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度元件检修规程第一节工业用热电偶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工业用热电偶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其安全注意事项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
本规程适用于化工装置中在线使用的镍铬—镍硅(K型)热电偶(以下简称热电偶),其他型号热电偶亦应参照使用。
1.2基本工作原理
热电偶基于热电效应原理工作。
1.3构成及功能
热电偶主要由热电偶元件、保护套管和接线盒构成。热电偶元件将温度的变化转换成热电势的变化。保护套管用于隔离工艺介质,保护热电偶。接线盒用于与二次仪表连接。
1.4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
1.4.1性能指标
基本误差:I级≤±1.5>400±0.4%︱t︱℃
Ⅱ级≤±2.5℃>400±O.75%︱t︱℃
注:t为测量端温度。热电偶的误差规定热偶名称分度号等级测温范围℃对分度表允许偏差℃镍铬-镍硅(铝)KⅠ-40~1100±1.5或±0.4%tⅡ-40~1300±2.5或±0.75%t镍铬-铜镍EⅠ-40~800±1.5或±0.4%tⅡ-40~900±2.5或±0.75%t注:t为温度测量端温度。镍铬镍硅采用镍铬-镍铝分度表1.4.2规格
测量范围:-40~1200℃
热电极直径:0.2~3.2mm各种规格
1.5对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
维修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1.5.1熟悉本规程及相应的产品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资料;1.5.2了解工艺流程及该热电偶在其中的作用;1.5.3掌握数学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化工测量仪表及维修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1.5.4掌握热电偶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常见故障处理的基本技能;1.5.5掌握常用测试仪器和有关的标准仪器的使用方法。2完好条件2.1零部件完整,符合技术要求,即:2.1.1铭牌应清晰无误;2.1.2零部件应完好齐全并规格化;2.1.3紧固件不得松动;2.1.4端子接线应牢靠;2.1.5保护套管应无泄漏;2.1.6新制热电偶测量端焊接要牢固,表面应光滑,无气孔、无夹灰,呈近似球状;2.1.7新制热电偶的电极直径应均匀、平直、无裂纹,使用中的热电偶不应有严重的腐蚀或明显缩径等缺陷。
2.2运行正常,符合使用要求,即:2.2.1运行时,热电偶应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2.2.2正常工况下,热电偶工作温度应在该热电偶测量范围的20%一80%;2.2.3热电偶接线端子所处的环境温度不应超过100℃。
2.3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符合工作要求,即:2.3.1热电偶保护套管应清洁、无锈蚀、漆层应平整、光亮、无脱落;2.3.2线路标号应齐全、清晰、准确;2.3.3补偿导线不得靠近热源及有强磁场的电气设备;2.3.4穿线管和软管应敷设整齐。
2.4技术资料齐全、准确,符合管理要求,即:2.4.1说明书、合格证、入厂检定证书应齐全;2.4.2运行记录、故障处理记录、检修记录、校准记录、零部件更换记录应准确无误。3维护3.1日常维护3.1.1巡回检查每班至少进行两次巡回检查,内容包括:3.1.1.1向当班工艺人员了解热电偶运行情况;3.1.1.2检查接线盒是否盖好,保护管、软管及管线是否破损断裂,连接处是否松动;3.1.1.3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做好巡回检查记录。3.1.2定期维护
每周进行一次热电偶外部清洁工作。3.2定期校准3.2.1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为12个月。3.2.2校准仪器直流电位差计:0.05级二等标准铂铑—铂热电偶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0—50℃管式高温炉:—1300℃冷端恒温箱多点转换开关油(水)恒温槽3.2.3校准接线3.2.4基本误差校准
