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代西安城的空间位置与空间特征
一、秦府外朝宫建筑布局明代的西安城是朱元璋的第二个儿子,也是秦始皇的官邸。秦王府就建在城内地势高昂的东北区。王府建造规格,按中书省在洪武四年的议定:王城高二丈九尺,下阔六丈,上阔二丈,女墙高五尺五寸。城河宽五丈,深三丈。正门前、后殿、四门城楼饰以青绿点金,廊房饰以青黑。四门、正门以红漆金涂铜钉。宫殿窠拱攒顶。中画蟠螭,饰以金边,画八吉祥花,前后殿座,绘红漆金蟠螭。帐用红绡金蟠螭。座后壁画蟠螭彩云(后改为龙)。立社稷、山川坛于王城内之西南,宗庙于王城内之东南。亲王所居,前殿名承运,中曰圆殿,后曰存心。四城门,南曰端礼,北曰广智,东曰体仁,西曰遵义。亲王宫殿、门庑及城门楼,皆覆以青色琉璃瓦(图一、二)。秦王府的布局,据明嘉靖年间编纂的《陕西通志》不完全的记载,王府分内外两重城。外城周长九里三分,由夯土版筑而成。对大城的墙而言,又称“萧墙”。此墙筑四座城门,正南门称“灵星门”,东门称东外门,西门称西外门,北门称北外门(图三)。萧墙里,便是护围王宫的内城,因其用砖表砌,又叫“砖城”。城周长五里,周有四门,正南门叫“端礼门”,北门称“广智门”,东门呼“体仁门”,西门曰“遵义门”。这些门名均由朱元璋亲自提点,内含“仁义礼智”的意思,以告诫后代,“顾名思义以藩屏帝窒”。四座城门上,均起着高大歇山式屋顶的城楼,屋面上覆盖着华贵的青色琉璃瓦。琉璃建筑材料在明朝属于皇族专用,颜色以金色为上,依次是青、绿、黑色。皇宫专用金色,“亲王宫殿、门庑、及城楼皆覆以青色琉璃瓦”。1982年9月中旬,在新城西南部少年宫基建工地上,发现长5米、厚20-30厘米的琉璃瓦残片堆积层。残片以板瓦和饰着凸雕龙纹的滴水为主,还有些杂物,这应是一处整修王府殿宇后的废弃物堆积。从蓝色、绿色、黑紫褐色的琉璃瓦判断,与规定中亲王使用的琉璃瓦色基本一致。修建秦王府使用的琉璃瓦,由“同官”(今铜川市)邑东南隅,叫“立地坡”的地方窑场专烧。《同官县志·工商志》载,“明时所制琉璃,专供秦王府盖造之用。”环绕砖城,有一条护城河。至今王府旧址旁,还有叫“南壕巷”的居民区。护河水引自浐河,经龙首渠流入壕中。护河上各城门前都架着一座带有左右廊房,加护门的桥。这种形式的桥,不仅外形美观,而且还因加盖桥屋,增添桥身重量,提高了桥体抵抗洪水冲打的能力。廊桥护门,均按所在的方位称“某过门”。在萧墙与砖城之间的空隙地带,西南区建有一所山川坛和社稷坛,前不远处还有一座宰杀祭牲做供物的宰牲亭。在端礼门的西南边,修建一座旗纛庙,秦王每次出征或凯旋都要向战神谢福。秦王的宗庙建在后宫的左边,秦祖庙建在灵星门的东北处。王府南门一端礼门内是一座小广场。其北端有一座飞檐反宇、施青绿点金彩绘的三间三顶牌枋。枋前雄踞两只高丈许的铜狮子,眦目端坐,威风凛凛。秦府易主后,这对狮子先放在城隍庙门两旁,后又安置在孔庙门前听诗礼,至今依然。过了牌枋,便是秦王府的主体建筑群,外朝宫和内寝宫两大部分。为显示封建宗法制的尊卑秩序和整齐严肃的气概,外朝宫和内寝宫按照《考工记》中“前朝后寝”秩序,严格对称地布置在秦王府的中轴线上,其中外朝宫又占据了府中最主要的空间,依据传统的南北纵贯中轴线的“三朝”排列法,秦王府外朝宫建筑群先后为:承运殿、圆殿、存心殿。嘉靖八年,在承运殿后增盖王宫一座。这几座大殿,按不同的用途各自独立成单元。用于外朝的承运殿是秦王府建筑中等级最高者。它采用重檐歇山式屋顶,二层白石台基,面阔九间,高九丈九尺九寸,约合今高38.3米。古代方术称“九”为阳数之极,只有贵人才能使用,后“九”数成为皇权所有,百姓决不能问津。承运殿连用四个九字,足以显示出赫赫权势了。承运殿后一条通道直达秦王处理军务的内殿一圆殿。圆殿座落在1.2米高的台基上,周环白石栏杆,红漆廊柱,青色琉璃瓦,点金彩绘,别具一格。王宫则是另一组供秦王退朝后小憩的殿阁。存心殿是这组建筑的结尾,它们的建筑等级、开间、装饰都不可与正殿相比。外朝宫四周由平矮带墙连续的廊房环绕,呈一组封闭式的宫殿群。低矮的廊房衬托出高大的主体建筑,而使得整组建筑群一扫呆板沉闷的固定格式,呈现出开朗、活泼又主次分明的艺术效果。中轴线的后部,是秦王及眷属居住的内寝宫。这是秦王府的另一组重要建筑群。由纵贯的前、中、后三座寝宫殿组成。秦王居前寝殿,王妃居后寝宫,尊卑有序,主次分明,充分体现了严谨的礼制气氛。寝殿的建筑等级略低于承运殿,但华丽高贵的程度,无逊正殿。封闭式的庭院,由穿堂分为前后两部分,院内点缀假山、花木,住宅气氛较浓。