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住宅建筑、公共建筑)11月
前言为了更加好地贯彻实施国家和天津市现行有关绿色建筑评价和设计原则,进一步规范我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和审查工作,协助设计单位提供对的完整的设计文献,确保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深度和质量,根据天津市《天津市建筑节省能源条例》、《天津市绿色建筑建设管理方法》(建科[]396号文献)、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记管理方法(试行)(建科教[]883号文献)等文献的规定,结合我市绿色建筑的设计状况,编写本专篇。本专篇根据《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原则》DB/T29-204-、《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原则》DB/T29-205-进行编写,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两个篇章,每个篇章又包含设计根据、绿色建筑目的、工程概况、场地与室外环境、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构造设计、建筑材料、给水排水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电气设计等内容。本专篇合用于天津市绿色建筑的施工图设计。本专篇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交天津市城乡和建设交通委员会,以供此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天津市城乡和建设交通委员会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写人员:洪再生祝捷刘洪海胡振杰孙绍国王亨沈优越彭鹏王勇曹磊审查人员:曹治政李宝瑜丁永君王俊霞刘建华周鹏周国民康清王东林牛奇
编写阐明根据《天津市建筑节省能源条例》、《天津市绿色建筑建设管理方法》(建科[]396号文献)、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记管理方法(试行)(建科教[]883号文献)等文献,天津市绿色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应有《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且独立成篇,设于施工图建筑专业设计总阐明中。本专篇合用于天津市绿色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对于现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工程可供参考。本专篇编写的根据是《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原则》DB/T29-204-()、《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原则》DB/T29-205-及国家和天津市有关原则。本专篇包含了较全方面的技术内容,各绿色建筑项目应根据所申报的星级和采用的技术方法进行对应调节。本专篇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两部分。《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应根据各专业绿色建筑设计的有关内容,对绿色建筑的设计状况进行综合叙述,同时应提出与建筑设计有关的绿色施工、景观绿化设计、建筑材料选择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规定。根据项目设计状况应提供绿色建筑设计有关的计算书及文献,如:《车位指标计算书》、《人均用地指标计算书》、《通风开口面积计算书》、《隔声量计算书》、《不结露验算书》、《节能计算书》、《采光模拟报告》等。设计项目如有其它设计内容在本专篇的编写中未涵盖的,应添加补充。楷体字为对本专篇的阐明,在正式设计图纸中不出现,仅供参考。
目录第一部分住宅建筑 1一 设计根据 1二 绿色建筑目的 2三 工程概况 2四 场地与室外环境 3五 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 4六 构造设计 6七 给水排水设计 7八 暖通空调设计 9九 电气设计 10第二部分公共建筑 11一 设计根据 11二 绿色建筑目的 12三 工程概况 12四 场地与室外环境 13五 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 14六 构造设计 16七 给水排水设计 17八 暖通空调设计 20九 电气设计 23第一部分住宅建筑设计根据《绿色建筑评价原则》GB/T50378-《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智能建筑设计原则》GB/T50314-《声环境质量原则》GB3096-《建筑采光设计原则》GB50033-《建筑照明设计原则》GB50034-《电能质量公共电网谐波》GB/T14549《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民用建筑节水设计原则》GB5055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原则》DB/T29-204-()(下列简称《评价原则》)《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原则》DB/T29-205-《天津市住宅设计原则》DB29-22-《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原则》DB29-1-《天津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原则》DB/T29-6-《天津市无障碍设计原则》DB29-196-《天津市民用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设计原则》DB29-216-《天津市再生水设计规范》DB29-167-《天津市建筑节省能源条例》(5月9日)《天津市绿色建筑建设管理方法》建科[]396号《天津市绿色建筑选用材料与设备指南》建科[]968号建设单位、管理机构的意见和建议规划部门对本工程修建性具体规划的批复规划部门对本工程建筑设计方案的批复上级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场址检测报告》绿色建筑咨询单位的咨询建议(其它根据请根据项目状况补充)绿色建筑目的本工程绿色建筑目的为:绿色建筑设计达成《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原则》DB/T29-204-的星级原则。