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改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精编知识点(附问答题)_第1页
新改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精编知识点(附问答题)_第2页
新改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精编知识点(附问答题)_第3页
新改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精编知识点(附问答题)_第4页
新改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精编知识点(附问答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新教科版三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新教科版三上科学知识梳理精品知识点全册后附问答题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品知识点第一单元水第1课水到哪去了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2.用湿布擦黑板,黑板过一会儿变干了,湿的手变干了,都是由于水慢慢变成了水蒸气飞散到了空气中,这种现象叫蒸发。3.水蒸发会吸收热量。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4.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变干了,衣服晾干了,煮食物时水减少了等。5.在任何温度下,水都会蒸发。6.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水蒸气和水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7.水蒸气是无色透明、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8.无论下雨还是晴天,空气中都存在水蒸气。9.水有三种形态:液态(水)、气态(水蒸气)、固态(冰)。10.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质量质量11.取两杯等量的水,并在杯外壁上标出水位,甲杯杯口敞开,乙杯杯口用塑料薄膜封住,然后将它们同时放到同一个通风且向阳的位置。两天后,会观察到甲杯中的水面位置低于水位线,乙杯中的水面位置基本不变。12.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潮湿的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到盒子内部的侧面和底面上有小水滴,这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第2课水沸腾了1.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水会沸腾。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气泡里含有水蒸气。3.水沸腾时,水面上会看到很多“白气”,这不是水蒸气,是小水滴。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我们能看到的“白气”和雾都不是水蒸气。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塑料袋大大增加。将套有塑料袋(被挤压过)的漏斗放漏斗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会鼓起来。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5.通常,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6.水沸腾时,温度不变。7.温度计上的100℃是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8.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9.酒精灯的火焰从外向内依次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要用外焰加热。10.酒精灯的使用方法(1)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酒精灯其他酒精灯。(2)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能用嘴吹。外焰内焰焰心酒精外焰内焰焰心酒精第3课水结冰了1.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当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结冰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2.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并由液态变成了固态。3.水结冰后,冰块会浮在水面上。4.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5.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在水面处做标记是为了便于观察水结冰后的体积变化;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降低冰的温度。第4课冰融化了1.如果给冰加热,当冰的温度达到0℃时,冰开始融化成水,由固体变成液体。2.冰融化成水,体积会减小。3.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4.用吸管或者吹风机给冰块吹热气,可以加快冰的融化。5.其他条件相同时,冰融化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融化得越快,温度越低融化得越慢。6.在相同条件下,冰激凌比冰块融化得更快一些。7.水、水蒸气和冰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水,只是状态不同。物品状态形状体积水蒸气气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没有固定的形状没有固定的体积水液态有一定的体积冰(雪、霜)固态有一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8.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9.在做冰融化的实验时,在冰面处做标记是为了便于观察冰融化成水后的体积变化。