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苏州姑苏区五校联考化学九上期中检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测得某地雨水的pH小于7,则该地区的雨水是酸雨B.健康人体内胃液的pH范围是0.5~1.9C.火碱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D.摄入食盐中的氯离子可在胃液中起到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作用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3.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块融化 B.黄瓜榨汁 C.菜刀生锈 D.玻璃破碎4.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醋 B.液化气的燃烧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蒸发食盐水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相等的CO与CO2中碳元素质量比为7:11B.NO、NO2、N2O3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二氧化氮C.含氨质量分数为16.8%的碳酸氢铵(NH4HCO3)化肥是纯净物D.160g的Fe2O3中含有铁元素的质量为112g6.“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是对玫瑰花生动的写照。我市苦水玫瑰远近闻名某同学用“玫瑰花瓣”的汁液自制酸碱指示剂,有关记录如下表:植物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在中性溶液中在碱性溶液中玫瑰花瓣浅红色红色棕黄色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至过量,颜色变化是A.由浅红色变红色 B.由棕黄色变浅红色C.由浅红变棕黄色 D.由红色变棕黄色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A B.B C.C D.D8.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mg/L):K~3、Zn~0.06、F~0.02等。这里K、Zn、F是指()A.元素 B.离子 C.原子 D.单质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 B.读取液体体积C.熄灭酒精灯 D.洗涤试管10.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C.氧化物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D.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属于交叉关系11.对下列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热量12.下列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则这些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木炭②铁③石蜡④红磷⑤硫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13.发射火箭时发生的化学反应:2N2H4+N2O4→3N2+4X,其中X的化学式是()A.N2OB.NOC.NO2D.H2O14.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A.植树造林 B.无纸化办公 C.随意焚烧垃圾 D.绿色出行15.下列标志中属于中国节水标志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⑴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⑵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是集气瓶体积的,由本实验可推知氮气的哪一性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无焰食品加热器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它的成分是镁粉、铁粉、氯化钠。使用时加入水,镁与水反应产生热量。下面是在18℃、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对该产品的实验研究,请结合以下实验方案回答有关问题(不考虑氯化钠对水沸点的影响)。实验1:Ⅰ、将一定质量的镁条、铁粉和氯化钠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连续搅拌,每50s记录一次温度,得图1中曲线a;Ⅱ、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剪成100份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图1中曲线b;Ⅲ、用相同质量的镁粉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图1中曲线c。(1)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变化是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2)观察图1,从中可以发现影响镁和水反应速率的因素_______。实验2:将2.40g镁粉和质量为28.00g的铁粉混合,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不断搅拌。氯化钠用量不同时,温度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3)实验2中,当NaCl质量大于7.30g时,实验不再做的原因是_______。A.加入更多的NaCl不再增加反应速率B.加入更多的NaCl会降低反应速率C.已达到水的沸点,温度不会再有变化D.需加入更多的铁粉来提高水的温度(4)如果在实验2中加入质量为3.65gNaCl,混合物的温度最高大约是__________。(5)某同学设计了下面四种无焰食品加热器物料配方,请根据本次实验研究的结论,判断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A.2.40g镁粉、7.30gNaCl和28.00g铁粉B.2.40g镁条、7.30gNaCl和28.00g铁粉C.2.40g镁粉、8.76gNaCl和28.00g铁粉D.2.40g镁条、8.76gNaCl和28.00g铁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18.(8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以下三个实验,回答问题:实验一: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二:铁丝在氯气中燃烧实验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1)三个实验中会产生较大空气污染的是________(填“实验一”、“实验二”或“实验三”);(2)三个实验中有一个实验存在明显不足,这种不足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3)实验一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反应;(4)实验二的实验现象是,铁丝燃烧,________;(5)实验三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蜡烛燃烧实验细探究。I.蜡烛燃烧过程探究。蜡烛燃烧时可观察到火焰集中在烛芯周围,石蜡不段融化但液态石蜡却没有直接燃烧,同学们对蜡烛燃烧过程展开了探究。(1)火焰结构特点探究:点燃蜡烛,将一张滤纸从火焰上方盖下,1-2秒后取出,观察到滤纸上炭化形成黑圈(如图),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2)焰心所含物质探究:如图,点燃蜡烛,用注射器在烛芯附近抽取气体物质。(猜想假设)同学们对该物质主要成分提出三种猜想:①二氧化碳;②水蒸气猜想①②的由是________________。③石蜡蒸气,理由是液态石蜡受热会气化。(实验探究)操作现象结论(1)立即将注射器内物质注入内壁涂有澄满石灰水的烧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①成立(2)立即将注射器内物质注入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白色固体物质。猜想②不成立(3)立即将注射器靠近火焰,推动活塞。注射器口产生火焰,物质能燃烧。猜想③_______(实验反思)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成立,实验中产生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实验)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白烟”,“白烟”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实验结论)石蜡燃烧是固态石蜡先受热液化,然后在烛芯气化形成气态石蜡后才能燃烧。II.蜡烛熄灭原因探究。下如图和2实验中的蜡烛均会逐渐熄灭。(1)如图实验中,烧杯底部产生大量气泡,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蜡烛(足量)逐渐想灭,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2)同学们对如图实验中蜡烛(足量)熄灭的原因展开研究。(猜想与假设)①可能是二氧化碳含量过大;②可能是氧气被完全消耗。(探究与结论)(1)甲同学收集1瓶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才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①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2)乙同学使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密闭装置内蜡烛(足量)从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或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a.实验开始时密封装置内是纯净的氧气b.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瓶内氧气已经耗尽c.蜡烛想灭后瓶内气体是二氧化碳和氧气d.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题分析】
A、正常雨水的pH为5.6,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测得某地雨水的pH小于7,不一定是酸雨,故A错误;B、健康人体内胃液的pH范围是0.9~1.5,故B错误;C、火碱广泛用于肥皂、造纸、石油、纺织、印染等工业;洗涤剂碳酸钠(纯碱)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故C错误;D、摄入食盐中的氯离子,在胃液中起到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作用,故D正确。故选D。2、C【解题分析】
