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盱眙县化学九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盱眙县化学九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盱眙县化学九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盱眙县化学九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盱眙县化学九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盱眙县化学九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按照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A.水中溶解能力: 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D.空气中气体体积分数: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 B.食盐水 C.海水 D.汽水3.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A.胆矾研磨成粉末B.碘受热升华C.加热氧化汞分解D.酒精挥发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线短路引起电器着火,直接用水浇灭B.蜡烛一扇即灭,是因为缺少了空气所以无法继续燃烧C.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D.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5.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H2SO3+2H2=S↓+3H2O的理解,错误的是A.生成物有沉淀B.反应物是H2SO3和H2,生成物是S和H2OC.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D.每1份质量的H2SO3和2份质量的H2完全反应,生成1份质量的S和3份质量的H2O6.判断古生物年代常用碳14定年法,已知碳14原子中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14B.6C.8D.127.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D.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8.实验室里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A.蔗糖和食盐(品尝味道) B.氨气和氧气(闻气味)C.水和双氧水(加入MnO2) D.铁丝和铜丝(看颜色)9.《荀子·劝学》中“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其义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却“性质”不同。它们都是由水分子构成,下列两者中的水分子的比对结果,正确的是()A.分子运动速率相同 B.分子体积不同C.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同10.下列关于氧气叙述正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化学变化B.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时都发光放热C.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必需要用酒精灯加热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一定到产生连续性气泡时再收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结合水的有关知识回答。(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得出,水是由__组成的,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2)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不需要使用的净水方法是__(填字母序号)。A.沉淀B.过滤C.吸附D.蒸馏(3)生活中常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反式脂肪酸的化学式C18H34O2请计算:(1)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多少?______(2)141g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1)自元素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已发现元素的排列规律,1869年,俄国化学家______________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排列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成为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有力工具(2)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根据第二周期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___________(填字母)。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B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3)12号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的离子与______(写元素符号)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4)我们知道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竖列(族)中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ⅦA族元素组成的物质单质化合物FF2HFClCl2HClHClOHClO2HClO3HClO4BrBr2HBrHBrOHBrO2_______HBrO4II2HI……根据表中规律.在表中横线上写出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5)推断53号元素I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________,17号元素其最低负化合价与Si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14.掌握化学语言的含义才能更好的运用化学语言,请完成的含义:(1)质的含义:氢气和氧气_____。(2)量的含义:①_____。②_____。③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科学探究)同学们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请回答问题。(1)图一中B处观察到木炭发红。C处观察到_____,且集气瓶外壁发热。D处观察到_____。(2)图二B处实验时应先将细铁丝_____,然后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_____时,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3)图二A处实验为在酒精灯上加热细铁丝,观察到铁丝发红。B处观察到_____,集气瓶外壁发热,有黑色固体生成。B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4)若图二B处实验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5)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看出_____,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16.《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沿着大师的足迹,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一次探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强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实验过程](1)如图B,点燃蜡烛,取一片铁纱窗罩在火焰中心,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该实验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2)如图C,取一支导管,将其中一端伸入焰心,待另一端导管口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的现象为________,说明焰心中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3)如图D,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适量的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并观察到硫酸铜粉未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①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的产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改变。该实验结论可以推断石蜡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③与图A所示实验相比较,图D的实验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4)在该实验中,蜡烛受热熔化和燃烧,这两种变化根本区别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题分析】

A、通常条件下1L的水大约溶解1L的二氧化碳,而只溶解30mL的氧气,所以水中溶解能力为O2<CO2,故正确。

B、给定化合物的一个分子中都有两个氢原子,而对应分子不一样,所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小,所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H2O、H2O2、H2SO4,故错误;C、地壳中质量前四位的是氧、硅、铝、铁,所以是氧的质量大于硅,而非小于硅,故错误;

D、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是氮气,其次是氧气,故错误。故选:A。2、A【解题分析】

A中冰和水是一种物质,则冰水混合体是纯净物,故A正确;B中食盐水有食盐和水两种物质,为混合物,故B错误;C中海水有氯化钙和氯化钠和水等多种物质,为混合物,故C错误;D中汽水属于碳酸饮料,含碳酸和水,还有多种物质,为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A。3、C【解题分析】

