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湖心亭看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4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湖心亭看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3.《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揣摩文中描写雪景文字的妙处,理解白描手法。

3.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揣摩文中描写雪景文字的妙处,理解白描手法。

【教学难点】

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冬天去杭州看雪,你会去杭州哪里看雪?(西湖)是的,被称为人间天堂的杭州,西湖绝对是一大奇景。今天我们就跟随明末清初的张岱一起到西湖的湖心亭去看雪。

当代著名散文家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这样写道:

PPT显示:

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这样高雅的美文,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加高效地学习呢?请听一听另外一位文化名人给咱们的建议。

PPT显示,学生齐读: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宋·朱熹)

朱熹告诉我们的读书方法简单说就是:——熟读,精思

二、展示自学成果

(一)读文领意

1.读准字音,读出韵味(即停顿、节奏)

A.请一组同学读,之后学生点评。

(重点注意以下几处停顿: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天/与云与山与水。③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B.全班同学齐读。

2.准确解释

小组展示形式进行,即每个组派一个代表上讲台给大家介绍本文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字词。(每组3—5个)

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本文写了“去湖心亭看雪",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

PPT显示: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的湖心亭。

人物:作者张岱,两“客此”的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奇遇。

(二)赏雪景

1.作者大晚上的去看雪景,到底西湖有怎样的景色呢?请找出写景句。

PPT显示,学生齐读: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读后要精思,昨天预学中,老师要求用一个词来概括你感受到的雪景。

请赏析雪景的三个组各派一代表有序上讲台赏析。

PPT显示展示要求:

1、声音响亮

2、说出理由

3、有感情地朗读

4、多角度分析

【学生的赏析成果展示】

第一小组展示:

我们组认为可以用来概括的词是“寒",寒冷的“寒”。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大雪三日”写出了雪的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俱"和“绝”是指人鸟声都没有了,从听觉角度写出了天气的寒冷。“拥毳衣炉火"诗人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也从侧面写出了寒冷。“雾凇沆砀”的意思是冰花一片弥漫的样子,“上下一白"中的“一”是全的意思,写出了天空云层,山水之间白茫茫大雪覆盖的情景,也让我们感受到环境的寒冷。

下面,我们将以整组朗读的形式表达我们感受到的“寒"字。(小组朗读)

我们组展示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小组展示:

我们组认为可以用来概括的词是“寂”,寂静的“寂"。

“湖中人鸟声俱绝”的“俱绝"形象地写出了雪后西湖冰天雪地的寂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写出了苍茫一片,空旷的境界,也感受到了天地的静寂。“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句话写出了天地之大,景物之小,人物只不过是“粒”而已,也感受到了环境的寂静。而且人立于这样茫茫雪海中,我们似乎还感受到了作者心情的孤寂。接下来,

我们组也以整体朗读的形式表达我们感受到的“寂"字。(小组朗读)

我们组展示完毕,谢谢大家。

第六小组展示:

我们组认为可以用来形容的词是“大”,阔大的“大"。

一是雪大,“大雪三日”雪下了整整三天,连人和鸟的声音都没了,可见雪之大。二是天地之大,“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白茫茫一片,天地浑然一起,境界阔大,“惟长堤一痕……三粒而已”以“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量词之小,反衬出了天地之大。

接下来我们将以整组朗读的方式来表达我们所体会到的“大"字。(小组朗读)

我们组的展示完毕,谢谢大家。

看来同学们是熟读了,精思了。作者描写的雪景让我们感受到许多。其实,作者写景是有技巧的。

PPT显示:

比较领会“与”字和四个量词“痕、点、芥、粒"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用上“与”,写出了天地苍茫,浑然一体,境界阔大。

“痕、点、芥、粒"简单的四个量词,将湖上景物生动逼真地勾画出来。视点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一痕”到“一点"到“一芥”再到“两三粒",笔墨精到,情致毕现。

