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民语言应用能力调查报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d2a732847e0fb919358b4a3543405e/6ad2a732847e0fb919358b4a3543405e1.gif)
![2013年上海市民语言应用能力调查报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d2a732847e0fb919358b4a3543405e/6ad2a732847e0fb919358b4a3543405e2.gif)
![2013年上海市民语言应用能力调查报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d2a732847e0fb919358b4a3543405e/6ad2a732847e0fb919358b4a3543405e3.gif)
![2013年上海市民语言应用能力调查报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d2a732847e0fb919358b4a3543405e/6ad2a732847e0fb919358b4a3543405e4.gif)
![2013年上海市民语言应用能力调查报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d2a732847e0fb919358b4a3543405e/6ad2a732847e0fb919358b4a3543405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上海市民语言应用能力调查报告为了客观、准确地了解上海市民的语言应用能力,2013年上海市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市13岁及以上市民中开展了一次调查,共获取成功样本1008份。本次调查采用了五分评价法,其中5分为很好、4分为较好、3分为一般、2分为较差、1分为差,且对各项语言能力评分仅针对所有表示“会/会一些”该种语言的市民。市民语言能力的区分标准:“听”指能听懂广播、谈话;“说”指能进行人际交流;“读”指能阅读书报;“写”指能进行基本文体写作。调查主要结果如下:一、97%的市民表示会或会一些普通话1.97%的市民表示会或会一些普通话调查显示,97%的市民表示“会/会一些”普通话。分年龄看,13-40岁市民中表示“会/会一些”普通话的比例为100%,41-60岁为96.9%,61-70岁为95.5%,71岁及以上为89.4%。2.绝大多数市民普通话“听说读写”能力在3分及以上以普通话“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看,认为自己能力在3分及以上的市民比例,“听”为94.5%,“说”为91.1%,“读”为90.3%,“写”为88.6%。3.各年龄段“说”的差距大,“写”的差距小分年龄看,市民的普通话“听说读写”能力总体上呈现随年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其中,各年龄段“说”的能力差距最大,13-20岁市民平均为4.3分,比71岁及以上市民高1.1分;“写”的能力差距最小,13-20岁市民平均为4.1分,比71岁及以上市民高0.7分。另外两项能力的同比差距,“听”为相差0.8分,“读”为相差0.9分(见表1)。表1分年龄上海市民普通话应用能力评分单位:分年龄段听说读写13-20岁4.54.34.44.121-30岁4.44.24.34.131-40岁4.34.14.24.041-50岁4.33.93.93.751-60岁4.23.63.73.561-70岁4.03.63.63.571岁及以上3.73.23.53.44.学历越高普通话能力越强分学历看,市民普通话四项能力总体上呈现随学历升高而上升的趋势。其中,“硕士及以上”市民四项能力平均分均为最高,为4.6分-4.8分之间;“小学及以下”市民四项能力平均分均为最低,为2.8分-3.5分之间。“初高中”和“大专和本科”的四项能力在3.5分-4.5分之间(见表2)。表2分学历阶段上海市民普通话应用能力评分单位:分学历阶段听说读写小学及以下3.53.13.12.8初高中4.03.63.73.5大专和本科4.54.34.34.2硕士及以上4.84.64.74.75.沪生市民普通话能力总体上与非沪生市民无大差异上海出生的市民普通话“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平均分依次为4.2分、3.8分、3.9分和3.7分,与非上海出生的市民的四项能力相比,“听读”的平均分相同,“说写”均低0.1分,总体上无大差异。二、81.4%的市民表示会或会一些上海话1.81.4%的市民表示会或会一些上海话调查显示,81.4%的市民表示“会/会一些”上海话。分年龄看,13-20岁市民中表示“会/会一些”上海话的比例为78.8%,21-40岁为68.6%,41-60岁为86.2%,61-70岁为93%,71岁及以上为89.4%。2.不足八成市民上海话“听说”能力在3分及以上以上海话的“听说”两项能力看,认为自己能力在3分及以上的市民比例,“听”为79.3%,“说”为74.4%。3.