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江西省樟村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B.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再利用2.下列四条食物链正确的是()A.阳光→草→兔→狼 B.草→昆虫→青蛙→蛇→鹰C.鹰→蛇→青蛙→昆虫→草 D.草→蝗虫→细菌、真菌3.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或处理后,膜电位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P点时用药物促使突触后膜通道开放,膜电位变化应曲线ⅠB.降低突触间隙中浓度;在P点给予适宜刺激,曲线Ⅱ会变为曲线ⅣC.曲线Ⅱ的下降段是以被动运输方式外流所致D.P点时用药物阻断突触后膜通道,同时给予适宜刺激,膜电位变化应为曲线Ⅲ4.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所有的反馈调节都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也比较高C.湿地的旅游观赏、蓄洪防旱功能分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D.大力植树造林、禁止化石燃料的开发和利用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5.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DNA,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A.葡萄糖、核苷酸、氨基酸 B.蔗糖、氨基酸、核酸C.氨基酸、葡萄糖、核酸 D.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6.关于生物遗传信息及其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基因表达过程中用到的RNA和蛋白质均由DNA编码B.DNA双链解开,RNA聚合酶起始转录,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停止转录C.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D.多肽链的合成过程中,tRNA读取mRNA上全部碱基序列信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___________分布。(2)用样方法调查黄花刺茄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_。调查中发现它的种群数量每年都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1.3倍,假定黄花刺茄的种群初始数量为N0,则两年后它的数量将达到__________(用N0表示)。(3)调查该草原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理由是土壤小动物__________,通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按照预先设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目的多少,这属于___________(“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4)研究表明,草原土壤中的分解者较丰富,它们可以产生相关酶将腐殖质中的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水解成小分子。现提供有配制好的淀粉溶液、草原土壤浸出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水浴加热装置、试管、吸管等,请利用以上试剂及用具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土壤中的分解者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并得出相关结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经肝脏代谢转变为尿素,此过程发生障碍时,大量进入脑组织的氨与谷氨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含量增加可引起脑组织水肿、代谢障碍,患者会出现昏迷、膝跳反射明显增强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兴奋经过膝跳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比经过缩手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短B.患者膝跳反射增强的原因是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减弱C.静脉输入抗利尿激素类药物,可有效减轻脑组织水肿D.患者能进食后,应减少蛋白类食品摄入9.(10分)如图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途径示意图,其中甲~丁代表器官或细胞,①~⑤代表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代表的器官是________,①激素它能特异性作用于乙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③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10.(10分)将蛙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Q中,在某一部位M给予适宜刺激并记录其膜内Na+含量变化和膜电位变化,分别用如图I、Ⅱ表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该实验中A一B段膜内Na+含量增加的原因是:培养液Q中Na+以___________(填“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方式进入膜内。(2)图中C点时离体神经纤维的M部位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C~D时,兴奋部位K+___________恢复形成___________电位。(3)适当提高培养液Q中Na+浓度,曲线Ⅱ上的C点值会___________(填“升高”或“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4)如果要测定此离体神经纤维的正常电位,培养液Q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11.(15分)为了解不同害虫防治策略对梨园土壤线虫的影响,科研人员将某梨园划分为三个区进行一年的实验研究。实验处理如下:常规区:频繁化学防治,喷施化学杀虫药剂9次;实验1区:农药减施防治,喷施化学杀虫药剂4次;实验2区:植物源药物减施防治,喷施药剂4次。(1)为调查土壤线虫数量以及种类,科研人员在梨园中__________选择若干取样点,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调查。(2)三个区线虫数量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3)科研人员又根据线虫的生活习性和取食特点,将土壤线虫划分为4个营养类群,再根据调查得到的线虫种类,计算得到各营养类群的相对丰度如下表。0~20cm>20cm常规区实验1区实验2区常规区实验1区实验2区食细菌线虫79.9280.0579.7177.4560.9466.39食真菌线虫6.546.337.452.692.562.59杂食-捕食线虫5.775.685.524.454.424.20植物寄生线虫7.777.947.3215.4132.0826.82①梨园中的细菌、真菌、线虫和植物等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各种线虫在土壤中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②在0~20cm土层,各营养类群线虫相对丰度在3个区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20cm土层,实验区__________,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③土壤线虫食性多样化,使土壤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加复杂,这对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4)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在农药胁迫较重的土壤浅层,土壤线虫各营养类群均受到影响,导致不同处理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壤线虫__________上,而在农药胁迫相对较轻的土壤深层,由于__________线虫可能对农药更敏感,导致不同处理间差异主要体现线虫的相对丰度上。