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三章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特点有什么区别?体温和水盐平衡是如何保持的?本节聚焦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是如何协调的?123问题探讨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头朝下疾驰时,不少人感到心怦怦直跳,并狂呼乱叫。如果此时检测血液,发现能使心跳和呼吸加快的肾上腺素含量也会明显升高。1.既然知道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会加速呢?心脏活动受自主神经支配,是不随意的,当受到极速行驶致使体位发生变化的刺激后,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使心跳加快。2.在这个例子中,人体所作出的反应,哪些与神经调节有关?哪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你能说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吗?坐过山车交感神经兴奋心脏和肺肾上腺心跳呼吸加快肾上腺素分泌神经调节激素调节问题探讨CONO可松弛血管平滑肌,使血管舒张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1)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2)主要内容:激素调节(3)其他化学物质:组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以及一些代谢产物(CO2)(4)范围:①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②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阅读资料:
动脉血中一定水平的CO2与维持呼吸和呼吸中枢兴奋性有关。当吸入气中CO2含量增加到2%时,呼吸加深;增至4%时,呼吸频率也增快,肺通气量可增加1倍以上;超过7%时,肺通气量不能相应增加,动脉血CO2陡升,使呼吸中枢等活动受抑制而出现呼吸困难、头痛甚至昏迷。结论:血液中的CO2可以调节呼吸运动。CO2不是激素,而是代谢产物判断:CO2引起呼吸加快,这一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
CO2是调节呼吸运动的重要体液因子。体液中浓度变化会刺激相关感受器,从而通过呼吸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思考:CO2是如何调节呼吸运动?细胞代谢加快,产生较多CO2血液中的CO2含量升高呼吸中枢呼吸运动加强维持体内CO2含量的相对稳定相关感受器排除较多CO2刺激*因此临床上给患者输入O2时,常常采用含有5%左右CO2的混合气体,以达到刺激呼吸中枢的目的;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信息分子作用途径反应速度原因作用范围原因作用时间原因神经递质激素、CO2等反射弧体液运输迅速信号直达效应器较缓慢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准确、局限由效应器决定较广泛有相应受体细胞都可受调控神经递质作用后立即被分解或被转移走作用(持续)时间比较长激素被靶细胞接受后被灭活;但血液中激素活性可保持一段时间作用(持续)时间短暂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体液调节体液运输较缓慢较广泛比较长神经调节反射弧迅速准确、比较局限短暂(2)作用范围(1)反应速度①体液调节:有相应受体的细胞都可以受到有关激素的调控,作用范围较广泛。②神经调节:由反射弧决定,针对效应器,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①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因此反应速度较缓慢。②神经调节:信号主要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到达效应器,因此反应迅速。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体液调节体液运输较缓慢较广泛比较长神经调节反射弧迅速准确、比较局限短暂(3)作用时间①体液调节: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产生作用后会被灭活,但血液中各种
激素的活性可以保持一段时间,作用时间比较长。②神经调节:神经递质作用后立即被分解;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也会被
分解或移走,作用时间较短暂。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围广泛④作用的部位准确⑤作用的时间短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D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
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之间是否有相互影响。(1)不少内分泌腺________(例如下丘脑和垂体等)或________(例如甲状腺、肾上腺等)地受______________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例如,肾上腺髓质受______神经支配,当其兴奋时,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它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直接间接中枢神经系统交感课本62页(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______和______。例如:人在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
成年时,甲状腺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_____________,表现为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发育功能兴奋性降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
人体内环境感知变化调节校正恢复稳定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一致各项生命活动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三种模型一线课堂52页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但二者并不是各行其道,互不相干的。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并彼此协调的呢?实例一:体温的调节实例二: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1.体温恒定的原因产热>散热,体温升高;产热<散热,体温降低。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也少二.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实例1.体温的调节人体
