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封建军事传统与军事成就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a5dc684f80e32b8c83e195d7036375/c9a5dc684f80e32b8c83e195d70363751.gif)
![论封建军事传统与军事成就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a5dc684f80e32b8c83e195d7036375/c9a5dc684f80e32b8c83e195d70363752.gif)
![论封建军事传统与军事成就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a5dc684f80e32b8c83e195d7036375/c9a5dc684f80e32b8c83e195d70363753.gif)
![论封建军事传统与军事成就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a5dc684f80e32b8c83e195d7036375/c9a5dc684f80e32b8c83e195d70363754.gif)
![论封建军事传统与军事成就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a5dc684f80e32b8c83e195d7036375/c9a5dc684f80e32b8c83e195d703637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封建军事传统与军事成就
唐建中二年,汾阳中武王郭子怡去世。“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年八十五而终。”这样的戎马生涯谁不羡慕。“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争战几人回。”况且从战场上生还的人又常常落个“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与郭子仪才能比肩,“战功推为中兴第一”的李光弼,就因为宦竖当道乃至进退维谷郁郁而终。难怪宋诗有赞郭子仪:“身佩安危三十年,谗锋虽中节弥坚。古今多少功名在,谁得如公五福全。”《菜根谭》有云:处治世当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郭子仪身历七朝,期间战乱不息,奸人谗谤百端,能在这样的世道人心之下功德圆满,除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其非凡的道德人格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一、部分臣下并没有调动清代臣的工作时穷见臣节,国难知忠良。历朝历代都有忠臣,即便昏暴如桀纣之流,也不乏忠心耿耿的臣下。但这些忠臣往往并没有因为忠心得到赏识,反而因为忠心惨遭杀戮。郭子仪不仅真心忠于朝廷,拥戴所历各朝的皇帝,而且能够圆融地顺应君主的要求,忠而不愚,直而不强,善于通过行动表达自己的忠心,达到了“功盖天下而主不疑”的境地。(一)失宠失宠的原因封建时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臣子的荣辱得失。皇帝的喜怒爱欲虽非个个变化无常,但就人才选拔来说,个人好恶同制度遴选相比,稳定性当然不可同日而语。许多功臣宿将一生之中沉浮不定,起落更迭就在常理之中了。得意与失意之间的态度,往往成为一个人能否沉而再浮、辱而再荣的关键。平常人多是得势猖狂,骄奢淫逸;失位时怨天尤人,让主子气上加气。这样的人一旦失宠,同道落井下石,主上见死不救,乃至一蹶不振。郭子仪非同一般,在位不骄,失宠无怨,这份涵养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郭子仪收复两京立下大功,朝廷怕他功高震主,开始对他限制使用。乾元元年九月,“帝即诏大举九节度师讨庆绪,以子仪、光弼皆元功,难相临摄,弟用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而不立帅。”鱼朝恩久在内廷,只会欺下媚上,兵法战阵一窍不通。这样的人掌握兵权,想打胜仗是不可能的。鱼朝恩多次向肃宗进献谗言,把失败的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肃宗不明是非,罢免了郭子仪的朔方节度使职务,让他回长安闲居达三年之久。郭子仪受的不公正待遇远非一次。“代宗立,程元振自谓于帝有功,忌宿将难制,离构百计。因罢子仪副元帅,加实户七百,为肃宗山陵使。子仪惧谗且成,尽裒代宗所赐诏敕千馀篇上之,因自明。诏曰:‘朕不德,诒大臣忧,朕甚自愧,自今公毋有疑。’初,帝与子仪平两京,同天下忧患,至是悔悟,眷礼弥重。”