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法规课件:第1章 建设法规概述_第1页
建筑法规课件:第1章 建设法规概述_第2页
建筑法规课件:第1章 建设法规概述_第3页
建筑法规课件:第1章 建设法规概述_第4页
建筑法规课件:第1章 建设法规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法规

绪论土木工程活动特征1土木工程活动的主要表现:工程管理,勘察设计,建设施工2社会对合法的土木工程活动行为的法律保护性,约束性3接受转发职能,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要求一土木工程专业和法律法规的关系1基本专业知识的要求;2全能型,管理型人才的要求,更好适应社会的需求二土木工程专业的要求1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从业的工作会和相关法律法规联系吗?2土木工程专业设计工作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吗?3签订“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工程施工合同”“工程监理合同”需要哪些法律法规?4土木工程施工工作中,会应用哪些法律法规知识?5工程建设项目开发,有哪些法律程序?6大学生能否创建“建筑业行业企业”?

三土木工程专业常见的法律法规问题

一教学要求1掌握主要法规的名称,实质和基本内容2熟悉相关法规条款的主要内容3学会常用法规的基本应用方法二学习的难点1教学内容的抽象性;2学科知识应用的综合性三教学方法1以常用的法规的基本知识为主导2以工程项目实例应用为扩展内容3讲课内容的独立性,其他教材的参考性,内容的不同和调整四教学要求和方法朱宏亮:《建设法规教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王孟钧:《建设法规》,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三、有关参考资料和网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筑龙网:建筑院校的网站:清华、同济、东南等CCTV-1《今日说法》和CCTV-2《经济与法》等法制节目

五有关教材的推荐使用

1城乡规划法律2土地管理法律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法律4工程标准法律5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律6其他相关法律

六本课程学习的主要相关法律法规

举例开发一个楼盘如何获取土地——项目报建审批应遵循什么样的程序?——规划设计应符合哪些要求——开工建设应取得哪些许可证书?——项目招投标应遵循哪些规定?——合同管理应遵循哪些规定?基本案情某单位A需要新建一办公楼,经过招标等程序后,与某设计公司B和建筑公司C签订了设计合同和施工合同,在该工程竣工后,发现该房屋一侧发生多条严重裂缝现象。为此A单位向法院起诉建筑公司C的施工质量不合格。经专业机构勘验,墙体裂缝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结论是结构设计图纸所依据的地质资料有误,于是单位A又向法院起诉设计公司B设计工作不合格,而设计公司在法院辩诉称,此楼的设计是根据单位A提供的地质资料设计的,责任在单位A自己,设计院不应该承担事故责任,经法院查证,单位A提供的地质资料不是新建办公楼地址处的地质资料,事故前设计公司B也不知道该情况:

七案例分析:

问题此建筑质量事故的责任者是谁?此案的损失和诉讼费该由谁来承担?案情分析设计合同的主体是单位A与设计公司B,施工合同的主体是单位A和建筑公司C事故涉及的设计合同中的责权关系,而与施工合同无关,即建筑公司C是无责任的委托方提供了错误的地质资料是导致事故的根源,单位A是事故的责任者之一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公司B未对地质资料进行认真的审查,导致事故的发生,设计公司B也是责任人之一。结论第一章建设法规概述

1.1建设法规概述

1.2工程建设法律关系1.3建设法规的体系

1.1建设法规概述ClicktoaddTitle1.1.1建设法规的概念和调整对象ClicktoaddTitle1.1.2建设法规的特征及作用1.1.3工程建设法的立法原则和实施通常所说的建设法规中的“建设”和建筑法中的“建筑”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建筑是指人工建造的、固定于地面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具体地讲是指建筑物或构筑物经过勘察、设计、施工和设备安装的营造过程。建设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创立新事业,二是增加新设施。与建筑相比,其内涵和外延都较前者宽泛,建设一般都以建筑为核心内容,并增加了其他含义。故而在多数场合下,可以以“建设”代替“建筑”一词。1.1.1建设法规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建设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旨在调整国家及其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在建设活动中或建设行政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1.1.1建设法规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1.概念1建设活动:指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线路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统称建设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活动及装修装饰活动。常指:三建(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工程建设)

三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事业)2建设行政管理活动指在建设活动中由国家权力部门正式授权的有关机构对建设业的组织,监督,协调等职能管理活动。L例如安全生产许可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督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登记违法违规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技术评价(1)建设活动中的行政管理关系国家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有关单位发生的相应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2)建设活动中的经济协作关系平等自愿,互利互助的横向协作关系(3)从事建设活动过程中的其他民事关系因从事建设活动而产生的国家,单位法人,公民之间的民事权力义务关系。1.1.1建设法规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2.调整对象1.1.2建设法规的特征及作用(1)行政隶属性

它是建设法规的主要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建设法规必然要采取直接体现行政权力活动的调整方法,即以行政指令手段调整建设法律关系的属性。八种调整方式:授权,命令,禁止,许可,免除,确认,计划,撤销(2)经济性它是经济法的主要组成部分既包含财产性,也包含其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联系性。(3)

政策性建设法规体现着国家的建设政策。它一方面是实现国家建设政策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把国家建设政策规范化。国家的建设形势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建设法规要随着政策的变化而变化。(4)