和
过程保持
。产热
散热动态平衡产热=散热
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量不一定大于散热量,除非病人的体温在持续升高,如果体温保持不变,则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分析以下情况下,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关系:1、体温正常2、持续高烧38.5℃3、体温从36℃上升到38℃4、体温从38℃下降为26℃产热=散热产热=散热产热>散热产热<散热2.维持体温恒定的机制体温调节方式行为性调节生理性调节——重要补充——基本方式(本节主要讨论内容)二.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实例1.体温的调节3.维持体温恒定的机制——生理性调节人体热量产热散热代谢产热皮肤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蒸发(汗液的蒸发)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对流(通过气体来交换热量)传导(机体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物质)
辐射(如以红外线等形式将热量传到外界)主要来源安静时运动时主要器官主要方式次要途径呼吸、排尿和排便实例1.体温的调节机体想要抵御寒冷,有哪些途径呢?增加产热
减少散热骨骼肌战栗,使产热增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释放肝及其他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汗腺的分泌量减少血管血管汗腺汗腺皮下脂肪层隔热,减少热量散失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散热增加汗腺产生汗液,汗液蒸发散热皮肤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2.体温调节的过程(1)温度感受器:人和高等动物皮肤中分布有感受温度变化的温度感受器,包括
和
。冷觉感受器热觉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和内脏。(2)体温调节中枢:_________(3)体温感觉中枢:__________下丘脑大脑皮层(4)体温调节方式:__________生理性调节和行为性调节皮肤冷觉感受器探究一:所处环境温度从40℃降至15℃你身体的反应:汗腺分泌量减少骨骼肌战栗添加衣物前往温暖的环境思考:1.人处在寒冷环境中,散热会加快。机体使如何进行调节使散热减少的?2.体内产热如何变化?A.寒冷环境: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入神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
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反馈反馈传出神经
骨骼肌战栗
皮肤血管收缩
立毛肌收缩
汗腺分泌减少
肾上腺素增加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加衣物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生理性调节行为性调节探究二:所处环境从150C升高至400C你的反应:汗腺分泌量增加减少衣物使用空调皮肤热觉感受器思考:体内散热如何变化?尝试解释其原因。炎热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热觉感受器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增多传入神经增加散热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肾上腺等
腺体的分泌大脑皮层产生热觉减少衣物使用空调B.炎热环境:增加散热生理性调节行为性调节寒冷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皮肤热觉感受器炎热
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分析、综合)传出神经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垂体传出神经减少散热增加产热增加散热肾上腺素释放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TRHTSH
这类通过神经影响激素的分泌,再由激素对机体功能实施调节的方式,称为神经-体液调节。3.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调节能力有限寒冷环境高温环境停留过久停留过久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体温降低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出体温升高①影响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②使细胞、组织和器官发生功能紊乱;③破坏内环境稳态;④严重时危及生命;注意:甲亢患者的体温偏高(如一直维持在39℃),仍维持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旁栏思考题】带婴幼儿看病时,为什么要等他们停止哭闹几分钟之后,再给他们量体温呢?
婴幼儿在哭闹时、情绪激动、挣扎等活动,会使新陈代谢增强,从而导致机体产热增加。
如果此时测量体温,体温会偏高,因此需要等他们停止哭闹几分钟后,再给他们量体温。注意: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局部缺血、缺氧,代谢失常,就可能引起局部水肿,产生冻疮)【旁栏思考题】体温升高或降低,对人体只有害而无益吗?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定限度的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这使得白细胞增多、肝细胞功能加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病人的抵抗力有所提高。在很多急性病中,发热可以代表人体有良好的反应能力,这属于体温升高有利的一面。但同时,体温过高或长时间发热,会使病人的生理功能紊乱,如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使病人出现烦躁、幻觉甚至抽搐等,这就是体温升高有害的一面了。
第二种情况引起的体温升高、经过短时间休息后便可恢复至正常体温水平,不存在有害或有益的问题。
体温升高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病理条件下的体温升高,叫发热;第二种情况是由于机体进行剧烈活动,在一定时间内体热产生量超过其散发量,致使体温暂时升高或超过正常最高水平。
体温调节异常实例失温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热原体,随时随地和外界进行热传递作用,其中温度、湿度和风力影响是导致失温的最常见因素。
