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进程中中国农业区域分工的变动_第1页
市场化进程中中国农业区域分工的变动_第2页
市场化进程中中国农业区域分工的变动_第3页
市场化进程中中国农业区域分工的变动_第4页
市场化进程中中国农业区域分工的变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场化进程中中国农业区域分工的变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减少了对农业生产的直接规划和干预,市场机制逐渐发挥了农业资源的主导作用。改革前积累的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程度不断得到修正,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促进了农业区域分工的进程。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在区域间是趋同的,农业发展的专业化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种情况制约了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和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而对结构趋同的内涵、衡量标准、农业结构趋同程度及其影响的系统研究则少有报导。为此,笔者在阐述结构趋同内涵、介绍区域结构变动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农业结构差异的变动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为判断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变动方向,制定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理论依据。1动态分析的基础区域结构趋同或趋异的内涵相同,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生产结构的差异程度,并可以间接反映区际联系水平。一般来说,各地区产业结构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越大,表明区域分工水平越高,区际联系越密切;地区产业结构越相似,区域分工水平越低,区际联系越小。对区域结构趋同可从两方面理解:静态地看,指各地区之间要素投入与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投入或产出比例的相近程度,即同构性;动态地看,指各区域在生产结构变动过程中,生产要素配置的方向是否一致。配置方向一致时,结构的相似性提高,配置方向不一致时,结构差异扩大。因此,从动态角度进行分析,在不同时期,即使以一定指标反映地区间结构趋同水平相同,也不能证明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或发生了相同的变化。只有当结构差异指数提高,才能确切地表示要素配置方向的一致性。在资源配置未发生大幅度变化时,依据静态的或相近的动态指标做出关于结构趋同的判断可能带有主观性,而采用经验观察的方法对多部门的生产结构变动所得出的相关结论更不可靠。农业生产结构变动趋同性与区域分工关系的一般判断标准是,采用时间序列指标进行分析,结构差异越大,分工水平越高,生产越趋于专业化、商品化,反之,自给性生产特征越明显。以这一标准为基础,还需要做进一步分析。如果一个地区幅员广阔,资源禀赋差异大,则结构差异越大越好;而当地区面积较小,自然条件与生产方式接近,结构的形成过程没有不恰当的干预时,生产结构可能高度一致,结构差异比较微小,并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2结构差异指数法测度结构相近程度的常用指标有相关系数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推荐使用的结构相似系数。这2个指标的范围在之间,系数大小与结构相似程度呈正相关。用结构差异指数测度农业生产结构的趋同程度。构建结构差异指数的思路与结构变动指数相近。首先计算一省某种作物与本地区的结构差异值,除以该品种在本省的比重,得到该品种对结构差异的贡献,之后以各种作物的比重作为权重对全部作物的结构差异值进行加权平均并除以2,求得该省与本地区比较的结构差异指数。结构差指数的初始形式为:式中:STCjh——第j省与本地区比较的结构差异指数;xkj——第j省第k种作物(部门)的播种面积(投入)占本省总面积(总投入)的比重;xhj——h地区第j种作物(部门)的播种面积(投入)占本地区总面积(总投入)的比重。结构差异指数的简化形式为:结构差异指数的含义为:与本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相比,特定省份所存在的结构差别的数量。用各省份播种面积(投入)占地区总面积(总投入)的比重作权重,可以求得该地区的结构差异指数,用以衡量地区的整体结构差异水平:式中:STCh——h地区的结构差异指数;Ak——第k省播种面积(中间消耗)占本地区的比重。结构差异指数是反向指标,直接反映的是区域与整体之间结构的差异程度。指数越大,同构性越低。