(注明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功效:建设状况:(注明:新建、现有建筑改造、扩建)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其中: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建筑高度:米构造型式:构造抗震设防烈度:居住户数:户居住人口:人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人绿地率:%机动车停车位:个非机动车停车位:个场地与室外环境场地选址本工程总平面规划设计满足上级规划部门的审批规定。本工程规划选址时优先选择已开发地(或废弃地),建设场地状况,未非法占用及破坏本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有价值的植被和其它保护区。(处请阐明建设场地的状况。如有保存和运用的原有水系、植被、地形地貌等自然资源,需在总平面图中标明,并在此阐明)根据《场址检测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本工程建筑场地内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建筑场地安全范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如有超出原则的危害和危险源,阐明所采用的应对方法及成果)规划设计本工程可建设总用地面积㎡,居住人口为人(以每户人计算),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人。本工程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规定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其中等服务设施均在服务半径内。(阐明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状况,上述阐明请按照工程的设计状况调节)本工程设有地下室,功效为。运用场地内尚可使用的旧建筑,旧建筑的运用状况。(阐明住旧建筑的状况,与否可运用,有无鉴定报告,如何改造运用。如无旧建筑则删除此条)交通组织本工程用地内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数量按照《天津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原则》DB/T29-6-的规定指标设立,共设有机动车停车位个;非机动车停车位个。本工程场地交通组织及出入口(设立状况),人行出入口达成公交站点的步行距离为m,不超出500m。场地环境住区总平面规划布局能够确保建筑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规定,符合规划部门的审批规定。本工程周边道路和建筑状况。本工程噪声污染源重要来自,为有效减少室外环境噪声,本工程采用了隔声方法。本工程建筑主体朝向为方向,能够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并避开冬季不利风向。场地绿化与景观环境本工程可建设总用地面积㎡,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为%。居住人口为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人,不不大于1.5㎡/人。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面积的比例为%,不不大于60%。对景观绿化设计的规定:种植适宜天津市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环境无害的植物。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建筑设计本工程建筑设计按照被动方法优先的原则,总平面布局合理,避开冬季主导风向,有助于夏季自然通风;建筑体形设计尽量优化,内部空间布局设计合理,充足运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根据工程设计的具体状况编写)本工程住宅无障碍设计部位为,设立无障碍住房套。公建无障碍设计部位为。本工程设备管道井设立在公共部位,尺寸设计合理,便于设备管道维修及更新。本工程建筑造型设计符合功效和技术规定,构造及构造合理,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女儿墙高度米,不超出规范规定的两倍。本工程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尽量选用可再循环使用材料,如:。本工程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精装修交工。节能设计本工程建筑围护构造的各项热工性能指标达成(或优于)《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原则》DB29-1-的限值规定,具体性能指标见《节能设计专篇》。住宅(东、西、南)朝向外窗采用外遮阳装置,避免夏季太阳辐射进入室内。(外遮阳形式如活动式、可调节式、水平、垂直等)室内环境根据日照分析,本工程每套住宅最少有一种居住空间能获得不低于冬季大寒日2小时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出四个时,其中最少有两个居住空间能获得不低于冬季大寒日2小时日照。(根据工程状况阐明)住宅户型平面图中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均设立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为%,不不大于2%;窗地面积比为,不不大于1/6。本工程等设备机房位于地下室,机房内部位采用隔声、吸声、减噪的方法(阐明方法状况);电梯井道未贴临住宅起居室和卧室,井道与住户之间的隔墙采用隔声方法;电梯机房部位采用隔声方法;设备及电梯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增加隔震方法。