即便在夏季,也会有早晚温差,由于马拉松运动会造成人体流汗湿度加大,再加上风力加大,也极容易出现热量迅速流失,造成失温现象,更不用说遇到了恶劣极端天气。体温调节异常实例中暑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多而散热困难,引起体温升高。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取水和各种无机盐,同时又要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一般情况,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水和无机盐是保持平衡的。二.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实例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摄入的水量/mL排出的水量/mL来自饮水1200由肾排出(尿液)1500来自食物1000由皮肤排出(汗液)500来自代谢300由肺排出(呼吸)400由大肠排出(粪便)100共计2500共计2500
正常成年人一天(24h)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主要通过调节________和________来实现。摄入量排出量【旁栏思考题】一般情况下,同等饮水量的情况下,冬天人的尿较多,夏天人的尿较少,结合本节内容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尿液的多少与水的产生和排出都有关系。
冬天相比于夏天,汗液分泌减少,同时由于环境温度低,机体因代谢生成的水增加,会导致尿液量增加。实例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以Na+为例人体内无机盐有多种,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如Na+、K+、Ca2+、HCO3―等。来源和去向:人体内的Na+主要是食盐肾脏皮肤尿液(主要途径)汗液大肠粪便【知识回顾】尿液的形成过程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①②尿液原尿①肾小球过滤②肾小管的重吸收滤过作用重吸收血液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原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作用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尿液(180升/天)(1.5升/天)水、无机盐、尿素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3)水平衡调节过程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垂体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刺激(-)释放尿量减少产生渴觉不算反射,到主动饮水才算反射体液调节神经调节世卫组织声明:“每天饮用超过4L水可能会‘水中毒’,导致大脑功能受损甚至死亡”。而马拉松运动后大量饮用淡水也会导致“水中毒”。联系生活:水中毒“水中毒”是指机体水的摄入量超过了排水量,以致于水分在体内潴留,打破了水电解质平衡,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过多的水会稀释人体内的钠离子浓度,所以在医学上又称为稀释性低血钠。实例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以Na+为例人体内无机盐对维持正常生活动有重要作用例如:Na+可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维持神经系统兴奋性机体维持水盐平衡是基于Na+浓度的即保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渗透压调节实例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参与无机盐平衡调节的激素——醛固酮合成、分泌部位:化学本质:生理作用:靶细胞:肾上腺皮质固醇类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平衡。肾小管和集合管——以Na+为例实例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3)Na+平衡的调节过程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肾上腺皮质(+)醛固酮(+)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平衡血钠含量升高(-)(-)*机体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是基于保持细胞外液Na+浓度,即保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
由以上内容可知,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_____和_________实现的;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尿量尿的成分——以Na+为例细胞外液量减少血钠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肾上腺皮质醛固酮(+)重吸收水重吸收钠尿量减少实例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5)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意义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于________________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
维持人体的稳态正常进行必要条件举例:剧烈运动、在高温条件下工作或患某些疾病(如剧烈呕吐、严重腹泻)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下降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及时补充生理盐水缓解症状1.作为感受器: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内环境中渗透压的改变,维持水分代谢平衡。2.传导功能: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3.作为效应器的分泌功能: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又是效应器(分泌抗利尿激素),在体温调节中,下丘脑既是神经中枢,又是效应器(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4.作为神经中枢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下丘脑中有体温、血糖、水盐平衡调节中枢等。拓展总结:下丘脑具有感受、传导、分泌、调节四大功能。实例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人体每昼夜有35~50g的代谢废物必须随尿液排出,而溶解这些代谢废物的最低尿量应在500mL以上。如果排出的尿量过少,代谢废物不能及时随尿液排出体外,就会引起中毒而损害健康。因此人每天都要保证一定量的饮水。运用模型解释为什么不能等渴了再喝水?
