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刘军民邮箱:liujm886@163.com做回职业的自我一、研读考纲、课程标准、考试内容二、探究高考命题规律三、精心编制学案和练习四、对学生错误的再认识五、几点收获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一、研读考纲、课程标准、考试内容要素观学习应注意知识要素的积累,包括对知识变式的总结和积累。整体观
应注意地理模型和知识链(特别是因果链)的构建。用四种观念来武装的学科知识系统,才可以有效调动和运用。空间观定位是许多地理问题的切入点,日常学习中应树立定位意识。发展观以动态的、发展的观念来认识地理事像。
从考试的角度看,要根据试题的要求,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再现、整合,以解决实际问题。
四项考核能力的目标与要求与高中地理新课程“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是一致的。内容上更加突出人地关系,增加了一些新考点。自然地理中增加了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在自然地理各要素中,具体要求了地形、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等。在有关工农业的考点中增加了人类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时代性的“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等等。考试内容的变化:
二、探究高考命题规律●立意上将高考要求与教改理念相结合●联系实际命题(时代性、应用题)●跳出教材,设计情境,给出材料●内容的综合●重各种能力的考查●适当体现探究性学习(1)提供知识背景(2)体现学科主干知识(3)命题理念与思路的展现二、探究高考命题规律(1)提供知识背景
“新”跳出教材,设计情境,给出材料学过的再现→“没学过”的再现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8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6分)(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6分)(4)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6分)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图6(1)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2)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6分)(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祥(位置见图6)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今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6分)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保护红木(森林)资源(2)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区位优势。(10分)(地处边境)接近原料(红木)产地;(我国)市场需求旺盛;(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捷;(作为边境地区的较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善。(3)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6分)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性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成成本。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10分)
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图2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9~11题。9.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B.该段河道冬季结冰C.铁路沿P箭头指向拉萨延伸D.P箭头指示北方10.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坡
B.河流
C.沟
D.原地11.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2011年全国大纲卷)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图3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6~8题。6.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7.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8.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A.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C.成都----上海D.兰州-----北京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2011全国卷)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8分)(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6分)(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8分)(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14分)
(2011年全国卷)39.图10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2)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的自然条件。(12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除外)(8分)(2)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温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3)甲区域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民族与北部、西部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军马的需求量大。河西走廊及往北、往西的大片区域,气候干旱;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以及河西走廊以东地区怎主要应农耕之需,皆不适宜大规模集中畜牧战马。
(2011年海南卷)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5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4~15题。14.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15.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B.植被少C.地势高D.云雨少(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8分)(2010年新课标卷)37.(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6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6分)(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2010年新课标卷)36.(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12分)(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6分)(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8分)(2010年全国1卷)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个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12分)(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8分)(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第36题)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图4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10分)(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13分)(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13分)(2)(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3)通过航空运输,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政府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
(2010年全国1卷)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1~2题。
1.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
2.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
(2)体现学科主干知识
区域地理背景知识、地图知识、地理图表判读及计算、地球运动意义、大气运动与气候分析、地形(地质、地貌)分析、河流水文、自然灾害成因分析;农业区位分析、工业区位分析、城市区位和城市化及交通区位、区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人口发展、资源和环境问题。*气候09全国121分09全国28分09宁夏14分10全国124分10全国226分10新课程22分08全国18分08全国240分08宁夏18分11全国16分11新课程4分12全国8分12新课程14分13全国4分13新课程130分13新课程228分*农业09全国114分09全国238分09宁夏8分
10全国140分10全国236分10新课程28分08全国18分08全国232分08宁夏12分11全国28分11新课程12分12全国36分12新课程26分13全国44分13新课程140分13新课程216分(3)命题理念与思路的展现A:入题切口小,入口深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从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图2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9~11题。9.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B.该段河道冬季结冰C.铁路沿P箭头指向拉萨延伸D.P箭头指示北方10.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坡