对住宅围护构造采用隔声、减噪方法,楼板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为dB(不不大于45dB),计权原则化撞击声声压级为dB(不不不大于70dB);分户墙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为dB(不不大于45dB);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为dB(不不大于30dB);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为dB(不不大于30dB,沿街时不不大于35dB)。住宅居住空间均设有外窗,满足自然通风的规定,每套住宅的通风开口面积不不大于该套房间地板面积的1/15,厨房通风开口面积不不大于厨房地板面积的1/10,并不不大于0.60㎡。住宅居住空间开窗含有良好的视野,避免户间的视线干扰。当一套住宅设有2个及2个以上卫生间时,最少有一种卫生间设有外窗。(根据工程状况阐明)通过计算,外墙、阳台门和外窗的内表面在室内温、湿度设计条件下不会产生结露现象。构造设计本工程体型规则,构造传力合理。本工程对(地基基础、构造体系、构造构件)进行了优化设计。(阐明优化状况)本工程采用(钢、木)构造体系。本工程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混凝土构造构件。本工程现浇混凝土和砂浆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本工程混凝土构造中(使用部位)的受力钢筋选用HRB400级及以上钢筋,(使用部位)的受力钢筋选用HRB335及下列级钢筋。(用于6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混凝土构造竖向承重构造中(使用部位)的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在C50及以上混凝土。(用于6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本工程(使用部位)的混凝土采用高耐久性混凝土。(用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注:高性能高耐久性混凝土须按JGJ/T193《混凝土耐久性检查评定原则》进行检测,抗硫酸盐等级KS90,抗氯离子渗入、抗碳化及抗早期开裂均达成III级、不低于现行原则GB/T50476《混凝土构造耐久性设计规范》中50年设计寿命规定)本工程(使用部位)的钢材选用Q345及以上等强度较高的钢材。(用于钢构造建筑)本工程(使用部位)的钢材选用耐候构造钢或耐候防腐涂料。(用于钢构造建筑。注:耐候构造钢须符合现行国标《耐候构造钢》GB/T4171的规定;耐候型防腐涂料须符合现行行业原则《建筑用钢构造防腐涂料》JG/T224中II型面漆和长效型底漆的规定)本工程采用作为承重墙体材料。(用于砌体构造)本工程采用作为非承重墙体材料。本工程地下混凝土采用防腐蚀性能材料。给水排水设计水系统规划给水系统(1)本项目生活给水水源为。(2)市政生活给水供水管线、引入管及其管径、供水压力。(3)生活给水节水用水量,提供生活给水节水用水量计算表。中水系统采用市政中水:(1)市政中水供水管线、引入管及其管径、供水压力。(2)中水节水用水量,提供中水用水节水用水量计算表。采用自备中水(含雨水运用):(1)中水原水回收量计算表及水量平衡计算。(2)雨水蓄积及运用方案。①间接运用②直接运用③可直接运用雨水量。非传统水源运用率。本工程设立分质供水系统,冲厕、绿化、洗车、室外景观采用非传统水源。非传统水源系统水质符合对应用途的水质原则。系统设避免误接、误用、误饮方法,在储存、输配过程中设有消毒方法,确保水质不被污染。给水排水系统本项目地面层及其下列各层给水、中水均由市政供水管直接供水,充足运用市政供水压力。本项目给水、热水、中水供水系统中配水支管处供水压力不不大于0.2Mpa者均设支管减压阀,控制各用水点处水压不大于或等于0.2Mpa,并满足给水配件最低工作压力规定。本项目给水、热水采用相似供水分区,确保冷热水供水压力的平衡。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设干、立管循环系统,循环管道同程布置,不循环配水支管长度均不大于或等于米,配水点出水温度不低于45℃的时间不不不大于秒。浇洒绿地与景观用水:(1)庭院绿化、草地采用微喷或滴灌等节水浇灌方式。(2)景观用水采用、、、等。(3)景观用水设立循环水解决设备,景观用水循环使用,并设景观用水水质保障方法。水景的补水量与回收运用的雨水、建筑中水水量达成平衡。节水设施采用有效方法避免管网漏损:(1)采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使用的管材管件符合现行产品行业原则的规定,选择密封性能好的阀门及设备;(2)合理设立检修阀门,位置及数量有助于减少检修时的泄水量;(3)根据水平衡测试原则安装分级计量水表,且安装率达100%。全部用水部位均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卫生器具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及《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18870的规定,节水率。每个居住单元、景观及浇灌用水均设立计量水表。节能采用太阳能、地热能、余热、废热等可再生能源提供生活热水热源。太阳能、地热能、余热、废热等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热水量不低于总生活热水量的。
暖通空调设计冷热源本工程采用空调系统:(如:电机驱动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集中空调系统或其它)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COP=。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本工程采用集中热水供暖系统,锅炉额定热效率=。本工程住户内采用能量回收装置。热回收效率为。(如:带热回收功效的新风与排风双向换气装置,并在室内设立二氧化碳浓度监控装置,用于调节新风供应量)本工程采用地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或太阳能空调系统)作为冷热源(辅助),提供冷(热)负荷kW。输配系统本工程地下车库采用机械通风系统:风机的最大单位风量耗功率Ws=。本工程采用集中热水采暖系统:热水系统的耗电输热比EHR=。本工程采用集中空调系统:冷(热)水系统的耗电输冷(热)比EC(H)R=。能量计量及自动控制本工程住户采用供暖:(如:散热器、地板敷设采暖,或其它)顾客自主调节室温装置采用。分户热计量装置设立在。楼栋热计量装置设立在。