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课件29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红烛》课件29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红烛》课件29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红烛》课件29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红烛》课件29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1.归纳提炼“红烛”的特征,依照内容划分诗歌层次,分析不同层次中的情感变化2.以诗歌中的情感矛盾为抓手,探究诗人内心丰富而复杂的价值诉求3.《红烛》《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比对式阅读,陈述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文化界的整体性价值取向作者简介任务一

闻一多先生出版有两部诗集,一部是《死水》,一部是《红烛》。仅从这两部诗集的名称看,你认为哪一部诗集出版在前?

诗集名称的变化中,包含了哪些信息?(可联系鲁迅先生的《呐喊》《彷徨》)任务一

《红烛》于1923年出版,是闻一多的第一部诗集。其中的诗多写于留美期间,“红烛”本身就是象征着对祖国的炽热之情和对祖国新生的祝愿。

《死水》于1928年出版,是闻一多的第二部诗集。《死水》中的诗多写于诗人回国之后。在国外时对祖国的热切期望与回国之后所看到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冲突。

《石灰吟》于谦(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借“石灰”欲表达什么?这是什么类型的诗歌?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咏物抒怀诗:托意于物,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抽象事物或思想感情。作者在描摹与咏叹事物中寄托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寄寓美好的愿望,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意象1何谓“意象”?象,物象;意,情感或哲理。2“意象”特点:同一物象,被不同的情感或哲理包裹,会变成不同的意象。“红烛”蜡炬《无题》李商隐〔唐代〕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诗人在引子部分引入李商隐的诗句,用意是什么?作者要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引入对红烛的思考,由“红烛”到自己,写出的是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道出的是自勉自励,不断向前的无畏精神。诗歌赏析第一节红烛之色问题:“红烛啊”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查找导学案。运用了“呼告”中“呼物”的手法。运用呼告,抒发了闻一多强烈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每一节均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形成了浓郁的抒情氛围,继之以自问、自悟、自励、自答、自勉,一步步展示执着追求的心迹,有很强的感染力。诗歌赏析第一节红烛之色问题:蜡烛有很多颜色,诗人为何选择红色?红色,让人感受到赤诚、热烈、奔放、积极、昂扬。第一节红烛之色诗歌赏析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之红色,恰如诗人心中的那抹赤诚之红。具体是什么呢?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诗歌赏析第二节红烛之光/灰诗人指出,红烛的灵魂是光红烛之光从何来?红烛的光有什么特点?烧蜡成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矛盾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诗歌赏析第三节红烛之光醒悟诗歌赏析第三节红烛之光醒悟诗人运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第四节红烛之光诗歌赏析坚定

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

连用动词增强了抒情的气势,读起来朗朗上口。诗人也如这红烛,牺牲自我,拯救世人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第五节红烛之泪诗歌赏析讨论:

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中,也都有“泪”,二者的含义又有何不同?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相思之泪诗人的“泪”→害怕死亡之泪?忧伤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第六节红烛之泪诗歌赏析比喻反动势力的邪恶行径

诗人的泪,不是不愿牺牲,也不是因为害怕和后悔,而是因为实现理想的路上受到打击和阻碍,急得流泪!1923年1-9月大事记背景补充1月——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通过相关决议,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2月——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举行工会成立大会,遭到中国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武力阻挠,总工会遂发动全路工人于2月4日实行总罢工。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林祥谦及武汉工团联分会律师施洋英勇就义。亦成为“二七惨案”。3月——孙中山在广州重新组成大元帅府。胡适大力提倡研究国学。4月——毛泽东创办《新时代》杂志。北京发生军警闹饷事件。冯玉祥率兵包围国务院。5月——临城发生惊动中外的火车大劫案。6月——长沙日军强杀平民。中共在广州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7月——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前锋》月刊第一期出版,陈独秀发表《中国农民问题》一文。8月——鲁迅第一部小说集《呐喊》由北京新潮社出版。9月——闻一多诗集《红烛》出版。充满危机,也孕育新生青年的热忱与迷茫第六节红烛之泪诗歌赏析

思考:能否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改为“是风来吹你的光芒”?“风”在古典意象中带有轻柔的蕴味,而“残”字带有残忍的意蕴,更能表现反动派的邪恶势力之猛,突出对反动势力的憎恨、厌恶;“侵”象征着邪恶的行径,红烛创造了光明,而残风却容不得光的存在;“侵”字富有表现力,给予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展现风力之大,烛火在残风中摇曳晃动,随时会熄灭,进而表达对黑恶势力的痛恨之情。红烛啊!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第七节红烛之灰诗歌赏析诗人在痛苦挣扎后的自我劝慰与美好希望劝谏自己继续奉献,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而奋斗。象征什么?用红烛无谓牺牲的精神感染当时的青年,让红烛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号召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到反对黑恶势力的革命中去,为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而奋斗,表现作者对民族青年寄寓了厚望。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第八、九节诗歌赏析

现实人生的更大可能,在于虽有奉献牺牲,却依旧无法改变沉沉暗夜,面对无边黑暗,灰心也就成了一种必然。创造光明是红烛的起因,而灰心流泪是红烛的结果。卒章显志,表明人生不要只想着收获而忘记耕耘,只要好好努力,做好当下的事情,将来一定会有足够的回报。意象节次所合分解部分所蕴含的情感抑/扬红烛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第九节任务四色赞叹红烛的“红”

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梳理诗歌脉络,解读诗歌,分析诗歌的情感变化,完成下列表格扬光、灰困惑于红烛的自焚抑光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扬对红烛的殷殷寄语扬光泪泪灰内心的矛盾、痛苦和挣扎怀着美好愿景却壮志难酬对红烛劝慰、自我的开解抑抑扬明确红烛的凄惨结局抑灰点名红烛的精神本质扬“红烛”的情感线索1.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2—3.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4.对红烛的殷殷寄语,对自己的自勉自励。5—7.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8—9.对红烛同情的呼唤和劝导鼓励的呼唤。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咏物抒怀托物言志对红烛殷殷寄语表自己拳拳心迹闻一多简介知人论世: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节选任务五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知人论世: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节选任务五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地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地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红烛》如何体现诗歌的“三美”理论

在创建格律体时,闻一多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就是三美:诗的实力不独包括着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这一点不包括为特殊效果而运用声音。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建筑美是指针对自由体提出来的,指诗歌每节之间应该匀称,各行诗句应该一样长——这一样长不是指字数完全相等,而是指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律诗就有一种外形的匀称均齐。(1)音乐美: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使《红烛》在音韵上很适合朗诵。(2)绘画美:《红烛》的绘画美体现在它不是直接描述物体的颜色,而是很巧妙地融合了意象来呈现。(3)建筑美:《红烛》的建筑美,最主要是体现在节奏和前后呼应的结构上。诗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