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塑炼与混炼-混炼(橡胶加工课件)_第1页
橡胶塑炼与混炼-混炼(橡胶加工课件)_第2页
橡胶塑炼与混炼-混炼(橡胶加工课件)_第3页
橡胶塑炼与混炼-混炼(橡胶加工课件)_第4页
橡胶塑炼与混炼-混炼(橡胶加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炼1、混炼概念与原理2、配合剂的补充加工3、混炼的工艺方法4、影响混炼的工艺因素5、开炼机混炼实训6、常见混炼胶质量分析引入新课:常见橡胶制品1、混炼概念与原理1、混炼概念与原理

混炼的目的(以口头表述的方式表达)学生讨论,分组汇报教师点评:混炼胶:经混炼制成的胶料称为混炼胶。混炼的基本概念在炼胶机上将各种配合剂均匀地加入具有一定塑性的生胶、塑炼胶中的工艺过程称为混炼。举例:食堂杂粮馒头的面团制作过程提高性能、降低成本、改善工艺(质量、经济、工艺)为了提高橡胶制品的使用性能,改善加工工艺性能(便于压延、压出、成型等)以及节约生胶、降低成本,必须在橡胶中加入各种配合剂。1、混炼概念与原理

混炼的目的:1、混炼概念与原理

混炼的要求交流讨论5分钟,分组汇报教师点评:混炼对胶料的加工和制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混炼不好会出现配合剂分散不均、胶料可塑性过低或过高、焦烧、喷霜等现象,使压延、压出、滤胶、硫化等工序不能正常进行,并使制品物理机械性能不稳定或下降。混炼意义:1、混炼概念与原理

保证配合剂的均匀分散,避免结团现象;使补强剂与生胶产生一定数量的结合橡胶,达到良好的补强效果,以利制品性能的提高;使胶料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保证下面各项工艺的顺利进行;在保证混炼胶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混炼时间,减少动力消耗,避免过炼现象。混炼工艺的要求目的

将块状的配合剂加工成粒状或粉状,从而便于称量和分散。加工对象

块状的配合剂如SA、石蜡;防老剂A、防老剂RD;古马隆、松香等2、配合剂的补充加工-粉碎粉碎方法①人工粉碎:②机械粉碎:圆盘粉碎机主要用于SA、石蜡的粉碎。翼轮粉碎机主要用于块状防老剂,如防老剂A、防老剂RD。垂式粉碎机主要用于硬脆块状配合剂如古马隆、松香等。2、配合剂的补充加工-粉碎

目的除去杂物和大粒的配合剂。加工对象杂物含量超过范围的配合剂。2、配合剂的补充加工-筛选筛选方法①人工筛选:②机械筛选:筛选机振动筛:粘性小的如硫黄、滑石粉等园鼓筛:粘性大的碳酸钙、炭黑和促进剂M、DM等有机物质

目的除去配合剂中的水份和挥发份,使其符合规定要求,防止硫化时出现气泡或直接影响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加工对象含水率或低挥发份超标的配合剂。2、配合剂的补充加工-干燥未处理废白土—烘干废白土—筛选废白土硫化胶料发粘硫化起模发泡硫化海绵状硫化起模难硫化小气泡硫化零缺陷2、配合剂的补充加工-干燥

干燥方法①连续干燥法,使用鼓式、螺旋式、带式干燥机②间歇干燥法,热空气循环干燥机③微波干燥法,超高频电场2、配合剂的补充加工-干燥干燥条件

对不同的干燥剂应分别制定不同的干燥条件:(1)有机促进剂M、DM、CZ的干燥应控制在70℃以下;(2)碳酸钙、陶土矿质填料的干燥温度一般控制在70℃左右。

液体软化剂的预热①目的:除去液体软化剂的水份和低挥发份,防止硫化时出现气泡。②加工对象:含水量超过标准的液体软化剂③预热方法:加热过滤槽、带过滤装置的加热灌2、配合剂的补充加工液体软化剂的过滤①目的:除去液体软化剂的杂物②加工对象:杂物含量超过范围的液体软化剂③过滤方法:加热过滤槽、带过滤装置的加热灌

1)、润湿阶段:先是橡胶渗入到炭黑凝聚体的空隙中,形成浓度很高的炭黑一橡胶团块,分布在不含炭黑的橡胶中。2)、分散阶段:然后是这些浓度很高的炭黑一橡胶团块在很大的剪切力下被搓开,团块逐渐变小,直至达到充分分散。3、混炼的工艺方法

混炼过程是通过以下两个阶段完成的。3、混炼的工艺方法

讨论四:混炼的方法(以PPT形式汇报)分组汇报同学们汇报教师点评:3、混炼的工艺方法

混炼方法:按设备XK混炼法XM混炼法XJ混炼法案例分析:一、某轮胎厂,年产子午线轮胎300万套,请考虑此厂胎面胶的混炼工序应采用什么设备,为什么?二、某橡胶工业制品厂,生产制品品种较多,但制品用量量不大,请考虑此厂混炼工序应采用什么设备,为什么?3、混炼的工艺方法

开炼机、密炼机混炼法的应用特点按次数一段混炼法二段混炼法多段混炼法按加料顺序普通加料混炼法(顺料法)逆混炼法引料法(种子胶法)3、混炼的工艺方法

3、混炼的工艺方法

一段混炼法、分段混炼法的应用特点一段混炼指通过炼胶机一次混炼就能制成混炼胶的方法。分段混炼的第一段同第一段混炼法一样,只是不加硫磺和超速促进剂;第二段是对第一段混炼的补充加工,然后加入硫化剂。当合成橡胶用量超过50%时,为改进并用胶的掺合和炭黑的分散,提高混炼胶的质量和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应采用多段混炼法。混炼效果好。混炼1、混炼概念与原理2、配合剂的补充加工3、混炼的工艺方法4、影响混炼的工艺因素5、开炼机混炼实训6、常见混炼胶质量分析影响混炼的工艺因素

