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气词词头词尾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efacc4552876f676848e3d876cc0fbe/6efacc4552876f676848e3d876cc0fbe1.gif)
![古代汉语-语气词词头词尾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efacc4552876f676848e3d876cc0fbe/6efacc4552876f676848e3d876cc0fbe2.gif)
![古代汉语-语气词词头词尾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efacc4552876f676848e3d876cc0fbe/6efacc4552876f676848e3d876cc0fbe3.gif)
![古代汉语-语气词词头词尾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efacc4552876f676848e3d876cc0fbe/6efacc4552876f676848e3d876cc0fbe4.gif)
![古代汉语-语气词词头词尾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efacc4552876f676848e3d876cc0fbe/6efacc4552876f676848e3d876cc0fb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上)主讲教师:徐志奇辅导课程二十
4)耳是“而已”的合音,主要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罢了”。例如: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此亡秦之续耳。(史记·项羽本纪)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齐策)
5)尔
用于句末,和“耳”的意义相近。例如:君若用臣之谋,则今日取郭而明日取虞尔,君何忧焉?(公羊传·僖公二年)叶公子高入据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荀子·非相)6)焉
是由指示代词虚化来的语气词。由于作指示代词时意思是“如此”“这样”,虚化为语气词后,表示提示语气。例如: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列子·汤问)于其归焉,用事乎河。(公羊传·定公四年)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C.疑问语气词有:乎、与(欤)、邪(耶)
1)乎是纯粹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可以使用在是非问、选择问、特指问等疑问句末,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例如: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下)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墨子·公输)有时“乎”用在反诘句末,表示反诘语气。也可以在句中与“其”(难道)“岂”、“宁”、“况”、“不”等副词相配合,组成“其…乎”、“岂…乎”、“宁…乎”、“况…乎”、“不亦…乎”等反问格式。例如: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孟子·许行)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左传·僖公五年)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有时句首或句中使用副词“其”(大概)和词组“得无”(该不会)“无乃”(恐怕)和句末“乎”相配合,组成“其…乎”、“得无…乎”、“无乃…乎”格式,表示委婉推测语气,“乎”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吧”。例如: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四年)
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
出三日而五灾至,无乃不可乎?(荀子·儒效)有时“乎”用在感叹句末,这时句子的主要语气是感叹,但句末的“乎”仍有点儿疑而不定的语气,只是较弱罢了。例如:善哉,技盖至此乎!(庄子·养生主)
天乎!吾无罪!(史记·秦始皇本纪)
2)与语气词“与”可以写作“欤”,表示要求证实的疑问语气,即说话人猜想如此,但不敢肯定,要求得到对方证实。一般用在是非问句末,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也用在选择问句末,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例如:商君曰:“子不说吾治秦与?”(史记·商君列传)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子巧与?有道与?(庄子·知北游)
3)耶可以写作“邪”。二者古音相近,作句末语气词,作用同“与”。例如:治乱,天邪?(荀子·天论)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遊)有时“与”、“邪”用在反问句或感叹句末,其探询语气词特点仍然存在。在感叹句中,由于感叹语气强烈,探询语气相对较弱一些。例如: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孟子·许行)
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史记·商君列传)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后汉书·班超传)D、感叹语气词有:哉、夫、兮等。
1)哉是一个典型的感叹语气词,而且语气强烈,相当于现代汉语“啊”。例如:子曰:“管仲之器小哉!”(论语·八佾)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哉”也用在特指问、反问或祈使句末,表疑问语气或祈使语气,但感叹语气仍存在。例如: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庄子·山木)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左传·僖公五年)
子曰:"沽哉!沽哉!吾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2)夫“夫”作语气词,语气与“哉”接近,但要低沉和缓一些,没有“哉”那么强烈。例如: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使宋王而寤,子为齑粉夫!(庄子·列御寇)悲夫!本细末大,弛必至心。(贾谊集·大都)
“夫”也用在疑问句末,但感叹语气仍存在。例如:
仁人亦乐是夫?(新序·刺奢)3)兮“兮”是常见于《诗经》、《楚辞》的感叹语气词,其他典籍中也有少量用例,但大都是韵文。相当于现代汉语“啊”,感叹中带有咏叹的意味。例如: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诗经·魏风·伐檀)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E.句首、句中语气词主要有:夫、惟(唯、维)、也、乎、其。
