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这位中国封建社会惟一不愿让人抬、不坐轿的宰相,拒奢华、拒纳妾的宰相,也是惟一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一个本来应该大写的儒者.北宋王安石变法课程标准(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3)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北宋:1、建立
960年,赵匡胤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影响?措施措施措施措施增设官僚机构扩充军队养兵养官战争赔款分散军权冗官冗兵冗费军队战斗力弱战辽西夏多败积贫局面积弱局面阅读课文34-35页内容,找出什么措施导致什么现象形成什么局面?2、社会矛盾激化王小波、李顺起义辽宋西夏连年征战阶级矛盾民族矛盾3、庆历新政的经验教训4、王安石变法具备了三个前提①对朝廷得失和民间疾苦了解,积累丰富地方工作经验;②“三不足”精神;③宋神宗的支持。一、变法的背景1、“三冗”“两积”局面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王安石“变法精神”“变革天下之弊法”——王安石《言事书》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推行变法运动的。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王安石《感事》
2007年9月6日在大连召开的“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的开幕式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关于全球性的领导者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时,引经据典的提到了北宋改革家王安石非常著名的“三不足”论断。非常巧妙的讲出了做为领导者要有改革的精神。
“三不足”既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的精神。未来的中国,只要一如既往的沿着王安石所提倡的这种:不畏、不法、不恤的改革精神走下去,未来中国的巨变、一定会让全世界刮目相看和异常震惊的!温总理谈“三不足”精神想一想:如果你是王安石你会从什么地方入手来变法?富国积贫变法核心积弱强兵措施目的内容作用改变积贫局面,发展生产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一定程度改变积贫局面;但却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改变积弱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节省了政府开支,增加了武器装备,提高了军队战斗力。营造社会舆论,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重视官员的选拔任用培养人才,发展了教育,推动了变法的发展。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理财(富国)措施①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③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②免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A.
积极: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同时增加政府收入.B.局限:强制借贷,利息较高,实质是政府放高利贷,引起社会不满.A.
积极:出钱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并增加政府收入B.局限: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地主官僚强烈反对。积极:水利工程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税收增加。⑥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节省货款等原则④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积极:一定程度抑制兼并,
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赋税负担。⑤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积极: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强兵措施:整顿军队①省兵:精减军队,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②强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A.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B.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作用:减少政府支出C.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作用:提高军队战斗力作用(目的):政治:加强对人民控制,防范农民的反抗和民心涣散军事:寓兵于民,节省军费,确保兵源和提高战斗力.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和选管制
王安石认为,要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就必须选拔人才和改革官制,关键是改革科举制度。措施内容作用改革科举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要求考生联系实际。发展了教育,使有真才实学的新进之士取代了反对改革的旧官。惟才用人择优录用,克服“恩荫”的弊病。整顿太学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免试做官,开新学科,设学田。新法的变质司马光
1085年,宋神宗去世,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起用司马光,结果新法逐渐被废除,变法派相继被排挤出朝廷,史称“元佑更化”。
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惟恐不迨。
——司马光新法的变质
元佑党籍碑围绕新法与旧法的斗争,官员间出现了洛党、蜀党、朔党等不同的政治集团,它们彼此争权、倾轧,致使政治混乱,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司马光主政时废除新法,将变法派贬黜出京。哲宗亲政后又打击反对新法的人。宋徽宗时期,宰相蔡京为排除异己,两次唆使宋徽宗将司马光等反对新法的大臣列为“奸党”,共309人,请徽宗御书,刻名立碑,名为“元佑党籍碑”。宋哲宗赵煦
1093年,宋哲宗赵煦亲政。逐步恢复部分新法。但新旧两派的纷争愈演愈烈,党争纷起。到宋徽宗时,宰相蔡京竟借新法之名聚敛钱财,新法完全变质了。三、变法的结果和认识——①变法取得一定成效1.变法的结果:②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废及变质2.失败原因: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阻力大)主要②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引起民间不满;④变法后期宋神宗的动摇和去世,保守派重新得势;③推行新法操之过急;⑤最根本在于变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财政危机、阶级矛盾、社会矛盾)(1)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③王安石“三不足”的改革精神,值得肯定。(2)进步性(历史作用):①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②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3)局限性:①变法没有、也不可能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它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失败根因3.对变法的认识(评价):三、变法的结果和认识——(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2)改革是艰辛的,必然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3)改革要注意合理用人。要处理好改革派内部及改革派与守旧派间的关系,要团结协作。(4)改革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案,要注重落实和监督;也要注意精兵简政。三、变法的结果和认识——4.启示: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变法运动。比较两次变法的异同。
