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分析不同视角下的内涵及学习层次的对比_第1页
和声分析不同视角下的内涵及学习层次的对比_第2页
和声分析不同视角下的内涵及学习层次的对比_第3页
和声分析不同视角下的内涵及学习层次的对比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和声分析不同视角下的内涵及学习层次的对比

一、充分认识和声技法在第一钢琴理论中的作用,提高分析的基础和声和声是大多数音乐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专业学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和声写作和和声分析。和声分析是掌握和声基础知识、提高和声写作技巧的重要途径,也是音乐作品分析的重要内容。其初级阶段从和声材料入手,学习分析的基本方法,解释和弦或某种和声技法的运用,了解以和弦为基础的各种和声形态及变化,认识音乐作品的典型和声现象。其高级阶段从和声语汇分析入手,通过对一首完整音乐作品的分析,将和声语汇的运用及变化、调性布局及发展逻辑、和声陈述及发展方法与主题旋律、曲式结构、织体形态、音乐情绪等音乐元素综合分析,进而解读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不同音乐作品的和声共性化风格与个性化特点。二、和声分析视角和声分析可以根据对和声语言不同内涵的解读,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视角,是一个由局部到整体、微观到宏观的分析过程。微观视角侧重于各种和声现象(它们是构成和声结构的基本材料)的分析。通过对乐谱的研读,标记出和弦级数或和弦功能、第几转位、终止式、和弦外音、调式调性、转调方式、特征和声进行(如模进、弗里几亚进行、持续音、线性低音)等和声基本元素。中观视角侧重于理解和声语汇及相互关系。和声语汇由若干和弦按一定功能关系组成,通常含有主和弦,规模与乐句或更小的微观结构一致,相互之间有句读的停顿感,是音乐作品中最小的和声结构单位,具有表现功能与结构功能。其分析内容包括功能进行的逻辑、旋律与和声织体的关系、调式调性的变化与布局规律、各乐句终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等。中观视角的分析既是对微观和声现象的归纳与升华,又为宏观视角的分析奠定了基础。宏观视角通过和声技法的表现特点与风格特征,解读音乐作品的和声语言,具有和声研究的性质。要结合作品的体裁、曲式、风格、背景等元素,理解并概括特定历史时期和声语言的共性化规律,归纳并诠释作曲家及音乐作品和声技法的个性化特征,并做出相应的理论总结。这个层面的分析已经超越了单纯和声分析的范畴,是从和声角度解读音乐作品的总体形态。和声分析也可以将分析深度、表述形式与分析视角相结合,划分为初级与高级两个阶段,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初级阶段与和声分析的微观视角相对应。分析深度与高师音乐专业和声学课程理论教学基本一致,分析内容主要集中于和声基本材料的判断,分析结论主要标记在乐谱上,分析水平的检验是课程结业考试或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析能力直接影响后续《曲式与音乐作品分析》等课程的学习,是高师音乐专业和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高级阶段与和声分析的中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对应。分析结论除乐谱标记外,还要以文字形式的分析报告辅助说明。分析报告表述方式灵活,涉及范围宽泛,研究层次深化,从旋律与和声的关系、和声节奏、高潮点和声处理手法、特征和弦的特殊运用、织体形态、转调手法、调性布局规律及发展逻辑、和声材料的呈示与展开、和声结构与曲式结构的关系,到特定历史时期的音乐背景与风格、作曲家及作品和声语言的共性化规律与创作倾向的个性化特征等内容均有涉及。高级阶段的和声分析对于音乐表演与音乐分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性更强,超出了大多数高师专业共同课的范畴,可引导学生作为提升的方向。三、配和声故事的式明显初级阶段和声分析应与和声写作的练习同步进行,分析内容可以先从四部和声入手。如伊·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中,很多章节的习题前有一道“配和声举例”题。