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9月第4周周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2023年9月份第4周
生物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的垂体细胞比皮肤的表皮细胞具有更多的粗面内质网
B.体积较大的卵细胞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C.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受体都位于细胞膜上,各种类型受体的结构都具有特异性
D.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有利于吸收水和无机盐
2、近期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中医针灸疗法在身体机能调节以及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机理。研究发现,适当电刺激“足三里”穴位,会激活一组表达Prokr2蛋白的感觉神经元,使得迷走神经—肾上腺通路激活,进而驱动肾上腺释放儿茶酚胺类抗炎物质激活抗炎通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的正常进行需要脊髓与大脑同时参与
B.人为激活或破坏题述感觉神经元并观察抗炎反应的变化,可验证该神经元的作用
C.电刺激使机体产生抗炎反应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实现的
D.可以通过检测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来检测电刺激疗法的效果
3、一般来说,雌雄异株植物自然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1,但环境因子会使性别比例偏离。斑子麻黄是耐贫瘠、耐干旱、耐寒冷的雌雄异株植物,如图为某山坡不同区域(S1、S2样地的营养条件优于S3、S4)斑子麻黄种群调查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调查斑子麻黄种群性别比例时不需要随机取样
B.S2样地的斑子麻黄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营养不良环境下幼年雄株比幼年雌株生命力更强
D.海拔越高,斑子麻黄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越明显
4、多效唑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在农业生产上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木薯块根富含淀粉,是医药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科研人员研究了多效唑对木薯生长的影响,部分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表1植株高度(cm)
多效唑质量浓度(mg/L)处理后天数(d)
02050收获时
0121.8156.8194.4227.5
500121.4154.3188.0218.6
1000120.6151.2183.3208.6
表2收获时不同部分的鲜重(kg/株)
多效唑质量浓度(mg/L)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块根)
01.241.43
5001.131.6
10001.091.53
A.多效唑对木薯抗倒伏具有积极意义
B.多效唑可能会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
C.多效唑是信息分子,不能提供能量
D.多效唑浓度越高越有利于光合产物向块根转移
5、免疫耐受指的是免疫系统不再对一些特异性的抗原产生细胞免疫或者体液免疫。科研人员利用B、L两个品系的大鼠进行肝移植实验,发现三组中只有甲组出现免疫排斥反应。检测三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移植关系用“供体→受体”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乙组大鼠在肝移植后出现免疫耐受
B.据图分析可知,IL-2可抑制甲组大鼠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诱导机体对移植器官产生免疫耐受比使用免疫抑制剂安全性高
D.机体对某病原体抗原产生免疫耐受可能会导致持续性感染
6、2022年5月,刘畊宏的《本草纲目》健身操火爆全网,带来一股全民跳健身操的热潮。如果我们了解组成细胞的分子等相关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注重营养的均衡,进行科学健身。下列涉及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B.糖类和脂肪都可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原因是两种物质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易于氧化分解
C.在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看到白色絮状物,这一过程改变了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数
D.饺子馅中的无机盐进入人体细胞后,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
7、生活在盐碱地中的植物,其细胞膜上的Na+/H+逆向转运蛋白SOS1和液泡膜上的Na+/H+逆向转运蛋白NHX1均依靠膜两侧H+的浓度梯度分别将Na+逆浓度梯度转运至细胞外和液泡内。液泡膜和细胞膜上的H+-ATP泵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转运H+,从而维持膜两侧的H浓度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OS1和NHX1转运Na+和H+时均先与之结合,且结合部位相同
B.SOS1和NHX1转运Na+和H+的过程中,其空间结构不会发生变化
C.抑制细胞呼吸,会降低盐碱地植物细胞液的浓度,不利于其渗透吸水
D.植物体为了适应盐碱环境进化出了表达较多SOS1和NHX1蛋白的耐盐类型
8、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哈维·阿尔特(HarveyJ·Alyer)、迈克尔·霍顿(MichaelHoughyon)和查尔斯·M·赖斯(CharlesM·Rice),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贡献。丙型肝炎病毒可以诱发丙型肝炎,且可以通过血液进行传播。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启示我们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避免出现因输血导致的肝炎,也使得针对丙型肝炎的抗病毒的药物的研发得以迅速发展。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向人体输血时,避免输入不明来源的血液可以降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
B.检查血浆中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可以作为丙型肝炎检测的依据之一
C.侵入肝细胞的丙型肝炎病毒,需要依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共同作用将其清除
D.针对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丙型肝炎病毒体内发生的转录过程
9、科学研究表明年轻小鼠胶原蛋白COL17A1基因表达水平较低的干细胞比表达水平高的干细胞更容易被淘汰,这一竞争有利于维持皮肤年轻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蛋白COL17A1基因的表达水平较低的干细胞增多。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衰老的皮肤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B.衰老皮肤中出现老年斑的原因是控制色素形成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C.COL17A1基因含量的高低可以作为判断皮肤是否衰老的一个依据
D.皮肤干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的过程是COL17A1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10、细胞周期检验点是检测细胞是否正常分裂的一种调控机制,图中1-4为部分检验点,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在真核细胞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是启动细胞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复制前复合体”形成,进而启动DNA复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检验点1到检验点1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复制前复合体”组装完成的时间点是检验点2