热电偶校准可以多支同时进行,根据使用需要确定3—5个校准点。校准顺序为由低温向高温逐点升温校准。增加管式高温炉温度,当炉温升到校准点温度并稳定后进行电势测量。测量顺序如下:
参考端→标准→被校l→被校2→被校3→被校4→被校5
参考端←标准←被校1←被校2←被校3←被校4←被校5
测量过程中,炉温变化不得超过5℃,并做好记录。被校热电偶热电势误差△e用下式计算:式中δ被测——被校热电偶在校准点温度下(参考端为0℃时)测得的热电势平均值,mV;
式中δ标测——标准热电偶在校准点温度下(参考端为0℃时)测得的热电势均值,mV
e标准——标准热电偶证书上校准点温度的热电势值,mV;
e分——在热电偶分度表上查得的校准点温度的热电势值,mV;
s标、s被——标准热电偶证书上校准点温度的热电势值,mV。
校准时,若参考端温度未处于0℃,可用下式计算参考端温度为O℃时的热电势值:E(t,t0)=E(t,t1)+E(tl,t0)
式中E——热电偶的热电动势,mV;
t0——热电偶参考端温度为O℃
t1——热电偶参考端的实际温度3.2.5校准质量标准
校准后的热电偶应达到第1.4.1条规定的性能指标。
3.3故障及处理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表l。现象原因处理方法热电势值偏低热电偶受潮,绝缘不良清洗烘干或更换热电偶热电偶电极材料变质或热端损坏更换热电偶补偿导线与热电偶极性接反正确接线线路电阻不准确正确配置线路电阻热电势值偏高补偿导线与热电偶种类不符更换补偿导线热电偶电极材料变质更换热电偶线路电阻短路更换线路电阻热电势不稳定端子接触不良拧紧线端子绝缘不良或局部接地清洗烘干或处理接地故障4检修4.1检修周期
热电偶每12个月进行一次检修,通常与工厂年度大修同步进行。
4.2检修内容4.2.1清除热电偶套管内外灰尘、油污等杂物。4.2.2检查热电偶紧固件是否松动或损坏,拧紧或更换紧固件。4.2.3检查保护套管、软管及穿线管是否破损或断裂,并修复或更换。4.2.4用于高温承压的保护套管应进行探伤检查。4.2.5按本规程第3.2条对热电偶进行校准。4.2.6对检修后的热电偶按国家(部门)计量检定规程进行检定。5投运5.1投运前的准备工作。5.1.1检查热电偶接线是否正确、牢固。5.1.2对带联锁或位式调节阀的二次仪表,应先解除联锁或转入手动。
5.2投运步骤5.2.1将热电偶与补偿导线和二次仪表连接。5.2.2送二次仪表电源,检查指示是否正确。
5.3验收5.3.1逐条检查检修项目的完成情况。5.3.2检查热电偶是否达到检修质量标准。5.3.3热电偶正常运行72小时后,由有关技术主管签收。6安全注意事项6.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6.1.1维护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6.1.2进行作业需经工艺人员认可,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6.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6.2.1对运行热电偶的检修必须办理检修工作票。6.2.2不得带压拆卸热电偶保护套管。
6.3投运安全注意事项6.3.1投运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6.3.2用于带联锁或位式调节仪表的热电偶,投运时必须先切除联锁或转入手动。第二节工业用热电阻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测温原理1.1.1热电阻是利用金属导体或半导体在温度变化时本身电阻也随着发生变化的特殊性来测量温度的,热电阻的受热部分(感温元件)是用细金属丝均匀地绕在绝缘材料做成的骨架上,当被测介质有温度梯度时,则所测得的温度是感温元件所在介质范围内的平均温度。1.1.2分类及计算工业用热电阻有铂热电阻和铜热电阻两大类。热电阻一般由感温元件,绝缘套管,保护管和接线盒四部分组成,感温元件有骨架型和铠装型。1.1.3铂热电阻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为(0~650℃范围内) 经验公式: 式中:Rt:在温度为t时铂热电阻的电阻值(Ω) t:为被测介质温度(℃) Ro:在温度为0时铂热电阻的感温元件热电阻的电阻值(Ω) A:常数,按IEC标准A= B:常数,按IEC标准B=1.1.4铜电阻的电阻与温度关系为: 经验公式Rt=Ro(1+At) A:常数,其值为 B:常数,在温度为0℃时铜热电阻的感温元件电阻值(Ω)1.2热电阻的装配质量和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1.2.1热电阻的各部分装配应正确,可靠,无缺陷。1.2.2热电阻不得断路或短路。1.2.3热电阻的骨架不得破裂,不得有明显的弯曲现象。1.2.4热电阻的保护套管应完整无损,不得有凹痕和显著锈蚀。