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下图四种情况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的是A.幻灯机 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C.放大镜成的像 D.水面上的倒影2.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3.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80gB.量筒质量为40g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D.该液体密度为1.00g/cm34.如图所示,一只可爱的小狗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冬天用舌头舔井盖上的冰块,被粘住了,动弹不得。此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是A.水凝固时放热 B.水汽化时吸热C.水蒸气液化时放热 D.水蒸气凝华时放热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灯发光。灯L1、L2的电阻分别为R1、R2,其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通过的电流分别为I1、I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L1和L2串联,U1=U2B.L1和L2并联,I1=I2C.若U1=U2,则I1=I2D.若I1=I2,则R1=R26.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3.5mm,下列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物理书本的厚度 B.黑板的长度C.一支粉笔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7.下面是一位中学生的有关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身高为160dm B.步行速度为5m/s C.质量为50kg D.明视距离100m8.实验室常用的两个小灯泡按如图所示电路接线,开关闭合后L1比L2亮,电流表A的示数是0.2A,电压表V的示数3V,则()A.流过L1的电流大于L2的电流B.流过L1的电流小于0.2AC.电源电压等于6VD.L2两端电压小于3V9.关于光现象与形成原因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影游戏﹣﹣光的折射B.镜花水月﹣﹣光的漫反射C.海市蜃楼﹣﹣光的反射D.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10.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A.38℃,39℃ B.39℃,40℃ C.38℃,40℃ D.39℃,38℃11.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A.初春,晨雾弥漫 B.盛夏,河床干枯C.晚秋,朝露晶莹 D.严冬,霜打枝头12.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④⑤C.③④⑤ D.①③⑤13.物理老师自制了“探究真空是否可以传声”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乐卡芯固定在拔罐器内,用抽气枪逐步抽出罐内空气.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说明其声音响度大C.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音调变低的缘故D.由实验可推理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山的“倒影”B.日食C.汽车观后镜D.水中“折”笔15.小明听到室外的歌声,说这是小芳在唱歌,这体现了声音特性中的()A.振幅 B.音调 C.响度 D.音色16.在图所描述的情景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自行车轴承里安放滚珠 B.足球守门员戴着手套C.滑板车底部安装轮子 D.在拉链上涂上一些蜡17.如图,将一把钢尺斜插在水中,我们看到水中的尺发生了“偏折”,反映这一现象的光路图是()A. B. C. D.18.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9.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广式腊味吸引着众多食客的关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B.蒸腊肉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C.灌制好腊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份蒸发D.往煲仔饭里加入腊肠,腊肠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20.下列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是()A.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B.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C.伏安法测电阻 D.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1.(2017•南通卷)许多成语对声现象有着生动描述.下列成语中描写声音响度的是A.声如洪钟 B.曲高和寡 C.悦耳动听 D.余音绕梁22.下列自然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冰雪融化B.盛夏,露珠凝结C.深秋,绿叶凝霜D.严冬,雪花纷飞2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 B.钢笔错位C.拱桥倒影 D.彩色光带24.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00g的可能是()A.一只蚊子 B.一只小鸡 C.一头小猪 D.一头小象25.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0~t1时间内,两车速度vA>vBB.在30s~40s内,两车速度vA>vBC.在t2~t3时间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东运动D.在t2~t3时间内,以地面为参照物,A车向西运动26.如图所示,中国科技馆里的“声聚焦”装置,是一个呈锅盖形状的凹形圆盘,小丽将耳朵靠近装置固定架的中心时,远处传来的微小声音就会变大,原因是“声聚焦”改变远处传来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27.有三把刻度尺,它们的分度值分别为1mm,1cm,1dm,用它们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则()A.分度值是1cm的刻度尺最好B.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最好C.分度值是1dm的刻度尺最好D.要根据测量要求来选择刻度尺28.中国海上巨型风机﹣巨无霸SL5000是史上最大的单体风力发电机,如图所示,它的每个叶片长62m,它转动起来能够扫过将近两个足球场大的面积.为了让风更易带动起扇叶,制成叶片的材料应该具有A.较大的质量 B.较低的熔点C.尽量小的密度 D.较好的吸热性2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B.景物在镜中成像C.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小孔成像30.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包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加入盐的汤会变咸,这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B.无法将棍子像金箍棒一样缩成一根针的大小,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C.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是因为梳子带了电荷D.将试电笔插入插座的插孔中,如果试电笔的氖泡发光,说明接入的是火线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如图所示,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左盘放置一个球,右盘放4个相同物块,天平仍然平衡。若取走右盘中的一个物块,并将游码拨至最大刻度处,天平可以重新平衡,则球的质量为________g。若两盘中物体的材料相同,则球与被取走物块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32.星期天,爱音乐的小明在练小提琴之前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改变琴声的_____,悠扬的琴声是琴弦振动发出的。练了一会儿,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就知道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判断是小刚在喊他。33.在宇宙飞船上,物体的质量每增加1g都必须为它消耗不少的动力,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严格的限制。