C.若用DNA复制抑制剂处理,细胞将停留在检验点1
D.染色体未全部与纺锤体相连的细胞不能通过检验点4
11、下图是某科研小组在对药用植物黄精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研究实验过程中,根据测得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图,其中图1的光合曲线(图中实线)是在光照、浓度等条件都适宜的环境中测得,图1呼吸曲线(图中虚线)是在黑暗条件下测得;图2的实验环境是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测定指标是连续24h室内浓度和植物吸收速率。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1中,当温度达到55℃时,植物光合作用已停止,可能原因是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失去活性
B.图1中,当温度达到55℃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真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2倍
C.结合图1数据分析,进行图2所示实验时,为了减少无关变量带来的干扰,温度应设置在30℃左右
D.图1中温度为40℃时对应的光合曲线点与图2中6h和18h对应的曲线点有相同的净光合速率
12、“渐冻人症”也叫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损伤,肌肉逐渐萎缩无力,以至瘫痪,而患者大脑始终保持清醒,慢慢感知自己健康的身体逐渐变成一副不受支配的躯壳直至死亡,因此ALS被称为比癌症还要残酷的绝症。下图是ALS患者病变部位的突触结构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结构,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因其能与NMDA结合引起内流产生动作电位
B.ALS发病机理可能是谷氨酸引起过度内流,神经细胞渗透压升高最终水肿破裂
C.可通过注射抑制谷氨酸信息传递的药物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
D.对患者注射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时,病人没有感觉也没有反应
13、在月球的强辐射、低重力、高温差的极端环境条件下,我国嫦娥四号生物科普实验载荷内(搭载有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种子,还有酵母菌、果蝇卵以及土壤、水分和空气,果蝇主食为酵母菌,还可以吃植物体及花粉),棉花种子成功萌发,为人类首创。结合题干信息及所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载荷内的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构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则酵母菌属于分解者
B.要维持这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能量输入
C.该载荷中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能小于10%
D.该微型生态系统中的果蝇同化的能量全部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14、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青蒿素衍生物——马来酸蒿乙醚胺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伦理审查,该药Ⅱ期临床试验在该院风湿免疫科开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镰状细胞贫血均属于自身免疫病
B.青蒿素分子式为,与脂肪、糖原、维生素D、过氧化氢酶的组成元素均相同
C.假设某患者第一次使用青蒿素后若干天,未见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第二次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则该患者对青蒿素过敏
D.系统性红斑狼疮与AIDS的最大区别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人体的T细胞大量受到攻击,从而导致免疫功能缺失
15、如图是某XY型性别决定生物的雄性个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两条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6表示基因,P、Q表示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若PQ为非同源染色体,则1和3交换位置属于染色体变异
B.若PQ为非同源染色体,则2和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分离
C.若PQ为同源染色体且为X、Y染色体,则性别的遗传与基因无关
D.若PQ为同源染色体,则5和6控制的疾病在雄性中发病率较高
16、噬菌体ΦX174的遗传物质为单链环状DNA分子,部分序列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D基因包含456个碱基,编码152个氨基酸
B.E基因中编码第2个和第3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其互补DNA序列是5′-GCGTAC-3′
C.噬菌体ΦX174的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4种核糖核苷酸
D.E基因和D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存在部分重叠,且重叠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二、实验题
17、类风湿关节炎(RA)是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关节受损,会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和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____病,TNF-α等细胞因子作为细胞间信号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的____结合后调节免疫应答。其中一类细胞因子(甲类)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促进免疫炎症反应;另一类细胞因子(乙类)则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应答的稳态。研究人员为研究RA的发生与上述两类细胞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图。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_____,属于乙类细胞因子的有_____。
(2)糖皮质激素(GC)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正常机体调节GC分泌的过程如下图所示。GC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会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_____,因此最好在治疗过程中间断补充_____,以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引起严重后果。
(3)研究人员为探究中药姜黄提取物姜黄素对RA的治疗作用做了如下研究。将体重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组,进行如下处理,造模组前期需完成RA动物模型的制备,前期处理完成后再分别进行后期处理。请完成实验方案(填选项前的字母)。
组别前期处理前期处理后关节情况后期处理
正常对照组①②③
造模组注射弗氏完全佐剂④模型组:⑤
姜黄素组:⑥
a.注射弗氏完全佐剂
b.注射生理盐水
c.注射姜黄素
d.关节肿胀
e.关节不肿胀
后期处理15天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两类细胞因子水平相对值,若结果为甲类细胞因子水平______,乙类细胞因子结果与之相反,表明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RA作用。
18、微囊藻是水华暴发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蓝细菌,分泌藻毒素,危害渔业生产,对微囊藻的发生和治理,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指水体中的____元素过多,引起蓝细菌等生物大量繁殖。
(2)微囊藻的发生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如表所示为某湖泊蓝细菌总量、微囊藻占蓝细菌的比例随温度变化的统计表。
温度(℃)蓝细菌总量(×107/mL)微囊藻占比(%)
101.525
153.245
204.360
257.472
3016.597
①微囊藻与其他蓝细菌的种间关系是____。