1.2.5热电阻的外表涂层应牢固。1.2.6热电阻应有铭牌,铭牌应具有以下标志:制造厂或商标,热电阻型号,分度号,允许偏差等级,适用温度范围,出厂日期以及编号。1.2.7当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时,铂热电阻的感温元件与保护管之间以及多支感温元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Ω,铜热电阻应不小于50MΩ。1.2.7热电阻实际电阻值相对标称电阻值以温度表示的允许值Ei见下表热电阻电阻值对标称电阻值以温度表示的允许偏差热电阻名称分度号标称电阻(Ω)允许误差(℃)铂热电阻A级Pt1010±(0.15+0.002t)Pt100100B级Pt1010±(0.30+0.005t)Pt100100铜热电阻Cu5050±(0.30+0.006t)Cu100100注:t是以摄氏温度表示的温度绝对值Q/JD210068——2001对Ro=100Ω的热铂电阻,A级允许偏差不适用于t>650℃的温度范围。A级允许偏差不适用于采用二线制的铂热电阻。1.2.8二线制铂热电阻偏差的检定,包括内引线的电阻值,对于有多支感温元件的二线制铂热电阻。如要求只对感温元件进行偏差检定,则制造厂家必须提供内引线的电阻值。电阻温度系数a与标称值的偏差应符合下表中△a的规定电阻温度系数a与标称值的偏差热电阻名称a△a铂电阻A级0.003851±0.000006B级±0.000012铜电阻0.004280±0.000020新制的铂电阻应充分稳定,在上下限各经受250小时后,其0℃电阻的变化量换算成温度值不得超过表8的规定。表80℃时电阻值的变化量(以温度值表示)的规定允许偏差等级允许变化量℃A0.15B0.302检修项目与检定内容2.1质量要求2.1.1套管不应有弯曲、扭斜、压扁、堵塞、裂纹、沙眼、磨损和严重腐蚀的缺陷。2.1.2用于高温高压介质中的套管,应具有材质检测报告,其材质的钢号应符合规定要求,做耐压1.25倍于工作压力的严密性实验,5分钟内应无泄漏,套管内不应有杂质。2.1.3感温件绝缘套管的内孔应光滑,接线盒、盒盖板、螺丝等应完整,铭牌标记应清楚,各部分装配应牢固可靠。2.1.4热电阻的骨架不得有显著的弯曲现象;热电阻不得短路或断路。2.2检修项目:在检修前,须对热电阻的电阻值进行测量,以核对其分度号和确定测量元件的好坏情况。2.3外观检查:2.3.1检查热电阻接线盒外观是否良好,连接是否牢固,保护管是否弯曲或磨损,轻轻摇动热电阻,倾听管内是否有异常响声。2.4拆开检查:2.4.1将热电阻从保护管内拉出,观察热电阻是否清洁,锈蚀和损坏;对于铠装热电阻元件,铠甲顶端是否有磨损;用万用表或电桥测量热电阻,其阻值是否符合当时温度下的阻值,不符合者应修理或更换。3修理3.1保护管和接线盒内脏污或有杂质,应于清理和清除。3.2保护管和接线盒松动时应紧固。3.3对于骨架型热电阻元件,故障轻微的,检查修理,否则做报废处理。3.4对于微型铠装热电阻元件,如有故障,做报废处理。3.5对于铠装热电阻元件,铠甲顶端如轻微的有磨损,应在装配时调整插入应力;磨损严重的,应制作合适的金属保护套管将其顶端罩住,并用密封胶或绝缘漆密封防潮,如内部热电阻元件有故障,做报废处理,当铠装热电阻元件有裂纹时,应浸绝缘漆密封防潮。3.6配装:3.6.1检修或更换的热电阻元件,应能插入到保护管底部,铠装热电阻的插入深度能调节的,应重新调整固定;3.6.2凡属于弹性自动调节的,弹簧的应力应适当。3.6.3经检修后的热电阻,应符合其质量要求。4检查与校验4.1检查4.1.1外观检查:热电阻元件和引线应清洁、干燥、完整、无锈;金属电阻丝绕制整齐,无外露碰壳;骨架无破裂,无明显弯曲;电阻体的导热片应紧贴温度计的保护套管内壁。4.1.2接线盒各部件应完整,螺丝有弹簧垫圈,密封性能好;对装在室外或可能有水汽渗入的接线盒,外部须有防水罩。4.1.3对于正在使用中的热电阻应定期检查其热阻性能、绝缘电阻,检定周期一般为3~5年。重要的和特殊使用的热电阻,按实际要求定期检查。4.1.4保护套管一般4~5年检查一次(对于安装在腐蚀及磨损严重地方的保护套管每次停工检修期间均应检查)。保护套管应能承受1.25倍工作压力,无渗漏(当使用温度低于400℃,工作压力低于允许工作压力的1/3时可免试)。4.2校验4.2.1校验仪器与设备a.不低于0.05级的直流电位计1套b.Ⅱ级标准电阻1套c.冰点槽(广口保温瓶)1只d.水沸点槽1只e.分度为0.1℃的标准水银温度计1支f.标准直流电流表(0~10mA)1只g.旋钮式电阻箱,双刀切换开关,电池各1个4.2.2校验内容:热电阻的校准,只测定0℃和100℃时电阻值Ro,R100,并计算电阻比W100(W100=R100/Ro)。4.2.3检定条件:a.具体检定要求,按《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执行。b.不具备恒温条件的电测设备和标准电阻的工作环境温度应为20±5℃。c.