B.河流
C.沟
D.原地11.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2)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6分)(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8分)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8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6分)(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6分)(4)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6分)(2010年新课标卷)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3题。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洪涝的产生气候因素气候因素的变化气候因素的变化的原因(2010年新课标卷)36.(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12分)(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6分)(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8分)融雪侵蚀的原因雪期线与地形降雪量影响因素(2010年新课标卷)37.(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6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8分)(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6分)(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特点区位分析B:重视考查地理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过程动态信息→动态设问图4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式,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4,完成9-11题。9.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0.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A.14日14时
B.14日19时
C.15日4时
D.15日11时11.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式出现的月份可能为A.华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
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东南丘陵,4、5月份(2)图8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12分)(10年新课标卷)表1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l,完成6~8题。6.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A.开拓国际市场B.建立品牌形象C.吸引国外资金D.降低生产成本7.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A.降低劳动成本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D.便于原料运输8.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A.市场B.资金C.原料D.技术C:重视考查多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高山高原气候及农业(2010年海南卷)21.读图7,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10分)答案要点及评分:特点:终年温和,(2分)年温差很小(2分),昼夜温差大(2分)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2分),海拔高(接近3000米)(2分)(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第36题)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图4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13分)(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08年全国综合Ⅱ卷)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D湖泊〔图6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6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6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12分)(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2分),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4分):日变化(日较差)较大(2分),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到0℃以下)(4分)。
(07全国卷1)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9—10题。
9.盖简易阳光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
10.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A.蒸发量大B.多虫害C.地温低D.太阳辐射强
(2011年海南卷)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6~8题。
6.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A.昼夜温差大B.年降水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D.地质灾害频发7.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A.当地降水B.远程调水
C.冰雪融水D.地下水8.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A.甘B.新C.藏D.滇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松。图5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季季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D:考过的(区域、知识点)再考(变换角度)干旱区自然环境及农业(2010年新课标卷)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3题。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轮台(位置见图3)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1)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14分)地处高山山麓洪(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分);(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4分);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地下水)可供灌溉(4分)。水源(宝贵)是制约瓜果种植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3分)。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2年新课标卷)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10分)(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11年海南卷)图3表示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读图3,完成9~11题。9.图4中的气候资料,与图3中R城市气候相符的是B10.Q地降水量多于其周边地区,主要是因为Q地A.距海洋近B.气旋活动频繁
C.多地形雨D.多锋面雨11.图3所示区域的典型农业景观为
A.牧场辽阔B.灌渠纵横C.陡坡梯田D.水田密布
(2010全国2卷)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图4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12分)(2)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对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24分)
(2010海南卷)图6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6,完成16~18题。16.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A.较暖、较湿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D.较暖、较干17.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A.干冷北风B.干热南风C.上升气流D.下沉气流18.该山可能位于
A.四川B.新疆C.安徽D.山西干旱河谷08年全国106年全国110年海南卷10年全国209年宁夏10年新课标卷10年新课标卷10年新课标卷12年新课标13年大纲卷2013年新课标1E:题中文字信息:简要、新颖、切题图像信息:多要素组合、隐含信息图3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7-8题。
7.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8.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F:选择题:干扰项、讨论、估算、限制词、无图考图、动手绘图、绘图解题
(2011年新课标卷)读图1,完成6~8题。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15米
B.40米
C.65米
D.90米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米
B.55米
C.60米
D.65米7、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0-25m80-85m