将并放入热水中完全融化第5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食盐、红糖、白砂糖、小苏打、味精、食用碱等能溶解在水中。沙子、石头、木屑等不能溶解在水中。2.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但水溶解物质的本领是有一定限度的。3.白糖完全溶解在水中后,这杯水上下一样甜。4.物质在水中可以溶解多少的能力称为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一些。5.常温下,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18克食盐、5克小苏打。6.当食盐加到第8份时出现沉淀,说明食盐能溶解7份;当小苏打加到第3份时出现沉淀,说明小苏打能溶解2份。7.在做“探索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哪个更强”的实验时,除了两种物质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水量相同,每份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也相同)。8.实验过程中,食盐或者小苏打要一份一份地加入,直到不能溶解为止。每次都要充分搅拌,且每次都要在完全溶解之后再倒入下份物质。第6课加快溶解1.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是可以改变的。比如:感冒冲剂做成颗粒状是为了加快溶解。2.通过搅拌、提高水的温度和研碎的方法,能够加快食盐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3.在做“探索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实验时,我们只能改变水的温度,要保持水量和盐量等条件相同,食盐要同时倒入不同温度的水中。4.在做“探索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实验时,我们在一个烧杯中不断搅拌,另一个烧杯不搅拌;要保持水量、水温和盐量等条件相同,食盐要同时倒入水中。5.在做对比实验时,我们只能改变一个我们要对比的条件,控制其他条件相同。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6.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人们常把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综合在一起运用。第7课混合与分离1.我们把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水中搅拌,利用水来分离食盐和沙,主要利用了食盐和沙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过滤蒸发2.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水中的沙子。3.食盐能溶解在水中,但不会随水一起蒸发。我们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但可以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出水中的食盐。4.蒸发皿是加快蒸发的实验仪器。实验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实验仪器的温度仍较高,不要用手触碰,防止烫伤。5.蒸发食盐溶液实验中,要在水完全蒸发前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食盐慢慢烘干。分离后水变成水蒸气飞散到了空气中。6.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用磁铁进行分离,也可以先倒入水中,把浮在水面的木屑分离出来,然后通过过滤的方法得到铁屑。红豆和沙子混在一起,可以用筛网筛的方法分离。第8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1.橡皮泥可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纸张被折叠、撕扯后形状不同了,但这些变化和水的物态变化一样,都还是原来的物质。2.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将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它会重新鼓起来,这是因为空气会热胀冷缩。第二单元 空气第1课感受空气1.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当你把杯子中的水全部倒掉后,空气会充满杯子。2.传递空气时,要用密闭的容器将空气密封起来,防止空气泄漏。3.空气的特征:无色无味、容易泄漏、很轻(但有质量)、可使袋子鼓起来(鼓起来的袋子摸起来很软)、会流动等。4.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1)石头、沙子、木块等是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2)水、牛奶、可乐等是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3)空气、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会流动。第2课空气能占据空间吗1.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2.为了方便观察水位变化,可以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如泡沫塑料)。3.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里,杯底的纸团没有湿,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4.如果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水会将空气从小孔挤出杯子,最终纸团会变湿。5.如果用打气筒从杯子底部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能将水慢慢挤出杯子。第3课压缩空气1.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改变,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改变。2.推动活塞压缩水时,很难推动说明水不易被压缩。推动活塞压缩空气时,可以推动到一定程度,说明空气容易被压缩但体积不能被压缩为0。3.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被压缩的程度越大弹性越强。