②微囊藻危害最严重的季节是____,原因是____。
(3)经研究发现,部分细菌能抑制蓝细菌生长甚至杀死蓝细菌,称为溶藻菌。科学家筛选出了溶藻菌菌株HJC-D1,将不同浓度HJC-D1培养液加入微囊藻培养液中,观察培养液叶绿素a含量变化(与微囊藻数量变化呈正相关),结果如图所示。若要有效抑制微囊藻生长,所需HJC-D1最小浓度是____。
(4)溶藻菌的溶藻方式有直接溶藻(在溶藻过程中活菌直接进攻蓝细菌)和间接溶藻(通过分泌某种代谢产物溶解蓝细菌)两种,为验证“溶藻菌HJC-D1可通过间接方式溶藻”,设计如表所示实验,请完善实验设计表: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要点
取材于分组取____得微囊藻培养液,随机均分为A、B、C三组
实验处理A组加入适量含溶藻菌的HJC-D1培养液;B组加入等量溶藻菌HUC-D1培养液的无菌过滤液;C组加入___
藻类培养将A、B、C三组培养液,在____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
测定相关数值测定A、B、C三组培养液中____实验结果预测:____
(5)除溶藻菌外,还可以通过在水华多发水域中施行_____(写出两种)等生物防治措施,达到治理水华的效果。
19、老年痴呆是一类病程不可逆的神经衰退性疾病综合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痴呆(PDD)等,是基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部分由特定的基因变化引起,常表现为语言、记忆、注意力等认知功能减退及行为障碍。电突触是两个神经元细胞膜上由跨膜连接蛋白形成的通道,允许细胞内液从一个细胞流到另一个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某AD患者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原因可能是损伤了位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____区。
(2)神经元在未受刺激时,膜电位状态是内负外正,受到刺激后Na+内流,导致膜电位发生逆转,电突触允许____从已兴奋神经元到未兴奋神经元,导致后者产生兴奋。
(3)如图表示造血干细胞(HSC)动员的机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刺激骨髓中的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促进神经纤维末梢中的____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肽(CGRP),CGRP作为一种____,可作用于HSC的_____(填细胞结构)上的受体,促进HSC迁移至血管中。
(4)AD患者脑部大多有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斑块且患者神经元会发生“过劳死”。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酶切片段被分泌到细胞外发挥功能,其中一段会形成Aβ,以往针对Aβ研发的药物在近几年均被证明无效。科学家研究APP其他酶切片段(如sAPPα),发现sAPPα中一个由I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片段(APPI7mer)就具有sAPPα的生理功能。为探究该多肽在生物个体水平是否有效,有人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将同一批正常小鼠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
组别实验处理检测
实验组给小鼠喂食人工合成的该多肽片段(APP17mer)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电信号变化
对照组经元白给小鼠喂食清水
①请指出该实验方案存在的缺陷:____。
②请改进本实验方案(写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处理方式):___。
20、学习、记忆具有使动物适应环境、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如果在H区的传入神经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这是HFS使H区神经元产生了“记忆”,如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小鼠H区的传人神经纤维中部施加单次强刺激,兴奋经神经纤维传导到该神经元的_____和突触前膜,并导致_____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
(2)据图分析,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进入胞内与_____共同作用,使C酶被激活,图示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的是_____(填对应的序号)。
①谷氨酸的释放
②Ca2+与N受体结合进入海马脑神经元
③A受体的磷酸化
(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对小鼠H区传入神经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元的A受体总量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如果出现______,则验证了图中的Ⅱ过程。
(4)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元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请完善以下实验设计:
步骤1:取一组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小鼠,对小鼠H区传入神经纤维施以HFS,并检测H区神经元突触后膜A受体是否发生磷酸化。
步骤2:______。
步骤3:检测并比较______。
21、某科研机构为研究套种对花生生长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取生长发育状态良好且一致的花生幼苗均分为四份,分别在不遮光、遮光27%、遮光43%、遮光77%的温室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组光合色素含量和RuBPCase(固定二氧化碳的酶)活性及净光合速率的结果如表。再将四组幼苗每组均分,不再遮光,分别置于光照强度为1200Lux的强光和276Lux的弱光(均与温室条件下光强相对比)条件下,立即测量净光合速率(短时间内光合色素含量和RuBPCase活性不发生改变),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遮光处理对呼吸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各组光合色素含量(单位:mg·g-1)和RuBPCase活性、净光合速率相对值
光照强度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RuBPCase活性相对值净光合速率相对值
不遮光1.520.450.3610026
遮光27%1.670.510.3782.220
遮光43%1.720.560.3554.117
遮光77%2.170.790.3418.111
(1)据表分析,遮光程度不同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是______RuBPCase的存在部位是______,其活性降低后花生植株的二氧化碳饱和点将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2)1200Lux光照条件下,随着温室培养价段遮光程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依次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
(3)分析柱形图可知,在温室中遮光条件下培养得到的花生,其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比不遮光的更_____。
(4)本实验给我们在温室中单独种植花生的启示是_____。
三、多选题
22、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一种没有轴突且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的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它和其他神经细胞的联系如图所示。Glu(谷氨酸)是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的神经递质,GABA(γ-氨基丁酸)是可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的神经递质,二者在星形神经胶质细胞中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代谢过程,除此以外,人脑内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往往还能起呈递抗原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图中代谢过程中,组织液起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媒介作用