各年龄段“说”的差距大,“听”的差距小分年龄看,市民上海话“听说”两项能力总体上呈现“两端低,中间高”的倒U型分布,即青少年群体和老年群体的能力相对较差,中青年群体的能力相对较好,并且“说”的差距大,各年龄组之间同比差距为1.2分;“听”的差距小,各年龄组之间同比差距为0.6分(见表3)。表3分年龄段上海市民上海话应用能力评分单位:分年龄段听说13-20岁3.83.021-30岁4.23.831-40岁4.13.741-50岁4.34.051-60岁4.34.161-70岁4.44.271岁以上4.13.84.小学及以下学历市民上海话能力最低分学历看,市民上海话“听说”两项能力呈现随着学历升高而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大专和本科”市民两项能力平均分最高,分别为“听”4.4分,“说”4.1分;“小学及以下”市民平均分最低,分别为“听”3.8分,“说”3.6分(见表4)。表4分学历阶段上海市民上海话应用能力评分单位:分学历阶段听说小学及以下3.83.6初高中4.23.9大专和本科4.44.1硕士及以上4.33.65.沪生低龄市民上海话水平堪忧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出生的市民中,13-20岁市民上海话“听说”能力均为各年龄段最低。其中,“听”的能力平均分为3.9分,低于上海出生市民平均分0.4分;“说”的能力平均分为3.1分,低于上海出生市民平均分1分(见表5)。表5分年龄段上海出生市民上海话应用能力评分单位:分上海话听说13-20岁3.93.121-30岁4.44.231-40岁4.34.141-50岁4.44.251-60岁4.44.261-70岁4.44.271岁以上4.24.0平均分4.34.1三、47.5%的市民表示会或会一些英语1.47.5%的市民表示会或会一些英语调查显示,47.5%的市民表示“会/会一些”英语。分年龄看,13-20岁市民中表示“会/会一些”英语的比例为92.3%,21-40岁为75.7%,41-60岁为33.9%,61-70岁为21%,71岁及以上为19.5%。2.约三成市民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3分及以上以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看,认为自己能力在3分及以上的市民比例,“听”为30.4%,“说”为28.4%,“读”为31.1%,“写”为28.7%,均在3成左右。3.各年龄段“读”的差距大,“写”的差距小分年龄看,市民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总体上呈现出青年群体高于中老年群体的分布特征,并且“读”的能力差距相对较大,各年龄组间同比差距为1.7分;“听”的能力差距相对较小,各年龄组间同比差距为1.3分;“说”和“写”的能力各年龄组间同比差距均为1.5分(见表6)。表6分年龄段上海市民英语应用能力评分单位:分年龄段听说读写13-20岁3.23.13.33.221-30岁3.33.33.53.331-40岁2.82.62.92.641-50岁2.72.52.82.451-60岁2.01.81.81.861-70岁2.12.12.22.271岁及以上2.42.32.52.24.学历越高英语能力越强分学历看,市民英语四项能力呈现随学历升高而上升的趋势。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市民的四项能力平均分均为最高,分别为“听”3.6分、“说”3.4分、“读”3.9分、“写”3.5分;“小学及以下”学历市民的四项能力平均分均为最低,与“硕士及以上”学历市民相比,“听说读写”依次分别相差1.8分、1.6分、2.1分和1.5分(见表7)。表7分学历程度上海市民英语应用能力评分单位:分学历阶段听说读写小学及以下1.81.81.82.0初高中2.32.22.22.2大专和本科3.02.83.12.9硕士及以上3.63.43.93.55.沪生市民与非沪生市民英语能力差别不大上海出生的市民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平均分依次分别为2.8分、2.7分、2.9分、2.7分,与非上海出生的市民四项能力平均分2.8分、2.7分、3.0分、2.8分相比,差别不大。四、29.7%的市民会其他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1.29.7%的市民会或会一些其他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根据语言学分类,汉语方言可以分为7大种类,本次调查遵循此分类。如果市民表示会多种同类汉语方言,则视为会一种该类方言计入,同类少数民族语言也视为一种少数民族语言计入。调查显示,除了上海话以外,29.7%的市民表示“会/会一些”其他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其中,表示“会/会一些”其他汉语方言的占29.5%,表示“会/会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占0.4%。2.北方方言和吴方言会者最多在汉语方言方面,分方言种类看,上海市民中表示会或会一些北方方言和吴方言的人数比例最高,分别为15%和14.4%。