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学教学大纲_第1页
人体运动学教学大纲_第2页
人体运动学教学大纲_第3页
人体运动学教学大纲_第4页
人体运动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人体运动学教学大纲

《人体运动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课程模块学分先修课程适用专业选用教材开课单位-康复治疗本人体运动学专业2课程代码课程属性学时必修是否核心课程是总学时:64其中理论48,实践16开设学期3、4李世昌.《人体运动学》(其次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7张家口市其次医院骨科教研室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人体运动学》是体育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的知识,把握与体育运动联系最为密切的运动系统各器官形态结构的特点、关节的机械运动规律、运动的主要肌群、以及发展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等素质的基本原理。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各器官的影响和对外部特征的影响。重视运动技术的解剖学分析方法,为分析人体动作,发展力量和柔韧性等运动训练方案制订,为运动技术诊断、运动损伤预防和运动选材等方面,为学习《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课程及各项运动技术课教学、训练提供必要的解剖学知识。并使学生从中获得相当的医学常识,丰富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开拓创造性思维。为将来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及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中学《生物》、《生理卫生》等。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有《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三、课程教学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培养良好医德医风的素质教育,以病人为中心,耐心倾听病人的陈述,细心观测病情的变化,关心关心病人的疾苦,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协同。

三、课程目的:

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多增加案例,既要重视知识的科学性和基础性,又要增加生动性和实用性。应重视试验课,按本纲要的要求制订试验教学大纲,选用试验指导书,购置必要的试验设备,完善试验条件、加强试验教学,保证明验课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观测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表达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2.教学内容、学时分派和基本要求

序号123456789101112章节内容绪论细胞和细胞间质基本组织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内分泌系统人体的发生与生长发育复习与机动总计学时分配合计244101066665564讲课2448644444448试验2322221216习题课其它

第一章总论

1.把握:人体运动的分类;肢体的转动运动;力矩、力偶、力的平移定理、稳定角、平衡角、稳定系数的概念;恢复力矩、倾倒力矩的概念;保持人体平衡的条件;应力和应变;弹性模量;黏弹性材料的三大特点;人体解剖参考面;人体关节的运动形式;杠杆原理和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

2.熟悉:制动与卧床对集体的影响;心理活动对人体生理运动的影响;相关力学知识;人体的基本运动形式;能量代谢的测量方法;一些运动功能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和基本概念;步态分析的生物力学参数和步态测试方法

3.了解:人体运动的分类以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体内的压力平衡;杠杆原理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能量代谢的生物学意义

(一)人体运动学基础与概念

1.人体运动的基本形式、规律及其生理意义2.制动与卧床对机体的影响

3.心理活动对人体生理运动的影响运动学基础

1.运动学基本概念

2.运动学描写的基本知识动力学基础

1.经典力学基础

2.转动力学静力学平衡

1.系统与结构平

2.重心的定义及确定方法3.压力平衡生物力学基础

1.材料力学的相关概念2.运动生物力学人体运动的能量代谢1.能量代谢测量

2.运动能量代谢与人体健康人体运动的效果评价

1.关节活动范围的评价2.肌力的评价3.平衡功能评价4.步态分析

5.心肺功能评价

其次章骨关节系统运动学

第一节骨的运动学

1.把握:长骨骨干密质骨的结构及骨的成分;骨的应力、应变、骨的载荷和变形;骨的功能适应性原则

2.熟悉:骨的代谢;骨的血液供应、淋巴与神经;骨的生物力学特征3.了解:骨的功能;载荷与骨折的关系及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

骨的运动学基础

1.骨的结构、骨的代谢2.骨的血管、淋巴与神经3.骨的功能骨的运动适应性

1.骨的生物力学特性2.骨的功能适应性

其次节肌肉的运动学

1.把握:肌原纤维组成、结构和功能特征;肌的功能、运动单位、肌力和

肌耐力的概念;向心运动、离心运动的概念;原动肌和拮抗肌的概念;肌在平衡与协调中的作用;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和多关节肌“被动不足〞、牵拉-缩短周期的概念、超量恢复。

2.熟悉:肌的类型,不同肌的组织化学、功能特性和收缩特点;肌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爆发力的概念、肌耐力的概念;协同动作的概念、神态协同动作的三种运动模式;多关节肌、单关节肌;牵拉-缩短周期的性质和特点,牵拉-缩短周期中力量和爆发力弹性势能加强的机制;肌运动适应的基本要素、肌的急性适应和慢性适应表现、肌在牵拉—缩短周期运动中

的训练适应机制。

3.了解:不同运动项目肌纤维的组成特点;运动单位肌纤维的排列方式;肌张力的概念和肌张力异常的原因;固定肌及中和肌的概念;肌训练的结构基础、肌应力-应变特性、牵拉-缩短周期运动的机械效率;慢性适应对肌底物水平的影响、力量训练引起的肌纤维增大表现、组织过度应变的表现或特征及其与肌劳损的关系。