B.星形神经胶质细胞有维持神经递质含量稳定,保证神经细胞间兴奋的正常传递的作用
C.人脑内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呈递抗原的作用类似于免疫系统中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
D.人脑内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具有传递神经冲动的功能
23、德国科学家瓦尔堡设法把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碳反应分开研究,他的方法是在人工光源“间歇光”下测定光合作用。科研人员重新设计瓦尔堡的实验:分离出某植物的叶绿体,让叶绿体交替接受5秒光照、5秒黑暗处理,持续进行20分钟,并用灵敏传感器记录环境中O2和CO2的变化,部分实验记录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c段为光反应阶段,c~e段为碳反应阶段
B.S1、S3可分别表示光反应释放的O2总量与碳反应吸收的CO2总量,且S1=S3
C.由O2的释放速率和CO2的吸收速率推测光反应速率与碳反应速率始终相等
D.与“间歇光”20分钟相比,持续光照20分钟时叶绿体有机物合成总量更多
24、人体缺乏尿酸氧化酶,人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存在形式为尿酸盐)。尿酸盐经肾小球滤过后,进入原尿,部分被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的尿酸盐转运蛋白URAT1和GLUT9重吸收,最终回到血液,尿酸盐重吸收过量会导致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研究人员对天然化合物F的降尿酸作用进行了研究,给若干只正常实验大鼠(体内有尿酸氧化酶)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获得了若干只高尿酸血症大鼠,并将其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一组设置为模型组,另一组灌服F,设置为治疗组,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空白对照组为灌服生理盐水的正常实验大鼠
A.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间的自变量是尿酸氧化酶的活性
B.F能降低治疗组大鼠血清尿酸盐含量的原因可能是其增加了肾小管上皮细胞上尿酸盐转运蛋白的数量
C.原尿中还有许多物质也需借助载体蛋白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这类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D.设置模型组的作用是进行对比,以观察治疗组中F药物的作用
25、动物的心脏组织有多倍体和能够活跃分裂的二倍体两种类型的细胞,其再生能力与二倍体细胞比例有关。不同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及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如图所示,同时为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哺乳动物心脏细胞的影响,制备基因工程小鼠,使其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恒温动物受寒冷刺激后,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并定向运至靶细胞,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以维持体温
B.变温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同时心脏组织中二倍体细胞比例较高,心脏组织的再生能力较弱
C.基因工程小鼠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受体,不一定会导致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偏高
D.若基因工程小鼠心脏组织中二倍体细胞数目大幅增加,则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抑制正常小鼠心脏组织的再生能力
四、读图填空题
26、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研究者研制了一种“智能”胰岛素(IA)并对其展开了系列实验,以期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1)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_____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经_____运输到靶细胞,促进其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血糖浓度降低。
(2)GT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载体蛋白,IA(见图1)中的X能够抑制GT的功能。为测试葡萄糖对IA与GT结合的影响,将足量的带荧光标记的IA加人红细胞膜悬液中处理30分钟,使IA与膜上的胰岛素受体、GT充分结合。之后,分别加入葡萄糖至不同的终浓度,10分钟后检测膜上的荧光强度。图2结果显示: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_____。研究表明葡萄糖浓度越高,IA与GT结合量越低。据上述信息,推断IA、葡萄糖、GT三者的关系为_____。
(3)为评估IA调节血糖水平的效果,研究人员给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小鼠均分别注射适量胰岛素和A,测量血糖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3。
该实验结果表明A对血糖水平的调节比外源普通胰岛素更具优势,体现在______。
(4)细胞膜上GT含量呈动态变化,当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细胞膜上的GT增多。
若IA作为治疗药物,糖尿病患者用药后进餐,血糖水平会先上升后下降。请从稳态与平衡的角度,完善IA调控血糖的机制图。(任选一个过程,以文字和箭头的形式作答。)
27、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每年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大量人员死亡,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元凶之一。202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在丙型肝炎病毒(HCV)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如图所示。
(1)人体感染HCV会得丙型肝炎,感染肺结核杆菌则易患肺结核。HCV和肺结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
(2)据图2分析,HCV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_____,此过程需要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CD81介导。E1和E2是HCV包膜上的糖蛋白,E1-E2,二聚体的功能可能是_____宿主细胞表面受体,启动病毒感染。
(3)在HCV感染的急性期,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在_____免疫过程中,B细胞识别HCV是其活化的第一个信号,_____细胞与B细胞结合,为B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个信号和细胞因子,B细胞才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_____发挥免疫效应。此外,活化后的_____细胞会接触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并发生免疫应答。
(4)当HCV感染进入慢性期后,由于病毒蛋白对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机体对HCV的免疫应答效果减弱,病毒难以被清除,因此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丙肝的关键。下列受检者血液中的哪些检出物可以作为诊断依据_____。
A.HCV抗体B.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C.HCV的RNAD.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
(5)研究发现,HCV在肝细胞中表达的NS3-4A蛋白既能促进病毒RNA的复制,即图中的步骤_____(填标号),也能促进病毒颗粒的形成,还能降解MAVS(一种蛋白质),而MAVS是诱导肝细胞抗病毒因子基因表达的关键因子。近年来,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系列抗HCV的候选药物,其中包括抑制图中步骤③的buvir、抑制图中步骤④的asvir以及抑制图中步骤②中NS3-4A合成的previr.。试根据题干和图中信息,从理论上推断,抗HCV效果最好的候选药物是_____。
