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农兴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白细胞可以抗击多种细菌,因此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B.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和其他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作用的物质C.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D.B细胞只要接受了相应抗原的直接刺激就会分泌特异性抗体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中描述错误的是()A.调查一片荒地里野生荠菜可用样方法B.调查某地野兔数量可用标志重捕法C.某趋光性小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D.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应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3.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下列有关人体感染HIV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依靠非条件反射立即做出反应B.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大多数可以被免疫系统摧毁C.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中和HIVD.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4.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均能够促进果实发育B.脱落酸促进种子萌发,赤霉素抑制种子萌发C.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果实成熟D.环境因子可通过植物激素的作用影响生命活动5.硝化细菌广泛存在于通气性较好的土壤中,其部分代谢反应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培养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A.碳源为葡萄糖 B.培养时需隔绝空气C.氮源是氮气 D.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6.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肝细胞间隙的液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肺泡腔内的气体 D.膀胱内的尿液7.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8.(10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B.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C.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D.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二、非选择题9.(10分)某家族中存在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甲病的致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的致病基因用B/b表示),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得到了该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图甲),然后对I1、II2、II3、III2的这两对等位基因进行电泳分离,得到了不同的条带(图乙)。请据图回答:(1)甲病是_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是___________遗传病。(2)图乙中分别代表甲病和乙病致病基因的是条带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3)只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I4与II1的基因型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4)I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II1和II2婚配,生出不患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若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则II3与该人群中一表现正常的男性婚配,所生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10.(14分)失眠严重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损伤人们的身体健康。失眠者白天出现精神不振、疲乏、易困倦和抑郁等表现。褪黑素作为由松果体产生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其分泌昼少夜多,夜间褪黑激素分泌量比白天多5~10倍它能使人入睡时间明显缩短、睡眠持续时间延长,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下图为褪黑素的分泌调节图,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1)光周期可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这是一个反射过程,其结构基础为_______________。请完成褪黑素分泌的反射路径:光周期信号刺激→视网膜的感觉神经末梢产生____________→传入神经→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2)松果体细胞产生的褪黑素又可抑制SCN的兴奋,从而使褪黑素的分泌量维持稳定,此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_调节。褪黑素需经体液运输才能与SCN上相应_____________结合发挥作用。控制松果体细胞分泌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不需要经血液运输即可实现调节松果体的活动,因为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不同波长的光对褪黑素的分泌量也有影响。H蛋白是褪黑素合成的关键酶,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小鼠,得到以下结果:实验处理酶H相对活性(对照)酶H相对活性(处理96h)紫外光373314蓝光319137绿光32376红光325326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长期熬夜的人褪黑素水平通常比正常人低,一些辅助睡眠的药物中含有褪黑素,但是褪黑素增多有可能引起季节性抑郁症,请综合上述分析,提出利用褪黑素调节睡眠的两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乙酰胆碱和NO都是重要的神经递质,图1为二者作用机理示意图:(1)如图1,乙酰胆碱以________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结合后发挥作用;NO进入突触后神经元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催化GTP生成_______,后者是重要的胞内信号分子,发挥多种作用。(2)为研究NO是否在学习记忆过程中发挥作用,研究人员将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海马区注射微量(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以Y型电迷宫(图2)检测学习记忆能力。一支臂不通电并有灯光信号表示安全区,另外两支臂通电.两组均于注射后第4天进行测试。Ⅰ、学习测试:将大鼠放入迷宫箱,适应环境后训练其逃至安全区,记录学习达标所需次数。Ⅱ、记忆测试:学习测试24小时后,测试大鼠记忆达标所需次数。测试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NO含量。组别习达标所需次数(次)记忆达标所需次数(次)NO含量(蛋白)A组55.7828.1164.33B组29.5012.7090.20①实验开始时,电迷宫中的灯光是无关刺激,当动物移动至迷宫通电臂时,足底受到电击,引起神经元_______,形成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__________产生痛觉,多次重复后动物学会分辨信号逃避电击,即形成了_________反射。②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3)有研究表明,NO也可由突触后神经元释放,作用于突触前神经元,作为一种“逆行信使”发挥特定作用。NO可以“逆行”的原因是_________。12.