保护套管可以拆卸的热电阻,在偏差检定前,应将热电阻从内衬管和保护管中取出,并放置在玻璃试管中(检定温度高于400℃时,须用石英管),试管内径应与感温元件直径或宽度相适应,为了消除试管内外空气对流,在热电阻插入试管后,须用脱脂棉或耐高温材料塞紧管口,检定时将热电阻连同玻璃试管插入介质中,试管插入深度不小于300mm,对不可拆卸的热电阻,可直接插入介质中检定。d.热电阻在R100的电阻值时,水恒温槽或油恒温槽的温度tb在100℃时,应不大于2℃;温度变化每10分钟应不超过0.04℃。4.2.4热电阻Ro(冰点)的测量:将热电阻放入内径合适的玻璃试管或其他绝缘薄壁的套管中,套管长度约250~300mm,管口用棉絮塞紧以免空气对流。将试管插入到有冰水混合物的冰点槽中,插入深度不小于150mm,距槽底及周边距≥20mm,电阻周围的冰层厚度≥30mm。用分度为0.1℃的标准水银温度计,轻轻插入拔好孔的冰点槽中,待冰水混合物温度达到(0±0.1)℃并稳定30min后,即可测量R0值,在测量过程中必须保持适量的水,R0可用电桥或下图所示线路测量图R0的测量UJ—电位差计;K—双刀切换开关;E—电池;M—直流毫安表;Rb—电阻箱;RN—标准电阻;Rx—被标热电阻按实测的UN、Ux值,计算出Rx值:,取其平均值,即为R0的值。4.2.5热电阻R100的测量:将将在套管中的热电阻和标准水银温度计插入沸腾的沸点槽中心,深度≥150mm,不可碰到加温元件,并保持沸腾状态。校验接线及测量方法同前,当热电阻阻值在3~5min内不再变化时即可测量。同时记下标准水银温度计的示值。查下表,修正R100的阻值。热电阻与温升对照表分度号温度升高0.1℃,所增加的电阻值/Ω分度号温度升高0.1℃,所增加的电阻值/ΩCu500.0214Pt100.00385Cu1000.0428Pt1000.0385按实测的UN、Ux值计算出Rx值,取平均值,加上修正值作为实际R100值。4.2.6做好校验记录并交审核。5检修
5.1检修周期
热电阻每12个月进行一次检修,通常与工厂年度大修同步进行。
5.2检修内容5.2.1清除保护套管、接线盒内的灰尘、杂物。5.2.2检查热电阻紧固件是否松动或损坏。5.2.3检查热电阻与保护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5.2.4检查保护套管是否破损、锈蚀。5.2.5按本规程第4.2条对热电阻进行校准。5.2.6检修后的热电阻按国家(部门)计量检定规程进行检定。
5.3检修质量标准
检修后的热电阻应达到完好条件。
6投运6.1准备检查6.1.1检查热电阻线路绝缘。6.1.2检查热电阻接线是否正确、牢固。6.1.3对带联锁或位式凋节的二次仪表,应先解除联锁或转入手动。
6.2投运步骤
6.2.1将热电阻和二次仪表连接。
6.2.2送二次仪表电源,检查指示是否正确。
6.3验收
6.3.1逐条检查检修项目完成情况。6.3.2检查热电阻是否达到检修质量标准。
6.3.3热电阻正常运行72小时后,由有关技术主管签收。
7安全注意事项
7.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7.1.1维护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
7.1.2对可能导致工艺参数波动的作业,必须事先取得工艺人员的认可,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7.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2.1对运行热电阻的检修必须办理检修工作票。
7.2.2不得带压拆卸热电阻保护套管。
7.2.3不得随意碰撞电阻体,以免损坏热电阻元件。
7.3投运安全注意事项
7.3.1投运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
7.3.2投运前应与工艺人员联系。
7.3.3用于带联锁或位式调节仪表的热电阻,投运时必须先解除联锁或转入手动。第三节双金属温度计的维护检修规程1概述1.1结构原理:双金属温度计是用绕制成螺旋形的热双金属片作感温元件的,感温元件装在保护管内,一端与保护管头部焊接固定,另一自由端连接在一条装有指针的细轴上,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感温元件的自由端带动指针旋转,从而在刻度盘上指示出温度的变化值。1.2规范:1.2.1双金属温度计仪表外壳与保护管连接方式不同分为轴向型,径向型和135角型式;1.2.2仪表外壳有防水型和普通型两种。1.2.3双金属温度计保护管的材质一般为不锈钢(1Cr18Ni9Ti)。1.2.4点节点的双金属温度计:最高工作电压为220VAC或380VAC最大工作电流1A,接点容量110VA。1.2.5电接点的动作误差应不大于仪表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5倍。