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0~11题。10.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11.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DC(2012年新课标卷)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1~3题。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
C.汉江平原D.成都平原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BAD(7)综合题设问常用词语:“重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考查”(一)特征描述(或简述)(二)成因分析(三)区位分析(或条件)(四)意义(或影响)罗列(五)建议(或措施)罗列非选择题总分地理特点地理条件地理成因地理影响地理措施课标卷2010年必做题46分20620选做3*10分10202011年必做题46分1210222选做3*10分6101042012年必做题46分1630选做3*10分14162013年必做题46分6141412选做3*10分1020①调整农业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之间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增加农民收入。(管理措施)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科技,改良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水、肥、气、热、光等条件,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创造稳产、高产的条件。比如打井、修建引水渠、挖排水沟等农田水利,以旱涝保收,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工程措施)例如: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③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恶化地方,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建设农田防护林网;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生物措施)④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通过生物技术选育优良品种,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喷灌、滴灌系统,节约用水,以便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等。(技术措施)⑤转变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发展方向)⑥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专门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商品农业基地等。(发展方向)(2010年安徽)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2分)(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等;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等。(选择一个区域从以上5个方面回答,具体措施要结合区域特点)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图6(1)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2)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6分)(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37.(24分)(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木丛能涵养水源。(2分)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4分)(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木丛退化;(2分)沼泽萎缩。(2分)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4分)(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3分)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分)三、精心编制学案和练习1、学案的作用(1).学案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学案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3).学案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效率2、学案的命制(4).二次集备定稿(1).分享传承思考(2).集备研讨(3).专人命制3、栏目设置—课前预习案●考纲解读3、栏目设置—课前预习案●自学导航3、栏目设置—课前预习案●预习效果检测3、栏目设置—课堂探究案●过程与方法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3、栏目设置—课堂探究案●过程与方法二: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栏目设置—课堂探究案★体验高考★3、栏目设置—课后巩固练习4、一轮复习测试题设计强化基础、突出主干、细化考点、对接高考、关注热点、规范训练。分析学情、问题错因分析、方法技巧规律总结、纠错补练、高考试题变式训练四、对学生错误的再认识不放过每一个错题,就是在走向成功。从近几年年高考阅卷情况剖析学生答题失分的主要原因:(1)“双基”掌握不扎实;(2)审题过程不细致;(3)信息提取不全面;(4)解题思路不清晰;(5)语言表述不规范。
(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反思)(1)“双基”掌握不扎实
考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以及学科基本技能的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是解答好地理试题的前提。而导致学生考场失分的首要因素也应是平时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得不够透彻、掌握得不够扎实。(2)审题过程不细致
从阅卷中可以明显发现,很多考生在紧张的考试心理下未能审清试题要求,偏离了答题的正确方向而导致无谓失分。(3)信息提取不全面
在阅卷中可以看出,不少考生除不能准确把握题干信息外,分析和处理题目所给文字、图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够强,致使答题过程中出现找不到要点或遗漏要点的现象。(4)解题思路不清晰
对于较新颖的情境和设问,很多考生感到无从下手,或答非所问,暴露出解题思路不清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平时学习中还未建立起分析地理问题的基本思路。(5)语言表述不规范
考生语言表述不准确、不具体、不全面,也是答题失分较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一些考生不注意专业术语的使用;一些考生的表述不够明确具体;一些考生的回答没能较全面地体现出因果推理过程,说“半截话”等。解决措施:夯实双基、及时纠错、变式训练、严格要求1、重视主干知识复习地理基础知识(地球和地图)自然地理规律区位因素分析:五大区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定位等值线判读地理计算区域地理:中国和世界地理五、几点收获2012年:全国卷:气候+农业+工业=52分气候+农业+工业=64分课标卷:地图知识+河流水文=16分
合计:80分2013年:全国卷:气候+农业+工业=76分气候+农业+(工业)=70分课标卷1:人口、资源、环境=20分
合计:90分气候+农业+工业=50分课标卷2:水文人口资源环境=40分2、重视区域地理复习●夯实基础●区域定位●重视特点、成因的分析●知识的拓展、热点知识●挖掘探究性、开放性问题●与必修的有机结合●要有充分的复习时间高考命题思维方式:高中地理的一般影响因素与初中区域特殊事实相结合●重视特点、成因的分析各种气候特点及成因;特殊地区、过渡区、高原地区、干旱地区气候特点及成因天气系统的移动与天气变化气温降水变化的原因、山地雪线高度分布的原因气象灾害的成因(寒潮:台风:沙尘暴:暴雨:干旱:洪涝等):冻雨、暴雪、雾、霜的成因地貌成因(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如冲积扇、三角洲、峡谷、瀑布、裂谷、丹霞、雅丹、新月型沙丘、峡湾、喀斯特地貌等)水文、水系特征的影响因素不同渔场、盐场形成条件洋流成因:洋流走向的成因各种湖泊成因、不同地区沼泽成因、瀑布成因赤潮、咸潮的成因航行条件、航运价值的分析黑土、黄土、紫色土、红壤的特点及成因各种地质灾害的成因地热成因、主要矿产资源(煤、铁、油气、有色金属)的成因地带性及非地带性自然带分布及原因●知识的拓展、热点知识(中国地理)北方地区黄土高原“风成说”的依据;梯田、鱼鳞坑的作用;丁坝的作用;打坝淤地的好处;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变化和优势;东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的异同;东北大米生产的条件、品质优良的原因;东北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黑土肥力下降及解决措施;陕西、山东苹果生产优势的比较;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如:焦作、阜新、抚顺、铜川、大庆等);滨海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条件分析;沙尘暴的利弊分析;山东蔬菜基地发展的条件,成为日韩供应地的有利条件;南方地区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演化;湖泊的演化、面积减少的原因及措施;冻雨产生的原因及危害;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兴起及消失的原因分析;南方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分析;茶叶、桑蚕、柑橘、烤烟等作物分布及生产条件;南方低山丘陵立体农业的发展;利用沼气的优势;中部地区接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条件;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优势;“白酒之乡”形成的自然条件;长江沿岸汽车工业带发展的优势;横断山区水电开发的利弊分析;南方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优势及产生的问题;●挖掘探究性、开放性问题1、是否赞成在尼日利亚推广高产水稻。2、请结合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带来的影响,就其中一种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3、你是否赞同怒江的水电开发计划,说出你的理由4、三峡工程建成后,有人说有利于当地柑橘产业的发展,又有人说不利于柑橘产业的发展,你赞成哪一种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5、你是否赞成在沙特半岛的沙漠中大力发展灌溉农业生产模式?请说明你的理由。6、伊朗北部准备大量种棉花,你对这样的做法是赞成还是反对,说明理由。7、有人据此提出“为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新疆地区不应限制生育”,请简述你对该观点的看法。