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及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图甲中可表示单子叶农作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2)图乙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是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3)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和根的生长情况,该实验的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还说明了植物激素调节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生产上可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生根,若类似物浓度较低,可用________法(填“浸泡”或“沾蘸”)处理插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因而具有特异性,叫作特异性免疫。【详解】A、人体内的白细胞属于吞噬细胞,可以抗击多种细菌,不具有特异性,因此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错误;B、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和其他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B正确;C、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C错误;D、B细胞只要接受了相应抗原的刺激后就会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D错误。故选B。2、D【解析】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逐个计数,但多数情况下,逐个计数困难,需要采用估算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对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可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详解】A、野生荠菜属于植物,调查某一植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A正确;B、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个体体积大、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生物的种群密度,如野兔,B正确;C、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正确;D、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要随机取样,因该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在随机取样时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使样方的数量足够多,以保证所测数据更加接近真实值,D错误。故选D。3、B【解析】在HIV侵入人体后的潜伏期内,由于免疫系统的作用,暂时不会发病,但这时HIV的繁殖速度已非常快;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详解】A、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人体感染HIV时,机体依靠免疫系统作出反应,A错误;B、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大多数可以被免疫系统摧毁,所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往往有潜伏期,B正确;C、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但不能直接中和病毒,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与HIV特异性结合,C错误;D、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D错误。故选B。4、D【解析】5种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根的分化、影响花和果实的发育等;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等;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合成等;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等;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等。【详解】A、乙烯促进果实成熟,A错误;B、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B错误;C、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D、环境因子可通过植物激素的作用影响生命活动,如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植物向光生长,D正确。故选D。5、D【解析】1、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型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可遗传的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2、硝化细菌是化能合成型生物,利用的能量是氨氧化分解时释放的化学能。【详解】A、土壤中的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培养基中不需要有机碳源,其碳源为二氧化碳,A错误;B、硝化细菌能利用NH3氧化释放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为需氧型,所以培养时不能隔绝空气,B错误;C、硝化细菌的培养过程中氮源是氨气,C错误;D、硝化细菌能利用NH3氧化释放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D正确。故选D。6、A【解析】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不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可能不同。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详解】A、肝细胞间隙的液体属于组织液,是人体内环境,A正确;BCD、膀胱中的尿液、肺泡腔内的气体以及小肠腔内的消化液都属于与外界相通的管道中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BCD错误。故选A。7、B【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但此时染色体数目并未减半,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随着细胞分裂,每个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半。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8、C【解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当人体处于兴奋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减弱;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加强。【详解】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传出神经,A错误;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中自主神经系统,B错误;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器官,且作用通常相反,两者如同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C正确;D、交感神经兴奋,可以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胃肠蠕动减慢,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慢;副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与之相反,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1)①.常染色体隐性②.伴X染色体显性(2)①.①②.③(3)相同(4)①.AAXbXb或AaXbXb②.1/4③.1/11【解析】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判断:第一、确定是否为Y连锁遗传:若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则为伴Y遗传病;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第二、确定图谱中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无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有中生无”为显性(有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正常的)。