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资料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资料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资料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资料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就是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第一页第二页,共31页。1、背景

(1)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

(2)国际:帝国主义集团英法美日一方面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扶植俄国国内反革命力量,使内战更尖锐化和复杂化。

(3)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1年)第二页第三页,共31页。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流通:取消商品贸易,实物配给制生产: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分配:实物配给制;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第三页第四页,共31页。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1年)3.目的

最初: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后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是在战时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5.实质: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用单纯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第四页第五页,共31页。6.评价:积极性: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消极性:但它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事实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正确道路;第五页第六页,共31页。1、背景(1)根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直接:1921年海军基地兵变

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2、标志:二、新经济政策

(1921年---20年代末)第六页第七页,共31页。(1)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2)工业:解除部分中小企业国有化工业方面的措施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有利于利用外资与技术。(3)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允许自由贸易使农民获得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促进了商品流通;(4)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内容第七页第八页,共31页。新经济政策粮食税国有为主,私有并存恢复自由贸易取消实物配给制部门农业工业流通分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核心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

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第八页第九页,共31页。二、新经济政策

(1921年---20年代末)4.目的:

直接: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根本:最终“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逐步过度)5.特点(1)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第九页第十页,共31页。6、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①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积极性:局限性:7、实质:第十页第十一页,共31页。易混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前者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具有必要性。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后者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的,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31页。2、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

从新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念;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

从新特点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为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3、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计划,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31页。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三、“斯大林模式”1、背景: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31页。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31页。材料感悟:1922年苏联成立。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仍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第十五页第十六页,共31页。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的背景:(1)苏联的建立时间:1922年12月30日国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加盟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2)列宁逝世:1924年1月21日(3)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第十六页第十七页,共31页。2、“斯大林模式”的含义

苏联在斯大林领导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的高度集中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第十七页第十八页,共31页。3、“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1)高度集中的工业

①工业化方针的提出

时间: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核心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

1928年,新经济政策被实际终止列宁与斯大林在一起第十八页第十九页,共31页。

1926—1928年,对原有企业改建扩建,同时新建几千家企业②工业化的进程

制定并实施三个五年计划

第十九页第二十页,共31页。

苏联的五年计划名称时间主要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1928年-1932年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1933年-1937年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共31页。③工业化成就: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二战中击败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二页,共31页。

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④工业化的特点

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经济

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三页,共31页。

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

排斥市场调节,经济效益低下;

挫伤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⑤工业化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三页第二十四页,共31页。斯大林模式在所有制形式、经济管理、分配体制、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特征.特征所有制经济管理分配体制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完全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视指令性计划为一切经济活动的目标和准则单一的按劳分配原则,平均主义严重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压缩轻工业,形成重、轻、农的发展序列返回4、主要表现(特点)第二十四页第二十五页,共31页。(2)农业全盘集体化①目的:为配合国家工业化的需要摆脱粮食供应的困难③经过:1929年开始、1937年完成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②方针的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第二十五页第二十六页,共31页。苏联农村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现象,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资金,促进了工业化的顺利进行。强制性加入,违背自愿原则;牺牲农业发展工业;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影响农业的长久发展并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④农业集体化成就:⑤存在的问题:第二十六页第二十七页,共31页。“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功绩①工业化实现,国民经济高速发展;②苏联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奠基;③国民文化素质得到提高;④开辟了…新模式,在…时期发挥…作用弊端政治经济①影响国民经济的平衡和持续发展;②生产消耗大、效益低;③农业长期停滞不前;④对苏联的发展和后来东欧各国发展不利①高度集权,造成个人专权;②干部终身制,缺乏监督;③个人崇拜盛行。笔记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需要阻碍生产力发展第二十七页第二十八页,共31页。6、评价积极:开辟了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消极: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被长期固定下来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斯大林模式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十八页第二十九页,共31页。历史纵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模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