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四川省泸州泸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A.铁 B.氯化钠 C.二氧化碳 D.金刚石2.如图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该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D.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3.正确量取47.5mL的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量简④胶头滴管A.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③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黄色固体5.下图是A、B、C三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性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A=CB.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A>BC.若B中混有少量A,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D.将t1℃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升温t2℃时,所得A、B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6.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选项需区别的物质选择的试剂或方法A食醋与水闻气味B氮气与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C水和过氧化氢溶液用二氧化锰D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A.A B.B C.C D.D7.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或现象解释A金秋十月,桂花飘香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B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10cm3的石油气可装在0.24cm3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隙D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温度升高能增大分子间间隔A.A B.B C.C D.D8.某种含氟(F)牙膏中有一种化学药物的化学式为Na2FPO3,已知F为﹣1价,则P元素的化合价为A.+5 B.+3 C.+1 D.﹣3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的双氧水B.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盖上玻璃片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的气泡即刻收集10.如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甲、乙两烧杯罩在一起。对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烧杯甲中的液体变红色B.该实验观察到烧杯乙中的液体不变色C.该实验说明了浓氨水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而蒸馏水酚酞溶液中的分子不运动D.该实验说明浓氨水有挥发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元素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表包含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填空:(1)1869年,科学家_________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元素周期表。(2)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9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______(填“阴”或“阳”)离子。13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后的粒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3)上表中12号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氦钠化合物(化学式为Na2He)。(1)这种氦钠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2)58.5gNaCl中所含钠元素质量与_______________克这种氦钠化合物中所含钠元素质量相等(请写出计算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1)自元素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已发现元素的排列规律,1869年,俄国化学家______________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排列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成为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有力工具(2)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根据第二周期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___________(填字母)。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B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3)12号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的离子与______(写元素符号)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4)我们知道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竖列(族)中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ⅦA族元素组成的物质单质化合物FF2HFClCl2HClHClOHClO2HClO3HClO4BrBr2HBrHBrOHBrO2_______HBrO4II2HI……根据表中规律.在表中横线上写出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5)推断53号元素I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________,17号元素其最低负化合价与Si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14.将一小块干冰放进一塑料袋,将口袋扎紧,一段时间后,塑料袋鼓起如图。(1)从物质分类看,干冰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2)从物质组成看,干冰由_____和_____组成。(3)从物质变化看,塑料袋鼓起的过程中干冰发生了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从微观角度分析,塑料袋鼓起的原因是_____。(5)将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含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原来呈紫色的溶液变成_____色,有关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MnO2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实验)如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_。(实验记录)实验编号12反应物6%H2O26%H2O2催化剂1g红砖粉1gMnO2时间152s35s(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_____。(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红砖粉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和_____是否改变。H2O2生成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提出一种假设和实验方案)(假设)_____。(实验方案)_____。16.某未知气体X可能含有CO、CH4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同学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加热时,CO能与CuO反应生成Cu、CO2,CH4能与CuO反应生成Cu、CO2和H2O;②Ba(OH)2溶液的性质与Ca(OH)2溶液相似,能与二氧化碳反应;③浓硫酸是常用的干燥剂,能吸收水蒸气。(1)反应时A装置中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2)关于气体X的成分,某同学提出以下猜想与探究:猜想1:只有CO;猜想2:只有CH4;猜想3:既有CO又有CH4。①实验时,先往装置中通一段时间的N2,再通入气体X后加热,实验中有下列变化:变化1:A中玻璃管内固体质量变化;变化2:B瓶增重;变化3:C瓶增重。根据变化_____(填填“1”“2”或“3”),可知猜想1不成立:②根据上述变化仍无法确定气体X的成分,还需要测定_____(填序号),并进行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结论。a:实验前A中固体的质量m1b:B瓶增重的质量m2c:C瓶增重的质量m3(3)讨论和反思:若气体X只含CH4,则上一问中所测数据必须符合的关系为_____。(用含m1、m2或m3的关系式表示)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题分析】
A.铁由铁原子构成;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C.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D.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故选B。2、B【解题分析】
A、由反应前后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A错误;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3,故C错误;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微粒“”和“”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微粒“”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3、A【解题分析】
