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测评(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2022江苏苏州高二期中]徽州古村落的村口或村中通常都有一块空地,多植有大树,成为村民纳凉、交流的地方。祁门桃源村的水口园林,在满足风水要求的同时,考虑村民游憩小聚的需要,开创了中国公共园林之先河。材料中体现出(
)
AA.人文关怀理念
B.典型的斗拱风格
C.对重商主义的否定
D.浪漫与理性交织【解析】材料体现了符合人性的空间营造,体现人文关怀理念,故A项正确。春秋后期吴国属地淹城平面图2.
[2022江苏泰州高二调研]如图所示为春秋后期吴国属地淹城的平面图,该城的设计规划体现了突出的实用价值。该图反映了春秋后期(
)
CA.城市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B.皇权至上的观念逐渐形成C.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政局D.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出现【解析】根据图片中的内容可知,吴国的淹城由外城、内城和子城等组成,在外城之外有护城河和外城城墙,在内城外有内城护城河和内城城墙,在子城外有子城城墙。结合春秋时期战争频繁可知,这是为了战争的需要而设计的,体现了防御的价值,故C项正确。3.
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
D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解析】根据材料“稍稍繁盛……皆取办于一镇之内”可知,当时黄池镇一个市镇就能满足官府需求,由此证明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谈及当时政府的收入来源情况,不能说明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当时政府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赋税,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城市商业活动打破坊市限制和时间限制,排除
B项;官府因为有所需求才“取办于”市镇,由此无法判定政府积极扶持市镇,排除
C项。4.
[2022山东烟台高二期中]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直至明初仍是一个村落,居民仅五六十家”,明朝中后期、清朝前期,逐渐发展成“以绫绸为业”的大镇,农家都已经把绫绸作为主业,丝织业产品价格的高低,成为决定当地农民“有岁无岁”的主要依据,农民甚至会任由土地荒芜。这种现象说明当地(
)
BA.封建自然经济瓦解
B.农业经济的商品化C.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D.重农抑商政策废止【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盛泽镇农民逐渐以绫绸生产为主业,甚至会“任由土地荒芜”,可见当时农业经济已呈商品化趋势,故B项正确;封建自然经济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A项;“土地兼并”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项;明清时期政府没有废除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5.
[2022江苏徐州高三联考]唐朝坊市制将城市中各类建筑划分成一定的地理空间,其街道布局的指导思想是“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这反映出唐朝(
)
CA.在城市规划上注重实用性
B.特别强化城市的政治功能C.坊市制属封闭型管理模式
D.是历代坊市制发展的顶峰【解析】根据材料“坊市制将城市中各类建筑划分成一定的地理空间”“坊有墉,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可知,唐朝坊市制是将城市居民分区居住并保持相对独立性的一种封闭式管理模式,故C项正确。6.
[2022江苏连云港高二期中]据考古发现,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这反映出当时(
)
C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B.商业发展削弱了专制皇权C.工商业发展影响城市布局
D.传统坊市格局已经被打破【解析】材料“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说明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布局和功能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7.
[2022江苏徐州高三调研]宋代东京的富人们“衣不肯着布缕绸绢、衲絮缊敝、浣濯补绽之服,必要绮罗绫縠、绞绡靡丽、新鲜华粲、
缯绘画”,即便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人,到了节庆日亦“新洁衣服,把酒相酬”。这反映了宋代(
)
BA.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有所松动
B.城市消费市场较为活跃C.理学观念未产生实质性影响
D.积贫积弱局面得以改观【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宋代的东京,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表现出强烈的消费欲望,这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反映了城市消费市场较为活跃,故B项正确。8.
[2022江苏无锡高二期末]人类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下列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出现最早的是(
)
C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B.“巨镇水陆冲,弹丸压楚境。……人言杂五方,商贾富兼并。”C.“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D.“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解析】“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指远古时期的人们在地势高亢干燥的地方挖穴而居,即穴居,与其余选项中的居住形式相比,穴居出现时间最早,故C项正确。9.
[2022江苏扬州高三期末]石库门是形成于19世纪中期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坡型屋顶常带有“老虎窗”(英语“Roof”转化),多采用仪门样式门楼,大门两侧立柱风格多样,弄口有牌楼。该民居(
)
CA.改善了民众的居住条件
B.契合了当地的自然环境C.融汇了中西民居的特点
D.体现了质朴实用的风格【解析】材料“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牌楼”等信息体现了中式建筑的特色,“老虎窗”“立柱风格”等体现了西式建筑风格,表明石库门融汇了中西民居的特点,故C项正确。10.