郭子仪在奸人毁谤、主上误解面前,或借前朝皇帝的口,或用事实说话,诚恳地与主上沟通,让皇帝感念自己的苦劳、功劳,让主上感受到自己的赤诚却不会引起反感。(二)王献忠:店大欺客,奴大欺主有些人一得势便有野心,郭子仪则不然。他完全有能力让自己黄袍加身,但即便在他人怂恿、拥戴的情况下,他也从未有丝毫这样的想法和举动。广德元年,吐蕃眼看打到长安了,代宗仓惶出奔陕州。郭子仪从咸阳火速赶回长安,正在立马踟躅,忽见射生将王献忠带领骑兵裹胁丰王李珙等几个亲王,想出开远门投降吐蕃,就大声叱问他们想干什么。王献忠连忙翻身下马施礼说:“如今皇帝东迁,朝廷无主。您身为大元帅,废弃旧皇帝、迎立新皇帝或者南面自立,就在您一句话了。”郭子仪厉声责骂让他赶快老老实实地护送这些亲王向东去追代宗。王献忠十分畏惧郭子仪,只好按照他的吩咐去做。盗钩者贼,窃国者侯。传统时代谁不想做皇帝?不想做皇帝的,恐怕都是实力太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的人。郭子仪却不同,他就像他儿子郭暖和昇平公主吵架时说的,他没做皇帝只是不想当而已。“店大欺客,奴大欺主”是生活中在所难免的事情。但郭子仪不管自己权力、能量有多大,不管皇帝处境多么危难困顿,从未丧失一点对皇帝的尊崇,难怪史家称他是“大雅君子,社稷纯臣”。郭不仅在这些“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在小事情上也体谅朝廷。“子仪尝奏除州县官一人,不报。僚佐相谓曰:‘以令公勋德,奏一属吏而不从,何宰相之不知体!’子仪闻之,谓僚佐曰:‘自兴兵以来,方镇武臣多跋扈,凡有所求,朝廷常委曲从之,此无它,乃疑之也。今子仪所奏事,人主以其不可行而置之,是不以武臣相待而亲厚之也;诸君可贺矣,又何怪焉?’闻者皆服。”(三)监察机关的不臣之志《荀子·臣道》中讲:“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陨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故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儒家忠君的最高境界当然是敢于抗君之命的“拂”臣。但恐怕没有一个皇帝会容忍这种人。雍正就特别反感那些“操守虽清”却不太听话的儒臣,把他们斥为“洁己沽誉”的“巧宦”,认为他们比贪官还坏。郭子仪当然忠于朝廷,但他却从不顶着皇帝干。这是他能够屡遭谗谤却最终为皇帝信任的基础,也是他建功立业的先决条件。中国古代兵书上尽人皆知的一句话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以利国家。这一点可能没有哪个皇帝会真的喜欢。站在皇帝的角度不难理解,他很难区分哪个是忠臣,也难以判定不听话的人究竟是为皇家利益还是为了臣子的利益这样做的。所以,对于帝王来讲,还是听话的人靠得住。宋高宗明确地把郭子仪作为典范教育臣下,就是因为他有权有才却十分听话:不论仗打得多么激烈,皇帝有诏就回,决不抗命。不少历史上的能臣名将,不仅才能突出,而且自奉严格、清廉自守。与他们不同的是,郭子仪当然不邀功贪财,但也绝不刻意节俭,甚至乐得享受。对于他这样位极人臣、有不赏之功的人来说,这一点对他在皇帝面前地位的安稳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范增说刘邦“沛公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也。”这个“志”就是不臣之志。所以历史上常常有这种情景:臣子故作腐败状,以使君主放心。或者是君主故意鼓励臣子腐败,以消弥其过分的“大志”。皇帝当然喜欢臣下又忠心又清廉,但和自己皇室稳定相比,一个耽于享受胸无大志却又能征善战的将领,绝对比貌似忠厚的政治野心家更让人放心。二、治“谋事”“谋事”“谋事”“谋事”的态度造成的困难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出类拔萃的专业才能只是必要条件。尤其是在人治时代,专心致志“谋事”的人,往往被“谋人”的人所构陷,即令不至牵连身家性命,但想成就事业就很困难了。郭子仪不仅有出色的军事才能,而且善于识人用人,他能够赢得属下的心,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一)从“人治”到“德人主义”的相互配合求贤若渴,爱才如命,是领导者不可多得的美德,而人才越多事业越兴旺似乎也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人才的聚合并非如物理上的简单叠加,人才的强强联合既可能出现珠联璧合的景象,也可能落个两败俱伤的局面。这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才结构的重要:如果没有结构上的合理配置,人才力量的增加可能导致总体力量的下降。人才能否相互融合,能否相互配合产生良好的共生效应,是人才使用的重要方面。