(一)肌肉的运动学基础1.肌肉的组成、类型及特性2.肌肉的功能及功能状态指标3.肌肉训练的结构基础(二)肌肉的运动适应性1.急性适应2.慢性适应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

1.把握肩关节的运动类型、范围及运动特征、肩关节周边肌肉的功能及主要肌肉的神经支配。2.熟悉肩关节的组成及功能解剖。3.了解肩关节的韧带和盂肱节律。

(一)骨骼学1.胸骨2.锁骨3.肩胛骨4.肱骨近端

(二)关节学

1.胸锁关节(关节的特征、周边软组织和关节运动学)2.肩锁关节(关节的特征、周边软组织和关节运动学)3.肩胛胸壁关节(关节的特征、周边软组织和关节运动学)

4.盂肱关节(关节的特征、周边软组织与其他支持结构、静态稳定和关节运动学)5.肩关节外展的综合运动学特征:肩肱节律、肩锁与胸锁关节的联动

(三)肩关节周边肌肉与关节的相互作用(主要支配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引发各关节运动的肌群:上抬与下沉肌群、前伸与后缩肌群、上旋与下旋肌群、内旋与外旋肌群以及肩袖在上抬手臂中的功能)

1.把握:肱桡关节、肱尺关节的运动特征、肘关节的肌肉及神经支配。2.熟悉:肘关节组成和运动方向、肘关节的内外侧副韧带。

3.了解:三角纤维软骨盘,前臂骨间膜。

骨骼学

肱骨中远端的解剖结构尺骨的解剖结构桡骨的解剖结构关节学

肘关节(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的特点、周边软组织和肘关节运动学)骨间膜的结构与功能

前臂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上下尺桡关节的特点、周边软组织和关节运动学)

肘部肌肉与关节的相互作用(主要支配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肘神经和肘屈肌的功能、旋前肌群与旋后肌群的功能)

腕关节

1.把握腕关节的功能解剖基础,包括:腕骨、关节组成及活动、肌与肌腱、韧带以及所涉及到的生物力学特征。

2.熟悉“腕窟窿〞、“鼻烟窝〞、腕管的结构,熟悉狭窄性腱鞘炎、腕管综合征的病理特征。3.熟悉腕部运动学,腕的稳定性组成,腕和手运动的相互影响,腕部动力学。

解剖学基础骨(“大小头状沟、舟月三角豆〞、尺骨头、桡骨茎突)韧带(掌侧韧带、背侧韧带、内在骨间韧带、屈肌支持带)“腕窟窿〞关节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

腕掌关节肌肉和神经支配

屈腕关节、伸腕关节、内收腕关节、外展腕关节的肌肉及神经支配狭窄性腱鞘炎、腕管综合征、“鼻烟窝〞综合征运动学特征腕关节的运动方向及范围

腕掌关节的运动(拇指腕掌关节)腕关节的稳定性腕与手的相互影响

手指关节

1.把握手指关节的功能解剖基础,包括:骨、关节组成及活动、肌与肌腱、韧带以及所涉及到的生物力学特征。

2.熟悉指屈肌腱鞘滑车系统、手部神经支配、手部各关节的活动范围、手的稳定性和控制及适于抓握功能的模式。

解剖学基础

骨(掌骨、指骨)指屈肌腱鞘滑车系统关节掌指关节指骨间关节

肌肉和神经支配浅层结构、深层结构

外在肌和固有肌的组成及作用手部的神经分布运动学特征

手指关节的运动方向及范围手指关节的稳定性和控制适于抓握的模式

精细握与有力握的特征

脊柱运动学

1.把握脊柱功能单位的概念、脊柱的功能,椎间盘的功能,腰椎柱的概念、腰椎生物力学特点。

2.熟悉脊柱节段运动,脊柱韧带功能,脊柱稳定系统组成和脊柱的不稳定性的主要表现,上颈椎的结构和运动特点,神态对腰椎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3.了解脊柱的结构和生物力学特征;了解颈椎、颈部韧带和颈部肌肉的运动功能作用;了解胸椎骨性结构和胸廓的运动特点。

概述

脊柱结构特征与生理功能(4个生理弯曲,脊柱的四大功能:保护功能、承载功能、运动功能、全身运动协调功能)

脊柱功能单位脊柱节段运动

脊柱韧带(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横突间韧带、黄韧带等)脊柱的肌肉(整体性稳定肌、局部性稳定肌)颈椎

解剖学基础运动学特征颈部运动障碍胸椎

解剖学基础运动学特征腰椎

解剖学基础运动学特征腰椎生物力学神态与腰椎运动

体位对腰椎运动功能的影响神态与椎间盘力学神态与椎间盘的营养神态与脊神经根神态与肌肉活动侧屈神态神态评定

髋与骨盆

1.把握髋关节的运动方向、范围及运动特征、髋关节周边肌肉的功能及不同体位下髋肌的作用。

2.熟悉髋关节的组成及功能解剖、髋关节的轴。

3.了解髋关节的骨与韧带。

解剖学基础

骨(髋臼、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