在苍茫天地之间,那长长的横跨西湖中间的苏堤,也只是一道淡淡的凸痕罢了。那湖心亭在作者眼里仅成了一个点。而比起湖心亭来,作者的小船更小了,不能称“一叶”了,只能称“一芥"。看来“一芥”比“一点"更小了。而小船中的人当然比小船更小,又拿什么来比呢?唯有用“粒”来形容其小了。

读到此处,我们自然不难想见作者独行于茫茫雪夜中所感到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彻悟。

PPT显示: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

写作中是一种描写的方法,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简练的笔法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你能想起学过的课文或诗歌中采用白描手法的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评人物

能赏到如此之景,有如此人生彻悟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预学中,老师要求用一个词来评价你感受到的作者。

请赏评作者的三个组各派一代表有序上讲台赏析。

PPT显示展示要求:

1、声音响亮

2、说出理由

3、可有感情地朗读

4、多角度分析

【学生的赏析成果展示】

第三小组展示:

我们组认为作者是“痴”,“痴迷"的“痴”。

“十二月"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看雪。寒冬腊月,天气如此寒冷,我们很多人都会躲在家里取暖,而作者却在这时出去看雪,而且又是在“是日更定”,也就是晚上八点左右,又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真可谓是一位酷爱雪景的痴人。结尾一句,我们也从舟子喃喃自语中进一步证明作者的“痴"。当然,从舟子的话中我们感受到这个“痴”字是对作者的赞美。我们组想读读这最后一句。

我们组展示完毕,谢谢。

第四小组展示:

我们组用来形容的一个词是优雅的“雅"。

在我赏析之前,我们组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品(吴晓阳、沈树鹏、吴辰锐三位同学表演“相逢喝酒”一幕),为了博大家一笑,他们表演的可能不是很雅,但是作者和志同道合的人在雪里饮酒赏酒的情景,我们觉得就是一件雅事。作者在十二月寒天里,在大雪三天,人鸟声俱绝的时候,有是在日更,也就是晚上八点左右,在这人们该休息的时候,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表现了作者的雅情雅趣,在作者眼里,白色单调的雪景变得有灵气,“天与云……,上下一白",“湖上影子……而已”,这水墨画般的描写,也展现了作者的雅。

我们组展示完毕,谢谢。

第五小组展示:

我们组评价作者的词是“独"。

“独”意为孤独,他原本出生仕宦之家,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后国破家亡,他只身一人,隐居山中。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明明有舟子陪伴,但却说是自己独往,说明了张岱觉得舟子不会懂得他内心的孤独,不是他的知己,他的内心是异常孤独的。在景物描写中,作者写出天地之大,人物之渺小,也可让我们感受作者内心的那一份孤独。我们组想读读课文的一、二、三句。

以上就是我们组的观点,谢谢大家。

同学们熟读精思了,赏得都特别好!刚才同学能联系背景,赏到作者的孤独了。你们说到,他觉得舟子不是他知己,他内心是孤独的,所以说“独往湖心亭看雪”,那后来他遇到了金陵人,这也可算是知己了吧,应该高兴起来了吧,你们觉得他真的高兴了吗?

(遇到知音开怀畅饮,酒逢知己千杯少,不能饮酒也就罢了,总该促膝长谈吧,而张岱却“强饮三大白"后而别,心情还是有些惆怅落寞。)

张岱为什么会是这种心境呢?

请读课下注释:

“不仕”什么意思?(不做官了)

入山著书以终。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看,他的作品都有一个什么字?

(梦)

两部书缅怀的是往昔风月繁华,追忆的是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在《〈陶庵梦忆〉自序》中这样说道:“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PPT显示:

少年时的风花雪月、繁华靡丽,中年后的国破家亡、破床碎几,构筑了他生命的全部乐章。繁华靡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同学们,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孤独和忧伤了吗?

(国破家亡。)

(板书:故国之思)

当故国已成为往事,当故人已四散走远,他笔下的西湖也不能激起他满心的喜悦,即便遇到知己,也难除心中的那一丝淡淡的忧伤。

(板书“忧伤”)

这就是张岱,其实历史上有很多张岱的知己。来,我们齐声读一读。

PPT显示,学生齐读:

柳宗元孤身一人寒江静坐: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李后主形单影只,夜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