4.空气可以认为是由很多空气微粒组成的。压缩空气时,体积变小是因为空气微粒的间隔变小了;扩张空气时,体积变大是因为空气微粒的间隔变大了。空气微粒的大小和数量都没有改变。5.空气压缩枪利用被压缩的空气产生的弹力把“子弹”发射出去。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子弹”被发射得越远。6.压缩空气的应用:篮球、足球、打气筒、打气喷雾器、充气轮胎、充气城堡、充气坐垫等。第4课空气有质量吗1.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2.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3.简易天平可以用来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使用前要先调节天平的平衡。4.天平一端放上充好气的皮球,另一端放上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取出皮球打入10筒空气后放回天平,发现天平的皮球一端会下沉(失去平衡),这说明了空气有质量。向豆子一端继续增加豆子,当天平恢复平衡时候,打入的10筒空气的质量等于增加的豆子的质量。5.天平平衡时,如果将皮球里的空气放出一部分后,再将皮球放入小桶中,天平的皮球一端会上翘(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空气有质量。6.做实验时,要用充好气的皮球是因为瘪的皮球在充气后体积会增大,导致其所受的空气浮力增大,从而影响对充入皮球中的空气质量的测量,产生较大的误差。第5课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1.调节天平的平衡时,要用回形针或者绿豆等轻小的物品来调整,不能使用小石头等太重的物品。2.当天平平衡时,一袋空气的质量等于回形针或绿豆等轻质物品的质量。用打气筒打入的空气越多,质量越大。3.与20筒空气质量相当的物品:4枚回形针、30粒绿豆、8粒黄豆。4.测量100筒空气的质量时,可以先测20筒空气的质量,然后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算出这100筒空气的质量。5.比较100筒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回形针、绿豆、黄豆等物品,我们发现100筒空气的体积比所有的“质量参照物”都要大得多。这说明空气有质量但很轻。6.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约2个500毫升空饮料瓶中的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7.我们周围的空气很多,那么多空气的总质量是很大的。我们没有被空气压扁,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已经适应了这种环境。第6课我们来做“热气球”1.空气受热后体积会变大,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空气变冷后体积缩小,会下降。2.做“热气球”模拟实验时,塑料袋中原来的冷空气通过加热变成了热空气,热空气上升带着塑料袋上升到空中。之后,塑料袋内的热空气逐渐变冷,冷空气不会上升,导致塑料袋因为自身重量慢慢飘落。3.做“热气球”模拟实验时,纸筒下面留一个缺口的目的是让空气进入纸筒帮助燃烧。4.做“热气球”模拟实验时,加热前,塑料袋是瘪的、凉的;加热后,塑料袋会慢慢鼓起来,空气慢慢变热,会产生一种向上托的力。5.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制作的。6.孔明灯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尽量不要燃放孔明灯。7.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热气球、孔明灯、走马灯、抽油烟机在炉灶上面、暖气片在房间下面而空调在房间上面等。第7课风的成因1.我们可以用扇扇子、开风扇等方式制造“风”。2.做风的模拟实验时,将点燃的蚊香放在进风口(下方圆孔),小纸条放在出风口(上方圆孔),都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到风。3.做风的模拟实验时的现象(1)未点燃蜡烛时,蚊香产生的烟竖直上升,小纸条不动。(2)点燃蜡烛时,蚊香产生的烟进入纸盒,小纸条晃动。4.做风的模拟实验时,点燃蜡烛加热周围的空气,由于热空气会上升,热空气会从出风口流出,周围的空气补充进盒子,空气就流动起来形成了风。5.大自然的风主要是由于各地温度高低不同,导致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起来而形成的。第8课空气和我们的生活1.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2.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3.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4.人们可以利用风来发电,而龙卷风等自然灾害有时会给人们带来重大损失,所以说风有利也有弊。5.空气可以帮助燃烧。6.对比空气、水和石头的特征物体能否占据空间能否被压缩是否有质量是否会流动空气能能是是水能否是是石头能否是是7.空气的特征和作用第三单元 天气第1课我们关心天气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2.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4.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5.天气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可能给我们带来灾难。6.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7.制作天气日历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8.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观测,我国著名气象学家 竺可桢总结了现代物候的特征,为防灾减灾和国家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第2课认识气温计1.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2.温度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3.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4.我们用气温计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内的气温。5.气温计由单位符号、刻度、液柱、液泡等部分组成。