1.3绝缘电阻检查:1.3.1电气线路对装置外壳的绝缘电阻,用500V绝缘表测量,应不小于10MΩ。2双金属温度计的检修调校项目2.1技术要求:2.1.1双金属温度计表面用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应保持透明,不得有妨碍正确读数的缺陷,各零部件保护层应牢固,均匀和光洁,不得有锈蚀和脱层现象。2.1.2双金属温度计报盘上的刻度线,数字和其他标志应清晰准确,指针端部应伸入最小分度线1/4—3/4内,其指针尖端宽度不得大于主分度线宽度。2.1.3双金属温度计表盘上应标有制造厂家,温度计型号,国际通用温标符号,精度等级和产品编号。2.2双金属温度计的允许基本误差应不大于下表的规定:双金属温度计的允许基本误差精度等级允许基本误差(%)11.01.51.52.52.5注:温度计的量程是指其测量上限与测量下限之差2.3双金属温度计在检验过程中,指针应平稳移动,不应有显见的跳动和停滞现象。2.4双金属温度计的回程误差,应不大于允许基本误差的绝对值。2.5双金属温度计的重复性,应不大于允许误差的绝对值的1/2。2.6调校:2.6.1调校设备:2.6.1.1标准仪器: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或二等标准热电阻配套仪表。2.6.1.2标准设备:冰点器,水槽或油槽及读数放大镜(5—10倍)。2.6.2检修项目如下表所示:双金属温度计的检修项目项目类型外观示值鉴定指针移动平稳性来回变差重复性示值稳定性新制造++++++使用中++++——修理后++++——注:表10中“+”表示应检修项目,“—”表示不应检修项目2.6.3调校步骤:2.6.3.1外观检查:观察温度计应符合说明书中的技术要求,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温度计,允许又不影响使用使用和准确读数的缺陷。2.6.3.2示值调校:a)检定点:温度计的检定点应均匀分布在主分度线上。(必须包括测量上下限),不得少于四点,有零点的温度计,应包括零点。b)检定顺序:分别向上限或下限方向逐点进行,有零点必须先调整零点,温度计的基本误差应在正反两个行程上进行。注:温度计测量上,下限,只进行单行程检定。c)浸没长度:温度的感温元件必须全部浸泡,保护管浸没长度最小不得小于75mm。d)读数方法:在读被检温度计示值时,视线应垂直表盘;读数时应估计到最小分度的1/10,用放大镜读数时,视线应通过放大镜中心。e)零点调整:将干净的自来水,冰或天然冰粉碎成雪花状,放入冰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以使冰表面发乌为好,然后用干净的玻璃棒或小棍将冰压紧,避免其中含气泡,用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查冰点器的温度,然后把被检温度计插入冰点器中,等其示值稳定后,进行读数,温度计保护管离冰点器四壁和底部均不得小于20mm.f)其它各点的检验:将温度计插入恒温槽中10分钟,待槽内温度稳定后,进行读数,在读数时,槽温不得偏检定点正负5℃(以标准温度计为准),记录标准温度计和被检温度计正(或反)行程的示值,在读数过程中,槽内温度变化不得大于正负0.1℃。注:恒温槽不应有明显的振动。标准温度计示值+该温度计的修正值=恒温槽实际温度标准温度计示值—恒温槽实际温度=被检温度计基本误差基本误差应符合技术要求的规定2.6.3.3.指针移动的平稳性:指针移动平稳性检查,在示值校验过程中同时进行,温度上升或下降时,指针移动平稳,不应有明显的跳动和停滞现象。2.6.3.4回程误差:在示值校验过程中同时进行,误差不应大于允许误差的绝对值。2.6.3.5重复性:温度计在正行程或行程示值检定中,在同一检定点上重复性进行三次示值检定,计算出各点同一行程基本误差的最大差值,即为温度计的重复性误差,其误差不应大于允许误差的绝对值的二分之一。2.6.3.6示值稳定性:先将温度计作为示值检定,计算出各点的基本误差,然后插入恒温槽中,在上限温度(波动不应大于正负5℃持续2~4小时,取出冷却到室温,再做第二次示值检定;计算出各点的基本误差,用前后两次基本误差进行比较,其各检定点示值变化和基本误差不超过允许基本误差。2.6.3.7绝缘测量:应符合绝缘要求。2.6.3.8电接点误差校验:将双金属温度计的感温元件插入恒温槽中,进行信号接点动作值的校验,接点整定的动作误差应不大于仪表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5倍。3检修3.1检修周期特殊情况下,可随设备检修进行。3.2检修内容3.2.1清除保护套管、接线盒内的灰尘、杂物。3.2.2检查热电阻禁固件是否松动或损坏。3.2.3检查热电阻与保护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3.2.4检查保护套管是否破损、锈蚀。3.2.5按本规程第2.6条对热电阻进行校准。