8、你是否赞成我国许多城市争相建设中国“硅谷”的做法,请说明理由。9、说明河道硬化的利弊。10、你是否赞成银川、西安建设水城的做法,请说明理由。3、重要的图像知识复习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400N4°N20°N30°N40°N135°E120°E105°E90°E73°E53°N(1)切题——“怎么问,怎么答”高三复习强化基础重点突破提升能力规范答题最终目标:得分简述温哥华成为加拿大第一大港的条件。(8分)所处海湾优良,港阔、水深、避风;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不冻;陆路交通便利,有多条铁路和公路通往全国各地;加拿大物产丰富,港口吞吐量大;依托城市——温哥华设施完善(2011年全国新课标文综)36.(28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3)除建坝外,请你在为该国再拟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方案,并说明理由。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武汉的主要原因。(12分)十堰位于秦巴山区,交通相对不便,远离市场(2分);位于山谷地区,工业集聚、协作条件欠缺(2分)。因而,工业区位条件差。
武汉(乙地)位于长江与京广铁路交会处,水陆交通发达,联系市场方便(2分);武汉(乙地)地处江汉平原,工业用地、用水充足,农产富饶,劳动力资源丰富(2分);武汉(乙地)位于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近钢铁产地,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2分);武汉(乙地)葛洲坝、三峡电站,能源供应充足(2分)。因而,武汉(乙地)工业区位条件优越。
(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6分)或不赞成,理由: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6分)简述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资源优势明显,农产品品质优良;政府政策支持;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消费市场区域的拓展。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祥(位置见图6)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今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6分)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保护红木(森林)资源(2)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区位优势。(10分)(地处边境)接近原料(红木)产地;(我国)市场需求旺盛;(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捷;(作为边境地区的较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善。(3)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6分)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性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成成本。36.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0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分)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2分)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4分)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4分)112(2)图8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12分)咸淡变化: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2分)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2分)原因:水坝修建以前:河流水流平缓,(2分)海潮的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上相混。(2分)水坝修建以后:水坝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2分)通过水坝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2分)113(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办法2分,理由4分)
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淡水较多;两国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海水淡化该国经济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产、生活的废水(污水)排放量大
37.(18分)图9示意2009年中国大陆制造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8分)分布不均衡。(2分)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2分)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2分)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2分)(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投资的条件。(10分)举例。优势条件。(说明:所述优势条件应与所举城市或区域相符,具体包括地理位置特点、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
(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图6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14分)答案:(2)选②或③,(2分)
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3分)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5分)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4分)(2010年新课标卷)36.(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12分)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2分)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2分)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短。(4分)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4分)“分布——原因——特点”4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图8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42.(10分)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2分)“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2分)(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3分)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3分)“按题目要求和提供信息答题,形成自己的认识”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118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溃、滑坡灾害。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黄土有湿陷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按题目要求和提供信息答题,形成自己的认识”43.(10分)环境保护民勤地区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1998-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原因。43.(10分)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沙源丰富植被少),(2分)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3分)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天气,(3分)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2分)(2)按题目要求和提供信息答题,形成自己的认识,而非死抠教材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6分)
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6分)
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08年宁夏卷37题(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12分)①海域宽阔②台风多③潮差大④流速急⑤水深,风浪大⑥海洋腐蚀环境作用严重⑦桥墩地基。(每点2分,共12分)材料:沙湖位于银川市的北面,西依贺兰山,其北面是大片灌溉农业区,而且面积还在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3710-2025科学数据安全审计要求
- 养殖库房出售合同范本
- 单位锅炉人员合同范本
- 个体工商合同范本
- 专业白蚁防治服务合同范本
- 养老机构销售合同范本
- 医疗设备议标合同范本
- 化工钢材采购合同范例
- 介绍费协议合同范本
- 劳务派遣合同劳动合同范本
- 2024年咨询工程师考试大纲
- 免疫治疗皮疹护理查房
- 小学六年级开学第一课课件二篇
- 2024年棉柔巾行业市场趋势分析
- 2024年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老年期谵妄课件
- 儿童服装设计教学目标
- 河道保洁服务日常巡逻方案及措施
- 机械维修类设备采购投标方案文件技术标
- 《工业气体泄漏气云红外成像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价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 解忧杂货铺ppt读书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