不过因其毕竟是以权力为表现主体进行修建的,无可避免地产生严正刻板的格调。寝宫外的西部是长春园,园内的承庆宫是王世子未受封之前的居所。世子的全部生活都在其间进行,直到他继承王位为止。王府子弟就学的书堂,安在承运门内东边的左右廊房里。秦王聘请德高望重的老儒生为子弟讲书授道,培养他们的治国才能。寝宫外东部,是著名的秦王府后花园。这是以供秦王一家游乐休息为目的修建的娱乐场所,它受江南私家园村的影响,具有灵活、轻巧、富丽的气概。各具特色的建筑,在参差错落之中,通过巧妙的布置游览路线,传统的借景手法,创造出和谐统一,意境深远的园林效果。秦王府的典膳所,是专供秦王一家饮食的厨房。嘉靖年编写的《陕西通志》里没有写明秦王府的典膳所的具体位置。但按照《考工记》中的规定划分,王宫的膳食设施应置于近宫城的西门(寝宫的总门)旁。从故宫的平面图中可见,皇帝的御膳房建在宫城的东部,前三殿的后部。除东西方位不同外,安置地点符合《考工记》上的划分。秦王府的建筑布置也是按传统制度设计的,在没有实物出现前,估计典膳所在遵义门(西门)一带。1982年9月中旬,在原秦王府砖城的南部,少年宫基建工地上,意外地发现三处灰坑,内有标明“典膳所造”,“大明年造”字样的瓷器残片出土。这些残片有青花、素白、红彩等彩色,分别为盘、碗、缸等饮食器具,坑里同时夹杂着大量的猪、羊骨头。可以断定这三处灰坑,是秦府典膳所的废物堆弃地。由此推测典膳所极有可能建在离灰坑不远的地方,也就是外朝宫的后部,西城门附近。地点符合传统的建筑地点规定。另外府内还有护军的值房和一些服务性建筑及下人住房。建成的秦王府有房863间,大小门楼46座,水井16眼,全部修造资金不下万两白银。除朝廷拨给一千五百两营建金外,不足的均由地方摊派。秦王府的整体规划,是按古制设计的,却又不拘泥先人。使建筑的空间组合和立体轮廓两者达到统一之中有变化,严肃之内现活泼。尤其是苑内含英咀华的建筑群,经过巧妙地组合,与地形、池水花草树木相配合,创造出一种富丽堂皇而饶有变化的建筑。使秦王府的建筑群展示出较清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全国众多亲王府建筑中的佼佼者。华贵的秦王府建筑群,与朱元璋其的“惟俭养德”成了鲜明的对比。二、秦府城墙建筑的结构特点在测绘秦王府城墙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对现存较完整的南墙西南端做了认真的考察研究,对明秦王府的军防设施及明初的建筑工程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城墙西南端呈“”形,东西长185米,南北长47.2米,有一完整的方形城角。城墙上宽5.4米,下宽10.5米,高10.3米,截面呈梯形。《明会典》上规定:王城高二丈九尺,下阔六丈,上阔二丈,女墙高五尺五寸,城河宽五丈。明尺近与今尺,以此计算,王城应高9.7米,现测高度10.3米,这个高度再加上海墁砖层与浸蚀部分,实际高度不会低于11.5米,比规定高出近二米,如果算上1.83米高的女墙,王府城墙真可谓“危乎,高哉!”营建制度上规定,王府城墙厚度,上体二丈,也就是6.7米,下体六丈,也就是20米。这种大坡度的墙体,造型应是稳中求轻,有一种上举轻盈的感觉,可与埃及金字塔的造型相媲美。但这仅是纸上规划,测量中,实体城墙则是上宽5.4米,下宽10.5米,基本比例为1:2,符合《营造法式》中的体例。加上砖层厚度)明砖宽20公分)和受损厚度,上宽不会超过6.5米,下宽不会超过11.5米。外型坚固稳实,无轻巧感,适应作战需要,无多少艺术美。城墙的夯土垒筑分三段。第一段,地基部分。首先由地面以下开挖基槽,宽同城墙下体,至一定深度后止,夯土而就。秦府城墙从基槽到地面约40公分,是城墙的基础,此段用纯黄土夯就,夯层坚实牢固。第二段,从地面以上1米处,是城墙的底基段,此段要承载城墙上体的一切建筑重量,务以求坚。夯制工艺与其他段迥异。它每筑一层10公分厚的素土夯层,就要夹辅一层的瓦砾层,挤压紧密,层次清晰。瓦砾层在带坡度的夯土层中,尤如止滑剂,加大了北方颗粒状黄土之间的摩擦系数,碎砖瓦砾锐利梭角在夯砸的过程中,挤八上下的素土层中如同一个个榫卯,牢牢的扒住夯层,有效地防止了土工建筑中常易出现的滑坡、移位、塌陷事故的发生,大大增强夯层的密实度,增添了城墙底基的坚韧度和抗压稳定性。这种使用碎瓦砾打地脚的工艺,在我国土工建筑技术中,出现于唐代,定型于宋代,在宋辽、金、元时期得到普遍的使用。