6.气温计上的刻度(1)1大格表示10℃,1大格分为10小格,1小格表示1℃。(2)0℃以上,越往上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高:0℃以下,越往下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低。7.气温计的读数方法(1)判断温度在0℃的上方还是下方。(2)数出液柱顶端与0℃相距的格数。气温计(3)将前两步的结果组合起来。8.各种温度计的结构和功能是有区别的,不同温度计之间不能混用。9.天气是冷还是热,每个人的感受常常不一样,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准确的,我们可以用气温计更准确地测量气温。第3课测量气温1.气温计的使用方法(1)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2)悬挂在空气中。(3)保持干燥。(4)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5)示数稳定后再读取。2.选择一天中的五个时间点测量气温,将数据绘制成柱状图。柱状图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天气的变化规律。3.白天的气温一般是先升高后降低。4.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第4课测量降水量1.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2.地球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后,有时会形成降雨,再回到地球表面。3.制作简易雨量器(1)选择直筒透明的杯子。(2)在杯子外壁贴上刻度条(从20底部贴起,以毫米为单位)。刻简易雨量器度条的零刻度线要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3)刻度条外面贴上透明胶带,用来防水。4.降雨量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5.用简易雨量器测降雨量时要将雨量器水平放置,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读数时要加上单位“毫米”。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雨水溢出。6.降雨量的多少与使用的雨量器的粗细、大小无关,雨量器测的是雨水在雨量器中的高度。7.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8.要测量一场雪或者冰雹的降水量,可以把雨量器中的雪或者冰雹融化后进行测量。第5课观测风1.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可以通过地面物体的变化来感知风。2.观测风的时候,我们主要观测风速和风向。3.风速是空气流动的快慢。我们可以用风旗将风速分为三个等级。4.我们可以用风旗、风向袋和风向标来判断风向。风向与风旗或风向袋飘动方向相反,风向与风向标箭头指向一致。5.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描述。如北风是由北面吹过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方向吹过来的风。6.“蒲福风力等级表”将风速分为0~12级,共13个等级。第6课观察云1.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多云和阴。2.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可以浮在空气中,这就形成了云。3.天空中的云主要有三种形态:大团、堆积的云——积云,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层云,纤维、羽毛状的云——卷云。4.天空中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记录为晴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记录为多云;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记录为阴。5.我们可以用适当的符号记录一天的云量。第7课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1.对天气日历中记录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2.天气日历中我们一般要注明日期、气温、降水量、云量、风速和风向等信息。3.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气候长期;天气短期)第8课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1.未来的天气状况是能够预测的,但天气预报不是完全准确的。2.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3.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问答题第一单元水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1.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答:水受热后变成水菜气进入空气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小水珠。依据:水受热会蒸发,遇冷会凝结。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2.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答,放置一段时间后,塑料盒内部出现细小的水珠,时间越长,水珠越大,当水珠增长到一定大小后,会流下或落到地面上。它们是地面上的水龙发形成的水蒸气在塑料合表面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3.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答:水和水基气是水的不同形态。相同点:它们都无色无味、有一定的温度、占据业定的空间。一流动。不同点: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永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第2课水沸腾了1.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水在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烧杯壁金变模糊,水面开始冒执气,一些气泡迅速上升,在60C~900时,气泡逐渐增多,上升速度加快:在90℃~100℃时,气泡上升速度越来越快:当温度达到100℃时,大量气泡迅速上升,泡到达液面后破裂。