28、海洋牧场是一种海洋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在特定海域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以实现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是海洋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牧场改善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可使某些经济鱼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_____;海洋牧场实现了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2)人工鱼礁投放海底一段时间后,礁体表面会附着大量的藻类等生物。藻类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能有效降低大气中CO2含量,其主要原因是_____。
(3)在同一片海域中,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和未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出现环境差异,从而引起海洋生物呈现镶嵌分布,这体现出海洋生物群落的_____结构。
(4)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是海南省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该牧场某年度重要经济鱼类(A鱼和B鱼)资源量三次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分析,12月没有调查到A鱼的原因可能与其_____的生活习性有关,4月、8月和12月B鱼的平均资源量密度呈_____趋势。
(5)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与邻近海域主要消费者的群落结构指标见表。与邻近海域相比,该牧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高,据表分析其原因是_____。
营养级长度(NR)摄食来源多样性水平(CR)平均营养级多样性(CD)
三亚蜈支洲岛7.606.361.92
南海中西部4.913.491.20
陵水湾4.664.451.49
南沙群岛西南部4.303.401.00
29、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H)可调节人体多种生命活动。双酚A(BP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若进入人体可导致甲状腺等内分泌腺功能紊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及BPA作用位点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在TH分泌的过程中,过程①②③属于_____调节,过程④⑤⑥属于_____调节。
(2)TH是亲脂性激素,可穿过特定细胞的质膜并进入细胞核内,与核内的TH受体特异性结合。这一过程体现激素调节的特点是_____。
(3)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促进胸腺分泌胸腺素。胸腺素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这说明垂体除参与体液调节外,还参与_____。
(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是合成TH所必需的酶,且能促进甲状腺上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进入人体的BPA能抑制TPO活性,可导致血液中TH含量_____,其原因是_____。
(5)有研究表明,BPA也能促进皮质醇分泌,抑制睾酮分泌,说明BPA除影响HPT轴外,还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其他内分泌轴的功能。这些内分泌轴包括_____。
五、探究题
30、绿茶含有丰富的儿茶素,儿茶素被认为在延缓细胞哀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家为探究儿茶素的抗衰老机制,以EGCG(一种儿茶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研究。
(1)关于细胞衰老的机制,自由基学说认为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积累过多,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例如攻击细胞呼吸酶使其活性_____,导致有氧呼吸第_____阶段氧气不能被有效利用,从而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加速细胞衰老。
(2)儿茶素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中和或防止由氧自由基(ROS)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发挥抗衰老的作用。为验证上述观点的准确性,研究者将秀丽隐杆线虫随机均分为4组,利用BHA(常用的抗氧化剂)和EGCG进行相关实验:
①定期检测秀丽隐杆线虫的生存率,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对照组培养在_____的培养基中。
②据图推测EGCG不是通过抗氧化的方式来发挥抗衰老作用的,公众认知可能被颠覆,请说明理由。_____。
(3)为验证上述推测,科学家进一步检测了秀丽隐杆线虫的线粒体呼吸酶活性、细胞呼吸强度和ROS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EGCG组处理后6hROS含量升高的原因是____。培养24h及120h后,细胞呼吸强度恢复,ROS水平降低。表明EGCG首先是通过短期升高ROS的含量;从而____氧化应激反应,然后再通过某种途径降低ROS的含量。
(4)以往的研究表明,ROS的升高会激活体内某种信号通路。该通路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进而清除ROS。请综合上述研究,利用“+”“-”“→”和关键词(EGCG、ROS、SOD、信号通路、线粒体呼吸酶活性)构建EGCG延缓衰老的机制图。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的细胞是下丘脑细胞,A错误;B、体积较大的卵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小,不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胚胎早期发育所需养料储存在卵细胞中,B错误;C、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受体具有特异性,可以识别不同的信号分子,受体分为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两大类,C错误;D、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增大了表面积,有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D正确。故选D。
2、答案:A
解析:反射活动的正常进行不一定需要脊髓和大脑同时参与,如膝跳反射的进行不需要大脑参与,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表达Prokr2蛋白的感觉神经元在电刺激激活抗炎通路中起重要作用,人为激活或破坏该感觉神经元并观察抗炎反应的变化,可验证该感觉神经元在抗炎通路中的作用,B正确;适当电刺激可以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通路,进而驱动肾上腺释放抗炎物质激活抗炎通路(产生抗炎反应),该过程涉及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正确;由题意可知,适当电刺激可以激活抗炎通路,故可通过监测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来检测电刺滋疗法的效果,D正确。
3、答案:C
解析: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调查斑子麻黄种群性别比例时需要随机取样,A错误;S2样地的斑子麻黄种群中老年个体多,幼年个体少,故该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B错误;由题干信息知,S1、S2样地的营养条件优于S3、S4,与S1、S2样地中的斑子麻黄种群相比,S3、S4样地中斑子麻黄幼年雄株比幼年雌株数量多,推测营养不良环境下幼年雄株比幼年雌株生命力更强,C正确;根据图中数据无法说明海拔越高,斑子麻黄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越明显,D错误。
4、答案:D