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详解】A一种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成分,如苍蝇吸食动物血液,则属于消费者,若从动物粪便中获取营养物质,则属于分解者,A错误;B、硝化细菌可以利用氨氧化释放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正确;C、大多数动物属于消费者,但蚯蚓等属于分解者,C错误;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被绿色植物再利用,D错误。故选B。2、B【解析】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其第一营养级(开端)一定是生产者,第二营养级一定是植食性动物,分解者不能参与食物链。例如:草→鼠→蛇→猫头鹰。据此答题。【详解】A、食物链的起点应该是生产者,不能是非生物因素--阳光,A错误;BC、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如草→昆虫→青蛙→蛇→鹰,B正确;C错误;D、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D错误。故选B。3、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Ⅰ突触后膜膜内电位增加逐渐变成正值,然后一直维持正电位不变,此时突触后膜持续兴奋;Ⅱ突触后膜膜内电位增加逐渐变成正值,然后恢复静息电位,此时突触后膜兴奋;Ⅲ一直是静息电位,此时突触后膜不兴奋;Ⅳ突触后膜膜内电位进一步降低,此时突触后膜抑制。【详解】A、P点时用药物促使突触后膜Cl-通道开放,大量Cl-进入神经细胞内从而保持外正内负电位,出现Ⅳ曲线模式,A错误;B、降低突触间隙中Na+浓度,在P点时给予适宜刺激,动作电位的峰值会降低,但膜电位变化不会变为曲线Ⅳ所示,B错误;C、曲线Ⅱ的下降段Na+离子通道关闭,是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所致,C错误;D、P点时用药物阻断突触后膜Na+通道,导致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神经细胞不兴奋,出现Ⅲ曲线模式,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膜电位的变化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4、C【解析】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详解】A、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A错误;B、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般比较低,B错误;C、湿地的旅游观赏、蓄洪防旱功能分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C正确;D、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D错误。故选C。5、D【解析】单体是能与同种或他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的统称,是能起聚合反应或缩聚反应等而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化合物,是合成聚合物所用的低分子的原料。多糖(淀粉、糖原和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多聚体。淀粉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N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详解】淀粉属于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控制淀粉酶合成的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只要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其基本组成单位即可正确答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6、C【解析】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详解】A、RNA病毒的蛋白质由病毒的遗传物质RNA编码合成,A错误;B、DNA双链解开,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进行转录,移动到终止子时停止转录,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不在DNA上,B错误;C、转录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的,而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所以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C正确;D、没有相应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配对,故tRNA不能读取mRNA上全部碱基序列信息,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镶嵌(2)①.随机取样②.1.69(3)①.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②.取样器取样③.目测估计法(4)①.实验思路:取两支试管编号A、B,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A试管加入适量的土壤浸出液,B试管加入等量的蒸馏水,震荡混合均匀,放置一段时间让其充分反应;然后分别加入等量适量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②.预期结果结论:A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不出现,证明土壤中的分解者可分解淀粉。【解析】1、群落的结构分为: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2、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物种丰富度是描述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指标。特点: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小问1详解】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即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小问2详解】样方法为保证结果准确,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假定黄花刺茄的种群初始数量为N0,种群数量每年都以1.3倍的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增加,则两年后它的数量为N×1.3×1.3=1.69N0。【小问3详解】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法,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目测估计法是按照预先设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目的多少,因此按照预先设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目的多少,这属于目测估计法。