2.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答: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100℃时会沸腾。沸腾后水面翻滚,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水的体积增大,同时在烧杯底出现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一直上升到液面后破裂。第3课水结冰了1.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答:当水的温度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到水完全结冰以后,温度开始下降。2.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答:水先是一部分结冰,再完全结冰,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3.冰还是水吗?答:冰是固态的水,所以然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第4课冰触化了1.冰融化成术的原因是什么?答:冰融化成术的主要原因是温度的变化。当环境温度低于00时,冰不会融化,还是固态的形式;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会开始融化,直至完全变成水。2.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答:冰在融化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小,小水滴不停地从冰的表面滴落,这时温度始终保持在0℃,直到冰完全融化成水。3.水、水蒸气、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答:不同点:水、水蒸气、冰的状态不同,水是液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冰是固态的。相同点,组成它们的微粒没有发生变化,它们是同一种物质。第5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答: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分别取20克食盐和小苏打,各自平均分成8份,50毫升水中大约分别溶解7份食盐和2份小苏打。2.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答:食盐溶解的份数要大于小苏打溶解的份数,说明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不同。3.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实验的时候,要一份一份地加入?答:一份一份地加入,是为了能够在实验中清楚明白地展现出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而且在实验过程中,要等前一份完全溶解之后才能加入后一份。第6课加快溶解1.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答:热水中和经过搅拌的水中的食盐先溶解完,从而发现水的温度和是否搅拌这两个因素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2.如果要让食盐更快地溶解在水中,还可以怎样做?答:一边加热,一边搅拌;加快搅拌的速度;将食盐分散放入水中。第7课混合与分离1.我们是怎样将沙和自盐分离的?水在分离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我们利用一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这一特性,把沙和食盐的混合物放在水中后,能溶解在水中的食盐颗粒会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沙会沉淀在烧杯底部,从而将沙和食盐分离。水在分离过程中,起到介质的作用。2.食盐和水是怎样分离的?答:分离后水到哪里去了养:我们用蒸发实验,加热盐水后,水会基发到空气中,基发皿中剩余的是食盐。水泰发后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第8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1.橡皮泥、纸的变化与水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答:它们在变化过程中都是外形发生了改变,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说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而且在它们各自的变化中都具有可逆性,所以没有形成新的物质和可逆性是它们的相同之处。2.生活中,你还能找出类似这样的变化吗?答:将海水晾晒之后,得到盐;铁熔化后,制成铁制品;固态的白砂糖溶到水中,变成糖水;将木棒折断成几节。第二单元空气第1课感受空气1.你认为空气有哪些特征?你是如何知道的?答.空气的特征有容易泄露;很轻;可以使袋子鼓起来,但摸起来很软;能流动;有弹性,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将空气装人塑料袋,塑料袋鼓起来,并且摸起来很软“打开塑料袋的封口,鼓起的塑料袋变瘪,并能感受到封口处有轻常的风吹出,说明空气能活动而且很容易泄露。用嘴可以吹响哨子,说明空气能流动,用手挤用充满空气的气球,感到气球有弹性,说明空气有弹性,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充满气的气球很容易被抛起,说明空气很轻。2.空气和手般的物体相比,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呢?(1)空气和其他物体一样,都是真实存在的;(2)它们都能通过一定的感官方式被感受到:(3)它们都占据空间,也有质量。第2课空气能占据空间吗1.在上面的实验中,杯中的水和空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当空气被密封在杯中时,水不能流进杯子。杯底被扎了一个小孔后,杯子里的空气从小孔向外流出,杯中的空气减少,杯子外的水流进了杯子,当空气从小孔被打进杯子后,杯子中的空气增多,占据空间,把水挤出,杯子里的水减少。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答:空气能占据空间,在实验中,纸团不湿的现象说明空杯子并不真是空的,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后,水槽里的水进入了杯子,是因为杯子里的空气从小孔向外流出,腾出了杯子的空间,杯子外的水就流了进来。