这些题可作为和声写作的示范,但作者有意不标出调式调性、和弦及转位、终止式、和弦外音、特征和声进行等和声现象,其目的就是留给学生作为和声分析的练习题。在此基础上,可锻炼学生分析器乐作品、声乐作品,使和声分析与音乐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一)未发展性和弦结构增加或变化由调性变化产生结合调号、旋律、结束音等判断基本调式调性,是自然大调、和声小调、民族调式,还是其他调式,音乐发展过程中有无调性变化。如有中途转调,应分清变化音级是因和弦结构产生还是因调性变化产生,并将转调位置、转调方法与转调的中介和弦等交代清楚。例1: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Op.27No.2第一乐章5~9小节(二)和弦的标记作用弄清和弦结构、功能、低音位置、重复音、排列与连接方法,标出和弦级数或功能、第几转位。其标记应以和弦实际延续的和声节奏为依据,不用每一拍都标注,但在乐句等句读位置之后,无论和弦是否变化均应重新标记。当低音为分解和弦织体时,因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并非都有独立的功能意义,每个和弦只标记基本功能或以最低音标记和弦的位置即可。例2:汪云才郭颂曲《乌苏里船歌》(三)终止类型的划分结合旋律特点和曲式结构确定句读位置和终止形式。作为乐句、乐段或全曲结束时的和声进行,终止式应包括主和弦之后到句读位置相关和声功能的组合,可以用方括线“└┘”将其划出来,并以简单文字辅助说明终止类型。稳定的结束终止的划分通常从下属和弦到主和弦,文字说明应厘清终止式是完全的还是不完全的、是完满的还是不完满的,如“结束终止(完满、完全)”。不稳定的中间终止虽然结束和弦多样化,文字说明应厘清终止类型,如主调的正格半终止或变格半终止、阻碍终止、不完满终止,离调的稳定终止或不稳定终止、转调的稳定终止或不稳定终止等,且划分的终止式不应少于两个功能的和弦,否则无法体现“和声进行”的特点。例3:布格缪勒《圣母颂》(四)和声分析中和弦外音的编码运用多声部音乐作品中,无论是旋律还是和声织体都极少由单纯的和弦音构成,都可以根据与和弦的关系将乐音分为和弦音与和弦外音。和弦外音中最富有表现力的是强拍上的延留音,而弱拍上“偶然的”和弦外音———经过音、辅助音、先现音等使和声更加丰富。和声分析中,可以将各类和弦外音以统一的符号标记,如“+”;也可以将各类和弦外音分别标记,以说明和弦外音的不同属性,这就需要对所使用的符号进行说明。可用不同符号标示,如延留音用“+”、经过音用“×”、辅助音用“△”、先现音用“□”;可用文字标记,如延留音用“延”、经过音用“经”、辅助音用“辅”、先现音用“先”等;也可用字母标记,如采用单词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延留音用“Y”、经过音用“J”、辅助音用“F”、先现音用“X”等。例4:柴科夫斯基《十月———秋之歌》13~16小节(五)设置函数和声音特征和声进行赋予和声以某些独立的规则,形成鲜明的和声特色,可以用方括线“└┘”划出来。1.和弦序进的特点模进中音组之间的功能关系被弱化,形式的统一占据主导地位,其六和弦序进具有特定的声部特征。例5:柴科夫斯基《一月———火炉边》14~17小节2.和声小品的分段使用,以和声水的导音为中心弗里几亚进行中导音的消失,造成和声小调与自然小调的短暂交融,自然小调中缺乏导音的属功能取代了和声小调中属功能的导音倾向。例6:格里格《孤独的流浪者》Op.43No.23.音的重复与省的非音的分离持续音常见于低音部,多为主持续或属持续,与上方声部组合后起到双和声层效果,使上方声部和弦功能弱化,和弦位置、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变得相对自由。如用“T(t).———”或“T(t).P.———”标记主持续,T或t代表大调或小调的主功能;“D.———”或“D.P.———”标记属持续,D代表大调或小调的属功能,P是“Pedalpoint”的缩写。持续音上方的和声进行按常规标记,但只标记原位和弦即可,不需要注明转位。例7:巴托克《献给孩子们(二)》No.34.低音和弦的和声分析传统的功能关系被声部运动的线形所取代,纵向和弦结构成为声部运动过程中自然组合的结果。当这个线形声部位于低音部时,称为线性低音,其和声功能关系被弱化,和弦进行顺序的规则被打破。此时的和声分析,需要将线性低音划出来,并简要说明和声意义。例8:齐秦曲《大约在冬季》四、西方多声乐作品中和声分析的能力和声分析是音乐作品分析中最重要的一环,并直接影响音乐欣赏及表演等许多方面的提高。尽管与高级阶段和声分析的内涵、方法与思想性相比较,初级阶段的和声分析尚处于入门阶段,但其对和声基本材料的准确识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