宇航员的质量不能超过65______(填质量单位),当他们从地面飞上太空后,其质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4.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当“千年隼”号飞船的飞行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就会变得缓慢;当飞行速度等于光速的一瞬间,时间就会停止。爱思考的小明想象:如果飞行速度超过光速,时间就会_____,请你想象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一个生活场景:_____。35.下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甲流期间的一天清晨,量出小明同学的体温如下图甲所示,则他的体温为_______℃,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结果如下图丙所示,则测量的结果__________(选填“准确”或“不准确”)。36.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_____作用。37.一个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前5s内运行的路程为20m,则它在第3s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_m/s,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m。38.小明刚学完电能表,想利用电能表来测量用电器的功率。(1)小明观察到电能表上有一个参数“2500R/kW·h”,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2)小明只把一盏节能灯接入电路中,并让其工作,过了半小时后发现电能表的示数竞然没变,于是小明认为电能表可能坏了。你认为还有其它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3)小明有一根电热棒,该电热棒的铭牌为“220V1800W”,其额定功率为______W,小明打算测一测电热棒在用电高峰期吋的实际电功率,于是单独使用该电热棒,发现电能表的表盘转100圈用了96秒,这段时间内电热棒消耗的电能是______J,根据公式______,电热棒的实际功率为______。39.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如图乙物体的长度是_____mm;如图丙是记录某同学上体育课时跑完1500m的时间为_____s。40.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如果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__________。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时,小组同学们应该取两根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关系。(2)请分析实验时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3)在实验中,小刚同学将放在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点燃,接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燃A的像_______为止,这时蜡烛B所在位置即蜡烛A的像位置,用___________(填实验测量器材)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以此来探究像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4)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小雨同学移开蜡烛B,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屏幕,此时在蜡烛B这一侧观察时,白纸上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5)若将此实验课题改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则应该用凸透镜替换_____(单选)。用光屏替换_______(单选)。A.玻璃板B.蜡烛AC.蜡烛B(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我们选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距离凸透镜29cm时,移动光屏可以得到________、______的实像,把蜡烛逐渐移近透镜,光屏上的像越来越_______(填“大”或“小”),当物体距离透镜_________(单选)的范围时,光屏上承接不到像。A.只有在小于10cmB.大于10cm且小于20cmC.小于等于10cmD.大于等于10cm42.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实验:(1)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B.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_;C.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将上述步骤调整为_____就可以减小误差;(2)小华在实验中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也把酱油的密度测了出来,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把天平调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_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3)针对(2)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我们学习过匀速直线运动相关知识,但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更普遍的运动形式,其中速度随时间做均匀变化的运动称之为匀变速运动,即(Δ表示变化量)是一个不变的比值,在物理学中,把这个比值定义为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制基本单位是m/s2或m•s﹣2,它是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如果用v0表示匀变速运动的开始速度,经过一段时间t后,速度变为v,那么物体的加速度a==,若a>0,即v>v0,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若a<0,即v<v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若a=0,即v=v0,物体做匀速运动。(1)某一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开始时的速度是2m/s,运动3s后的速度变为14m/s,求这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少m/s2?(2)另一物体也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是﹣3m/s2(做匀减速运动),运动2s后的速度变为4m/s,求该物体开始时的速度是多少m/s?44.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它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开采是世界难题,据中央电视台2017年5月18日报道,我国可燃冰已试采成功,技术处于世界领先,用燃气锅炉烧水时,把质量为5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12m3天然气,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q=4.2×107J/m3,可燃冰的热值为同体积天然气的160倍,求:(1)水吸收的热量;(2)燃气锅炉烧水时的效率;(3)若换用可燃冰,应使用多少m3可燃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A【解题分析】A、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制成的,故符合题意;B、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水中鱼的像,人看到的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故不符合题意;C、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的,故不符合题意;D、水面上的倒影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2、C【题目详解】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变干.