相同点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变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不同点背景:商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根本目的:商: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性质: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结果:商:成功王:失败一、变法背景(目的)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造成的三冗问题引发财政危机;②政治危机:北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激化阶级矛盾;③边患危机:统调分离,兵将分离,守内虚外等政策造成宋军战斗力弱,辽、西夏始终威胁北宋,民族矛盾激化。积弱1.三冗二积造成北宋中期三大社会危机(必要性)积贫2.改革条件(可能性):3.改革目的: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巩固统治,富国强兵。①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②王安石丰富的地方从政经验及“三不足”的大无畏变法精神影响③宋神宗对变法的支持巩固练习1.北宋“积贫积弱”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北宋的统治将岌岌可危是在哪个皇帝时期
A.宋太祖B.宋神宗C.宋仁宗D.宋高宗2.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A.青苗法B.募役法
C.市易法D.方田均税法CB3、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A.辽、夏的威胁B.官僚地主隐瞒田产,逃避税收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D.土地荒芜、水利废毁4、在王安石的理财新法中,青苗法和募役法引起的争议最大,主要原因是()A.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B.对农民剥削过重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D.政府财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证CB5、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表现是()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赋税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A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材料二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三朝收支情况对比表(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3分)(2)材料二中三朝收支情况有何变化?(2分)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3)对上述社会问题北宋进行了哪两次改革?改革的结果怎样?(5分)年代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5085万余12677万余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12625万余“所出无余”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万余13186万余北宋中期,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极贫局面的形成;军队的指挥效率和战斗力降低,形成积弱的局面;革新除弊逐渐成为朝野的共识。(3分)三朝的财政收入逐渐减少,支出呈增加的趋势,到英宗时期,财政入不敷出(2分)。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都给北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2分)。结果:庆历新政由于官僚贵族的反对而失败。王安石变法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节省了军费,宋军的战斗力有了提高;但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宋神宗死后,新法被废除.
6.我国完成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主要是通过
A.兼并战争B.变法运动
C.国家统一D.发展生产7.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
A.春秋B.战国C.秦朝D.汉朝BB8、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触动当时社会最深刻的措施是A、军功爵制B、什伍制度C、废除井田D、建立县制
CDD9.《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这与商鞅变法中的哪一内容有关A、允许工商者人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10.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措施的实质A、宣传法家思想B、以法治国C、富国强兵D、思想文化上的专制(2008,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分)(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
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立军功;努力耕织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
阅读与思考王安石与司马光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理财。司马光的合理之处在于主张“节流”,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乏问题。王安石主张“开源”,有助于增加财政收入,但忽视“节流”是不可取的。王安石变法企图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增加国家的收入,这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因此,变法虽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但难以减轻农民的负担。解析与探究
1、材料一体现了王安石敢于冲破世俗阻力,勇于改革的精神。(意志坚定、直率无讳、据理力争、百折不挠。)2、当时的人如司马光批评王安石排挤忠臣,结交小人;后人对王安石变法有两种评价:一种观点极力诋毁王安石变法如赵翼批评王安石变法误国,导致靖康之难。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新法的实施对革新北宋社会政治、促进生产力发展有积极作用。3、王安石变法旨在富国强兵,其改革收到了很大成效。由于改革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而失败。自我测评
1、“三冗”是指“冗官”“冗兵”“冗费”。“冗官”是由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导致了官僚机构膨胀。“冗兵”由于北宋极力扩充军队所致。“冗官”“冗兵”和对辽、西夏支付的战费与赔款,早成了“冗费”。由此,形成了北宋的“积贫”局面。“积弱”则由于北宋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由于过分的分权,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造成的。2、(1)主要内容:富国之法,包括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强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高端机械设备租赁合同(重型挖掘机专项)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用厨房设备采购协议4篇
- 2025年度车辆租赁与汽车后市场服务合同19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中小学食堂厨房设备定制安装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南京琴行教师教学评价与反馈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瓷砖行业环保材料采购与全球物流服务协议4篇
- 2025年度国际酒店管理项目劳务派遣合作书3篇
- 2025年度窗户安装工程风险评估与防控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毛阳中心学校学生营养餐供应合同3篇
- 2025年度钢材行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合同
- 9.1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8版)》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专题17.6勾股定理章末八大题型总结(培优篇)(学生版+解析)
- 2024届上海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默写篇目(精校版)
- DL-T5024-2020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2024年度-美团新骑手入门培训
- 初中数学要背诵记忆知识点(概念+公式)
- 驾照体检表完整版本
-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及风险评估
- 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研究的中期报告
- 20100927-宣化上人《愣严咒句偈疏解》(简体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