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门功能及虚实之性探讨_第1页
命门功能及虚实之性探讨_第2页
命门功能及虚实之性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命门功能及虚实之性探讨

“命门”一词在《内经》中首次出现。在《难经》中,他首先引入了生命之门理论。生命之门是“藏精为体、主殖民和气”,刺激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肠道活动,“坚持精神”调节肠道和经络器官的功能。“五脏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难经八难)。随着历代医家从各个方面对命门予以探讨和研究,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然讨论命门虚实之性者较少,根据不同命门学说理论分析命门的虚实性质,则为临床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的基础。1生命之门的定位和形式1.1目之神圣不可证《灵枢·根结》言:“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徐灵胎据此认定“经文所指命门皆以目言”,并作出解释谓:“目为五脏六腑精气所注,故曰命门。又门者出入开阖之地,目之精气内莹外照,而启用随时,于门字之义为切。”《灵枢·卫气》曰:“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内经》认为,命门的位置在精明穴,在目窍。命门的实质为生命之门、神明之户,目窍为精气所出之处,故曰“命门者,目也”。1.2右者为命门首先提倡于《难经》,《难经·三十六难》云:“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难经·三十九难》云:“命门者,神精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故言脏有六也。”不仅明确指出了命门的位置在右肾,同时又指出了命门与肾的密切关系,即左肾为肾,右肾为命门,二者相通,密不可分。1.3肾两气辨,肾不两《内经》中提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名曰命门,是真君真主,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而两肾之中,是其安宅也”(《医贯·内经十二官论》),对后世影响较大。元·滑伯仁首昌:“肾之两,虽有左右命门之分,其气相通,实指肾而以”。明代虞传在《医学正传》云“其两肾本为一脏”,“夫人有生之初,先生二肾,号曰命门,原气之所司,性命之所系焉”。主张两肾就是命门,命门亦即两肾,命门不过是两肾的别称而已。命门的本质,即两肾的本质。1.4肾间动气即命门此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命门独立于两肾之外,位于两肾之间且无形可见,明·赵献可在《医贯》中明确指出:“命门即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当一身之中……内经曰:七节之旁有小心是也”。正说明了此观点。另外一种说法是认为命门为肾间动气,这种说法亦认为两肾中间为命门,但认为其只是存在的一种元气发动之机,同时又认为命门并不是一个具有形质的脏器。明·孙一奎认为《难经·第八难》中所说的肾间动气即命门。在其《医旨绪余》中指出:“盖人以气化而成形者,即阴阳而言之。夫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男女未判,而先生二肾,如豆子果实,出土时两瓣分开,而中间所生之根蒂,内含一点真气,以为生生不息之机,命曰动气,又曰原气,察于有生之初,从无而有。此原气者,即太极之本体也”。可见其认为,人身的太极是两肾间的命门原气,即动气。清代医家陈士铎、陈修园、林珮琴等皆认为命门部位在两肾之间。2命门与气养血命门在人体具有重要的功能。自《难经》提出命门为五脏六腑之本,后世对此也多有阐发。孙一奎以肾间动气为命门,命门是人身之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静无间,阳变阴合,五行由此而生,脏腑以继而成,命门是人身阴阳之根蒂,造化之枢纽,有形之脏腑生于无形之动气,从无而有,以气生形,故命门为五脏六腑之本。明代张景岳以“命门之火,谓之元气”,“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命门之水,谓之元精”,“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认为命门既是脏腑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是脏腑功能的动力。关于命门的实质,张景岳把阴阳、精气、易理与命门理论结合,将命门比作人身之太极,认为阴阳消长之机实系于此。亦说“命门……即人身之太极,由太极而生两仪,而水火具焉,消长系焉”。总之,命门与人身阴阳、水火、精气,以及死生的关系极为密切,“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又称为“精血之海”、“原气使根”。元气即命门生理功能之火的发挥,由此元精化元气,元气生元神,三者之中,元精是元气的根基,命门为元气的主导,元神为精气的表象。故命门为五脏六腑之本、生命之枢机。3生命之门的空虚3.1神之职,用量之神目被称为命门,是由于“神”。目乃神志所居,神气所使。目为神之使,神为目之本。神是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一身之主宰,人体生命的根本,但突出体现于目光,目是体现生命的门户,故谓之命门,《灵枢·大惑论》曰:“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由此可见“神”是目的主宰,而“神”在很大程度上禀赋于先天,后天则依靠于水谷精微充养。后天对先天的充养是比较局限的,但是后天的耗损是比较多的,诸如排精、月事等,都会耗伤机体神气。所以命门本质易虚,其引起的疾患也是以虚为主。3.2肾中香精—肾命多虚少实通过历代医家对命门认识的分析,可以从中右肾命门、两肾命门及肾间命门的理论中认识到肾与命门有着密切的联系。明·张介宾认为“命门与肾本同气”,“命门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命门”,说明命门与肾同源。《素问·五脏别论》曰:“所谓五脏者,藏精血而不泻也。”五脏精气绝对不能无故流失。虽肾者主蜇,封藏之本,为精之处,但肾中精气担任着繁衍后代的重任,性腺成熟后,天癸至,出现了男子“精气溢泻”的排精,女子“月事以时下”、按期排卵的生理现象。因肾中精气有泻故肾病多虚证而少实证。由此可以说明命门也为多虚少实之性。3.3命门火衰,则有营养不良从其功能可知命门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根本,为人体的原动力,能够藏精舍神、内寓真火。命门内寓的真火源于机体的元精,先天之元精则只有耗损之不足,而无充盈之过度,所以命门之火容易衰退。命门火衰则会引起脏腑多层的功能衰退。命门火衰,火不温土则脾胃运化失司,而会有纳差、食不化诸症;火不温肾,则肾阳虚而水不化,可发生浮肿诸症;火不暖肝,则肝阳生发不足,而有怯弱、疲乏、萎软诸症;命门火衰则心阳不振,血脉不温,血流瘀缓,精神萎靡;命门火衰也必然导致肺卫阳衰,卫外不固,易致客邪入侵,引发种种外感合并症。命门火衰源于元精不足,“精以化血”和“精以化气”之功能低下,又必定引起气虚血虚诸症。由此亦可得命门多虚少实之性。4命门学说的综合化通过对命门虚实之性的讨论,可知其性多虚少实,与命门相关的疾病多有机体自身精气的亏损所致。因此关于命门系统疾病的治疗应以补为主。培其不足,而不可伐其有余,即当取“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法。据此理论又发展了很多治则,如补火生土、回阳救逆、阴阳双补、气阴四补、壮水治阳、益火治水、引火归元等,用于虚劳、消渴、慢性泄泻、脚气诸病证。命门疾患未发之前注意水谷精微等各种物质的充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