从小孔向杯内打入空气后,空气占据了杯内的空间,杯子里的水就被挤了出去。第3课压缩空气1.在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你怎么解释?答.(1)用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抽入空气的注射器的活塞,活塞的位置在一定的空间内会向下或向上移动,即位置发生了变化。(2)用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抽入水的注射器的活塞,活塞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是组成空气的许多微粒的间距发生变化引起的。活塞向下压后,这些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小,使得活塞可以有向下移动的空间,空气被压缩了;活寒向上拉后,腾出来更多的空间,这些微粒之间的间隙增大,空气就被扩张了。第4课空气有质量吗1.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和你猜想的结果一样吗?答:在实验中,给皮球打入10简空气后重新放入小桶,原本达到平衡状态的天平向充气后的皮球一端倾斜,需要在另一端的小桶中加人若干豆子,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这与空气有质量的结论是一致的。2.你怎么根据实验现象证实自己的猜想?答:天平的两端分别挂着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时,天平平衡,说明充气的皮球此时与豆子的质量相同。当皮球再被打入10简空气后,天平失夫平衡,皮球一端降低,装豆子的一端升高,这说明此时的皮球比豆子的质量大,也就是比之前的皮球质量增加了,增加的质量是充人的10筒空气的质量第5课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1.在打入100筒空气后,这袋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多少?我们是如何知道这袋空气的质量的?答:将打入100筒空气的袋子放在天平一端,另一端放入同它质量相当的轻质物品,使天平平衡。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这袋空气的质量等于这些轻质物品的质量。只要称出这些轻质物品的质量,即可知道这袋空气的质量。这货打入100筒空气的袋子的质量约为15克,相当于6个乒乓球的质量。(数据仅供参考)2.比较这袋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你有什么发现?答:比较这袋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我们会发现装空气的袋子的体积比所有“质量参照物”都要大得多。第6课我们来做“热气球”1.加热前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答:加热前,袋子没有明显变化;加热一段时间后,袋子膨胀起来,逐渐变热了,并且会上升到空中2.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上升,你怎么解释呢?答:加热这个袋子时,一部分空气被加热后膨胀而流出,使内部空气的质量比外部小,因此充满热空气的袋子才会上升。第7课风的成因1.描述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模拟实验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容:我观察到蚊香的烟雾呈线状飘出,到达顶端圆洞后,使纸条抖动,我认为在模拟实验中空气被加热后,往上走,盒中其他区域的冷空气遇热后,使得盒中的空气冷热不均,形成了风。2.你认为大自然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答:冷热空气的循环流动形成了风。第三单元天气第2课认识气温计1.我们在读气温计时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注意什么?答:在读气温计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使用前注意观察气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找到0℃.0℃以上的读作“几摄氏度”,0℃以下的读作“负几摄氏度”。(2)使用气温计测量时,要把气温计在测量环境中放置两三分钟,等气温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视线要与气温计的液柱顶端保持齐平。2.利用气温计测量温度对于我们描述天气有什么帮助?答: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变化情况。人们用摄氏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要准确地知道温度,就要使用气温计来测量。第3课测量气温1.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答.为了使测得的气温数据事准确,更科学。2.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相同吗?描述一下气温的变化。答: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不同。气温的变化规律:一天之中,清晨5点左右的气温最低,在9点以后温度开始上升,一般在下午14点左右气温最高,然后缓慢下降。气温就是这样在一天中不断变化的,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由低到高再到低。3.使用柱状图描述气温有什么优点?答:(1)能清楚地表示出各时间温度的高低。(2)容易发现气温变化的规律。第4课测量降水量1.自制雨量器要注意什么?测降雨量要注意什么?答.自制雨量器要注意:(1)使用小剪刀等工具时要注意安全。(2)自制雨量器时,要选取口径上下一致的透明容器。(3)要将刻度条的零刻度线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粘好。(4)刻度条外面贴上透明胶带,用来防水。测降雨量时要注意:(1)要将雨是器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2)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记录数据时要以“毫米”为单位。2.怎样测量一场雪的降水量呢?答:将雨量器放置在无遮挡的水平地面上,降雪结束后将雨量器拿到屋中,等雪全部融化后,读出水面的高度值,确定降水量。第5课观测风1.利用地面物体或风旗,如何判断风的大小和方向?答:(1)可以通过物体和风旗的飘向判断出风向,它们的展开程度能说明风的大小。