从综合应用能力评分看,市民的该两种方言平均分分别为3.7分和3.6分。会客家方言的市民比例最小,仅为0.5%,综合应用能力评分为2.8分。在少数民族语言方面,表示会维吾尔族语的市民比例相对最高,为0.2%;藏语次之,为0.1%;另有个别市民表示会满语(见图1)。图1市民表示会其他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比例3.中青年及老年市民中会者居多分年龄看,21-30岁市民中会其他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比例最高,为43.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其次为71岁及以上老年市民,比例为35.4%;31-40岁市民比例也相对较高,为35.3%。13-20岁市民会其他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比例最低,为19.2%(见表8)。4.硕士及以上学历市民中会者居多分学历看,硕士及以上学历市民会其他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比例最高,为47.2%;其次是大专和本科学历市民的比例,为31.5%。而初高中学历市民的比例最低,为27.1%(见表8)。表8分年龄、分学历市民会其他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比例单位:%年龄人数比例学历人数比例13-20岁19.2小学及以下28.721-30岁43.5初高中27.131-40岁35.3大专和本科31.541-50岁19.7硕士及以上47.251-60岁20.461-70岁2571岁及以上35.45.0.2%的汉族市民表示会少数民族语言汉族市民中,表示会少数民族语言的占0.2%。其中,表示会维吾尔族语的占0.1%,表示会藏语的占0.1%(如果推断市民总体,应考虑抽样误差)。6.30.8%的少数民族表示会汉族方言46.2%的少数民族市民表示会其他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占所有会其他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市民的2%。其中,30.8%的少数民族表示会汉族方言,15.4%的少数民族市民表示会少数民族语言,7.7%的少数民族市民会本民族语言。五、7.8%的市民表示会英语以外的其他外语1.7.8%的市民表示会英语以外的其他外语除了英语外,7.8%的市民表示会其他外语。其中,日语和俄语会的人数比例居前两位,分别占3.7%和2.2%,并且市民就该两种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平均分分别为2.8分和2.4分,水平也相对不高。在其他主要外语中,会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市民比例最小,仅为0.1%(如果推断市民总体,应考虑调查误差),综合应用能力评分分别为2分和1分(见图2)。图2会除英语外其他外语的市民人数比例2.青年群体会者居多分年龄看,13-20岁市民中会其他外语的人数比例最高,为19.2%;其次为21-30岁,为13.6%;51-60岁市民中的比例最低,为4.3%。而61岁以上市民中会其他外语的人数比例均接近7%,主要与建国初期我国俄语教学力度加大有关(见表9)。3.硕士及以上市民会者居多分学历看,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市民会其他外语的人数比例最高,为30.6%;“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市民的人数比例最低,为3.4%(见表9)。表9分年龄、分学历市民会除英语以外其他外语的人数比例单位:%年龄段人数比例学历阶段人数比例13-20岁19.2小学及以下3.421-30岁13.6初高中3.931-40岁4.7大专和本科1241-50岁5.5硕士及以上30.651-60岁4.361-70岁771岁及以上7.14.23.1%的少数民族市民表示会其他外语少数民族市民中,表示会其他外语的占23.1%,占所有会其他外语市民的3.8%,并且,其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平均分均值为3.67分,相对较高。六、86.7%的市民赞同保护和传承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1.86.7%的市民赞同保护和传承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针对是否应当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提问,86.7%的市民选择“是”,9.3%的市民选择“否”,4%的市民表示“不清楚”。2.中青年市民赞同保护和传承的比例高分年龄看,赞同保护和传承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市民人数比例基本呈现随年龄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21-30岁市民的赞同人数比例最高,为92.9%;71岁及以上市民的赞同人数比例最低,为78.8%(见表10)。