A、胆矾研磨成粉末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证明分子可分,不符合题意;B、碘受热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证明分子可分,不符合题意;C、加热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在此过程中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之间结合成氧分子,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能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符合题意;D、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证明分子可分,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是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4、D【解题分析】

A、电线短路引起电器着火,直接用水浇灭会导电,会进一步损坏电气设备,对救火人员造成触电危害,不符合题意;B、蜡烛一扇即灭,蜡烛火焰周围的空气并没有减少,是因为空气流动使可燃物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所以无法继续燃烧,不符合题意;C、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能升高或降低,向下时,更容易得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燃烧更充分,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金属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故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符合题意。故选D。【题目点拨】燃烧三要素满足两个还不能燃烧,一定是第三个要素未满足。5、D【解题分析】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硫是沉淀,故A正确;B、化学方程式“=”左边的是反应物,右边的是生成物,故反应物是和,生成物是和,故B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故C正确;D、化学式前面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粒子个数,不是质量,故D错误;故选:D。6、B【解题分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核内质子数为1,电子数为1.故选B【点评】熟记原子中这两个等式: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7、D【解题分析】A、红磷燃烧后产生的白烟从玻璃管中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错误;C、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第二支试管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不能形成对照,不能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错误;D、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是因为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低于滤纸片,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正确。故选D。点睛: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8、A【解题分析】

A、实验室里不能品尝药品,则不能品尝味道鉴别蔗糖和食盐,故A不正确;B、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氧气没有味道,可以通过闻气味鉴别氨气和氧气,故B正确;C、水和双氧水,加入MnO2,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水不反应,可以鉴别,故C正确;D、实验室中的纯铁丝为光亮银白色(生活中的铁丝一般是铁的合金,显黑色),铜丝为紫红色,可以通过看颜色鉴别铁丝和铜丝,故D正确。故选A。9、C【解题分析】

A.固态物质分子运动速率慢,气态物质分子运动速率快,水和冰分子运动速率不相同,故错误;

B.分子的体积一般不变,水和冰分子体积相同,故错误;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直接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故正确;

D.水分子之间间隔要小于冰分子之间间隔,故错误。

故选:C。10、D【解题分析】

A.分离液态空气法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时不一定都发光,如缓慢氧化不发光,故不符合题意;C.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的,无需用酒精灯加热,故不符合题意;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开始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所以要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故符合题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氢元素和氧元素2H2O2H2↑+O2↑D肥皂水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解题分析】

(1)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发生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2)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不用蒸馏;(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硬水和软水常用肥皂水来区分,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4)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有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用淘米水浇花、拖地等。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9:17:117g【解题分析】

(1)1个反式脂肪酸分子是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18:34:2=9:17:1。(2)141g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141g××100%=17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门捷列夫AB金属氖HBrO3+7SiCl4【解题分析】

(1)自元素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已发现元素的排列规律,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排列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成为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有力工具。故填:门捷列夫(2)A.同为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均为2层,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同为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从3-10依次增大,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同为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从1增大到8。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填:AB(3)12号元素为镁元素,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属于金属元素,它的离子为镁离子,有两个电子层,共10个电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故填:金属;氖(4)由表中规律HClOHClO2HClO3HClO4;得知每个化合物后氧原子以加1的方式增大。故有HBrOHBrO2HBrO3HBrO4;故填:HBrO3(5)根据每一竖列(族)中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Cl和Br的最高正价为+7价,故可知53号元素I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17号元素其最低负化合价为-1与Si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Cl4;故填:+7;SiCl414、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每2mol氢气和1mol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2mol水【解题分析】

(1)该反应可读作: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2)微观上,可读作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该反应可读作: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该反应可读作:每2mol氢气和1mol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2mol水。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砂纸打磨;火柴快燃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氧气四氧化三铁铁丝表面有铁锈,氧气不纯,温度没有达到铁的着火点等一定条件下氧气能和多种物质发生反应【解题分析】

(1)B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