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A错误;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冰棒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正确;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色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3、D【题目详解】设量筒的质量为m量筒,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总1=m1+m量筒=40g,根据ρ=可得m=ρV,则有:ρ×20cm3+m量筒=40g,﹣﹣﹣﹣﹣﹣﹣﹣①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总2=m2+m量筒=100g,同理可得:ρ×80cm3+m量筒=100g,﹣﹣﹣﹣﹣﹣﹣②②﹣①解得,液体的密度:ρ=1g/cm3,故C错误、D正确;将ρ=1g/cm3代入①得:m量筒=20g,故B错误;当液体的体积V3=60cm3,液体的质量:m3=ρ×V3=1g/cm3×60cm3=60g,故A错误.4、A【题目详解】根据题意知道,冬天小狗用舌头舔地上的井盖,舌头上的唾液是液态的遇到冷的井盖变成了固态,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工程叫凝固,凝固放热,故A符合题意。5、D【题目详解】A.由图知道,电阻R1、R2并联在电路中,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与电源电压都相等,即U1=U2,故A错误;BC.由图知道,L1和L2并联,由于不知道两个电阻的大小关系,不能判定电流关系,故BC错误;D.若I1=I2,由知道R1=R2,故D正确。故选D。6、D【分析】173.5mm=17.35cm,根据对各物体的长度的估测,对比选择接近该数值的即可【题目详解】A.物理课本的厚度应该在1cm左右,不符合题意;B.黑板的长度约为5m左右,不符合题意;C.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10cm左右,不符合题意;D.饮水杯的高度在17cm左右,符合题意.故选D.7、C【解题分析】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d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质量大约在50kg左右,故C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明视距离在25c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8、D【题目详解】A.由图可知,两个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由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流过L1的电流等于L2的电流,故A不符合题意;B.电流表A的示数是0.2A,流过L1的电流等于0.2A,故B不符合题意;CD.开关闭合后L1比L2亮,L1的实际功率大于L2的实际功率,即P1>P2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I1=I2由P=I2R可知R1>R2由U=IR可知U1>U2电压表V的示数3V,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U1=3V,所以U2<3VL2两端的电压小于3V,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电源电压U=U1+U2<6V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9、D【解题分析】A.手影游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镜花水月,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镜面反射,故B错误。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10、B【题目详解】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原来的读数是39℃,直接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病人的体温38℃,低于39℃,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则显示病人体温为39℃,测量不准确;病人体温为40℃,高于39℃,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准确的,显示病人体温为40℃。故选B。11、B【题目详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B.河床干枯是水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B符合题意;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12、D【题目详解】平面镜可以反射光线,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综上所述,故ABC错误,D正确.13、D【分析】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题目详解】A.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故A错误;B.声音尖锐刺耳,说明声音的音调高,故B错误;C.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响度变小的缘故,故C错误;D.将正在发声的音乐卡芯固定在拔罐器内,用抽气机抽去空气,声音由大变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结论.故D正确;故选D.14、D【题目详解】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山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日食是当月亮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亮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而形成的,这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汽车后视镜是利用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的作用,扩大视野,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看水中的铅笔好像折断了,这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结果,故D符合题意.故选D.15、D【题目详解】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所以小明能根据音色来判断“这是小芳在唱歌”。故选D。16、B【题目详解】A.自行车轴承里安放滚珠,使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使摩擦力减小,故A与题意不符;B.足球守门员戴着手套,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C.滑板车底部安装轮子,使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使摩擦力减小,故C与题意不符;D.在拉链上涂上一些蜡,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D与题意不符。故选B。17、D【题目详解】水中钢尺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钢尺的虚像;只有选项D中的光路图符合题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8、C【题目详解】图①中光线在视网膜前会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图②中光线在视网膜后方会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图③中凸透镜表示远视眼的矫正;图④中凹透镜表示近视眼的矫正。因此,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①④,故选C。19、D【题目详解】A.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扩散慢,而不是不会扩散,故A错误;B.蒸腊肉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温度低时,分子也是运动的,故B错误;C.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加快水分的蒸发,故C错误;D.往煲仔饭里加入腊肠,腊肠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故D正确。故选D。20、C【题目详解】AD.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两个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普遍规律,使结论更可靠,故AD不符合题意;B.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是为了探究不同电压下的小灯泡的电功率,寻找一定的规律,故B不符合题意;C.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是为了使测量值更准确,减小误差,故C符合题意;故选C。21、A【解题分析】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从成语的含义分析哪个成语表示声音大小即可.A、声如洪钟,说明声音比较大,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符合题意;B、曲高和寡,是指声音的音调太高,一般人唱不了,不合题意;C、悦耳动听指声音的音色好听,不合题意;D、余音绕梁是声音发生多次反射时形成的回声,不合题意.故选A.22、A【题目详解】A.