郭子仪当然还不可能有这样超前的人才观念,但他气度恢弘、胸襟宽阔的性格和心尊朝廷、大局为重的观念,使他在人才使用上不意气用事,不妒贤嫉能,而是选贤任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这一点在他协调和李光弼的关系上表现最为明显。郭子仪和李光弼曾同在朔方节度使安思顺麾下任职。二人才能不相上下,因而有些互不服气。虽然经常相聚在军中的宴会上,但只是四目相视,并不互相交谈。等到郭子仪取代安思顺为朔方节度使时,李光弼心中很不自在,又怕郭子仪对他报复,想离开朔方到别的军队中去。郭子仪看到李光弼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只有他才能担当起东征的重任就主动找李光弼,拉着他的手说:“现在国家正处在危急关头,需要我们同心同德,奋勇杀敌,挽救危亡。只有你才能担负起统兵东进、力挫叛军、使朝廷转危为安的重任,怎么能因为我们个人的恩怨影响国家大事呢?”郭子仪并向朝廷上表,推荐李光弼,使他深受感动。当朝廷任命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让他按照郭子仪的计划挥师东进时,郭子仪又把朔方军的人马分给李光弼一万。二人紧握双手,洒泪而别,互相勉励要为国尽忠,报效朝廷。(二)调停下,认真对待、这为将带兵之道,宽严皆有其理。只是什么时候当严,什么时候当宽,对什么人当严,对什么人当宽,是非常难以把握的领导艺术。这方面优秀的品质,往往是一种类似直觉的天赋,绝少有人能够通过学习精于此道的。但一般来说,在形势较好,军队方方面面都处于上升势头的时候,军队本身凝聚力较高,用严格的号令容易奏效。反之,如果军心不稳,此时靠严刑峻法来管理,反而会引发怨尤甚至是叛乱。郭子仪对待部下宽厚仁爱,这是他在军队出现叛乱、将士朝三暮四的特殊环境下,能够持久凝聚军心的主要因素。将士们对他非常崇敬,愿意在他的麾下效命。如相州溃败后,郭子仪受鱼朝恩毁谤,被召还京师,以李光弼代其任朔方节度使。“是时朔方将士乐子仪之宽,惮光弼之严。”左厢兵马使张用济“与诸将谋以精锐突入东京,逐光弼,请子仪;命其士皆被甲上马,衔枚以待。……右武锋使康元宝曰:‘君以兵请郭公,朝廷必疑郭公讽君为之,是破其家也。郭公百口何负于君乎!’用济乃止。”张用济也因为怠慢军令被李光弼杀了。从中可见郭子仪真正是得到将士们的心了。再如吐蕃攻占长安后,郭子仪仅以二十骑赴命,几天内就收编了万余人。这也是他深得众望、受到将士们拥戴的结果。孙子云:“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郭子仪完全称得上是一个“知兵之将”。对那些跟随叛将作乱的军士,郭子仪也知面知心,深信他们是由于受到胁迫而不得已才暂委曲求全的,事实证明了他的预见的正确。后来,只要国内有个别将领兴兵作乱,朝廷就派郭子仪前去讨伐,每次都是马到成功。(三)平王道德与信想的高度统一郭子仪的道德人格不仅表现在对上至诚,对下宽厚,他对少数民族将士也能够推心置腹,以诚相待,甚至使那些傲狠残暴之徒拳拳服膺。正是这种特别的人格与才能,使他能够在难以想象的情况下屡建奇功,甚至是赤手回澜。与一般夷夏之别思想严重,看不起少数民族的人不同,郭子仪似乎没有民族偏见,不把少数民族当作征服叛军的工具,而是真心诚意地与他们并肩作战,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肃宗二年“九月,从元帅广平王率蕃汉之师十五万进收长安。迴纥遣叶护太子领四千骑助国讨贼,子仪与叶护宴狎修好,相与誓平国难,相得甚好。”这为他在后来的危难时刻能够赤手回澜打下了伏笔。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九月,仆固怀恩勾结吐蕃、迴纥、党项、羌、浑、奴剌等三十万人马分几路进攻唐王朝。危急之中,郭子仪受召而至,但此时“子仪一军万余人,而杂虏围之数重。”郭子仪想利用自己在迴纥人心中的威信联合迴纥,决定与迴纥首领会面。郭子仪手下认为:“戎狄之心,不可信也,请无往。”郭子仪说:“虏有数十倍之众,今力固不敌,且至诚感神,况虏辈乎!”子仪以数十骑徐出,免胄而劳之曰:“安乎?久同忠义,何至于是?”迥纥皆捨兵下马齐拜曰:“果吾父也。”如果郭子仪当初也同一般将领一样,认为“戎狄之心,不可信也”,那他就不会与迴纥结下深厚的情感,也不会有这样近乎神话的战功。正是因为他“至诚感神”的这种古道热肠,才成就了他的奇功。一个人的声望和自身的秉赋既可以形成良性互动,也可以形成恶性互动,使好人好上加好,恶人恶上添恶。这可说是一种马太效应吧。郭子仪的声望已经达到了至诚感神、服膺豺虎的境界。“田承嗣方跋扈魏州,傲狠无礼,子仪尝遣使至,承嗣西望拜之,指其膝谓使曰:‘兹膝不屈于人若干岁矣,今为公拜。’李灵曜据汴州,公私财赋一皆遏绝,独子仪封币经其境,莫敢留之,必持兵卫送。其为豺虎所服如此。”12三、“胜在疆场,输在官单”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唐之亡,或云由方镇,或云由宦官,其实两者兼有之。……推原祸始,方镇之乱,亦由宦官所造成者。”“开、天之际,宦官几若无所不能,直开前古未有之奇局。尤甚者监军持权,节度反出其下”,“胜辄先使献捷,不利又陵挫百端”,在这种制度人事下,许多军事人才胜在疆场,却输在官场。