第三、确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染色体上:①子女正常双亲病。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伴X显性遗传。②子女正常双亲病,父病女不病或者子病母不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③双亲正常子女病,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伴X隐性遗传。④双亲正常子女病,母病子不病或女病父不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I3和I4均不患甲病,生了一个患甲病的女儿II3,由此可以确定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据题意"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可知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乙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母病子必病",而该家系中II1患病,II2未患病,由此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小问2详解】II2不患甲病而II3患甲病,因此电泳带谱中,条带①代表甲病的致病基因,图中Ⅱ2、II3;和III2均不患乙病,因此条带③代表乙病的显性致病基因。【小问3详解】就甲病而言,I4与II1均未患甲病,但都带有隐性致病基因,为杂合子;就乙病而言,I4的儿子II2未患病,则I4为杂合子,II1的母亲I2正常,则II1为杂合子,因此只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I4与II1的基因型是相同的,概率为1。【小问4详解】只考虑甲病,I2表现型正常,基因型为AA或者Aa;只考虑乙病,I2表现型正常,基因型为XbXb,因此I2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II1不患甲病,父亲患甲病,II1患乙病,生出女儿正常,因此II1基因型为AaXBXb,条带①代表甲病的致病基因,II2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因此II2基因型为AAXbY,II1和II2婚配,生出不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1/4=1/4。只考虑甲病,II3患病,基因型为bb,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即bb=1/10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Pb=1/10,PB=1-1/10=9/10,因此群体中BB=(9/10)2,Bb=2×1/10×9/10,因此该人群中一表现正常的男性基因型BB=9/11,Bb=2/11,所生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bb=2/11×1/2=1/11。【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及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利用口诀,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而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同时能利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10、(1)①.反射弧②.兴奋(2)①.(负)反馈②.受体③.去甲肾上腺素为神经递质,可直接通过突触结构控制松果体(3)绿光严重抑制酶H的活性(蓝光其次,紫外光再次),从而抑制褪黑素的分泌,红光对酶H活性几乎无影响,从而对褪黑素分泌无明显影响(或略微促进)(4)远离手机,合理作息;闭灯睡觉;必要时可以服用含有褪黑色素的药物,但是切勿长时间服用,服用剂量一定要谨遵医嘱。【解析】1、分析图解:光周期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该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或SCN)为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为效应器。2、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通过体液运输反作用于下丘脑。【小问1详解】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光周期信号刺激会使视网膜的感觉神经末梢产生兴奋,传到神经中枢,最后到达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小问2详解】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或SCN)为神经中枢,把兴奋传递到松果体,松果体细胞产生的褪黑素又可抑制SCN的兴奋,属于负反馈调节。褪黑素是激素,需经体液运输才能与SCN上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去甲肾上腺素为神经递质,可直接通过突触结构控制松果体,故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不需要经血液运输即可实现调节松果体的活动。【小问3详解】如表格所示:与对照组比较,酶H的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除了红光组,故结论是:绿光严重抑制酶H的活性(蓝光其次,紫外光再次),从而抑制褪黑素的分泌,红光对酶H活性几乎无影响,从而对褪黑素分泌无明显影响(或略微促进)。【小问4详解】长期熬夜的人褪黑素水平通常比正常人低,故应避免熬夜,如:远离手机,合理作息;闭灯睡觉;必要时可以服用含有褪黑色素的药物,但是切勿长时间服用,服用剂量一定要谨遵医嘱。【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解判断褪黑素分泌的调节方式,识记反射弧的组成,掌握兴奋在突触传导的过程。11、(1)①.胞吐②.相关受体③.cGMP(2)①.内流②.大脑皮层(神经中枢)③.条件④.海马区NO含量较高则有助于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提高(3)NO能够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解析】题图分析:图1是乙酰胆碱和NO两种神经递质作用机理示意图,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而NO通过自由扩散由突触前膜释放后,可进入突触后神经元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催化GTP生成cGMP而发挥作用。图2为Y型电迷宫,一支臂不通电并有灯光信号表示安全区,另外两支臂通电。【小问1详解】据图1可知,乙酰胆碱以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NO通过自由扩散由突触前膜释放后,可进入突触后神经元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催化GTP生成cGMP而发挥作用。【小问2详解】①当动物移动至迷宫通电臂时,足底受到电击刺激,引起神经元Na+内流,产生兴奋形成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实验开始时,电迷宫中的灯光是无关刺激,多次重复后动物学会分辨信号逃避电击,灯光变成条件刺激,小鼠形成了条件反射。②研究人员将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海马区注射微量L−NA(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容能量石培训
- 混凝土楼梯施工合同范本
- 门店商品供货合同范本
- 聘用住家保姆合同范本
- 家庭除螨服务合同(2篇)
- 外墙砂浆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摇电筒电机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动三偏心电动蝶阀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异型并沟线夹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广告灯箱用电子镇流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001
- 《人工智能技术基础》课件-第六章 知识图谱
-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无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驱蚊用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10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 商业秘密保护:内外勾结型侵犯行为的司法认定分析
- 2025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专题
- 2025太阳能光热发电站熔融盐储热系统技术
- JGJ33-20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 国家开放大学《理工英语3》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常用螺电批扭力选用对照表
- 特种橡胶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