初春,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故A正确;B.盛夏,露珠凝结,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C.深秋,绿叶凝霜,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C错误;D.严冬,雪花纷洒,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A。23、C【分析】本题考查光现象基本知识,分辨不同的光现象,关键是对结合生活对基本概念理解。【题目详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项不符合题意;B.钢笔错位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项不符合题意;C.拱桥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项符合题意;D.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4、B【题目详解】A.一只蚊子的质量在毫克级别,故A不符合题意;B.一只小鸡质量约200g,故B符合题意;C.一头小猪质量约10kg,故C不符合题意;D.一头小象质量约几百千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题目点拨】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25、B【题目详解】A.由题图可知,在0~30s,A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sA=600m;在0~70s,B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sB=700m,则A、B的速度分别是比较可知,在0~t1时间内,两车速度vA>vB,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30s~40s内,A的图像是一条水平线,所以A处于静止状态,B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故B错误,符合题意;CD.由题图可知,在t2~t3时间内,A车的运动方向已经与原来相比发生了改变,此时A车与B车的运动方向相同,均向西运动,且A车的速度大于B车的速度,所以,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东运动,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6、A【题目详解】由题知,声聚焦装置,使远处传来的声音在其表面发生了反射而会聚,声音听起来变强(大了,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而声音的音调是固定不变的,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7、D【题目详解】刻度尺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测量工具,要根据测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这样才能进行正确测量,对于刻度尺量程和分度值的要求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要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进行选择,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28、C【题目详解】物体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为了让风更易带动起扇叶,扇叶体积一定,制成叶片的材料应该具有尽量小的密度,故C正确.29、B【题目详解】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此项不符合题意;B.景物在镜中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此项符合题意;C.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此项不符合题意;D.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30、B【题目详解】A.加入盐后汤会变咸,是因为盐分子进入汤中,而汤分子也进入盐中,即是发生了扩散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无法将棍子像金箍棒一样缩成一根针的大小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而不是引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因为摩擦而产生静电,即梳子和头发分别带上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出现头发随梳子飘起来的现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将试电笔插入插座的插孔中,如果试电笔的氖泡发光,说明接入的是火线,因为接零线时试电笔的氖泡不发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204:1【题目详解】[1]如图中天平平衡时,若取走右盘中的一个物块,并将游码拨至最大刻度处,天平可以重新平衡,则右盘中一个正方体物体的质量为5g,那么球的质量为4×5g=20g所以球的质量为20g。[2]由体积公式得则球与被取走物块的体积之比为4:1。32、音调音色【题目详解】[1]琴弦的松紧程度决定琴弦的振动频率,即决定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2]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33、kg不变【题目详解】[1]此题要求对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一定的了解,成年人的体重通常用多少千克来表示。[2]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当他们从地面飞上太空后,他们的质量不变。34、倒流详见解析【解题分析】飞行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就会变得缓慢;当飞行速度等于光速的一瞬间,时间就会停止,如果飞行速度超过光速,时间就会倒流,我们的世界出现来自以前的人或动物。35、38.1准确【题目详解】[1]体温计每小格表示0.1℃,液柱在38℃后1格,读数为38.1℃;[2]液柱会受热膨胀向上升高,故此次测量是准确的。36、会聚【题目详解】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37、44【题目详解】[1]整个过程速度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即3s末的速度也为4m/s。[2]第3s内通过的路程38、电能表每转2500转表示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被短路18001440001500W【题目详解】(1)[1]电能表参数含义为电能表每转2500转表示消耗1kW·h的电能。(2)[2]电能表被短路,无电流通过,则示数不变。(3)[3]由电热棒铭牌可知其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为1800W。[4][5][6]根据电能表参数可求电热棒消化的电能为由可求其实际功率为39、4225.0337.5【题目详解】[1]由图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2℃,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液柱最高处在0℃以上,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42℃。[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在3.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50cm﹣1.00cm=2.50cm=25.0mm[3]由图丙所示秒表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5到6之间,分针示数是5min,大盘分度值是0.1s,大盘示数是37.5s,则秒表示数是5min+37.5s=5min37.5s=337.5s40、位置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题目详解】(1)[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B和蜡烛A的像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2)[2]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像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所以如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重合,则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或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相同大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完全重合刻度尺没有虚AC倒立缩小大C【题目详解】(1)[1][2]实验中,应该选取两根相同的蜡烛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3]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