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四年级数学教案_第1页
《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四年级数学教案_第2页
《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四年级数学教案_第3页
《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四年级数学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北城小学张晓冬学习目标1、经历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对一些乘法算式进行简便运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难点:正确灵活地运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学习过程直接导入,引出课题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继续和大家一起探索新的数学知识,前面我们已经探索和发现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些运算定律能使我们的计算变得快捷、简便,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另外一种运算定律——乘法结合律。师:我们来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师:声音洪亮信心满满,就让我们带着这份信心和细心共同开启今天的求知旅程。二、自主学习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式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照样子写一组吗?(温馨提示:1、先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形成共识,准备班内交流。)(2×4)×32×(4×3)(7×4)×257×(4×25)=8×3=2×12=28×25=7×100=24=24=700=700(2×4)×3=2×(4×3)(7×4)×25=7×(4×25)我的发现:_________我写的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1:我发现了~生2:我写的式子是~生3:我认为~师:三个数相乘我们可以先算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算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师:请你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你的发现。(温馨提示:先说清楚两个算式解决问题的思路;再说明两个算式的特点是否符合所发现的规律。)(2×4)×(2×4)×3表示_________(2×24)×6表示__________2×(4×3)表示_________2×(24×6)表示__________师:这个题目刚好验证了同学们的发现,三个数相乘我们可以先算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算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师:如果用a,b,c代表三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试一试,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表示的意思。)板书:(a×b)×c=a×(b×c)三、巩固练习师: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填一填。(2×7)×5=(× )×(25×12)×4=(× )×125×4×25×8=(×)×(×)小结:根据同学的回答总结出:5和2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相乘等于十;25和4是好朋友,它们相乘等于一百;125和8是好朋友,它们相乘等于一千。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他能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四、合作探究怎样计算简便?想一想,算一算。(温馨提示:先观察算式中运算符号和数的特点,可以先算......)125×9×8=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简便运算的运算顺序。拓展提升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该怎么计算更简便?125×32×8=六、总结提升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了乘法结合律,你们感到高兴吗?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七、板书设计乘法结合律(a×b)×c=a×(b×c)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由此引发了我的几点思考和体会:

1、提供主动参与的条件,促进教学资源动态生成。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依据教材给的例子,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再进行模仿练习,课堂沉闷乏味。首先,通过教材重组,呈现教学内容结构,学生在感性认识上获得了基础,从而为发现、概括乘法结合律奠定了基础。其次,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教师启发学生用抽象的算式来举例验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师生、生生多向互动,人人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第三,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课堂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判断和辨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因此,课堂上体现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拓性,出现了许多令我意外而惊喜的资源。如有的学生提出:乘法结合律不仅是三个数相乘,还可以是四个数相乘。另一个学生提出:两个数相乘也能运用乘法结合律的例子等。

2、捕捉和利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过程动态生成。

当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产生多种教学资源时,教师能否及时捕捉,给予准确、即时的判断,并且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促进教学资源的再生成与提升,不断推进教学过程,显得尤其重要。课前,考虑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课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思维方向,即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行为,促进课堂教学过程不断动态生成。从学生质疑“乘法结合律不仅是三个数相乘,也可以是多个数相乘”,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相当拓展,已经不惟书、不惟师,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风貌。我再次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归纳乘法结合律,你能说说吗?”及时促进学生的思维提升到更高的层面,进行思维的聚合。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