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新插图)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7课时 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新人教版(新插图)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7课时 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新人教版(新插图)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7课时 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新人教版(新插图)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7课时 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新人教版(新插图)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7课时 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7课时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15例8。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引发估算的实际需求,体会估算的价值。2.让学生经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的过程,及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3.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体会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和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启发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课件出示)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整数。3.8×3<1.78×3.98<2.5×4.12>6.1×3.08>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设计意图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估算的知识,让学生感受用“估算”解决问题的便捷性。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购物问题。(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探究点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P15例8的情境图。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并说说从情境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观察情境图,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生1:图中的这位妈妈买了2袋大米和0.8kg肉,每袋大米30.6元,每千克肉26.5元。生2:鸡蛋有10元一盒的和20元一盒的。生3:图片中的这位妈妈只带了100元。师:很好!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些信息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如下表所示:商品单价数量总价大米30.62肉26.50.8鸡蛋师:同学们能将上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吗?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表格。师:题中的问题是什么呢?生4:这位妈妈买完2袋大米和0.8kg肉,剩下的钱还够不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够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师:你能用估算解决这样的问题吗?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汇报自己的方法。生1:1袋大米不到31元,2袋大米不到62元;肉的价钱不到27元;再买一盒10元的鸡蛋,总共不超过62+27+10=99(元),所以用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列表板书)生2:1袋大米超过30元,2袋大米超过60元;1kg肉超过25元,0.8kg肉也就超过25×0.8=20(元)。如果再买一盒20元的鸡蛋,总共就超过了60+20+20=100(元),所以用剩下的钱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列表板书)2.小结:我们发现,有时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较简单。比较估算的两种方法,可以发现,第一种方法是把数往大了估,还没有超过100元,说明带100元钱够买这些东西了;第二种方法是把数往小了估,正好等于100元,说明带100元钱不够。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对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有很多,其中“估算”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练习四的部分题目。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发言,教师点评。1.运用小数乘法的估算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估算,要使估算更合理,估算的结果更加贴近实际结果。2.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1)要判断“够”的话,所有的数据都要估大或不变;(2)要判断“不够”的话,所有的数据都要估小或不变;(3)估算的时候要注意估大或估小要适度,要能解决问题。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四第4、5题。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教材创设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购物情境,常规方法是通过精确计算解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需要精算,估算就能解决。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出了多种解决办法,课堂探究气氛非常活跃,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于“估大”“估小”的方法还不能灵活运用,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就是继续用精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当然,估算只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之一,有些学生实在理解不了也不能勉强。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8课时方程的解(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67例1。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3.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及检验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教学方法观察演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课件出示:下面哪个式子是方程?说明理由。1.4x=9.816+y<303x-8y=1421÷7=3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生:1.4x=9.8,3x-8y=14是方程,因为它们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师:你想不想知道方程中的未知数的值怎样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方程。(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用方程的特点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强调了“等式”和“未知数”,激起学生学习解方程的欲望。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形如x±a=b的方程的解法1.课件出示下图:师:你能根据图意列出方程吗?生:列出的方程是x+3=9。2.探究解方程的方法。师:说一说,方程x+3=9中的x的值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思考,交流汇报。生1:可以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由9-3=6,想6+3=9,所以x=6。生2:可以运用等式的性质来求,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就得到x=6。师:为什么要减3?学生讨论交流。生:为了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课件出示下图帮助理解x+3-3=9-3。3.指导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师:以后我们就可以用等式的性质来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解方程时,一定要先写上“解:”,等号要上下对齐,未知数一般写在等号的左边。(师边强调边板书示范)x+3=9解:x+3-3=9-3x=6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4.揭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的含义。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课件出示或板书讲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x+3=9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解:x+3-3=9-3x=6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相同吗?学生讨论。核心点总结“解方程”是指求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它是一个计算过程。“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必须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探究点2检验方程的解师: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检验一下。组织学生自学方程的检验方法,然后汇报。课件出示检验方法:方程左边=x+3=6+3=9=方程右边所以,x=6是方程的解。小结:判断方程的解是不是正确,要进行检验。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方程类似于天平,方程中的等号表示天平平衡,教学中用天平平衡的道理,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深化对“相等关系”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在等式的两边同时进行相同的运算,那么平衡就得到了维持,所以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1解方程。“解方程”的着眼点不仅仅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还有在求方程的解的过程中进行的数学模型的变换,进一步体会等式的性质。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教材P67“做一做”的题目。2.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1,并能用等式的性质1解简单的方程。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两个概念的含义,同时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及检验的方法。四、课堂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汇报。(课件出示)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2.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1题。六、板书设计板书板书方程的解x+3=9解:x+3-3=9-3x=6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操作演示,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并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在强调解方程的书写格式的同时,渗透代数化的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检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在教学中,以天平平衡的变化规律来呈现等式的性质,学生能直观形象地理解等式的性质,让学生通过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保持平衡,理解解方程时加、减一个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