A、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描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描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能说出四氧化三铁,描述错误,符合题意;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描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解题分析】A、冰块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黄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菜刀生锈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D、玻璃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4、D【解题分析】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题目详解】A、粮食酿醋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液化气的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蒸发食盐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D。5、D【解题分析】
A、设质量均为A那么CO中C的质量为:,CO2中C的质量为:,则比值为::==,故错误;B、NO、NO2、N2O3中氮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一氧化氮,故错误;C、碳酸氢铵(NH4HCO3)含氮质量分数为17.7%,含氮质量分数为16.8%的碳酸氢铵(NH4HCO3)化肥是混合物,故错误;D、氧化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70%,160g的Fe2O3中含有铁元素的质量为,故正确;故选D6、B【解题分析】该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棕黄色,在酸性溶液中呈浅红色,所以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至过量,颜色变化是由棕黄色变浅红色.7、D【解题分析】A、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火灾,错误;B、倾到液体时,瓶盖应该倒放在桌面上,以防止污染药品,错误;C、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燃着的火柴验满时,燃着的火柴应该放在瓶口,不能伸入瓶中,错误;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的操作正确。故选D。8、A【解题分析】
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指的是该物质含有的某种元素的种类及含量,故K、Zn、F指的是K元素、Zn元素和F元素。故选A。9、C【解题分析】
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可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竖直起来,防止药品粘在管壁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常用的洗涤试管的工具是试管刷,使用方法是转动或上下移动,移动时不能用力过猛,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10、B【解题分析】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两种不同的概念,属于并列关系,故不符合题意;B、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两种不同的概念,属于并列关系,故符合题意;C、化合物中包括氧化物和其他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故不符合题意;D、氧化反应中包括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属于包含关系,故不符合题意。11、D【解题分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2、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由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合反应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合反应③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④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合反应⑤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合反应,故选D。考点:化合反应。13、D【解题分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2H4+N2O4═3N2+4X,可得知:反应前反应后N原子66H原子80O原子40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X的4个分子中含有8个H原子、4个O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H20;故选D.14、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随意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故选C.考点:环境保护15、D【解题分析】
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演变而成,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手接着水珠,寓意接水,与节水音似,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1)耗尽集气瓶内的氧气。(2)1/5;难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足量的红磷能将容器内的氧气完全反应掉;氧气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因倒流入瓶内的水的体积=氧气的体积,故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瓶内水量约是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氮气没有因为水的进入而减少,说明氮气难溶于水、氮气没有与氧气反应,说明氮气不可燃;氮气没有与红磷反应,说明氮气不助燃。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化学热镁的反应表面积(或镁的颗粒大小)C40-50℃之间A镁粉比镁条能更快产生热量,配方A中已达到水的沸点,配方C中多余的NaCl造成原料浪费【解题分析】
(1)根据图1曲线可知,金属镁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变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根据图1可知,相同的时间内,实验Ⅲ中水的温度上升最快,所以镁粉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多,不难看出镁的反应表面积越大反应速度越快,温度变化较大。观察图1,从中可以发现影响镁和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镁的反应表面积(或镁的颗粒大小);(3)根据图2图像可知当氯化钠的量为7.30g时液体沸腾,已达到水的沸点,温度不会再有变化,故选C;(4)根据图2图像可知,如果在实验2中加入质量为3.65gNaCl,混合物的温度最高大约是40-50℃之间;(5)镁粉比镁条能更快产生热量,在镁和铁质量相等的情况下,7.30gNaCl能使水达到沸腾。故选A;理由是镁粉比镁条能更快产生热量,配方A中已达到水的沸点,配方C中多余的NaCl造成原料浪费。【题目点拨】本题提供了较多的信息,把图中给的一些信息要提炼出来,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18、实验一集气瓶瓶底炸裂(合理即可)化合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的固体,放出热量【解题分析】
(1)实验一硫在氧气中点燃,产生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会产生较大污染;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点燃,产生黑色的固体;实验三木炭在氧气中点燃,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因此答案是实验一。(2)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的固体,放出热量,因此在进行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部盛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防止产生的高温熔融物溅落至瓶底,造成集气瓶瓶底炸裂。(3)硫和氧气点燃产生二氧化硫,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因此属于化合反应。(4)实验二现象是: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的固体。(5)实验三木炭和氧气点燃产生二氧化碳,反应表示式为:。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烧杯内壁变浑浊成立石蜡蒸气冷凝成固体,二氧化碳不可能凝结为白色固体能CaCO3+HCl→CaCl2+H2O+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合理d【解题分析】
(1)火焰结构特点探究:点燃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情恳谈会发言稿件
- 2024-2025年中国聚酯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连续式热处理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臭氧治疗仪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十章概率10.3频率与概率课时作业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 杭州国景微半导体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第二节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学案苏教版选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2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中国造纸制浆设备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EIM Book 1 Unit 7 Learning languages单元知识要点
- 呼吸系统疾病与麻醉(薛张刚)
- 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表
- 年处理量48万吨重整装置芳烃精馏的工艺设计-二甲苯塔
- CRPS电源设计向导 CRPS Design Guide r-2017
- 16防冲工题库题库(238道)
- SH/T 1627.1-1996工业用乙腈
- GB/T 5534-2008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
- GB/T 3452.2-2007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 GB/T 30797-2014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总砷的测定
- GB/T 20057-2012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平挡圈和套圈无挡边端倒角尺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