本工程室内空调末端采用(如:风机盘管,或其它)末端温控装置采用(如:风盘配有独立温控器,回水管设含有断电复位功效的动态平衡电动两通阀,风量根据回风管设立的温度传感器自动调节)用于顾客自主调节室温。本工程冷量计量采用,设立于。电气设计供配电系统设计简述供配电系统设计(配变电所容量选择合理,靠近负荷中心,配电系统尽量做到三相平衡,对三相不平衡或采用单相配电的供配电系统,采用分相无功自动赔偿装置)照明系统设计建筑公共部分的照明选用及。(第一空请阐明光源及灯具选择的状况,第二空请详述照明控制方面的节能方法)电气设备及建筑智能化简述选用了何种高效电气产品。(如变压器、风机、水泵等)选用的电梯含有,当多台电梯集中排列时,采用。(第一空电梯的节能控制装置,第二空阐明电梯的调度方法)住宅水、电、燃气、供热分户、分类计量。(阐明计量分类状况,如锅炉房、热力站、风机水泵、公共照明、底层商业等)建筑智能化系统定位合理精确,选用技术先进、实用、可靠。(阐明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内容)设有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能够对核心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统计。第二部分公共建筑设计根据《绿色建筑评价原则》GB/T50378-《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智能建筑设计原则》GB/T50314-《声环境质量原则》GB3096-《建筑采光设计原则》GB50033-《建筑照明设计原则》GB50034-《电能质量公共电网谐波》GB/T14549《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民用建筑节水设计原则》GB5055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原则》DB/T29-204-()(下列简称《评价原则》)《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原则》DB/T29-205-《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原则》DB/T29-153-《天津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原则》DB/T29-6-《天津市无障碍设计原则》DB29-196-《天津市民用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设计原则》DB29-216-《天津市再生水设计规范》DB29-167-《天津市建筑节省能源条例》(5月9日)《天津市绿色建筑建设管理方法》建科[]396号《天津市绿色建筑选用材料与设备指南》建科[]968号建设单位、管理机构的意见和建议规划部门对本工程修建性具体规划的批复规划部门对本工程建筑设计方案的批复上级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场址检测报告》绿色建筑咨询单位的咨询建议(其它根据请根据项目状况补充)绿色建筑目的本工程绿色建筑目的为:建筑设计达成《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原则》DB/T29-204-的星级原则。(注明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功效:建设状况:(注明:新建、现有建筑改造、扩建)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其中: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建筑高度:米构造型式:构造抗震设防烈度:度绿地率:%机动车停车位:个非机动车停车位:个场地与室外环境场地选址本工程总平面规划设计满足上级规划部门的审批规定。本工程规划选址时优先选择已开发地(或废弃地),建设场地状况,未非法占用及破坏本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有价值的植被和其它保护区。(处请阐明建设场地的状况。如有保存和运用的原有水系、植被、地形地貌等自然资源,需在总平面图中标明,并在此阐明。确需改造的,应阐明在工程结束后采用的生态赔偿方法)根据《场址检测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本工程建筑场地内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建筑场地安全范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如有超出原则的危害和危险源,阐明所采用的应对方法及成果)规划设计本工程外墙面材料为,采用方法避免光污染,窗墙面积比为,幕墙反射率为,不大于0.3,对周边环境不会造成光污染;本工程对周边建筑的日照影响状况。(1.写明外墙材料为玻璃幕墙、铝板-玻璃幕墙、石材-玻璃幕墙、涂料等。2.阐明避免对周边建筑产生光污染影响的方法,涉及幕墙的窗墙面积比、反射率控制。3.如果工程周边存在居住建筑,阐明为减小对周边建筑日照的影响所采用的方法)本工程设有地下室,地下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为%,地下空间的重要功效为等。运用场地内尚可使用的旧建筑,旧建筑的运用状况。(阐明住旧建筑的状况,与否可运用,有无鉴定报告,如何改造运用。如无旧建筑则删除此条)交通组织本工程用地内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数量按照《天津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原则》DB/T29-6-的规定指标设立,共设有机动车停车位个,非机动车停车位个。本工程场地交通组织及出入口(设立状况),人行出入口达成公交站点的步行距离为m,不超出500m。场地室外环境总平面规划布局能够确保建筑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规定,符合规划部门的审批规定。本工程周边道路和建筑状况。本工程噪声污染源重要来自,为有效减少室外环境噪声,本工程采用了隔声方法。本工程建筑主体朝向为方向,能够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并避开冬季不利风向。场地绿化与景观环境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面积的比例为%,不不大于50%;垂直绿化部位为。(根据工程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的设计状况进行阐明。