【小问4详解】要验证土壤中的分解者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淀粉本身没有还原性,但被淀粉酶分解后的糖具有还原性,故可以用斐林试剂去检测反应后的产物,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产生。故实验思路:取两支试管编号A、B,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A试管加入适量的土壤浸出液,B试管加入等量的蒸馏水,震荡混合均匀,放置一段时间让其充分反应;然后分别加入等量适量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预期结果结论:若土壤中分解者可分解淀粉,故A试管中淀粉被淀粉酶分解后的糖具有还原性,因此A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不出现。【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群落的结构特征,识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8、C【解析】反射活动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如图所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都是非条件发射。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详解】A、膝跳反射一共有2个神经元参与,缩手反射有3个神经元参与,膝跳反射的突触数目少,都是非条件反射,因此兴奋经过膝跳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比经过缩手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短,A正确;B、患者由于谷氨酰胺增多,引起脑组织水肿、代谢障碍,所以应该是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减弱,B正确;C、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没有作用于脑组织,所以输入抗利尿激素类药物,不能减轻脑组织水肿,C错误;D、如果患者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其中的氨基酸脱氢产生的氨进入脑组织的氨与谷氨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加重病情,所以应减少蛋白类食品摄入,D正确。故选C。9、①.下丘脑②.乙细胞上具有①的特异性受体③.反馈调节④.使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至于过高(维持激素水平的相对稳定或维持内环境的稳态)⑤.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解析】据图可知,甲~丁依次代表下丘脑、垂体、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①~⑤分别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甲代表的器官是下丘脑,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特异性作用于乙细胞的原因是乙细胞上具有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特异性受体。(2)据图可知,图中③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其作用是使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至于过高(维持激素水平的相对稳定或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才能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点睛】掌握激素的分级调节机制,能分析相关调节过程图,从中识别出相关器官和激素,并用其解决初阶问题。10、(1)被动运输(2)①.外负内正②.外流③.静息(3)①.升高②.提高培养液M中Na+浓度,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后,单位时间内钠离子内流数量增加,动作电位峰值增大(4)①.Na+、K+浓度与内环境相同②.体内的神经元处于内环境之中,其钠钾离子具有一定的浓度,要使测定的电位与体内的一致,也就必须将神经元放在钠钾离子浓度与体内相同的溶液中【解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小问1详解】该实验中A一B段膜内Na+含量增加的原因是由于神经纤维接受刺激后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进而使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大量内流,进而使膜内的钠离子浓度上升。【小问2详解】图中C点时的电位表示动作电位,即此时离体神经纤维的M部位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C~D时,兴奋部位K+以协助扩散方式外流恢复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该过程中膜内钠离子没有变化。【小问3详解】适当提高培养液Q中Na+浓度,则接受刺激后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的钠离子的量会增加,将会导致动作电位的值增大,即曲线Ⅱ上的C点值会升高。【小问4详解】体内的神经元处于内环境之中,其钠钾离子具有一定的浓度,要使测定的电位与体内的一致,也就必须将神经元放在钠-钾离子浓度与体内相同的溶液中,因此,如果要测定此离体神经纤维的正常电位,培养液Q应该满足的条件是与体内内环境中的钠钾离子的浓度和条件相一致。【点睛】熟知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图示的性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1、(1).随机(2).取样器取样(或“样方”)(3).在0~20cm土壤中,减施防治有利于线虫生存,植物源药剂防治效果优于农药防治;>20cm土壤中,不同措施对土壤线虫无显著影响(4).生物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镇卫生院工作方案
- 幼儿园教研工作方案2025年
- 2025年学期语文工作方案
- 初中教育方面的讲座讲稿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树立自信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平面设计竞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妇科宫腔镜手术护理查房
- 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施工图深化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皖江工学院《舞蹈技能实训(女生)V》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环境及数字建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应急物资储备检查改进应急预案
- 第15课《青春之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年河南轻工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世界给予我的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个体诊所申请书范文
- 《高速铁路系统》课件
- LNG加气站施工方案
- 互动式医学课堂教学设计
- 某大型三甲医院智能化设计方案
- 《新生儿沐浴和抚触》课件
- 2024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