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荐举制度新探_第1页
唐代荐举制度新探_第2页
唐代荐举制度新探_第3页
唐代荐举制度新探_第4页
唐代荐举制度新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代荐举制度新探

推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古老的选举制度。这是封建皇帝选拔员工的重要方式之一。其目的是选取一批真正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在中央或地方的各级政权中为封建统治起重要作用的人才。荐举制度的具体做法大致是:由公卿大臣或地方官吏向皇帝推荐各种人才;被推荐者要经过考试和皇帝的亲自策问;测试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德行和工作能力。唐代的荐举制度既是两汉以来荐举制的沿袭,又在革新基础上有着新的发展。陈仲安先生和王素同志合著的《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刘海峰同志的《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等等有关唐代选举制度的著作中,虽都提及唐代的荐举制度,但均是只言片语,未能展开论述。现依据一些有关的具体材料,对唐代荐举制度的若干具体问题,试作如下粗浅的阐释,就教于考试制度史专家。关于唐代荐举制度的渊源问题,有的先生曾这样指出:“唐代荐举之制亦渊源于汉代之察举制度,尤其是岁举之孝廉、茂才之制。”这一论断似可值得商榷,因为汉代名目繁多的选举制度中,荐举与察举是相互独立平行的两种选举制度,亦即汉代已单独存在荐举制度,唐代的荐举制度的流源便是汉代的荐举制度。汉代单独存在荐举制度,史籍所载是很明确的。汉成帝时,淮阳人彭宣是一位既有学问,又有实际办事才干的人才,得到具有“帝师之尊”声望张禹的器重,通过察举,将彭宣“举为博士,迁东平太傅”。从选举制度的科目而言,这是属于汉代察举制度中的举博士范畴是可以肯定的。《汉书·成帝纪》载:(汉成帝阳朔二年,即公元前23年)诏曰:“古之立太学,将以传先王之业,流化于天下也。儒林之官,四海渊原,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丞相、御史其与中二千石、二千石杂举可充博士位者,使卓然可观。”西汉时被举为博士者是不经过任何考试的。故马端临称:“按西京博士,但以名流为之,无选试之法;中兴以来,始试而后用,盖欲其为人之师范,则不容不先试其能也。”彭宣被张禹通过察举制度举为博士以后,作为“帝师”的张禹接着又以彭宣“经明有威重,可任政事”作为条件,向成帝荐举。史载:彭宣字子佩,淮阳夏阳人也……治《易》,事张禹,举为博士,迁东平太傅。(张)禹以帝师见尊信,荐(彭)宣经明有威重,可任政事,由是入为右扶风,迁廷尉,以王国人出为太原太守。……哀帝即位,徙为左将军。张禹以皇帝的老师身分,直接给皇帝推荐人才,这说明汉代已经存在独立的荐举制度。而且以上所引史料也不是孤证。《汉书·平当传》载:平当字子思,祖父以赀百万自下邑徙平陵。(平)当少为太行治礼丞,功次补大鸿胪文学,察廉为顺阳长,栒邑令,以明经为博士,公卿荐(平)当论议通明,给事中。据上引史料所反映的平当仕途经历可知,平当察廉(当时察廉和察孝是分为两科)为顺阳长,栒邑令,又以明经为博士。在任博士期间,又为朝中公卿大臣所器重,以平当具备“论议通明”的才干,向皇帝荐举,为汉元帝授予给事中的职位。平当从太学的教师进而担任皇帝的顾问——给事中,是通过朝中的大臣荐举而获得的。若以上所引史料及论述不误,那么唐代的的荐举制度不能泛泛地说成是渊源于汉代的察举制度的。关于唐代荐举制度每年举荐的时间、每年举荐的次数问题,由于史籍所载相关材料的零散与衍误,不少具体问题仍须进一步探讨。傅璇琮先生曾产生过这样的一个困惑。傅先生说:唐代有没有锁院的规定呢?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有关的记载。似乎有此关系的,有权德舆《贡院对雪以绝句代八行奉寄崔阁老》诗(《权载之文集)卷3),说:“寓宿春闱岁欲除,严风密雪绝双鱼。思君独步两垣里,日日含香草诏书。”作者说寓宿春闱,诗题又说“贡院对雪”,则诗作于贡院无疑;权德舆于贞元十七、八年曾知贡举,诗作于知贡举时也是肯定的。但诗中又说“岁欲除”,则是除夕之前即住入。唐代的进士试一般是正二月间,考试官是否那么早即住入贡院,很值得怀疑。关于锁院的规定,宋代是明确的,即考试的官员在被任命以后,随即住入贡院隔离起来,断绝与外面往来,直至放榜为止。一般隔离的时间为50天。所谓“闱”是指科举考试的场所。“寓宿春闱”意思是他被任命为知贡举后,住进了贡院内春季考试的场所。傅先生的困惑在于作为命题,评卷的考试官知贡举权德舆,为什么要在除夕之前,那么早就要住入贡院隔离起来。认为这是“很值得怀疑”的。