郭子仪能够在乱世之中,成就伟业,且富贵寿考,和他为人处世的圆融厚道无法分开。(一)个体行动与为人处世的艺术历朝历代,都有小人在位君子在野的现象。小人常常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权独揽威凌天子的现象也不少见。但这些小人多半最终身败名裂,甚至剖棺戳尸。他们能够得以上升的原因恰恰也是他们最终覆亡的原因。小人升迁不是凭真本事,他们主要靠巴结主子,且一边往上爬,一边把他人往下踩,他们上升的过程也是结怨树敌的过程。用现在的话说,他们的位置越高,群众基础越差。他们发达的路是用卑躬屈膝奴颜媚笑铺就的,自尊的巨大缺失必须得到适当的补偿,所以小人得势之后,头件事就是炫耀。与这不相上下、不分彼此的是报复:报复那些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那些曾经挡了自己路的人,包括自己当初的主子。所有这些,都埋下了他们日后倾覆的种子。所以说,“小人先合而后忤,初虽乘马,卒必泣血。”他们的失,根本的不在于无才,而在于无德。与小人荣辱不同的是,有些人荣是因为自己的才能,辱则是因为自己的德,或更准确地说,是因为自己的为人:这其中包括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艺术。有些人居功自傲,有些人则本来是希望宠辱不惊的,但是环境地位的变化逐渐使他们增长了骄横之气,有的则是迫于世道风气的压力,使他们不得不拿起架子。郭子仪不同,他凭借自己的才能建立功勋,但从不因为自己的功劳而忘乎所以,也不因为他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操守和为人的准则。这完全可以从他生活中的小事看得出来。“甲午,郭子仪禁无故军中走马。南阳夫人乳母之子犯禁,都虞候杖杀之。诸子泣诉子仪,且言都虞候之横,子仪叱遣之。明日,以事语僚佐而叹息曰:‘子仪诸子,皆奴材也。不赏父之都虞候而异母之乳母子,非奴材而何?’”连他的儿子都觉得太没面子,咽不下这口气,他却从中看到儿子见识短浅没出息。再如他举荐一县令而没获批准,属下都觉得朝廷太不明事理,他却不为这些世俗之见的左右,能够从中看出朝廷对自己的信任。(二)蒙土壤中的蒙心慎慎郭子仪的一生,也可谓是与小人周旋的一生。对于他这样夙夜在公的人来讲,害人之心不会有,防人之心却不可无。同小人一般见识,针尖对麦芒地对着干,会使自己做不成事;但如果防奸无术,不但做不成事,身家性命都保不住。郭子仪能够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这并不是说他把小人想得十分良善,而是他不和他们计较,用自己的胸襟、正气和宽容感化他们。对皇帝宠幸的奸侫之徒,他更是小心谨慎,这是他履盈持满而不倾覆的重要原因。一次,宦官鱼朝恩邀郭子仪同游章敬寺。丞相元载怕他们关系和好,暗中派人告诉郭子仪说鱼朝恩想谋害他。郭子仪拒绝了属下让他带三百名卫士暗中携带武器随身护卫的请求,说:“我是国家的大臣,他没有皇帝的命令,怎么敢伤害我?如果真有命令,带你们去也没有用。”于是轻车简从,只带家僮数人前往。鱼朝恩非常惊奇郭子仪随从这么少。郭子仪就把事情的缘由告诉他。鱼朝恩听了,也愧恨自己鼠腹鸡肠,多次陷害郭子仪。他流着眼泪说:“除非是您这样的忠厚长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散延迟性肺炎病因介绍
- 2025年高考英语3500词汇第61天 soldier-square(学生版)
- 开题报告:指向创业胜任力发展的大学生创业学习机制研究
- 预制方桩与预应力管桩施工组织设计
-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开题报告:新时代教育公平的国家战略、推进策略与社会支持研究
- 《财务分析长虹康佳》课件
- 2024年度个人仓储业务合作承包协议样本一
- 2024年专业轮胎安装服务协议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 2024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漏电保护试跳记录
- 中国历史地理(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国开一体化平台01588《西方行政学说》章节自测(1-23)试题及答案
- 机械制图试题10套
- (正式版)JBT 10618-2024 组合式电涌保护器(箱)
- 静脉治疗的风险管理课件
- 宴会设计与服务 课件 项目四、西式宴会台面设计
- 2024年极兔速递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3-2024年行政执法综合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工作室建设与运行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