宋代编著的《营造法式》一书中,详细规定了用碎瓦砾打地脚的方法。筑基之制:“每方一尺用土二担,隔层用碎砖瓦及石扎等亦二担。每次布土厚五寸,先打六杵(二人相对,每窝子内各打三杵),次打四杵(二人相对,每窝子内各打一杵)。以上并各打平土头,然后碎用杵辗蹑令平,再攒杵扇朴重细辗蹑。每布土五寸,筑实厚三寸,筑实厚一寸五分”。1960年,在西安东郊发掘的元代安西王宫遗址,就是这种夯层的典型作法。秦王府城墙夯层的作法与规定作法基本相符,就是层次略厚,夯窝疏于标准数。《营造法式》中规定每方一尺,粗打12杵,然后用“碎杵辗蹑令平,再攒杵扇朴重细辗蹑”。秦王府城墙体上遗留的杵窝有两种,一种直径4厘米,深1厘米,一种直径7厘米,深6.6厘米。据工艺程序,后一种很可能是法式中所叙的粗杵,前一种则可能是所谓的“碎用杵”。以遗留的杵窝计算,每一方尺中杵数,不是规定之数,这可能就是秦王府城墙层厚于规定厚度的直接原因吧。秦王府城墙与元安西王府墙体均用填料杂层起筑,此种作法连同期修筑的西安大城墙的墙体都没出现。而秦王、安西王两者身份、地位相似,因而居所建筑的工艺、技术相近。明初有显著的秉承元制的迹象。不同的是,安西王宫墙体没有砌砖的痕迹,而秦王府却是使用砖层包砌,这是两王府城墙建筑的主要区别。第三段,是城墙主体。自杂层以上至顶端,均由10公分左右厚的素黄土夯层排列而就。夯窝工艺近似“打拐子式”。这种作法使上下两步土层紧扣在一起,使夯层更坚实牢固,城墙美观雄伟。秦王府城墙通体没有建造墩台的痕迹。墙体表面每隔4至5米,有一道显著的宽2至3公分的纵向通体缝隙。造成缝隙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版筑工具的间隙;再者有可能是城墙排水沟道。但这两种推测都有一定的疑点。如果是版筑工具的间隙,将不会出现间距不等的情况,因版筑工具是有规格的,特别是在修筑同一座墙体,很难想象使用标准不一的工具劳作。假如是城上的排水系统,虽说秦王府城墙没建与西安大城墙上相同形式的排水系统,但还是有其它形式的排水系统存在的可能。不管使用何种系统,流水方向却都应该朝里,而不应朝外。可墙体上的垂直缝隙,却在墙体外侧,是不是秦王府城墙上的排水系统是外向渲泄呢?这两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方能定论。秦王府城墙的墙角是直角形,虽有大面积的塌陷,但高度明显超过一般墙体。按传统筑城思想,城角是附助城门控制全城的重要制高点,军事地位重要。《考工记》中规定:“城垣高七雉,城隅之制九雉”(一雉为一丈),城角高度比墙体多二丈。西安大城墙的四个城角均比墙体高出近1米。从遗址看,秦王府的城角比墙体至少高出1米。角楼的形式,从现存同时代的城墙建筑看,比如北京的紫禁城,凡属皇帝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校园安全监控系统2024年度合同
- 2024年对讲机及相关产品采购合同5篇
- 2024年度消防工程监理与质量监督合同3篇
- 年果园合同承包协议书
- 基于2024年度研发计划的研发合同
- 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与技术转让合同(2024年度)3篇
- 2024年度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框架协议3篇
- 浙江省离婚协议书模板 3篇
- 农庄数字化改造项目合同2024
- 农村个人自建房施工合同
- 周大福工作总结
- 广东珠海横琴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警务辅助人员招聘笔试真题2023
- 肠道菌群移植培训课件
- 参股公司可行性方案
- 风湿免疫疾病的免疫调节治疗新进展
- 疲劳驾驶的表现与危害疲劳驾驶的表现与危害
- 苏武牧羊 课件
- 2024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课件
- 新办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申请审批表
- 国家OTC药品目录(全部品种)
-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北方工业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