[2023江苏宿迁高二期中]世界各地的民居呈现不同的特征。根据下表,影响各地民居建造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区域建筑材料布局特点古代两河流域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土坯为主,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几户人家的房屋墙壁贴着墙壁建在一起,每户的建筑结构基本相同古代埃及大多数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用椰子叶铺成屋顶房屋留有小洞或小窗,庭院是家庭活动的场所,院落的周围有柱廊古代罗马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得到普及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核心AA.政治制度
B.经济水平
C.文化习俗
D.自然环境【解析】从材料中的建筑材料来看,体现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对房屋建筑的影响,从材料中房屋建设的布局特点来看,体现的是文化习俗及自然环境的影响,故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政治制度对房屋建筑的影响,故A项符合题意。11.
[2022江苏盐城高二期末]1906年,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三地在奏请获批后,主动开埠通商,逐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经济发展轨迹。材料所示现象(
)
BA.体现出以国际竞争为主的开放意识B.推动近代工商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C.根源于德国强租胶州湾的辐射带动D.构建起以金融业为核心的经济体系【解析】根据“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三地”及示意图可以看出,主动开放通商,促进了当地商业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故B项正确。12.
[2022北京东城高二期末]城市化是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图,据此判断20世纪中期以来(
)
世界城市化水平趋势图BA.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最快
B.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十分迅猛C.全世界已经全部实现城市化
D.不同国家间的城市化水平差距逐渐增大【解析】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20%提高到2020年的60%,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十分迅猛,故B项正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最高,但城市化速度不及发展中国家,排除A项;“全部实现城市化”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排除D项。13.
[2022山东济南高二期末]1832年,纽约铺设了第一条城市交通用的铁轨运行公共马车;1863年,第一条由蒸汽机拉动的地铁在伦敦投入运营;1870年,第一条使用蒸汽驱动的城市高架铁路在纽约诞生。这说明当时的英美(
)
CA.新型交通方式引领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C.城市生活促进铁路交通创新
D.城市交通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铁路交通的创新和发展都出现在城市中,说明城市生活促进了铁路交通创新,故C项正确;新型交通方式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而非原因,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竞争加剧,排除B项;“城市交通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14.
[2022江苏沭阳高二课时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地产商与零售商开始在城市郊区建造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购物中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地。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得以推广的直接原因是(
)
AA.高速公路的修建与汽车普及
B.城市郊区环境优美污染少C.利润丰厚与企业盲目扩展
D.人口逐步向城市郊区聚集【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修建与汽车的普及,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因此美国地产商与零售商开始在城市郊区建造购物中心,故A项正确。15.
[2022江苏南京期中]“失地农民、无业游民(进入城市后)并没有完全依照当局、资本所设计的路径(成为雇佣工人)发展,城市的社会矛盾由此尖锐起来,动荡日益加剧,1789年法国大革命正是在经济裂变与社会矛盾加剧这一基础上发生的。”上述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是(
)
CA.城市化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B.城市化是引起法国大革命的主要原因C.对城市化处理不当,会加剧社会矛盾
D.法国城市化开始过早【解析】依据材料“失地农民、无业游民(进入城市后)并没有完全依照当局、资本所设计的路径(成为雇佣工人)发展,城市的社会矛盾由此尖锐起来,动荡日益加剧”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在欧洲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对人口迁移的处理不当,导致城市的社会矛盾尖锐,故C项正确。16.