应有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的做法阐明和节点详图)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建筑设计本工程建筑设计按照被动方法优先原则,总平面布局合理,避开冬季主导风向,有助于夏季自然通风;建筑体形设计尽量优化,内部空间布局设计合理,充足运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根据工程设计的具体状况编写)本工程外窗可启动面积达成外窗总面积的%;建筑幕墙(透明部分)含有可启动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可启动部分的面积占幕墙面积的比例为%。本工程无障碍设计部位为。本工程设备管道井设立在公共部位,尺寸设计合理,便于设备管道维修及更新。本工程建筑造型设计符合功效和技术规定,构造及构造合理,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女儿墙高度米,不超出规范规定的两倍。本工程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尽量选用可再循环使用材料,如:。本工程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精装修交工。为满足建筑使用功效变化及空间变化的适应性,本工程室内采用轻质隔墙,减少重新装修时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可变换功效的室内空间采用灵活隔断的比例达成%。(本条文合用于办公、商场类建筑)节能设计本工程建筑围护构造的各项热工性能指标达成(或优于)《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原则》DB/T29-153-的限值规定,具体性能指标见《节能设计专篇》。室内环境通过核查工程楼板与外墙交界、隔墙与外墙交界、屋面与外墙交界、屋面与隔墙交界、架空楼板与外墙交界、屋面、外墙等位置的热桥内表面温度均不不大于露点温度,不会出现结露现象。本工程采用设计和构造方法增进自然通风。本工程属于宾馆类建筑,对客房的外墙、隔墙、楼板、门、窗等围护构造采用隔声、减噪方法,外墙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为dB;隔墙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为dB;楼板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为dB,计权原则化撞击声声压级为dB;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为dB;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为dB,能满足现行国标《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中的一级规定。(本条只合用于宾馆类建筑)本工程合理安排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效,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本工程内部重要噪声源为,设立在远离需要安静的功效房间,并采用隔声、减震等方法,有效减少噪声对重要功效房间的干扰。外界重要噪声源为,本工程采用方法隔离噪声。本工程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改善室内热环境,外遮阳设立部位,设立状况,使用材料。为改善室内或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本工程在部位采用方法(或设施)。构造设计本工程体型规则,构造传力合理。本工程对(地基基础、构造体系、构造构件)进行了优化设计。(阐明优化状况)本工程采用(钢、木)构造体系。本工程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混凝土构造构件。本工程现浇混凝土和砂浆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本工程混凝土构造中(使用部位)的受力钢筋选用HRB400级及以上钢筋,(使用部位)的受力钢筋选用HRB335及下列级钢筋。(用于6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混凝土构造竖向承重构造中(使用部位)的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在C50及以上混凝土。(用于6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本工程(使用部位)的混凝土采用高耐久性混凝土。(用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注:高性能高耐久性混凝土须按JGJ/T193《混凝土耐久性检查评定原则》进行检测,抗硫酸盐等级KS90,抗氯离子渗入、抗碳化及抗早期开裂均达成III级、不低于现行原则GB/T50476《混凝土构造耐久性设计规范》中50年设计寿命规定)本工程(使用部位)的钢材选用Q345及以上等强度较高的钢材。(用于钢构造建筑)本工程(使用部位)的钢材选用耐候构造钢或耐候防腐涂料。(用于钢构造建筑。注:耐候构造钢须符合现行国标《耐候构造钢》GB/T4171的规定;耐候型防腐涂料须符合现行行业原则《建筑用钢构造防腐涂料》JG/T224中II型面漆和长效型底漆的规定)本工程采用作为承重墙体材料。(用于砌体构造)本工程采用作为非承重墙体材料。本工程地下混凝土采用防腐蚀性能材料。给水排水设计水系统规划给水系统(1)本项目生活给水水源为。(2)市政生活给水供水管线、引入管及其管径、供水压力。(3)生活给水节水用水量,生活给水节水用水量计算表。中水系统采用市政中水(1)市政中水供水管线、引入管及其管径、供水压力。(2)中水节水用水量,中水用水节水用水量计算表。采用自备中水(含雨水运用)(1)中水原水回收量计算表及水量平衡计算。(2)雨水蓄积及运用方案。①间接运用②直接运用③可直接运用雨水量。非传统水源运用率。本工程设立分质供水系统。冲厕、绿化、洗车、室外景观采用非传统水源。非传统水源系统水质符合对应用途的水质原则。系统设避免误接、误用、误饮方法,在储存、输配过程中设有消毒方法,确保水质不被污染。给水排水系统本项目地面层及其下列各层给水、中水均由市政供水管直接供水,充足运用市政供水压力。本项目给水、热水、中水供水系统中配水支管处供水压力不不大于0.2Mpa者均设支管减压阀,控制各用水点处水压不大于或等于0.2Mpa,并满足给水配件最低工作压力规定。