解析:多效唑处理后,植株高度降低,推测多效唑对木薯抗倒伏具有积极意义,A正确。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进而促进植物高度增加,多效唑可能会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从而发挥其抑制植株长高的作用,使植株高度降低,B正确。多效唑是信息分子,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过程,也不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可以调控细胞的生理活动,C正确。多效唑质量浓度为500mg/L时的块根鲜重大于1000mg/L时的,说明并不是多效唑浓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光合产物向块根转移,D错误。
5、答案:B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甲、乙两组大鼠都进行了异体器官移植,理论上来说都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但由题图可知,乙组大鼠在手术几天后IL-2含量逐渐下降,甲组则相反,推测乙组大鼠在肝移植后出现了免疫耐受,免疫系统不再对供体器官产生细胞免疫或者体液免疫,A正确;异体器官移植后,供体器官作为抗原会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使受体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甲组大鼠在器官移植后体内的IL-2含量逐渐升高,推测IL-2促进了甲组大鼠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错误;使用免疫抑制剂会使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机体易被多种病原体感染,而机体被诱导产生对移植器官的免疫耐受时,其对其他抗原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所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比使用免疫抑制剂安全性高,C正确;若机体对某病原体抗原产生免疫耐受,机体将不能抵抗该种病原体的人侵,这可能会导致持续性感染,D正确。
6、答案:A
解析:A、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如蛋白质、核酸等,A正确;
B、脂肪相较于糖类不易氧化分解,故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B错误;
C、在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看到白色絮状物,属于盐析现象,是一种物理变化,蛋白质结构和肽键数并不发生改变,C错误;
D、饺子馅中的无机盐进入人体细胞后,大多以以离子形式存在,少部分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错误;
故选A。
7、答案:C
解析:A、SOS1和NHX1转运Na+和H+时应先与之结合,但结合部位不同,A错误;
B、SOS1和NHX1转运Na+和H+的过程中,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B错误;
C、抑制细胞呼吸,会减弱H+-ATP泵逆浓度梯度运输H+,从而使细胞膜和液泡膜两侧H+浓度梯度降低,减少SOS1和NHX1向细胞外和液泡内转运,从而影响细胞液渗透压的大小,影响其渗透吸水,C正确;
D、盐碱地土壤渗透压高,SOS1和NHX1均依靠膜两侧H+的浓度梯度分别将Na+逆浓度梯度转运至细胞外和液泡内,要想适应盐碱地,应该表达更多的NHX1将Na+转运至液泡内,D错误。
故选C。
8、答案:D
解析:A、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因而避免输入不明来源的血液可以降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A正确;B、根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检查血浆中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可以作为丙型肝炎检测的依据之一,B正确;C、针对侵入宿主细胞的病毒,先通过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再通过体液免疫将病毒彻底清除,C正确;D、病毒的转录过程发生在病毒侵入的宿主细胞中,D错误。故选D。
9、答案:A
解析:A、衰老细胞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衰老的皮肤细胞也会表现这些特征,A正确;
B、衰老皮肤中出现老年斑的原因是衰老细胞物质运输功能降低,从而导致细胞色素沉积形成老年斑,而控制黑色素形成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会导致老年人头发变白,B错误;
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COL17A1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而不是基因含量的高低)可以作为判断皮肤是否衰老的一个依据,C错误;
D、皮肤干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过程中COL17A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D错误。故选A。
10、答案:D
解析:A、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因此图中4到4过程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A错误;
B、根据题意,“复制前复合体”能启动DNA复制,因此组装完成的时间点是S期前的检验点1,B错误;
C、若用DNA复制抑制剂处理,细胞将停留在S期,即细胞停留在检验点2,C错误;
D、若染色体未全部与纺锤体相连,则染色体不能均分到细胞的两极,即细胞分裂不能通过有丝分裂的后期,因此细胞不能通过检验点4,D正确。故选D。
11、答案:B
解析:A、据图1分析,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当温度达到55℃时,两条曲线重合,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可能原因是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失去活性,A正确;
B、图1中,当温度达到55℃时,两条曲线重合,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真光合速率为0,B错误;
C、结合图1数据可知,植物净光合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为30℃,因此,在进行图2所示实验时,为了减少无关变量带来的干扰,温度应设置在30℃左右最好,C正确;
D、图2中当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净光合速率为0,处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曲线的拐点,即6h和18h,因此图2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2个,图1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的温度条件是40℃,D正确。故选B。
12、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因其能与NMDA结合引起内流产生动作电位,A正确;B、ALS发病机理可能是谷氨酸引起过度内流,神经细胞渗透压升高,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吸水过多涨破,B正确;C、可通过注射抑制谷氨酸信息传递的药物进而抑制Na+过度内流来缓解病症,C正确;D、由题干可知,患者大脑始终保持清醒,因此患者有感觉,D错误。
13、答案:D
解析:D、动物同化量中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D错误。故选:D。
14、答案:C
解析:A、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镰状细胞贫血属于遗传病,A错误;B、青蒿素分子式为,与脂肪、糖原、维生素D均只含有C、H、O三种元素,而过氧化氢酶的组成元素为C、H、O和N等元素,B错误;C、过敏反应是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故假设某患者第一次使用青蒿素后若干天,未见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第二次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则该患者对青蒿素过敏,C正确;D、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是因为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AIDS是免疫缺陷病,故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是由于人体的T细胞大量受到攻击,从而导致免疫功能缺失,D错误。
15、答案:A
解析:A、若PQ是非同源染色体,则1和3交换位置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正确。