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这种现象(
)
DA.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B.提高了英国国民的素养C.迟滞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D.加快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解析】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19世纪中期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国民的素养”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B项;材料着重强调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非迟滞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造成资源日益枯竭,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成为诱发疾病的元凶,客观上促使议会加快环境立法,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
16世纪,英格兰拥有373个市镇,根据规模和功能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拥有300—400人口的小城镇,市场的影响所及为周围几英里的农村;第二种是人口在600—1
000人或偶尔2
000人的市镇,几乎所有的郡都有6个这样的市镇;最大的市镇是郡府所在地,英国东南部五大郡中各有两个彼此竞争的郡城,具有悠久的自治传统,在经济和思维方式上影响着广大农村。——摘编自徐浩《中世纪西欧市场和市集制度新探》材料二
明代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5—15千米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一般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散之地,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中英两国市镇发展的异同,分析促进英国市镇发展的因素。(7分)[答案]
同:规模大小与人口有关;小规模市镇环绕大规模市镇。异:市镇间交通方式不同;市镇管理方式不同。因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殖民扩张刺激商业发展;自治体制保证城市发展自主权。(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英市镇经济发展的不同结果。(6分)[答案]
不同结果: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夭折,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最终没有孕育出资本主义经济;市镇经济发展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最终成为资本主义国家。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中国的城市建设和相关理论在商周时期已经产生。古代城市具有“城”和“市”的两重身份,但侧重政治、军事属性。城市公共空间主要为政治统治和群体服务,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市镇的广场以及其相邻建筑如牌坊,常常与当地的历史、风俗有密切联系。随着佛教的发展,“庙会”兴起并成为新的公共场所。唐宋以来,城市布局和公共空间明显发展。近代,仿西方而修建的公园、娱乐场所等逐渐成为公共空间结构的新要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城市和公共空间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偏好,历经波折,但也取得了较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突出了广场、街道等传统方面,还顾及了社会弱势群体和邻里联谊等新兴需求,而且引入了社会资本和群体参与。材料二
15世纪以后的欧洲,城市公共空间结构打破了中世纪的封闭状态,宏伟的林荫大道和广场,早期古希腊城市规划思想中的几何学构图也重新出现,这些体现着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有力控制。19世纪以来城市人口爆炸式增长,城市规模和数量急剧扩大,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空间问题。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人与环境、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等矛盾,20世纪初以来,英、美等国着重从美观舒适、卫生、精神文化等方面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特点和积极作用。(6分)[答案]
特点:历史悠久,且持续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与文化因素联系密切;形式(类型)、功能多样;有较明确的思想(理论)指导(支撑);建设总体上以政府(规划)为主;立足本身,但也借鉴学习。积极作用:逐渐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城市化)和社会进步;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创建和谐社会。(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欧洲国家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发展的原因。(4分)[答案]
原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全球联系的增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工业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3)以近代欧洲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为例,简析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应当注意的问题。(4分)[答案]
注意问题: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注意环境污染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依据(顺应)时代趋势与国情需要;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公共生活的需要;重视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分)材料一
英国的城市化运动主要出现在工业革命发祥地和工业化地区,工业革命发祥地多是近代早期的乡村工业区。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机器工厂的出现,原有的乡村工业城镇成长为城市,对资源和人口的吸附力大为增强;原有的乡村工业村庄演变为工业城镇,原有的农民要么就地转变为城镇居民,要么移居本区域新兴的工商业大城市。这些地区后来一直是英国主要工业城市分布的区域。1851年,经过大约一个世纪的工业革命后,英国城市人口已超过50%,基本完成城市化。城市化高潮的早期基本上是农村城镇化的高潮,因为城市人口增长主要依靠农民移民,其次才是城市居民的自然繁衍。——摘编自刘景华《农村城镇化:欧洲的经历与经验》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发展最耀眼,也是城市化特征最明显的是那些对外开放通商口岸的城市。1895年年底,中国总共对外开放26个通商口岸。这些开放通商口岸分布的区域,形成了一个以开放口岸城市为中转枢纽,各方面力量参与其间的广泛的贸易网络。几乎在西方国家将商业势力拓展到通商口岸的同时,中国内陆地区各种资源(人口、商业等)也开始了向通商口岸的集中。中国对外开埠通商后,口岸城市在对外贸易的刺激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它们逐渐盖过了一些传统内陆城市的光芒。开埠通商既是对中国传统市场圈的改组,也是对国内资源的一次整合,更是对中国近代城市分布格局的调整。由此开始,口岸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结构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分析考核试卷
- 生物药品的用药指导与患者教育考核试卷
- 生物科学教学设备考核试卷
- 石油产品销售模式转型考核试卷
- 生态保护与城市生态岛屿建设考核试卷
- 物联网智慧社区设计与规划考核试卷
- 照明器具生产中的设备安全管理要点考核试卷
- 极速瘦腿课程介绍
- 《太平天国》列强侵华与晚晴时期的救亡图存课件-1
- 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模拟卷(南通专用)(原卷版)
- 过账合同协议范文
- 2024年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职业能力测验考试试卷含答案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与存储机制-全面剖析
- 8.5.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 9.3 公正司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2025年上半年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优才”专业化干部选聘40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GB/T 45355-2025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
- 5.2基本政治制度 课 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 人教五四 六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五单元《中国有能力解决好吃饭问题 第一课时》课件
- 北京中考语文常考知识点(积累背诵)-2025年北京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