5mL、10mL量筒量程过小,应选用50ml量筒,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故选A;【题目点拨】量筒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4、C【解题分析】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故错误;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是白色的固体,故错误。故选C。5、B【解题分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根据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所以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B>A=C,故A正确;B、由于没有确定溶液的质量,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确定,故B错误;C、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若B中混有少量A,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故C正确;D、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升温t2℃时,溶液都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没有溶质析出,溶剂的质量不变,所得A、B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故D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6、B【解题分析】
A、取样品,闻气味,有酸味的是食醋,有芳香气味的是酒精,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氮气与二氧化碳气体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B错误;C、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不能,可以鉴别,故C正确;D、向两种水样中倒入肥皂水,泡沫丰富者为软水,泡沫少者为硬水,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B。7、B【解题分析】
A、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B、水银热胀冷缩是因为原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原子大小不会发生变化,符合题意;C、分子间有间隙所以气体容易压缩,不符合题意;D、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导致轮胎内气压变大,容易爆胎,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题目点拨】很小、不断运动、有间隔是微粒的三个特征。8、A【解题分析】
设化合物Na2FPO3中P元素化合价为n价,依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有(+1)×2+(-1)+n+(-2)×3=0,解之得n=+5;故选A.9、A【解题分析】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双氧水,故A正确;
B、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前盖上玻璃片,故B错误;
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正放在桌面上,故C错误;
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此时不能立刻收集,此时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故D错误。
故选:A。10、C【解题分析】
根据微观粒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浓氨水易挥发、氨气可使酚酞变红进行分析解答。【题目详解】A、因为浓氨水易挥发且氨气可使酚酞变红,故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烧杯甲中的液体变红色,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滴酚酞溶液不具有挥发性,故该实验观察到烧杯乙中的液体不变色,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微观粒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故浓氨水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且蒸馏水酚酞溶液中的分子也在运动,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根据实验现象甲烧杯内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氨气从乙烧杯扩散到了甲烧杯,即该实验说明浓氨水有挥发性,故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微观粒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知识点的考查。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微观粒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只是运动快慢不同,且运动快慢受温度影响较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门捷列夫得到阴失去MgO【解题分析】
(1)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元素周期表。故填:门捷列夫。(2)17号元素是氯元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9号元素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而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13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失去电子后的结构示意图为:。故填:;得到;阴;失去;。(3)12号元素是镁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镁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镁,故填:MgO。【题目点拨】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总结元素周期律及对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5025【解题分析】
由题意已知氦钠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He,则有:(1)这种氦钠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设与58.5gNaCl中所含钠元素质量相等的这种氦钠化合物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x=25g;答:58.5gNaCl中所含钠元素质量与25克这种氦钠化合物中所含钠元素质量相等。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门捷列夫AB金属氖HBrO3+7SiCl4【解题分析】
(1)自元素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已发现元素的排列规律,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排列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成为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有力工具。故填:门捷列夫(2)A.同为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均为2层,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同为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从3-10依次增大,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同为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从1增大到8。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填:AB(3)12号元素为镁元素,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属于金属元素,它的离子为镁离子,有两个电子层,共10个电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故填:金属;氖(4)由表中规律HClOHClO2HClO3HClO4;得知每个化合物后氧原子以加1的方式增大。故有HBrOHBrO2HBrO3HBrO4;故填:HBrO3(5)根据每一竖列(族)中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Cl和Br的最高正价为+7价,故可知53号元素I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17号元素其最低负化合价为-1与Si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Cl4;故填:+7;SiCl414、化合物碳元素氧元素物理变化分子间空隙增大红CO2+H2O=H2CO3【解题分析】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题目详解】(1)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2)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它是由碳元素、氧素组成的。(3)塑料袋鼓起,是由于干冰由固态变成了气态的二氧化碳,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塑料袋鼓起的原因是,分子间存在间隙,二氧化碳由固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空隙增大。(5)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将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含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原来呈紫色的溶液变成红色,有关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题目点拨】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排水法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质量化学性质H2O2生成O2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在两瓶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MnO2,一瓶放在常温,另一瓶放载40度水中加热,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解题分析】
[进行实验]要测量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转让简单版的协议书范本3篇
- 共同生活协议书范本3篇
- 大学生毕业就业协议书模板3篇
- 合作经营茶叶店合同协议书3篇
- 厂房买卖合同法律效力3篇
- 北京离婚协议书签署注意事项3篇
- 牛的饲养疫病监测技术发展考核试卷
- 网络犯罪防范考核试卷
- 电机在放射性检测设备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种苗培育技术与实践考核试卷
- 化工公司bluesign认证资料准备清单20201201
- 建设用地报批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短引线保护引出线保护以及T区保护
- 完美公司玛丽艳美的观念
- 浙摄影版(2020)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认识计算机(课件)
- 校园安全常识测试题卷
- 建筑用玻璃ccc标准
-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眼科门诊病历
- 彝文《指路经》课件
-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