16、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D基因共能编码152个氨基酸还余三个碱基,所以D基因含有的碱基数为152×3+3=459,A错误:E基因中编码第2个和第3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为5'-GTACGC-3',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得,其互补DNA序列是5'-GCGTAC-3',B正确;噬菌体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4种脱氧核苷酸,C错误;由图可知,E基因和D基因编码区序列存在部分重叠,但重叠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相同,D错误。
17、答案:(1)自身免疫;特异性受体;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TNF-α和IL-6;IL-4和IL-10
(2)减退;ACTH
(3)①b;②e;③b;④d;⑤b;⑥c;姜黄素组高于对照组,低于模型组
解析:(1)类风湿关节炎(RA)属于自身免疫病。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时,细胞间的信号分子(细胞因子)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细胞因子(甲类)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类风湿关节炎(RA)是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关节受损,而甲类细胞因子可促进免疫炎症反应,乙类细胞因子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根据柱形图可知,RA患者体内的TNF-α和IL-6含量高于健康志愿者,推测TNF-α和IL-6属于甲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属于乙类细胞因子。
(2)长期大剂量使用GC,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CRH和ACTH,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的GC减少,使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减退。为了防止患者肾上腺皮质萎缩,在治疗期间应该间断补充ACTH,使肾上腺皮质分泌GC。
(3)根据表格和题意可知,造模组前期注射弗氏完全佐剂的目的是完成RA动物模型的制备,所以正常对照组前期不用注射该药剂,而是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b)。前期处理后关节情况是正常对照组的关节不肿胀(e),造模组的关节肿胀(d)。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姜黄素对RA的治疗作用,所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注射姜黄素。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可知,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后期处理都是注射生理盐水(b),姜黄素组的后期处理是注射姜黄素(c)。
若实验结果为姜黄素组的甲类细胞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低于模型组,乙类细胞因子结果与之相反,表明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RA作用。
18、答案:(1)氮、磷
(2)种间竞争;夏季;高温时蓝细菌数量大、微囊藻占蓝细菌比例高
(3)5%
(4)生长状况良好(或生理状况相似);等量未培养过HJC-D1的培养液;相同且适宜;微囊藻种群密度(或叶绿素a含量);A、B两组微囊藻种群密度(或叶绿素a含量)均明显低于C组,且B组微囊藻种群密度等于A组的(答案必须体现出不同组之间的比较)
(5)种植挺水植物、投放(滤食性)鱼类(合理即可)
解析:(1)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的富集,使水中某些藻类植物大量生长,使水体富营养化。
(2)微囊藻与其他蓝藻竞争阳光等环境资源,所以两者属于竞争关系。由表格可知,温度为30℃时蓝藻数量大、微囊藻占蓝藻比例高,故微囊藻危害最严重的季节是夏季。
(3)由图中曲线可知,加入5%和10%浓度HJC-D1培养液时,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相比最低,有效抑制微囊藻生长,故所需HJC-D1最小浓度是5%。
(4)为验证“溶藻菌HJC-D1通过间接方式溶藻”,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溶藻菌的溶藻方式,对照组、实验组是直接溶藻(在溶藻过程中活菌直接进攻蓝藻)和间接溶藻(通过分泌某种代谢产物溶解蓝藻)两种,因变量为微囊藻种群密度;取生长状况良好(或生理状况相似)的微囊藻培养液,均分为A、B、C三组;A组加入适量含溶藻菌的HJC-Dl培养液,B组加入等量溶藻菌HJC-D1培养液的无菌过滤液,C组加入等量无菌培养液(或等量未培养过HJC-D1的培养液)将三组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A、B、C三组培养液中微囊藻种群密度(或叶绿素含量)预测实验结果为A、B两组微囊藻种群密度均明显低于C组。
(5)除溶藻菌外,还可以通过在水华多发水域中种植水草等水生植物,可以与浮游藻类竞争光照等资源,制约了浮游藻类的数量;投放(滤食性)鱼类如鲢鱼、鳙鱼等可以捕食藻类,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
19、答案:(1)S
(2)局部电流(或神经冲动或电信号)
(3)突触小泡神经递质(或信号分子);细胞膜
(4)①多肽不可通过喂食方式给药:对照组不应喂食清水
②需要对实验组小鼠海马区局部直接给药(APP17mer),比如注射等;应对对照组小鼠海马区局部直接给等量生理盐水(或对对照组小鼠海马区局部直接给等量的其他无效多肽)
解析:(1)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S区控制说话,如有损伤,则可能导致人不能说话。
(2)电突触是两个神经元细胞膜上由跨膜连接蛋白形成的通道,允许细胞内液从一个细胞流到一个细胞,所以动作电位产生后电突触允许局部电流(或神经冲动或电信号)从已兴奋神经元到未兴奋神经元,导致后者产生兴奋。
(3)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神经肽(CGRP)],CGRP与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肌细胞或腺体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从而实现兴奋的传递。
(4)APP17mer是多肽,不能口服,否则会被消化酶消化成氨基酸,不能发挥作用,可以采用注射处理。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对照组不应该喂等量清水,而应该对对照组小鼠海马区局部直接给等量生理盐水(或对对照组小鼠海马区局部直接给等量的其它无效多肽),然后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电信号变化。
20、答案:(1)胞体、树突;突触小泡
(2)钙调蛋白;①③
(3)A受体总量不变,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增加
(4)将另一组未突变小鼠做同样处理并检测;在再施加HFS后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解析:(1)突触前膜属于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而成的突触小体膜的一部分。在小鼠H区的传入神经纤维中部施加单次强刺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经神经纤维传导到该神经元的胞体、树突和突触前膜,并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进而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2)从图中可以看出,Ca2+通过N受体进入细胞内与钙调蛋白结合,激活C酶。谷氨酸是一种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以胞吐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a2+通过N受体进入海马脑神经元的过程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A受体的磷酸化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综上分析,图示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的是①③。
(3)分析图示可知:Ⅱ过程为细胞内的A受体转移至细胞膜上。对小鼠H区传入神经纤维施以FH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元的A受体总量不变,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增加,则说明有较多的胞内A受体通过Ⅱ过程转变成了细胞膜上的A受体。
