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仿真实验报告_第1页
PID仿真实验报告_第2页
PID仿真实验报告_第3页
PID仿真实验报告_第4页
PID仿真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动控制系统结构特性及PID参数整定实验一、实验目的 1、了解FESTO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掌握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3、掌握试凑法对系统PID参数进行整定。二、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采用由德国FESTO生产组装的流体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液位站、流量站、压力站、温度站和旁通站五个站点构成,其中前四个站可以独立进行水的液位、流量、压力、温度四个物理量测试和控制实验。四个站的水路通过旁通站相连,并通过旁通站与计算机主机进行控制数据的通信。 同时在计算机端使用FESTO检控软件对控制过程进行监控。通过该软件还可以对各个数字控制系统的比例积分微分系数以及设定值、输出值进行设定。并可以曲线形式显示传感器的返回信号。三、实验内容1、通过计算机监控软件,按照指导书上设定的参数对压力站进行设定,并观察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的变化,并记录。2、对压力站进行PID参数的整定使得其系统的阶跃响应最优。(自立调节目标)四、实验结果1、总结实验中液位、流量、压力、温度控制系统的共同特点。答:(1)四个站点均为对流体的一项物理状态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量与对应物理量预设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相应的执行环节使得被控制量达到预设值。 (2)四个站点均采用闭环负反馈的控制方法实现了自动控制。 (3)四个站点均具有传感器,数字控制器、电动机、泵等主要元件。2、分别写出液位、流量、压力、温度站的闭环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根据实验指导书上所述原理,画出四个站点的闭环控制系统结构框图如下:3、实验数据表格记录Ⅰ、FESTO监控软件操作练习,对压力站完成以下实验:1)设定(Kp=1,Tr=0.5,Td=0)设定值W=30,观察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的变化。由图线可以看出系统的响应为衰减震荡。调节时间较长。2)设定(Kp=5,Tr=0.5,Td=0)设定值W=30,观察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的变化。由图线可以看出系统发生等幅振荡。3)设定(Kp=1,Tr=1,Td=0)设定值W=30,观察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到增大Tr之后,系统的震荡次数大大减少。4)设定(Kp=0.5,Tr=1,Td=0)设定值W=30,观察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的变化。通过图线可以直观的看到系统的超调量进一步减小,但是系统的调节时间变的更长了。总体来看,增大Kp的值可以使的系统快速逼近设定值,提高了系统的快速性,但是会带来超调以及稳态误差等问题。减小积分环节系数Tr可以看到,系统能够较快的达到预设值,并减小震荡次数。Ⅱ、选择压力站,调整PID控制的参数,使得系统的阶跃响应最好。(1)、设定(Kp=0.5,Tr=1,Td=0)设定值W=30,用配凑法对PID进行整定如下:(由于在前面的压力站测试中,第四组的结果最为理想,我们直接在第四组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调试,寻找最佳的系数组合。)序号KpTiTd最大超调量稳态误差调整时间/s震荡次数峰值稳态值10.30.908.11%0.04679.875032.433629.953320.280.906.31%-0.013310.125031.893730.013330.280.8608.10%-0.056710.200032.430830.056740.280.80011.23%0.030010.000033.368829.970050.290.8508.96%0.023310.300032.686629.976760.351.100.104.41%-0.00975.8501031.322430.0097由于参考值的超调量较大,故将Kp减至0.3,具体阶跃响应如上图所示。经过测量发现,系统的超调量依旧不理想。故打算继续减小Kp值。在不断减小Kp和Tr以期望得到较小超调量的过程中,发现响应速度也随之减小,不符合实验预期。因此,为达到超调量较小、响应速度快、稳态误差小的目的,依据Kp,Tr,Td的调节规则进行不断调试。最终调至Kp=0.35,Tr=1.10,Td=0.10后,得到的曲线基本符合要求,如上图。(2)、总结各个参数变化对于系统阶跃响应的影响,列入下表。优点缺点增大Kp可以使输出快速增加,接近预设值会产生稳态误差以及有可能发生等幅振荡减小Ti可以增大控制器的输出,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会引起等幅振荡或者发散震荡增大Td可以减少由于积分环节带来的震荡现象微分环节会影响到系统的调节时间五、个人体悟本次实验中通过试凑法对系统PID参数进行整定,直观地将课本中所学到的PID调节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由于对于理论的认识还不是足,导致调节过程较为缓慢,并且调节的方向不够明确。不过在助教的耐心讲解和本组同学不断摸索下,我们逐渐明确了每一步调节的目的,以及要完成此目的需要调节的参数。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几次调节,我们得到了预期的结果。总体而言,本次实验还是比较顺利的,个人收获也有不少。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