3.2.6检修后的热电阻按国家(部门)计量检定规程进行检定。3.3检修质量标准检修后的热电阻应达到2.1到2.5的完好条件。4投运4.1投运前的准备工作4.1.1检查热电阻线路绝缘。4.1.2检查热电阻接线是否正确、牢固。4.1.3对带联锁或自动调节的二次仪表,应先解除联锁或转入手动。4.2投运步骤4.2.1将热电阻与二次仪表连接。4.2.2送电并检查指示或显示设备是否正确。4.3验收4.3.1逐条检查检修项目的完成情况。4.3.2检查热电阻是否达到检修质量标准。热电阻正常运行72小时,由有关技术主管签收。5安全注意事项5.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5.1.1维护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5.1.2对可能导致工艺参数波动的作业,必须事先取得工艺人员的认可,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5.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5.2.1对运行热电阻的检修必须办理检修工作票。5.2.2不得带压拆卸热电阻保护套管。5.2.3不得随意碰撞电阻体,以免损坏电阻元件。5.3投运安全注意事项5.3.1投运必须两人以上作业。5.3.2投运前应与工艺人员联系。5.3.3用于带联锁或自动调节仪表的热电阻,投运时必须切除联锁或转入手动。第四节压力式温度计维护检修规程1概述压力式温度计是利用密封容器内工作介质(液体、蒸汽或气体)的压力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的。当密闭容器内的介质受到温度作用后,其压力便发生变化,使弹簧管产生位移,经传动机构放大,在标度盘上指示出温度值。压力式温度计适用于生产过程中较远距离的非腐蚀性液体、气体和蒸汽的温度测量。2技术标准2.1精度等级:1.0,1.5,2.5。2.2测温范围:对WTZ-280型:-20~60℃,0~50℃,0~100℃,20~120℃,60~160℃。对WTQ-288TW型:-60~+40℃,0~160℃,0~200℃,0~250℃,0~300℃,0~400℃。2.3温包规格:Φ15×150(毛细管长1~12m)紫铜或不锈钢;Φ15×200(毛细管长12~20m)T2或1Cr18Ni9Ti;Φ22×300(毛细管长1~20m)T3或1Cr18Ni9Ti。2.4温包耐压:紫铜1.6MPa,不锈钢6.3MPa。3检查3.1温度计表头用的保护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应保持透明,不得有妨碍正确读数的缺陷或损伤。3.2温度计的各零部件应装配牢固,不得松动,不得有显著锈蚀和放腐层脱落现象。3.3将温包及毛细管放在水槽中,将弹簧管放在盛有汽油的容器中以检查测温系统的密闭性。4校验4.1校验仪器与设备: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1支,各种恒温槽(负温槽、冰点槽、水槽、油槽)可根据各种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来选用。4.2将被校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插入恒温槽中,表头和温包高度差不大于1米,恒温槽温度应稳定在规定的校验点温度上,每一校验点的温度应恒温5分钟,读出标准温度计示值,然后读取被校表示值,被校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示值的差值即为温度计在该校验点的基本误差。4.3温度计的校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测量范围内的长标度线上(必须包括测量上限、下限),不得少于4点,有零点的温度计应包括零点,并沿正、反行程至少各校验1次。4.4在进行读数之前,应用手轻敲温度计的外壳,指针的变化不应超出允许基本误差的一半。5使用和维护5.1使用前应先检查温度计的有效期限,若已过期则需重新校验,校验不合格应更新修理。5.2温度计应垂直安装在没有振动的安装板上,温包应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尽可能使温包插入最大深度,以减少安装螺纹散热所引起的误差),被测介质应处于经常流动的状态。5.3安装时,毛细管应引直,毛细管弯曲圆弧半径不得少于50mm。第五节温度开关维护检修规程概述温度开关是一种借助测温元件(如温包等)受热膨胀而驱动接点动作的温度控制仪表,常用在报警及联锁保护电路中。常用的温度开关有WTQ/WTZ-288型电接点式温度计。技术标准2.1精度等级:1.5,2.5。2.2测温范围:对WTZ-288型-20~60℃,0~50℃,0~100℃,20~120℃,0~160℃,0~120℃,100~200℃。