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34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1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34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2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34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3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34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4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34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怀古咏史诗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怀古咏史诗】【概念】

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之怀。【代表】【唐】杜牧【宋】陆游【宋】辛弃疾【元】张养浩“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横刀捉叛将。”中国历史上,以武家出身,最终以文为业,成为一代大词人的,只有一人。辛弃疾用一生把别人的苟且活成热血【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因言官弹劾落职,退居江西上饶的带湖,并取“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的意义,自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他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一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京)。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逾十年,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主战派与主和派

从南宋建立开始,朝野就形成了主战派与主和派。主战派以李纲、宗泽、南宋“中兴四将”(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为首,他们反对向金求和,主张积极抗战,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主和派以宋高宗、汪伯彦、黄潜善、秦桧为首。斗争的结果以李纲被罢官,宗泽病逝,岳飞被害结束。当然他们以后不乏还有主战的,像辛弃疾、张俊、赵鼎、胡铨等等,虽屡屡受主和派的打击但斗争一直没有停止,直到最后的文天祥。北宋——南宋时局图题目解说“水龙吟”为词牌名。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cén)远目,献愁供恨,玉簪(zān)

螺髻(jì)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liǎo)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qìng)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wèn)英雄泪!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上片楚天千里辽阔一派凄清秋色,浩荡的长江水向天流去,秋色无边际。眺望远处的山岭,他们仿佛都在传送忧怨仇恨,有的如玉簪般峭立,有的如螺髻般回旋。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我仔细的把宝刀吴钩看过,把亭上的栏杆拍遍,没人能理会我登楼远眺之心。

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什么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断鸿水天相接,无边无际,雄浑,显得空寂苍凉。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因飘零的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江天山景落日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悲凉心情。浩渺壮阔气势雄浑苍茫悲凉

【梳理探究】【赏析诗歌】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秀美,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思考动作:看、拍、会、登

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吴钩--春秋吴人善铸钩,故称“吴钩”,后也泛指利剑。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烘托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栏杆拍遍--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没有知音。“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唐宋词中的“凭栏”意象探究:“凭栏”意象在唐宋词作中频繁出现这一现象有其必然性:受传统心理影响,也有栏杆的时空特性的因素,还与时代有关。凭栏意象在词中有一些普遍特征:时间久,形象孤,气氛静。凭栏具有深刻的文学审美价值,它代表了愁、恨、销魂、神伤,而词本身就是感伤文学,凭栏是这种感伤的良好载体,它形象雅致,意境深远,可以说是词这种民族艺术瑰宝上的一颗明珠。【上阕总结】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借景抒情)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词的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表现爱国忠心无人理解的痛苦,侧重于写景,兼写由景物引起无穷的思绪。但“登临意”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明说,于是词的下片就扣着“登临意”三字去展开抒情和议论。(过渡,承上启下)下片用典抒情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用典】作用:

1.用典抒情,委婉含蓄。

2.用诗文名句,佐证文章,使立论有依据。

3.可增强文化气息和文化情味,使文辞典雅。鉴赏方法:

1.指出用典之处。

2.解释典故内容。

3.分析用典意图。

4.说明用典作用。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翻译:别提家乡的鲈鱼精细味美,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如今秋风已起,张季鹰回到家乡没有?【典故一】

这两句照应上片的“江南游子”一句,用了西晋张翰思乡的典故。季鹰是张翰的字。张翰是吴地人,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的莼菜羹,鲈鱼鲙,于是辞官归家。于是,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莼鲈之思【赏析典故】【典故分析】

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家乡的美味让人思念,但现在南北分裂,尽管秋风起了,自己思乡心切,却是有家难归。

辛弃疾用此典同张季鹰比较,“季鹰归未?”是用提问语气,既呼应了前面的“游子”,抒发了深挚的乡思,又呼应了“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表明了对异族入侵的仇恨和复国报仇的愿望,同时也暗中流露出对南宋朝廷不思复国的激愤。值此国难之时,自己的抱负是为国立功,不要学张翰辞官回乡!莼鲈之思【赏析典故】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翻译:更不想许汜只顾谋私利,那将羞于见雄才大气的刘备。【典故二】东汉末年,有个人叫许汜,去拜访陈登。陈登胸怀豪气,喜欢交结英雄,而和许汜见面时,谈的却都是“求田问舍”(买地买房子)的琐屑小事。陈登看不起他,晚上睡觉时,自己睡在大床上,叫许汜睡在下床。许汜很不满,后来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听了后说:“当今天下大乱的时候,你应该忧国忧民,以天下大事为己任,而你却求田问舍。要是碰上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上,叫你睡在地下。”这里是指那些只知道谋求私利而不关心国家安危的人。求田问舍【典故分析】“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之辞。这三句字面上的意思是,自己如果像许汜那样求田问舍,恐怕应该没脸去见刘备那样才气盖世的英雄。辛弃疾用此典是进一步申明自己回家乡,既不是像张季鹰为了吃鲈鱼,也不像许汜是为了求田问舍。表达了对朝廷中一味贪图享乐、一心谋求私利的群小的鄙弃;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

求田问舍【赏析典故】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翻译:可惜年华如水流去,我为这风雨飘摇的国家而忧愁,光阴虚度,连树都这样老了!【典故三】

“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据《世说新语•言语》,晋朝的桓温北伐,经过金城,途中见自己早年栽种的柳树已粗过十围,便感叹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可惜”:空有一腔热血却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悲愤,对对北伐无期、年华虚掷的悲哀。树犹如此【赏析典故】【典故分析】

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我今日内心是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赏析典故】树犹如此

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根据典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张翰—念鱼归隐许汜—谋取私利刘备—雄才大略桓温—时光流逝——乡思、愤恨——鄙夷自私自利、胸无大志——控诉当朝——哀叹虚掷年华【典故小结】《世说新语》张翰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绝不消极面世的心意

《三国志.陈登传》许汜谋求实利不顾国家安危不为名利

刘备雄才大略

一心为国的情怀

《世说新语》恒温壮志难酬虚度时光年华虚度英雄坐老的悲愤用典言志【下阙总结】下阙:

张翰—乐于归隐许汜—谋取私利

刘备—雄才大略桓温—叹时光流逝反面正面用典——为国为民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思考: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写辛弃疾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孤寂。抒发作者内心的孤独与痛苦。“意”可以理解为词人的思想情感,那么词人登上建康赏心亭,具体有哪些无人领会的情感?江山沦陷愁恨故乡的思念壮志难酬悲愤缺少知音感慨归隐的不屑谋取私利的羞耻时光流逝的可惜国家前途的忧愁

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