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建立受害人财产申报制度的思考
在中国最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申报死刑人所有权的制度,并对申报的主题、期限和处罚作出了一些基本规定,但不详细。仅凭目前规定还不足以使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取得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有必要就该制度在立法上给予进一步的具体化和完善。(一)提交程序要求1.财产变动情况的理解按照法律规定,在发出报告财产令之前,人民法院必须先发执行通知,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才能要求被执行人申报财产。这是必经程序。从期间角度说,根据法条,被执行人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一年”是一个时间段,这段时间里的财产情况应该如何理解呢?笔者认为,相对申报“当前”这一特定时间点,是指的静态的财产情况,而“一年”这一时段要求报告的是动态的财产情况,应是指在此期间内的财产变动情况,即要报告取得了哪些财产及取得的方式,如购买、建造、受赠、接受支付等等,减少了哪些财产及减少的方式,如消费、转让、赠与等等。这里有个问题,即,从收到执行通知到申报之日这个时间段的财产变动情况是否要申报呢?从法律条文字面理解,应当不包括这个时间段,但从道理上又讲不通。被执行人申报财产时,几个月甚至一年前的财产变动情况都要申报,而收到执行通知至申报之日这段刚刚过去的期间内发生的财产变动情况却不需要申报,这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如此会给被执行人漏报、瞒报留下可乘之机。因此,应当明确要求被执行人同时申报这个时间段内其财产变动情况,这样才符合立法原意。2.被执行人法定代理人鉴于作为自然人的被执行人可能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行为能力人,因此,还应将申报的主体由被执行人扩张至被执行人的法定代理人。被执行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员是财产申报义务人。被执行人是私营、个体或合伙经营组织(包括以挂靠、联营等形式获得国有、集体所有制经济性质的私营、个体或合伙经营组织),其业主、合伙人是申报义务人,所申报的财产不足以清偿本案债务的,申报义务人必须同时申报其个人财产。3.关于询问笔录的申报—申报的形式要件。被执行人应当以书面的形式向法院申报财产状况,在被执行人不能书写时,可以通过法院制作询问笔录的形式申报。但不管是哪种形式,都必须有被执行人的签字确认,以示是其真实的意思表示。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应当由本人在报告上签名确认,被执行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当由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报告应注明日期。4.被执行人财产申报的价值取向现有法律规定被执行人必须报告财产状况,但应报告哪些具体内容,则还不够详尽、全面。事实上,被执行人很可能在申报时仅作概括性报告,或作不全面的报告,将来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根本无法逐项对照。被执行人显然可以寻找托辞为自己辩解,法院更难以认定其作了虚假陈述,从而无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故在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中,应体现由被执行人向法院全面、真实和详尽披露财产状况的制度价值取向,这就涉及到财产申报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即全面申报责任原则。执行人必须对自己所有的财产,向执行机构全面如实地进行申报和披露。5.财产申报的继续在被执行人所申报的财产不足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时,被执行人对首次申报后重大财产的取得和处分情况,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法院定期申报。这是因为,被执行人在执行程序中是不能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的,其履行义务一直持续到案件全部执结为止。那么,其申报的义务自然应当一并随之持续,只是申报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其后财产的取得和处分问题。由于案件的执行需要一定的期限,而在一定的期限内,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往往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执行中,被执行人应定期向法院报告其财产状况,特别是在所定期限内的生产、销售、资金收入、支出、个人消费等情况。已向执行法院申报过的财产,被执行人不得挪作他用,确因生产、经营或维护其基本生活需要使用的,必须得到法院批准。重大的财产处分行为应当征得申请执行人的同意。被执行人在财产申报之后财产情况发生变动,影响申请执行人债权实现的,应当在财产的所有权转移或实际占有该项财产、收益之日起10日内向执行法院补充申报。(二)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被执行人违反申报义务的责任追究是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中的一个最重要部分。