比如可根据树梢摇动的方向来判断风向,如果树梢向东摇,则风向为西风。(2)可以根据蒲福风力等级表中对应的风力现象来判定风的大小。2.两种方法观测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答:不一定相同。因为通过观测风旗和物体来测量风力和风向,二者的准确性可能不同,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可能会导致我们对风的大小和方向判断不完全相同。第6课观察云1.观察我们画出的云,它们的形状大致相同吗?是哪种形态?答:云有三种基本形态,大团、堆积的云,叫积云;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叫层云;纤维羽毛状的云,叫卷云。2.今天的云量如何?属于何种天气?答:云量基本有三种情况。①天空可以见到太阳,有少量的云或没有云。这种天气为晴。②天空有很多的云,太阳一会儿可见,一会儿不可见。这种天气为多云。③天空完全被云层覆盖,见不到太阳。这种天气为阴。具体来说,天气千变万化,当天的天气情况可能还有刮风、下雨、下雪等情况,具体情况以实际情况为准。第8课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1.在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阶段?天气预报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答,制作天气预报经历的阶段,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人们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提供的信息合理安排生产生活,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农民要看天气播种。渔民要看海洋天气预报出海捕捞。飞行员要根据天气安排飞行时间。我们出门旅行前要了解当天的天气预报,提前判断是否有利于出行或者是否需要携带雨伞、防晒霜、遮阳帽等装备。如果遇到大风、冰雹、台风等特殊天气,要做好防备,避免造成损失。【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人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知道一些有关脊髓的知识以及保护脊髓的注意事项[科学思维]能模仿例子,针对具体情况画出神经信息传递流程图[探究实践]通过测试活动,感受到身体不同部位在反应速度上存在一些差异,以及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会出错[态度责任]养成仔细观察、积极思维、求真求实的科学品质【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了解人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教学难点】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用箭头画出神经信息传递的流程图【教学准备】[教师]脊髓的模型[学生]废报纸、铅笔、橡皮、刻度尺【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一)游戏导入1.师介绍游戏规则,学生玩“抢椅子”游戏思考:这个游戏与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有联系吗?2.学生分析游戏中刺激和反应的过程,教师板书。(预设:刺激,听、看;反应,抢(屁股、脚、手))板书:刺激(听看)反应(抢:手、脚、屁股等) 二、探究新知(二)认识人体神经系统1.上台游戏的五个同学接受到的刺激一样,反应结果一样吗?是什么使他们反应不一样?(预设:有的同学反应快,抢椅子游戏中我们用到的器官有耳朵、眼睛、手、脚、屁股等,还用到大脑。大脑使他们反应不一样。)2.大脑在刺激与反应的过程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他们三者是什么关系?是怎么工作的?师生交流:大脑处于刺激与反应的中间,刺激的信号传给大脑,大脑做出指令传给手脚等产生反应3.老师这里有张人体轮廓图,请在人体轮廓图上画出游戏过程中信号的传递过程学生画图,展示汇报(引导学生认识传入、传出神经和信号传递的过程。)4.分析:为什么刺激产生的信号都连接到大脑?大脑起到什么作用?(预设:总指挥、司令部)5.出示“抗震救灾总指挥的现场图”:为什么说大脑起着指挥部的作用?他们是怎么工作的?我们来看下这幅图,官兵们是怎么弄分工合作进行抢险救灾的?师生交流:气象报告员和部队情况报告员收集信息。司令员接受信息,进行思考,做出决策,下达命令。传令兵传达指令6.再观察、再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赛场上还有哪些这样从刺激到反应的过程?生交流,师播放体育赛场图片及日常活动。(预设:收发短信、守门员扑球等。)7.观察女孩收发短信的信息传递流程图,想一想在这幅图中小女孩的神经系统是如何处理信息的8.全班交流:传入信息的路径是:手机→眼睛→脑传出信息的路径是:脑→手9.通过小女孩收发短信的信息传递流程分析,我们发现在处理信息的时候,人体的脑、脊髓和周围神经是共同协作,分工完成整个信息传递过程的。想一想守门员扑球的信息传递流程,然后在图中画出来8.学生展示交流(学生图示比较杂乱),师生质疑:我们体内的神经系统是如此杂乱吗?9.展示人体体内的神经系统结构图,分析脊髓的位置及结构特点(三)感受神经系统的各项差异以及大脑错觉活动1:大脑的错觉1.大脑每天都要进行着各种指挥与判断,每次判断都能准确无误吗?(预设:人脑也会错误的处理信息,如考试等。)2.教师图片展示两幅图,生目测并比较两幅图中两根线段的长度以及是否平行。(预设:看起来长度不等的两根线段其实一样长,看起来不平行的两根线其实是平行的。大脑也会出错,需要更多的数据和实证确认。)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产生错觉是人脑的正常现象,同学们不要为此而担忧和紧张3.眼睛传递的刺激可以使大脑做出误判,人体还有其它的刺激也会让大脑误判吗?比如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他们的敏感度一样吗?可以怎么研究?活动2:测试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1.用一支或两支铅笔的笔尖触碰身体不同部位皮肤,看看大脑能否分辨出来?2.测试要求:触碰的力量大小一样、被测试者必须闭上双眼、测试不同的部位并记录3.学生分组实验4.学生汇报分析:身体的不同部位的敏感度不同、反应速度不同。可能有的部分神经多、有的部分神经少活动3:测试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1.刚刚我们测试了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那么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一样吗?