技术性为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大量的建设法规是以技术规范、标准的形式出现。

1.建设法规的特征1.1.2建设法规的特征及作用(1)规范建设行为

表现为:必须的建设行为和禁止的建设行为。(2)保护合法建设行为

对符合建设法规的建设行为给予确认和保护。(3)处罚违法建设行为

要实现规范和指导作用,必须对违法建设行为给予处罚。

2.建设法规的作用一建设法规的立法原则二建设法规的实施1.1.3工程建设法规的立法原则和实施1.2工程建设法律关系ClicktoaddTitle1.2.1工程建设法律关系的概念ClicktoaddTitle1.2.2工程建设法律关系的特征1.2.3工程建设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ClicktoaddTitle1.2.4建设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1.2.1工程建设法律关系的概念工程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指由法律规范调整一定社会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权力和义务是对立的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必须是另一方当事人或社会应承担的义务来保证。在许多情况下,某一具体的行为,既是一个人的权利,也是一个人的义务,此时这个行为就构成了责任。1.2.2工程建设法律关系的特征:1综合性

建设法规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带有明显的综合性。建设法律规范是由建设行政法律、建设民事法律和建设技术法规构成的。这三种法律规范在调整建设活动中是相互作用、综合运用的。

2计划性建设法律关系是以受国家计划性制约的建设管理,建设协作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为内容的建设行政法律关系决定,制约,影响着计划因素的协作关系1.2.3工程建设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建设法律关系在内的所有法律关系均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的。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与者,也是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内容即是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三要素中缺少其中一个要素就不能构成法律关系。1.2.3工程建设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建设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与建设活动,受建设法规调整,在上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人。建设法律关系主体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由于建设活动参与者众多,因此建设法律关系的主体种类众多,这正是建设法律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

1.主体1.2.3工程建设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建设法律关系客体是指参加建设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客体一般有财、物、行为和非物质财富四种表现形式。比如建设资金、为工程建设取得的贷款等就是财客体;建筑材料、建筑机械设备就是物客体;勘察设计、施工安装、检查验收等就是行为客体;建筑设计方案、装潢设计、专利等就是非物质财富客体。

2.客体1.2.3工程建设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建设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建设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建设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建设主体的具体要求,决定着建设法律关系的性质,它是联结主体的纽带。建设权利是指主体在法定范围内,根据国家建设管理要求和自己企业活动的需要有权进行各种建设活动。建设义务是指主体必须按法律规定或约定承担相应的责任。

3.内容1.2.4建设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1)建设法律关系的产生建设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就产生了建设法律关系。(2)建设法律关系的变更

主体、客体发生改变,必然导致其内容发生概念,此时建设法律关系就发生了变更。包括:主体变更,客体变更,权利义务及内容的变更(3)建设法律关系的消灭

建设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复存在,彼此丧失了约束力。包括:自然消灭、协议消灭、违约消灭。

1.概念1.2.4建设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1)法律事实的概念:

能够引起建设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和事实。(2)法律事实的分类:建设法律事实按是否包含当事人的意志分为两类。

事件:不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而产生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行为: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

2.原因1.3建设法规的体系ClicktoaddTitle1.3.1建设法规体系的表现形式ClicktoaddTitle1.3.2建设法规体系的构成1.3.1建设法规体系的表现形式宪法建设法律地方性法规与规章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广义建筑法规体系由五个层次构成。1.3.1建设法规体系的表现形式作为建设法规表现形式的建设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隶属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业务范围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仅次于宪法,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

1.宪法

2.建设法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其他法律、法规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不得与之相抵触。1.3.1建设法规体系的表现形式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决定,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的建设规范性条文。其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等。

3.行政法规1.3.1建设法规体系的表现形式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门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其表现形式有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等,其效力低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如《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等。

4.部门规章1.3.1建设法规体系的表现形式地方性法规是指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建设规章是指地方人民政府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其表现形式有规定、办法和规则等。它们的效力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如《福建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条例》、《厦门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暂行办法》等。

5.地方性法规与规章1.3.1建设法规体系的表现形式在以上五个层次的法规中,较低级不得与较高层次法规相抵触。另外,技术法规和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国标标准也是我国建设法规体系的构成部分。1.3.2建设法规体系的构成建设行政法律建设民事法律建设技术法规1.3.2建设法规体系的构成建设行政法律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人民意志,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并由国家建设管理机关从宏观上、全局上管理建设业的法律规范。它在建设法规中居主要地位。建设行政法律具有以下特征:指令性非对称性强制性灵活性

1.建设行政法律1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通过,2008年1月1日生效。2土地管理法:商未颁布3建筑法:1997年1月1日通过,2011年4月22日通过修订。3市政公用事业法:尚未颁布4城市房地产管理法:1994年7月5日通过,2007年8月30日作出修改5风景名胜区法: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09.29颁布6工程设计法:尚未颁布7住宅法:尚未颁布8村镇建设法:尚未颁布1.3.2建设法规体系的构成1.3.2建设法规体系的构成建设民事法律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人民意志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建设关系的行为准则。建设民事法律具有以下特征:平等性有偿性任意性相对稳定性

2.建设民事法律1.3.2建设法规体系的构成建设技术法规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力保证其实施的工程建设勘察、规划、建设、施工、安装、检测、验收等的技术规程、规则、规范、条例、办法、定额、指标等规范性文件。建设技术法规可分为国家、专业(部)、地方和企业四级。下级的规范、标准不得与上级的规范标准相抵触。主要类型有: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规范、建设定额、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材料检测标准。建设技术法规具有以下的特征:①科学性②标准性③系统性④稳定性

3.建设技术法规案例分析:基本案情:1999年5月,乙建筑公司与甲厂就甲厂技术改造工程签订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合同约定:乙建筑公司承担甲厂技术改造工程项目,负责承包各项目的土建部分;承包方式为固定总价合同一次包死,竣工后办理结算。合同签订后,乙方按合同的约定完成该工程的土建项目,并于200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