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是被执行人即申报义务人,包括前述负有申报义务的被执行人的法定代理人、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员、业主、合伙人等。具体制裁法则的设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规定:1.财产申报故意拒报或受制裁被执行人如果确无能力偿债,就会坦然地履行申报义务;如果有能力履行而不愿履行,并且只要他有效地隐匿了财产,他就会向法院履行财产申报义务,尽管这种申报是虚假的,却无需冒拒绝申报而受制裁的风险。所以,这种明显违法的行为并不多见。被执行人拒绝财产申报的,属故意抗拒执行,法院可直接对被执行人(申报义务主体)制裁,予以拘留,并可同时处以罚款。实务操作中,如在法院实施处罚前被执行人按要求进行了财产申报的,原处罚决定可不再执行;如申报义务主体在被拘留期间进行申报的,法院也可提前解除拘留。2.虚构申报,经费不足这是被执行人违反财产申报义务最常见的情形。拒绝财产申报属明显违法的行为,故被执行人一般不会公然选择拒不申报而遭到法律的立即制裁。经常发生的情况是,被执行人为了隐匿具有执行价值的财产,往往会将法院、申请执行人已掌握的或者一些价值不大,难以处置,无法执行的财产进行申报。为戒除被执行人作虚假申报以侥幸逃债的恶意,必须给予此种行为严厉制裁。一旦法院发现在被执行人申报前存在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申请执行人通过自身努力发现了其他可供执行财产线索,经法院查证属实,便足以认定被执行人构成虚假申报,可以予以拘留并同时处以罚款。3.人之债权实现被执行人报告财产后,其财产情况发生变动,影响申请执行人债权实现的,如其在变动之日起10日内未向执行法院申报,而且并非由于不可抗力之阻碍,法院及申请执行人发现后,执行法院应即对其予以拘留、罚款,并执行新取得的财产。4.明确违反申报申报义务者的处罚期限,并重新再课我国法律、法治理念不允许对同一违法事实采取重复司法拘留、罚款措施,所以,一旦拘留期满释放,对被执行人却仍然执行不到财产,客观上造成被执行人轻视法律的权威。笔者认为,在对违反申报义务者的处罚中,在一定条件下多次采取强制措施并不违反这一原则。具体而言,在被执行人拒不申报受到处罚后,法院可重新再课以申报期限,责令其申报,如被执行人仍不申报或瞒报,则构成新的违法事实,法院得以再次处罚;在被执行人因虚假申报受到处罚后,法院再次责令其申报,如新的申报又查证不实,再构成一个新的违法事实,在此基础上,法院亦得以再次作出处罚。5.应将违法行为人申报财产申报纳入“刑法规定”,依法申报人或执行法官的生活根据目前法律规定,对违反申报义务的,可处以罚款或拘留。但这些措施在司法实践中难以对被执行人起到足够的威慑作用。究其原因,被执行人通过隐匿财产方式,能迫使申请执行人与之妥协,作出让步,从中受益。目前对违反申报义务者是否能追究刑事责任仍并无直接规定。观之国外相关立法,这一方面不能不说是我国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一大缺憾。但笔者仍然认为,对违反申报义务者处以刑事责任是符合我国相应的立法精神的。笔者建议,可在申报通知中通过申报须知等内容,使被执行人知道不按规定申报情节严重将依据《刑法》第313条追究刑事责任。这样迫使被执行人如实申报。如其胆敢以身试法,其填写的财产申报表将成为其构成妨碍民事诉讼或拒执罪的重要证据。在此制度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应商档案管理》课件
- 《园林景观分析》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三章第二、三章章末总结教学课件
- 《密尔沃基美术馆》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全员工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职工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合集职员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文大合集【人力资源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汇编职工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汇编【人事管理篇】
-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危险化学品MSDS(聚乙烯)
-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件(全)全书教学教程完整版电子教案最全幻灯片
- 纸箱类检测讲解
- DB32∕T 3216-2017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服务规范
- DB22∕T 2880-2018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规程
- 进化生物学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
- 2022年新媒体编辑实战教程试题带答案(题库)
- 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实践研究报告
- 【课文翻译】新人教必修三 Unit 1-Unit5 课文翻译(英汉对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