本项目给水、热水采用相似供水分区,确保冷热水供水压力的平衡。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设干、立管循环系统,循环管道同程布置,不循环配水支管长度均不大于或等于米,配水点出水温度不低于45℃的时间不不不大于秒。管道直饮水系统设供、回水管道同程布置的循环系统,不循环配水支管长度均不大于或等于米。浇洒绿地与景观用水:(1)庭院绿化、草地采用微喷或滴灌等节水浇灌方式;(2)景观用水采用、、、等。(3)景观用水设立循环水解决设备,景观用水循环使用,并设景观用水水质保障方法。水景的补水量与回收运用的雨水、建筑中水水量达成平衡。游泳池及水上游乐池采用循环净化水解决系统,水解决工艺为:。节水设施采用有效方法避免管网漏损:(1)采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使用的管材管件符合现行产品行业原则的规定,选择密封性能好的阀门及设备;(2)合理设立检修阀门,位置及数量有助于减少检修时的泄水量;(3)根据水平衡测试原则安装分级计量水表,且安装率达100%。全部用水部位均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卫生器具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及《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18870的规定,节水率。冷却塔选择满足《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18870规定的产品,吸取式制冷系统补水量不大于,其它系统补水量不大于。按用途设立用水计量水表。节能采用太阳能、地热能、余热、废热等可再生能源提供生活热水热源。太阳能、地热能、余热、废热等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热水量不低于总生活热水量的。
暖通空调设计设计参数室内空调采暖设计参数以下(举例):编号房间名称夏季室内冬季室内温度新风量换气次数温度(℃)湿度温度(℃)湿度m³/hPACH1开架阅览区2865183020\2办公室2865183030\3消防监控室2865183020\4卫生间28\16\\105密集书库\\\\\16强电配电室\\\\\87消防水泵房\\\\\58电子阅览区2865183020\9采编室2865183030\10技术部2865183030\11财务室2865183030\12目录室2865183030\13档案室28651830\114多功效厅2865163010\15会议室2865183010\16预留区域2865183020\17换热站\\\\\12……..(计算所用其它参数请自行补充)冷热源本工程采用(蓄冷蓄热)空调系统。并简述系统形式及节能要点。本工程电制冷机组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COP=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如采用直燃机等其它冷源形式请自行修改)本工程锅炉热效率=本工程采用地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冷热源(辅助),提供冷(热)负荷kW。本工程经技术经济比较,采用节能技术。(如:采用带热回收的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运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过渡季采用可实现变新风量运行。全热回收效率达60%,新风量可调节范畴为30%~100%)本工程全空气空调系统,采用过渡季全新风运行。(如:室内设立二氧化碳浓度监控装置根据人员密度及活动状况调节新风供应量,过渡季按一定时间间隔测量室内、外空气的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室内、外空气的焓,并加以比较,当室外空气的焓值低于设定焓值时全新风运行,消除室内余热)本工程经技术经济比较,采用废热回收技术(简述采用此项节能技术的合理性及运行方略)。(如:本工程采用中央空调余热回收装置,将制冷主机在压缩、排气及高压时所产生的热量(约70℃-90℃),运用高效的热回收设备将其制成55℃的生活热水,供客房、桑拿等区域使用)本工程经技术经济比较,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简述采用此项节能技术的合理性及运行方略)。输配系统本工程按照功效和朝向(简述分区方式)分区,分区域设计空调风系统及水系统,并设立温湿度控制装置,分区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核电用钢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钢制垂直推拉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微孔织物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半导体电镀前处理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热水箱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手机支付安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超高压HPP灭菌设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液氨运输合同模板
- 2025员工入股合同(美容美发)
- 外墙保温劳务分包合同
- Unit6AtthesnackbarStorytimeDiningwithdragons(课件)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5章-特性分析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压轴题:电磁感应综合问题(原卷版)
- 雨棚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正式版
-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 2024尼尔森IQ中国本土快消企业调研报告
- 2024年印度辣椒行业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骨科医院感染控制操作流程
- 铸铝焊接工艺
- 《社区康复》课件-第六章 骨关节疾病、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