1)夫(fú)
是句首语气词,由指示代词“夫”虚化而来,常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引起下文的语气,古代所谓“发语辞”。有的和“且”“故”“若”“今”等结合起来,组成“且夫”“故夫”“若夫”“今夫”等,除了“且”“故”“若”“今”本身的意思外,要发议论的语气色彩更强。例如:夫将者,国之辅也。(孙子·谋攻)
且夫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遊)
吾甚自愧,故夫训道不纯而愚民陷焉。(史记·孝文本纪)
若夫贤贞信之行者,必将贵不欺之士。(韩非子·五蠹)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2)惟(唯、维)用于句首或句中。用在句首的有两种语气作用,一是提示引出主语或年月。例如:唯辟(国君)作福,唯辟作威。(尚书·洪范)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尚书·泰誓上)二是表示期望语气,这种用法多写作“唯”,少数写作“惟”,不写作“维”。例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故敢以书报,惟君之留意焉。(战国策·燕策)用在句中的“惟(维)”主要作用是引出谓语,常见于《尚书》和《诗经》,其他典籍少见。例如:蚩尤维始作乱。(尚书·吕刑)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
3)也用在句中主要表示提顿语气,常用于句中主语、时间状语或前一分句末。例如: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论语·先进)
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庄子·山木)方此时也,尧安在?(韩非子·难一)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4)乎用在句中表示提顿语气,常用在“于是”后面,构成“于是乎”,也有用在前分句末的。例如:
吾乃今于是乎见龙。(庄子·天运)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显学)F.语气词的连用古汉语句中、句末语气词可以连用,分别担负各自所表达的语气作用,但语气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上,形成一种复合语气。最常见的是两个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例如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官爵可买,则工商不卑也矣。(韩非子·五蠹)
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矣!(荀子·议兵)
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礼记·檀弓上)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论语·泰伯)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论语·阳货)J."何以……为"、"何……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反问句式,“为”原是动词,因长期与宾语“何”分离,并落在句末,虚化为语气词.“何以……为”的意思是“为什么要……呢”,“何……为”的意思是“为什么……呢”。“何以……为”之“何”有时换作“奚”或“恶”(wū),“以”有时换作“用”,作用相同。例如: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亡人得生,又何不来为?(国语·楚语上)
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
恶用是鶂鶂者为哉?(孟子·滕文公下)2.词头和词尾
A.词头
常见的有:有、其、言、于、薄。古人叫“发语词”“发声词”。
1)有常用在朝代名、国名、部族名前,例如: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也不可不监于有殷。(尚书·召诰)
禹攻有扈。(庄子·人间世)也有用在名词和形容词前的,多见于《尚书》和《诗经》。例如:子欲左右有民。(尚书·皋陶谟)
豺虎不食,投畀有北。(诗经·小雅·巷伯)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诗经·邶风·击鼓)
2)其词头“其”常用在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前面,主要见于《诗经》。例如:既见君子,云何其忧?(诗经·唐风·扬之水)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邶风·北风)3)言、于、薄都用在动词前面,还有“薄言”连用的。也主要出现在《诗经》中。例如: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经·周南·葛蕈)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薄污我私,薄澣我衣。(诗经·周南·葛蕈)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诗经·周南·芣苢)B.词尾常见的有:然、尔、若、焉、如、乎等。
这些词尾常用在形容词后,与形容词共同充当状语或谓语,作状语时意思是“…地”,作谓语是“…的样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干燥过滤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复合式绝缘开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货物出口合同商务英语2025年度国际贸易执行合同3篇
- 《PCR临床应用》课件
- 民宿装修项目合同样本
- 房地产项目地下车位买卖合同标准
- 申报医疗器械合同协议书
- 网络安全技术服务商数据保护合同协议
- 应届生三方就业劳动合同模板
- 《环境保护法讲座》课件
- 尺寸链的计算表格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5人(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全)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
- 品管圈基本知识
- 物业项目保洁服务质量保证及安全保障措施(标书专用)参考借鉴范本
-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课程纲要教学计划
-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3版
- 氯诺昔康针剂在围术期镇痛与其它市场应用(代表培训完整版)
- 市政工程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全册配套教案
- 大药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