下面我们继续来测试2.出示课本53页上面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初步了解测试的方法。学生两人一组,避让从相同高度落下的橡皮,测试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看看身体哪个部位的反应最快,哪个部位的反应最慢3.测试要求:(1)请被测试者将手放在桌子上,紧闭双眼,测试者将橡皮从距离手背一米处自由落下,时间记录者记录被测试者作出反应的时间(2)请同一被测试者坐在椅子上,紧闭双眼,赤脚放在垫子上,测试者将橡皮从距离脚背一米处自由落下,时间记录者记录被测试者作出反应的时间(3)测试者和被测试者两位同学交换角色进行测试4.学生两人一组,按照要求进行测试5.学生汇报分析:反应快的部位先做出动作。手的反应比脚的反应快,因为手到大脑的距离比较近三、拓展与应用(小结)6.教师小结:通过刚才两个测试活动,我们发现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是不一样的,而人体不同部位的反应也有快有慢。因此我们身体各部位在应对外界刺激的时候,反应也各不相同(四)脊髓的作用及保护1.在刚刚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脊髓负责下达简单的命令,并把来自感官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再把大脑的指令传递给周围神经。那么脊髓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又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脊髓呢?2.出示课本53页“我们的脊髓”文字资料,学生自主阅读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脊髓的知识3.脊髓在人的神经系统中有怎样的地位?(预设:在人的神经系统中,脊髓有一把类似电线的神经束组成,连接着脑组织和周围神经。)4.为什么要保护脊髓?(预设:因为脊髓分布在能弯曲的脊柱中间,虽然被脊椎骨和软骨包围着,但还是有可能受到伤害,一旦脊髓受损,轻则身体麻木,重则瘫痪。)5.怎样保护脊髓呢?(预设:我们在运动时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要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做下腰动作,在剧烈运动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五、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够通过体验观察和阅读资料,初步了解人体大脑的形态、结构、质量、位置、软硬程度等基本情况[科学思维]通过游戏体验,初步认识人体大脑的部分功能[探究实践]通过体验活动,激发学生探究人体大脑暗箱的兴趣,愿意将自己的探究结果与同伴分享[态度责任]养成仔细观察、积极思维、求真求实的科学品质【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初步了解人体大脑的形态、结构、质量、位置、软硬程度等基本情况,知道大脑的功能【教学难点】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初步了解大脑质量、软硬等基本情况【教学准备】[教师]教学PPT[学生]1400克的钩码、豆腐、学习资料与记录单等【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1.孩子们,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一起猜猜。前面的课大家对于刺激和反应有了认识,而且都知道了帮助作出判断和指挥的器官是——大脑(板书)。现在给你1分钟,回忆一下自己认识的大脑2.学生活动3.没错,谜底就是大脑,对于大脑,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 二、探究新知((二)活动体验,建构知识1.孩子们,你们知道大脑的样子吗?2.把两只拳头握起来并拢,大脑的大小和形状基本与此相似。那大脑具体长成什么样呢?我们可以观察核桃仁,它和我们大脑长得很相似。请大家拿起笔,边观察边画出你认为大脑的样子,请看活动要求:活动一:画一画(1)根据观察和自己的认识,画一画你认识的大脑;(2)时间3分钟2.时间到,现在那位小伙伴愿意来与大家分享下自己的作品3.通过分享,老师发现大家对于大脑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但有些小伙伴还是有很多疑惑。这样,今天,老师让大脑自己做了一份自述,详细介绍了下自己,材料就在你们手中,请每位同学自主阅读,请看要求(课件出示):活动二:读一读要求:利用语文学科所学的批注这一阅读方法,阅读《大脑的自述》这一资料,将关键信息进行圈画4.孩子们,通过阅读,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呢?谁来分享一下5.大家的分享中,有些小伙伴对于大脑质量有疑惑,这样,以小组为单位一起体验下,具体要求请看屏幕:模拟体验1:掂一掂要求:掂一掂1400克的钩码,掂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6.孩子们,掂玩这些钩码,你有什么想分享的模拟体验2:摁一摁7.听了大家的分享,老师发现大家对于大脑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在抽屉中,还有一份豆腐,小组3号同学拿出来后,组内每位同学都轻轻摁一摁,感受下,请看要求:轻轻摁豆腐,感受豆腐的软硬程度,谈谈自己的思考8.孩子们,通过体验,你们有了哪些新的收获?1分钟梳理,在小组内交流9.孩子们,通过系列活动,大家对大脑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给大家1分钟独立梳理的时间10.谁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小结(三)游戏体验,认识功能1.孩子们,你么可真棒,通过自己的研究,认识了大脑的基本情况。大家都知道大脑对于我们而言非常重要,那大脑重要作用体现在哪儿呢?2.这样,我们接下来通过几个游戏,一起来感受下大脑的都有哪些作用游戏1——记一记:看右图10秒,凭记忆说出图上有哪些物品游戏2——控一控:弹象棋,让它尽量停在红点上游戏3——辨一辨:从表情包中你看懂了什么?游戏4——思一思:根据前三图的规律,思考第四图可能是什么?游戏5——拼一拼:用七巧板拼出不一样的图案3.这些游戏反映了我们大脑的哪些功能?(记忆、控制、识别、推理、创造)三、拓展与应用(小结)(四)资料阅读,了解分工1.出示课本56页大脑的分工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解我们大脑的分工情况,再读一读旁边的文字,进一步了解大脑分工的有关知识2.播放视频《左右脑分工》 五、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