D.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参考答案:D【详解】A.小苏打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患胃溃疡的病人,为防止胃壁穿孔,不能服用小苏打来治疗,因为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造成胃部气胀,易造成胃穿孔,故A正确;B、NaHCO3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可用于做馒头,故B正确;C、Na2CO3比NaHCO3溶解度大,所以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得到NaHCO3晶体,故C正确;D、Na2CO3和NaHCO3溶液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故D错误;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注意把握Na2CO3和NaHCO3性质。14.少量钠着火时,可用来灭火的物质或器材是A.煤油
B.CO2
C.沙土
D.水参考答案:C略15.在一定条件下,某固态化合物X受热分解的反应为:XA↑+B↑+2C↑,测得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12倍,则X的摩尔质量是(
)A.24g/mol
B.50g/mol
C.80g/mol
D.96g/mol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在实验室里,某同学取一小块金属钠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试完成下列问题:(1)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最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A.有气体生成
B.钠熔化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C.烧杯底部有银白色的金属钙生成
D.溶液变浑浊(3)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过程中,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mL的H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中钠所发生的有关变化,试说明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钠块表面由银白色变为暗灰色4Na+O2===2Na2O(2)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钠的熔点低
ABD(3)2Na+2H2O
===2Na++2OH-+H2↑
0.02mol(4)防止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接触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10分)现有十种物质:①蔗糖
②熔融NaCl
③盐酸
④铜丝
⑤NaOH固体⑥液氧⑦CuSO4固体⑧酒精⑨CO2
⑩Na2SO4溶液(1)上述物质中可导电的是______(填序号,以下同);(2)上述物质中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______;(3)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4)NaHSO4与Ba(OH)2以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5)已知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3↑+2H2O,则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②③④⑩;(2)⑤⑦;(3)①⑧⑨;(4)H++SO42-+Ba++OH-=H2O+BaSO4(5)Cu+4H++2NO3-=Cu2++2NO2↑+2H2O试题分析:(1)②熔融的NaCl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③盐酸中含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能够导电;④铜丝中有自由电子,所以能导电;⑩Na2SO4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
①蔗糖、⑤NaOH固体、⑦CuSO4固体、⑧酒精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所以不能导电;答案为②③④⑩。
(2)电解质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所以②熔融NaCl属于盐、⑤NaOH固体属于碱、⑦CuSO4固体属于盐,都是电解质;只有熔融态电解质导电,其他的电解质均不导电,因此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⑤⑦。
(3)非电解质包括一些非金属氧化物、氨气、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所以①蔗糖、⑧酒精、⑨CO2
是非电解质;答案为选①⑧⑨。(4)NaHSO4与Ba(OH)2以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化学方程式为NaHSO4+Ba(OH)2=BaSO4↓+H2O+NaOH,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42-+Ba++OH-=H2O+BaSO4。(5)在离子方程式中,单质、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