应用截面数据所进行的静态分析,反映了地区结构与整体结构的相同或不同的数量。同一地区时间序列的变化反映了与整体的同构或异构趋势。指数变大时,生产结构差异扩大。反之,则结构趋同。3构成部门差异的稳定性中国种植业生产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以全国播种面积构成为标准,从1980年到2000年,各省结构差异系数的加权值约在0.40,即约40%的播种面积利用方向不同。从结构差异的变化来看,结构指数在1982年达到最大值0.421之后,表现出逐年缩小的趋势,2000年降至0.396的最低水平。总体差异缩小的趋势很容易给人以结构趋于一致的印象,进而做出结构趋同的判断。关于种植业结构差异变化趋势的判断对制定农业政策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对结构趋同判断的可靠性进行验证。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来看,二者并非是完全统一的。整体的一致性即可能代表了其构成部门的同一性,也可能形成于各构成部分的差异性。在种植业结构差异的变化上,当各地区内部趋同造成总体趋于一致时,将导致分工和区际贸易水平下降,反之,当总体趋同是由于各地区内部差异扩大时,表明分工和区际贸易能力的提高。关于种植业结构趋异的假设检验建立在各省份与本地区结构差异比较的基础上,然后分析了粮食生产结构的差异及其对种植业结构差异的贡献。为表述方便,将结构差异指数在一定时期的提高称为结构趋异,反之,指数下降称为结构趋同。图1显示了由各省数据加权的6个地区种植业结构差异水平与变化的轨迹。东北地区的差异在0.18~0.23之间,以1985年为界,大致分为2个变化期:1985年前是结构趋同,5年之间差异扩大了3.6%,从1986年开始(除1993年以外)差异逐渐缩小,到2000年时略低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华北地区与华中地区的变化相似,都是经历了一个趋异—趋同的周期以后,保持了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华北的变化期以1982年为波峰,1986年为波谷,华中的周期更长一些,波峰与波谷出现在1986年、1991年,其后的结构差异稳定在0.15~0.16之间,与80年代初相近。东南地区的差异持续扩大,差异指数从0.156提高到0.195,表现出明显的趋异性。西南地区结构差异扩大持续到1997年,达到0.154,比1980年提高4.3%,之后有所下降。西北地区以1983年、1990年为界,分为3个变化期,1980—1983年、1991—2000年是2个明显的结构趋异期,1984—1990年为结构趋同期,其中以1991—2000年变化最大,差异扩大了5%。3.1趋异性与趋同性变化中国各地区种植业结构的差异及其变化趋势见图1~7。在各地区中,西北及东北地区1985年以前结构差异水平较高,西南地区的差异最小,与这3个地区的结构变动水平相一致。观察结构差异变化的时期,80年代初,各地区经历了长短不一的结构趋异时期,在以后的各时期,地区间结构差异变化的方向与幅度明显不同。在90年代后期,东南和西北地区结构差异扩大,华北、华中和东北地区差异相对稳定,变化幅度在1%以内。1997年以后,西南地区的差异有所缩小。2000年与基期比较,东南、西南、西北3个地区差异扩大,华北和华中地区差异相近,东北地区略有下降。在东北地区,黑龙江与地区结构的相似程度最高,结构差异的变化也比较平稳,多数年份中,辽宁省与吉林省的差异变化方向相反,一省的差异扩大与另一省的差异缩小相对应,吉林省表现出水平波动,辽宁省则在总体上具有趋同的趋势。华北地区各省市结构差异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变化幅度小,波动比较平稳。按差异水平,北京、天津与山西3省市与地区结构的差异水平较高,多数点散落在0.25~0.30之间,另4个省的变化区间在0.10~0.20。北京、山东在2000年的结构差异低于基期,其余五省市有所提高。在1993以后,河南与陕西、山东与河北的变化轨迹几乎重合在一起,分别上行与下行,构成了一个剪刀形,可以把这4个省趋异与趋同的变化理解为华北地区总体结构长期稳定的重要原因。在华中地区,安徽在1991年前一直处于与地区结构的趋同期,结构差异指数下降了7.8%,下降幅度为44.1%,之后的差异一直保持在约11.0%。江苏、湖北两省在1986年前后结束了结构趋异期,结构差异在17.0%~20.0%的幅度内变化。东南地区各省结构差异的变化各具明显的趋异特征。上海的种植业与其他省市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在1980年与本地区的结构差异指数达到38.5%,到1993年扩大到65.6%,之后有所下降。基期与末期比较,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的结构差异指数分别提高了9.4%、6.6%、3.3%、4.2%、1.1%、1.7%,提高幅度为71.8%、37.1%、22.2%、39.0%、5.3%、10.7%。西南地区三省结构差异的基本变化是四川、云南趋异,贵州趋同。四川、云南在1996年、1997年达到最大差异水平,分别比1980年的差异指数提高3.9%和6.5%,提高幅度分别为52.0%和40.5%。贵州在2000年的对应指标则比1980年分别下降了4.1%和22.0%。