当人意识到渴了,说明机体细胞渗透压已经升高;
渗透压升高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如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压升高、酸中毒等。长期如此,会对机体健康造成影响。
水中毒,指当机体所摄入水总量过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
程度较轻者,停止水分摄入,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后,即可纠正,严重者可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或死亡。成年人每天水的摄入量是多少,是不是越多越好?成年人每天水的摄入量为2000-2500ml(饮水量1000-1200ml,食物含水量700-1000ml)不是,每天饮用超过4L水可能引起水中毒有的人喜欢吃清淡的食物,炒菜时放盐极少,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他的健康可能会有什么影响?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Na+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重要成分之一,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长期食盐摄入不足,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进而影响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甚至还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还会昏迷。网络构建谢谢观看(2)水平衡调节过程中的相关结构和物质水平衡调节中枢:_____________渴觉中枢:___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分布:________相关激素:________________该激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激素的作用结果:___________下丘脑大脑皮层下丘脑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由
合成,储存在
垂体中,由神经垂体释放入血液。下丘脑神经抗利尿激素作用: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于机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1)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得以稳定。
(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两个独立的调节系统。(
)(3)人体中的体液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
)2.人体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关于此间发生的内环境变化及调节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饮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渗透压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增加B.
出汗时体温增高、冷觉感受器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C.
口渴时血浆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皮层渴觉中枢兴奋D.
出汗后体温下降、热觉感受器兴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C练习与应用二、拓展应用1.有人说“春捂秋冻”有益健康;也有人讲“知冷知热”不会生病。哪一种说法更有道理呢?【提示】均有一定道理。"春捂秋冻"有益健康的谚语,大意是春季适当缓减衣物,秋天活当缓增衣物,有利于健康。我国北方,春季通常是由冷转暖的过渡期,一天之内室内外温度变化较大,适当缓减衣物,使机体逐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有利健康。秋季是从暖到冷的过渡阶段,适当缓增衣物,接受一定的防寒锻炼,提高机体的调节能力,利于提升防寒能力。"知冷知热"不会生病,大意是说,人应该注意环境的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可预防生病。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从这个角度看,注意环境冷热变化,防寒避暑,有利于预防疾病。练习与应用2.人在恐惧、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物质代谢加快、呼吸频率提高和心率加速等应激反应。请分析在这个例子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并解释这些应激反应的意义。【答案】人体在恐惧、剧痛、失血等内外刺激下,支配内脏的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交感神经一方面使心跳加快,呼吸频率提高,另一方面促进相关内分腺活动,使肾上腺素等相关激素水平上升,激素调节相关内脏器官活动加强,物质代谢加快,警觉性等应激反应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在这一系列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两种调节相互协调配合,大大提高机体应激反应能力。练习与应用3.洄游鱼类在从海水环境中移动到淡水中时(如俗称大麻哈鱼的鲑类产卵洄游)面临什么样的水盐平衡问题?请查找资料,看看它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提示】洄游鱼类从海水环境中移动到淡水中时而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环境中的盐浓度发生剧烈变化,这会导致鱼的内、外环境的渗透压发生变化。洄游鱼类通过各种系统的配合,调节水和盐的摄人或排出,实现水盐平衡。例如,大麻哈鱼等溯河鱼类从海水进入淡水后,它们减少或停止饮水,减少离子的吸收和排出;通过分泌激素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大,并减少肾小球对水的重吸收,加强吸盐能力;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也明显增加,经腮排出的Na+和Cl-减少,并利用离子主动运系统,从低渗环境中吸收Na+和Cl-,从而维持体内较高的渗透压。复习与提高一、选择题1.对于高热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
)A.
适当撤减衣服
B.
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C.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
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2.下图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雄激素(睾酮)产生的调节过程,a〜e表示有关生理活动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睾酮由睾丸产生,与下丘脑和垂体无关
B.
图中各激素只作用于有相关受体的细胞C.
a、b、c过程体现了睾酮分泌的分级调节
D.
d和e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BA复习与提高3.
X和Y是两种激素。X刺激Y的分泌,Y能够抑制分泌X的细胞的分泌活性。如果Y的水平下降,那么接下来立即发生的是
(
)A.X的分泌减少
B.X的分泌增多C.Y的分泌停止
D.X的分泌停止4.