结WTQ-288GAJF:-80~40℃,-60~40℃,0~160℃,0~200℃,0~300℃,0~400℃,0~500℃,0~600℃。2.3接点的设置方式:一个作为下限接点,另一个作为上限接点。2.4接点动作误差:(接点动作的实际温度与接点指针所指示的示值之间的偏差)不超过基本误差1.5倍。2.5电源:24~380VAC,50Hz。2.6接点功率:不大于10VA。检查与校验检查校验项目见下表所示。温度开关检查校验项目表项目名称外观绝缘电阻切换值切换差3.1检查3.1.1外观检查a.检查温度开关的各部件装配是否牢固,不得有影响测量性能的锈蚀、裂纹、孔洞等缺陷。b.检查铭牌标志及铅封是否齐全完好。C.检查测温元件(温包)及传送部分(毛细管)应完好,不得有变形、腐蚀、泄漏等。3.1.2绝缘电阻检查用500VDC兆欧,检查温度开关接线端子与外壳间的绝缘电阻,该绝缘电阻应大于20MΩ。3.2校验3.2.1校验设备与仪器:Ⅱ等标准水银温度计1支,各种恒温槽(负温槽、冰点槽、水槽、油槽),万用表1台。3.2.2将Ⅱ等标准水银温度计与温度开关插入恒温槽中,液面应完全浸没温包。升温至设定点,观察用万用表连接的检查的开关状态,直至开关动作;如动作点的温度不符合设定要求,可调节设定值指针(旋钮),重新升温,直至符合设定要求,有切换差设定要求的,应下行检查开关动作点温度是否符合要求,调整切换差调节指针(旋钮);有温度指示刻度的温度开关还应该校对指示误差,应符合产品精度要求,校准后要点漆加封。3.3使用和维护3.3.1安装使用时,应将温度开关的检测元件(温包)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其周围介质应保持流动、均温,毛细管弯曲半径应不小于50mm。任何时候都不准碰撞毛细管及温包。3.3.2温度开关内部的坚固件不能任意旋紧或旋松。3.3.3对于防爆产品,将电缆与端子板连接或断开时应先切断电源。第六节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维护检修规程概述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是直接将热电阻、热电偶的信号转换成4~20mA(0~10mA)标准电流信号的仪表,可利用普通导线实现远距离传输。技术标准2.1输入方式:热电偶(K、E、S、B、J、T)。热电阻(Cu50、Cu100、Pt10、Pt100)2.2输出方式:二线制4~20mA.DC1~5VDC三线制0~10mA.DC4~20mA.DC1~5VDC双支式一组,4~20mA.DC;另一组,热电阻或热电偶信号。2.3供电电源:24VDC负载为0Ω时,电源允许范围10~30VDC。负载为250Ω时,电源允许范围15~35VDC。电源电压从15~35VDC变化时变送器输出值变化≤量程的0.02%。2.4环境温度影响:环境温度变化10℃时输出变化≤±0.1%FS。2.5基本误差:±0.2%;±0.3%;±0.5%;±1.0%。冷端补偿温度误差<1℃(0~100℃)。2.6工作环境温度:±0.2%;±0.3%;±0.5%;±1.0%。2.7测温范围:热电阻变送器测温范围:-100~500℃。热电偶变送器测温范围:0~1300℃;600~1600℃。2.8相对湿度:≤90%RH。2.9功耗:≤0.5W。检查校验3.1检查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应清洁、干燥、完整,接线柱和调整螺丝无锈蚀,连接导线的绝缘良好。3.2校验3.2.1校验仪器与设备a.24V稳压电源1台;b.标准电阻箱或毫伏信号发生器0.05级1台;c.标准直流电流表(0~25mA)0.05级1台。3.2.2校验方法a.按下页图接好校验接线图(二线制一体化温度变送器),通电稳定15min。b.以Pt100热电阻为例,测温范围0~200℃。c.查Pt100热电阻的阻值与温度对照表,0℃时的阻值为100Ω。用电阻箱输入100Ω看变送器输出电流是否为4.00mADC,则调整零点螺丝,使输出为4.00mADC。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校验接线图d.查Pt100热电阻的阻值与温度对照表,200℃时的阻值为177.1Ω。用电阻箱输入177.1Ω,看变送器输出电流是否为20.00mADC,如果不是则调整量程螺丝,使输出为20.00mADC。e.重复c、d步骤,直到符合要求为止。f.将变送器测量范围分为4等分,即0℃、50℃、100℃、150℃、200℃,逐点按上行和下行输入相应的电阻值,记录各点的输出值,检查各项技术指标,均应符合技术要求。使用与维护仪表的使用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安装应保证其周围环境的环境温度一超过技术指标规定的范围,尽量安装在无振动或振动小的地方,探头插入的深度最好为介质管道直径的1/2~2/3。