在西北地区,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的结构差异变动表现为趋异,基期与末期比较,结构差异指数分别提高3.5%、6.9%、10.9%、4.4%、2.6%,提高幅度分别为18.7%、45.6%、30.8%、24.1%、8.9%。从时期分布来看,明显的趋异变化发生在青海、甘肃的整个时期与内蒙古、宁夏、新疆的1993—2000年之间。西藏具有特殊的种植业结构,与本地区的差异在50.0%以上。把12类粮食作物的结构差异相加,得到粮食生产结构的差异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数据处理方法与种植业结构差异分析相同。研究结果表明:与种植业生产结构差异在总体上呈扩大趋势相反,在粮食生产结构差异发生较大变化的地区,趋同性变化是主要趋势。图8显示了全国各地区粮食生产结构的差异及其变化趋势。东北和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结构的差异及变化都比较大。东北地区在1986年以前结构呈趋异变化,在1987—1996年之间(除1993年以外)表现为同构的趋势,1997年以后,趋同状况有所改变。西北地区的变化分为1980—1982、1983—1992年、1993—2000年3个时期,第1、3个时期结构趋异,第2个时期结构趋同。华北和华中地区在短期的趋异变化之后,一直呈现出趋同变化。东南和西南地区的差异小,变化幅度也比较小,在7.0%~9.0%之间。图9~14显示了在东北地区,辽宁粮食生产结构差异的趋同变化比较明显,从基期的20.2%下降到末期的14.6%,黑龙江也从16.6%降至14.1%。吉林省在2个时点的差异相同且处于最低水平,其间表现为短周期和较大幅度的变化。华北地区各省粮食生产结构差异均有所减小。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7个省市分别下降了8.1%、1.7%、2.9%、4.2%、4.9%、2.5%、4.5%,下降幅度为43.0%、11.1%、32.3%、18.6%、54.8%、21.4%、47.6%。在华中地区,江苏与湖北的结构差异近似地表现为单峰变化,末期的差异高于基期。安徽在1991年以前呈趋同变化,差异指数从12.7%降至6.2%,降幅达46.2%。在东南地区,上海、浙江、福建的粮食生产结构差异发生了趋异性变化,以上海的变动最为显著,从21.3%提高到38.3%,提高幅度为79.6%。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区的结构差异略有下降。西南三省中,四川和云南粮食生产结构的差异变动微弱,保持在6.0%和12.0%。贵州发生了明显的趋同性变化,粮食生产结构差异从13.7%减至7.7%,下降了43.6%。在西北地区,西藏粮食生产结构与其他省区的差异较大,达到40.0%。明显的趋同性变化发生在新疆,差异指数从24.3%降至15.3%。其他4个省区差异变化较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趋势性。从各省种植业结构差异的变化来看,东南、西北地区各省、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两省的结构趋异,华北地区各省、华中地区的江苏、湖北两省结构差异相对稳定,东北三省及安徽、贵州具有较明显的结构趋同趋势,表明种植业结构趋同并不是普遍的情况。3.2趋同性变化的省份表现在东南地区粮食生产结构差异及其对种植业结构差异的贡献见图8~14。在粮食生产结构差异水平发生了趋势性变化的省份中,东北的辽宁、黑龙江,华北地区全部省市以及安徽、贵州、新疆表现为趋同性变化,而发生趋异性变化的省份集中在东南地区。由此可以判断:趋同性变化是粮食生产结构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80年代初,种植业结构的差异主要形成于粮食结构的差异,除东南地区以外,各省种植业结构差异的60.0%以上源于粮食生产差异的贡献。到20世纪末期,华北、西南各省及东北的黑龙江、西北的青海、宁夏、新疆,粮食对种植业结构差异的贡献率下降了20.0%以上,有11个省区的贡献率下降到50.0%以下。由于种植业结构的趋异性变化与粮食结构的趋同性变化,粮食生产结构变动在形成种植业结构差异中的作用越来越小,种植业结构的差异扩大得益于非粮食作物结构变动的较大差异及粮食与非粮食作物生产转换的贡献。4结论和建议4.1存在区域趋同或趋异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差异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趋势性。与本地区生产结构比较,各省农业结构差异的变化以趋异为主,包括东南、西北地区各省、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共15个省区,东北三省及安徽、贵州5省具有较明显的趋同趋势。各省粮食生产结构差异变化以趋同为主,包括东北的辽宁、黑龙江,华北地区全部省市以及安徽、贵州、新疆,发生趋异性变化的省份集中在东南地区。粮食作物对种植业结构差异的贡献逐渐下降,经济作物生产结构的区域差异明显扩大。由于自然条件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仅存在于区域之间,也广泛存在于区域内部,我国地区间和省际农业生产结构必然具有较高的同构性。在结构变动过程中,如果生产结构基础相近,变动的方向与幅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