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严重脱水,血钾含量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降低B.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增加C.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D.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降低BC复习与提高一、非选择题1.当你突然遇到一只大狗或一条蛇时,会感到毛骨悚然,甚至打寒颤、出冷汗。在上述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它使你的呼吸变得
,心脏跳动
,支气管
。同时,你消化系统的各项功能将
,肝细胞中
转化为葡萄糖加剧。因为皮肤毛细血管
,所以你吓得脸色苍白;打寒颤使产热
,同时汗腺分泌
,为散热做准备。这一幕的细节储存进了
里的某个区域,成为经验的一部分。【答案】交感神经加快加快扩张下降肝糖原收缩增加加强大脑皮层。复习与提高2.下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两个人饭后血糖变化的情况。请分析该图回答:哪一条曲线是糖尿病患者的?为什么?【答案】红色曲线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曲线反映饭后血糖浓度迅速大幅上升,大超出了正常范围,几小时后血糖浓度仍在高位。曲线表明人体血糖调节能力不足。复习与提高3.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现有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TRH,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的TSH浓度来鉴别病变的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测定结果如下表。
(1)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甲、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是哪里?为什么?(2)给小口鼠注射TSH,会使下丘脑的TRH分泌减少。基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分级调节的认识,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1认为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观点2认为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请你设计一实验,证明哪个观点是正确的。【答案】(1)甲发生病变部位可能是下丘脑,TRH是下丘脑分泌的,当注射适量的TRH后,垂体分泌的TSH水平恢复至接近正常,表明垂体是正常的。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垂体,因为适量注射TRH后,垂体分泌的TSH水平并未明显恢复。(2)①选取生长发育正常的小鼠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测定它们的基础TRH分泌量。②甲组小鼠,摘除垂体,适量注射甲状腺素,测定TRH分泌量。乙组,摘除甲状腺,适量注射TSH,测定TRH分泌量。③结果分析,如果仅是甲组TRH分泌量明显减少,表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TRH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如果仅是乙组TRH分泌量明显减少,则表明垂体分泌的TSH对下丘脑分泌TRH具有负反馈作用。如果甲、乙组TRH分泌量均明显减少,则表明TSH和甲状腺激素对TRH的分泌均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实例分析1.夏天喝冰水后,先感受到短暂的凉爽,但之后反而会有更明显的燥热感,原因是什么?内脏冷觉感受器兴奋,甲状腺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产热。2.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神经系统兴奋性更高的原因是什么?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提高了神经系统的兴奋性。3.尿崩症患者由于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产生障碍,常出现多饮、多尿、烦渴、脱水等症状。可能是由于
激素分泌
,或肾小管对该激素反应障碍导致,使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尿液渗透压
。尿崩症不可口服相关激素进行治疗,原因是
。抗利尿增大较少较低抗利尿激素为肽类,若口服会被蛋白酶分解,失去效用类型一:下丘脑→垂体→靶腺体→激素甲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存在明显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类型二: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激素乙如抗利尿激素
拓展:激素分泌调节的类型类型三: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腺→激素丙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这三种激素参与的为神经-体液调节类型四:
直接感受内环境中某种理化因子的变化,并作出相应反应。如胰岛细胞能直接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1.饮水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机理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DH由垂体合成并释放到血液,运输至靶细胞B.结合ADH的受体促进①ATP水解过程,为M蛋白供能C.由图可知,H2O通过③自由扩散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B侧)D.M蛋白促进②过程,增加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童教育合同范本
- 修乡村路桥合同范本
- 伪造备案租房合同范本
- 创业五人合作合同范本
- 加盟 商铺转让合同范本
- 全国租赁服装合同范本
- 买卖店铺装修合同范本
- 划经营合同范本
- 2025内蒙古新工创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epc项目建设合同范本
- 轮状病毒性肠炎
-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
- 加氢裂化操作工题库(合并版)
- 正大集团大猪场开发流程
-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体系每单元的总体框架
- 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理论演进
- GB/T 41255-2022智能工厂通用技术要求
- GB/T 41029-2021石油天然气钻井海洋弃井作业规程
-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 GB/T 4026-1992电器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线端的识别及应用字母数字系统的通则
- 马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PPT-第二章 公共财政职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