不同型号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应按各自的说明书接线,对于具有安全防爆要求的仪表,接线时特别注意不能短路。在本质安全防爆系统中使用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时,要特别注意使用配套的安全栅。4.2仪表的维护4.2.1对于防爆仪表,原则上不允许带电拆卸变送器或仪表接线,需要更换或拆卸时,应按防爆要求停电后进行。4.2.2定期检查校验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校验周期一般为一年或一个装置检修周期。4.3故障检查4.3.1首先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松动或生锈,测温元件是否断线。4.3.2检查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对地绝缘是否良好。4.3.3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4.3.4重新校验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是否符合技术要求。4.4检修4.4.1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应按4.2.2条的要求做周期性的检查校验。4.4.2校验变送器,记录数据填写校验单。4.4.3按上述校验步骤进行校验调整,各项性能应符合技术指标和要求。第七节智能温度变送器维护检修规程1.概述1.1智能温度变送器以微处理器为基础单元,可用于接收不同的热电阻或电偶传感器输入-毫伏或欧姆输入信号,输出带有符合DE或HART协议的4~20mADC电流信号。1.2本规程以SBWX系列温度变送器为例,其他,同类产品可参考使用。SBWX智能温度变送器是一种高性能的温度测量仪表。变送器采用专用数字集成电路技术,具有HART通讯功能。能接入采用HART协议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通过HART手操器或采用HART协议调试设备可对其校验和组态。双室结构,可与传感器一起组成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用于温度的变送、显示及控制。SBWX智能温度变送器可分为SBWX-A型和SBWX-B型:SBWX-A有防水型、隔爆型和本安型,适用于现场安装;SBWX-B型有一般型和本安型两种,适用于导轨式安装。2.技术标准2.1输入方式:热电偶(K、E、S、J、B、T)。热电阻(Cu50、Cu100、Pt10、Pt100)。2.2测温范围:热电阻:-200~500℃;热电偶:-50~1800℃。2.3输出信号:4~20mA.DC(或1~5VDC)+HART数字脉冲信号。2.4供电电压:24VDC±10%,其工作电压可延伸到12~45VDC。2.5负载电阻:24V时,负载电阻为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大堰河我的保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识别项目成功的关键性能指标试题及答案
- 2025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必考试题与答案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证复习要点试题及答案
- 信息技术部门数字化转型计划
- 制定合理的工作时间表计划
- 全景式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视角试题及答案
- 情感教育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落实计划
- 课题申报立项书语文
-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考核标准试题及答案
- 针刺伤警示教育课件
- 星际求职指南-札记
- 【MOOC】戏曲鉴赏-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 控制计划课件教材-2024年
- 写字楼项目招商方案
- 期中检测卷(试题)-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下册
- 挡墙桥墩冲刷计算表
- 共同办展会合作协议书范文范本
- 《如何有效组织幼儿开展体能大循环活动》课件
- 2024焊接工艺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