(4)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元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自变量为实验小鼠T的磷酸化位点是否发生了突变。取一组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小鼠,对突变小鼠H区传入神经纤维进行HFS处理并检测H区神经元突触后膜A受体是否发生磷酸化,这是对实验组的处理和检测,因此还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做同样处理的对照实验并检测。为验证是否有“记忆”发生,本实验应检测和比较以上两组小鼠在再施加HFS后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21、答案:(1)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均逐渐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大;叶绿体基质;下降
(2)在1200Lux光照条件下,随着温室培养阶段遮光程度的增加,RuBPCase活性明显下降,严重抑制了暗反应的进行
(3)强
(4)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合理密植)
解析:(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均逐渐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大。RuBPCase催化二氧化碳的固定,说明其存在部位是叶绿体基质。二氧化碳饱和点是植物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所需的二氧化碳浓度,RuBPCase活性降低后,固定的二氧化碳减少,花生植株的二氧化碳饱和,点下降。
(2)据表格数据可知,随遮光程度的增加,RuBPCase活性相对值逐渐降低,叶绿素的含量逐渐增加。在1200Lux光照条件下,RuBPCase活性下降会严重抑制暗反应进行,从而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
(3)分析柱形图可知:随遮光程度的增加,276Lux弱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加,说明在温室中遮光条件下培养得到的花生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比不遮光的更强。
(4)本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温室种植花生时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合理密植),避免种植过密导致植株间相互遮挡,光照减弱,从而避免花生产量下降。
22、答案:CD
解析:突触间隙充满了组织液,在图中代谢过程中,组织液起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媒介作用,A正确;据图分析可知,某种条件下,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可回收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也可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促进生成神经递质,因此星形神经胶质细胞有维持神经递质含量稳定,保证神经细胞间兴奋的正常传递的作用,B正确;据题意可知,人脑内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往往还能起呈递抗原的作用,这种作用类似于免疫系统中树突状细胞的作用,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呈递抗原,C错误;由题意可知,星形神经胶质细胞没有轴突且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因此人脑内星形神经胶质细胞不具有传递神经冲动的功能,D错误。
23、答案:ABC
解析:光反应阶段需要光照,碳反应阶段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a~c段既有光反应,也有碳反应,c~e段在黑暗开始之前也有光反应,黑暗开始之后,只有碳反应,没有光反应,A错误;虚线表示O2释放速率的变化,实线表示CO2吸收速率的变化,结合题图可知,S1+S2表示光反应释放的O2总量,S2+S3表示碳反应吸收的CO2总量,B错误;从图中光照开始来看,一段时间内O2的释放速率明显大于CO2的吸收速率(即光反应速率大于碳反应速率),而碳反应速率限制了光反应的速率,所以才会导致O2的释放速率下降,C错误;如果是持续光照,那么光反应可为碳反应持续提供NADPH和ATP,使碳反应不间断进行且反应速率保持不变,则与“间歇光”20分钟相比,持续光照20分钟时叶绿体有机物合成总量更多,D正确。
24、答案:ACD
解析:空白对照组为灌服生理盐水的正常实验大鼠,该组大鼠体内的尿酸氧化酶活性正常,模型组大鼠灌服了尿酸氧化酶抑制剂,该组大鼠体内的尿酸氧化酶活性受到抑制,故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间的自变量是尿酸氧化酶的活性,A正确。在跨膜运输方式中,需要借助载体蛋白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C正确。设置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的目的是相互对照,将模型组和治疗组中大鼠血清尿酸盐含量进行对比,可观察到治疗组中F药物的作用,D正确。
25、答案:AB
解析:激素产生后一般通过血液运送至全身,不是定向运至靶细胞,A错误;分析题意可知,心脏中二倍体细胞的比例越大其再生能力越强,变温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心脏中二倍体细胞的比例较高,心脏组织的再生能力较强,B错误;甲状腺激素几乎可以作用于所有组织细胞,小鼠仅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不一定会使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偏高,C正确;基因工程小鼠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受体,若其心脏组织中二倍体细胞数日大幅增加,说明甲状腺激素降低了正常小鼠心脏中二倍体细胞的比例,从而抑制了正常小鼠心脏组织的再生能力,D正确。
26、答案:(1)胰岛B;体液
(2)膜上的荧光强度降低;葡萄糖与A竞争结合GT
(3)IA能响应血糖浓度变化发挥作用(IA降血糖的效果更久且能避免低血糖的风险)
(4)
解析:(1)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其经体液运输到靶细胞起作用。
(2)由图2可知,随着红细胞膜悬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膜上荧光强度降低,即葡萄糖浓度越高,IA与GT结合量越低,推测葡萄糖与IA竞争结合GT。
(3)由图3可知,给糖尿病小鼠注射适量的IA比注射适量的胰岛素降血糖的效果更好;给正常小鼠注射适量的IA比注射适量的胰岛素降血糖的效果差,说明IA降血糖的效果更久且能有效避免低血糖的风险。
(4)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与GT结合增多,IA与GT结合减少,IA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增多,细胞膜上的GT增多,进一步促进葡萄糖与GT的结合,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升高,血糖浓度下降。血糖浓度下降时,葡萄糖与CT结合减少,IA与GT结合增多,IA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减少,细胞膜上的GT减少,进一步减少葡萄糖与GT的结合,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降低,血糖浓度上升。
27、答案:(1)有无细胞结构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传媒公司协议合同范本
- 制作简易合同范本
- 农户贷款保证合同范本
- 农村住宅设计合同范本
- 上海植物租摆合同范本
- 公积金租房合同范本
- 五人合伙合同范本
- 二手公寓房购买合同范本
- 正规合同范本买卖
- 仓库货品保管合同范本
- 年处理量48万吨重整装置芳烃精馏的工艺设计-二甲苯塔
- CRPS电源设计向导 CRPS Design Guide r-2017
- 16防冲工题库题库(238道)
- SH/T 1627.1-1996工业用乙腈
- GB/T 5534-2008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
- GB/T 3452.2-2007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 GB/T 30797-2014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总砷的测定
- GB/T 20057-2012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平挡圈和套圈无挡边端倒角尺寸
- GB/T 19808-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90mm的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拉伸剥离试验
- GB/T 12771-2019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 工程验收及移交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