3.高学历市民赞同保护和传承的比例高分学历看,赞同保护和传承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市民人数比例呈现随学历升高而升高的趋势。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市民的赞同人数比例最高,为88.9%;“小学及以下”学历市民的赞同人数比例最低,为74.7%(见表10)。表10分年龄、分学历市民赞同保护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比例单位:%年龄人数比例学历人数比例13-20岁90.4小学及以下74.721-30岁92.9初高中87.131-40岁85.9大专和本科88.841-50岁86.6硕士及以上88.951-60岁87.761-70岁84.571岁及以上78.84.沪生市民的赞同比例略高于非沪生市民上海出生的市民中,赞同保护和传承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市民人数比例为88.4%,略高于非上海出生市民83%的人数比例。5.少数民族市民的赞同比例略低于汉族市民分民族看,少数民族市民表示赞同、反对和不清楚的比例分别为84.6%、7.7%和7.7%,汉族市民中表示赞同、反对和不清楚的比例分别为86.7%、9.3%和3.9%。七、非沪生市民学习上海话意愿高于沪生市民1.35.5%的市民愿意学习或继续提高上海话能力针对是否愿意学习或继续提高上海话应用能力的提问,35.5%的市民选择“愿意”,63.6%的市民选择“不愿意”,0.9%的市民表示“不清楚”。上海出生与非上海出生的市民中,选择“不愿意”的分别占66.4%和57.4%。需要指出的是,上海出生市民绝大多数上海话水平不低,表示不愿意的原因与非上海出生市民多有不同。2.中青年市民学习上海话的意愿最高分年龄看,在表示愿意学习或继续提高上海话应用能力的市民中,31-40岁市民的选择人数比例最高,为42.9%;其次是13-20岁市民,比例为42.3%。而71岁及以上市民选择愿意的人数比例最低,为26.5%(见表11)。3.非沪生市民学习上海话意愿高于沪生市民多数年龄组的非上海出生市民学习上海话意愿高于上海出生市民,尤其是中青年市民的意愿更高。从不同年龄组看,41-50岁市民的学习意愿比例要高出上海出生同年龄市民的意愿比例22.9个百分点,21-30岁市民同比高出16.2个百分点,31-40岁市民同比高出8.9个百分点(见表11)。4.不同学历市民学习上海话意愿差别不大分学历看,在表示愿意学习或继续提高上海话应用能力的市民中,不同学历市民之间差别不大,最高为小学及以下学历市民,愿意人数比例为37.9%,最低为初高中学历市民,愿意人数比例为34.7%(见表11)。表11分年龄、分学历市民愿意学习和提高上海话能力的人数比例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珠宝居间费合同范本:珠宝首饰交易中介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光伏电站购售电合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协议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合同保险费风险评估与预警协议
- 2025年度合伙合同范本:区块链技术应用合作开发合同
- 2025年度绿色施工瓦工分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调解协议范本
- 2025年度广福花园A19栋5号房屋租赁合同补充协议
- 2025年度地铁隧道加固施工安全质量责任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 2025年度冠梁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合同
-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操作手册
- 2024年10月时政100题(附答案)
- 《走进神奇》说课稿
- 江苏省无锡市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内蒙古中考语文试卷五套合卷附答案
- 2024年保密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夺冠)
- 湖南2024年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直属事业单位招聘27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含评分细则)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学习双重否定句 部编版
- 不需公证的遗嘱范文
- 南京地区幼儿园室内空气污染物与儿童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