学生汇报:教师点评:

开炼机混炼的主要工艺条件有加料顺序、辊温、辊距、时间、辊速、速比、容量等。加料顺序对混炼效果的影响?适合的加料顺序有利于混炼的均匀性。加料顺序不当,轻则影响分散均匀性,重则导致脱辊、过炼,甚至发生焦烧。1、加料顺序影响混炼的工艺因素

加料顺序是根据配方中配合剂的特性和用量而定的。?混炼时一般加料顺序塑炼胶→固体软化剂→小料(促进剂、活性剂、防老剂)→大料(补强剂、填充剂)→液体软化剂→硫黄、超促进剂

影响混炼的工艺因素

2、装胶容量与混炼胶质量有密切关系。容量过大,会使堆积胶量过多,容易产生混炼不均的现象;容量过小,不仅设备利用率低,而且容易造成过炼。加料辊距:4~8mm为宜。薄通辊距:0.5~1.0mm下片辊距:8~10mm3、辊距加料辊距:3~4mm为宜。薄通辊距:0.5~1.0mm下片辊距:4~5mm影响混炼的工艺因素4、辊温

适当的辊温有助于胶料流动,容易混炼。辊温过高,则导致胶料软化而降低混炼效果,甚至引起胶料焦烧和低熔点配合剂熔化结团无法分散。辊温一般应控制在50~60℃。天然橡胶包热辊,此时前辊温度应稍高于后辊;多数合成橡胶包冷辊,此时前辊温度应稍低于后辊。?混炼时为什么要对辊温进行控制?混炼时如何对辊温进行控制影响混炼的工艺因素

5、混炼时间在保证混炼均匀的前提下,可尽量缩短混炼时间,以免造成动力浪费、生产效率下降以及过炼现象。混炼时间一般为20~30min,特殊胶料可在40min以上。另外,合成橡胶混炼时间约比天然橡胶长1/3左右。影响混炼的工艺因素

6、辊筒转速和速比

开炼机混炼时,辊筒转速一般控制在16~18r/min,速比一般为1:1.1~1.2。

增加转速,虽可缩短混炼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但操作不安全。速比越大,剪切作用越大,虽可提高混合速度,但摩擦生热越多,胶料升温越快,易于焦烧。

?辊筒转速和速比是不是越大越好?质量分析硬度学生讨论小组汇报教师点评:常见混炼胶质量分析1、硬度过高漏加软化剂;少加软化剂;补强填充剂量称多测定环境温度低2、硬度过低或硬度不均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质量分析密度学生讨论分组汇报教师点评:常见混炼胶质量分析

1、密度过低多加软化剂补强填充剂量称少?2、密度过低或硬度不均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混炼

操作步骤:1、按设备维护使用规程规定,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完好,观察空载运行是否正常;2、调整辊筒温度至所需温度及辊距(3~4mm)(蒸汽或热水);3、将天然橡胶、丁苯橡胶及再生胶靠主驱动齿轮一端1/3处投入合炼3~4min,全部卸下;4、然后调大辊距至8~10mm,再投胶轧炼1min并抽取余胶;5、加小料,先加促进剂M、D、CZ,防老剂D及硬脂酸,然后再加氧化锌,时间为3~4min;6、待小料全部吃入后,将高耐磨炉黑分两批加入,中间交替加入锭子油及三线油,并将辊距调至10mm左右,时间为10~12min;7、待配合剂全部吃净后,将余胶全部投入进一步混炼4~5min,然后抽取余胶;8、加硫黄,待硫黄全部混入后再将余胶投入,调整辊距3~4mm,用两面三刀法法补充翻炼1~2min;9、最后将辊距调至10mm左右,下片,在中性皂液槽内隔离冷却1~2min,然后取出挂置铁架上用强风吹干,并冷却至胶片温度为40℃以下;10、将胶片在铁桌上叠层堆放,停放8~24h,供下道工序使用。混炼

单项技能训练1、卫生清扫(周围、辊筒表面及辊间、接料盘、面台、挡胶板);2、调节辊距(开炼机应处于停止或空转状态,保证辊距均匀一致);3、保持各润滑部位润滑正常;4、保持紧急制动装置动作灵敏可靠,没有出现紧急情况时不要使用;5、设备运行中出现异常震动和声音,应立即停车处理;6、不要在加料超量的条件下操作,以保护机器正常工作;7、机器停机后,应关闭好水、风、汽阀门,切断电源,清理机台卫生。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混炼

单项技能训练训练1:三角包操作观看操作录像:三角包.WMV教师示范操作:选派学生操作,其他同学观看学生点评:教师点评:课下训练:操作要点:⑴操作区间:水平线与安全线之间。⑵接住胶料后,左手从设备左上角向右下角进行胶料翻转,并顺势将手掌握成半圆形或拳头状顶住胶料的下方;然后右手从设备的右上角向左下角进行胶料翻转,并顶住胶料的下方,以保证胶料不从开炼机辊筒上方落下。⑶随着三角包的逐渐增大,翻转速度要先快后慢,逐步稳定。⑷要充分利用辊筒向上旋转的托力进行操作。混炼

单项技能训练训练1:三角包操作安全注意事项⑴翻炼操作过程中,双手不得超过辊筒安全线。若胶料在翻炼过程中超过了辊筒安全线,则要及时放弃,从新再来,以防手被挤伤。⑵在打三角包过程中,双手要及时从三角包和辊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