要解决傅先生“很值得怀疑”的钥匙,在于权德舆参予的命题、评卷的考试是不是就是二月间的春天进士试?冬天进入贡院参加考试的对象是谁?据有关史料反映,在唐代的官制中没有专门设置考试的官吏,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以前,由吏部主管;此后,考试工作转为礼部主持,虽然考试的相关事务多数由礼部侍郎操办,但兵部侍郎、门下侍郎、户部侍郎、中书舍人、国子祭酒、尚书左右丞、太常少卿、吏部尚书、左右仆射、工部侍郎、左谏议大夫、黄门侍郎、御史中丞、刑部尚书、吏部侍郎等等,都可奉命成为考试官。以上各种官员被临时任命为考试官后,都在他们的本官名称前加上“知贡举”3个字。如果官衔低于以上各种官员者,则再加上一个“权”字,称为“权知贡举”。权德舆是在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和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时被任命为“知贡举”的,他的《贡院对雪》作于贞元十七、十八年是可以断言的。这里就有一个值得我们非常重视的问题,那就是唐德宗统治期间(公元780-804年),唐代荐举制度每年荐举的次数和时间的变化。对这一问题杜佑曾有过具体的交待,他综述为: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正月制,春秋举荐。至(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六月敕,在外者委诸道观察使及诸府长吏;其在京者委中书、门下、尚书省,御史台,常参清官并诸使三品以上,左右庶子,少詹事……每年一度荐闻;……至九年(公元793年)十一月敕,每年冬荐官……。据上引史料我们所获取的信息可作出如下的各种判断:在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以前,唐代荐举制度的时间和次数应是每年两次,举荐考试的时间应分别是春天和秋天,即“春秋举荐”;至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以后,则改为每年一次荐举,具体时间史籍无征,不得详知。至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每年一次的荐举是在冬季举行,史籍所载是明确的,即“每年冬荐官”。如果以上结论能够成立,便可能决傅璇琮先生所提出的问题。即“考试官是否那么早即住入贡院,很值得怀疑”的问题。因为权德舆任知贡举为临时主考官,是在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以后的贞元十七、十八年(公元801和公元802年),他在春节除夕以前的冬季住入贡院,参与主持冬荐官的考试工作,实属正常现象。这里还可顺解决一个很具体,但往往不会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那就是唐代后期的荐举考试,并不像一般在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7年)以后,科举考试由礼部主持,而是像唐初一样由吏部主持。史载:(贞元)九年(公元737年)十一月勅,每年冬荐官,吏部准式检勘,成者,宜令尚书、左右承,本司(吏部)侍郎,引于都堂,访于理(治)术(口试),兼量时务状(笔试),考其理识通者,及考第事迹定为三等,并举主名录奏。关于有资格向皇帝荐举人才的举荐官,每人每次举荐的人才定额问题,史籍所载也不是很明确的。在唐德宗统治以前,似乎查不到有关的记载,据以下所引史料推理,似乎是每人所举荐的人数是没有限制的,但到了唐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1年)时,唐德宗考虑到各地举荐上来的人数太多,因此作了一次试验性的限制,其具体措施是:至(贞元)八年(公元792年)正月勅,比来所举人数颇多,自今以后,中书、门下两省及御史台五品以上,尚书省四品以上,诸司三品以上,应合举人,各令每人举不得过两人,余官不得过一人。关于被举荐的人才的条件是否有标准的问题,看来随着时间的迁移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在唐文宗统治(公元827-840年)以前,被举荐者似乎没有什么很具体的标准,只是泛泛地指他们的学问深浅、治绩好坏之类,有如前面所举汉代张禹举彭宣,具体条件是“经明有威重,可任政事”;公卿大臣举平当,是因为平当具备“论议通明”,如此等等。时至唐文宗太和年间(公元827-835年),出现了是否参加过在职期间两次铨试、以及任官时间的长短,作为能否被举荐的限制条件。同时也规定具有特殊才干的人才,可以不受这些条件的限制。史载:(太和七年,即公元833年)七月,中书、门下秦:“诸道诸使停罢郎官御史等,望令罢职后,其所任官经两考已上方得冬荐。如所任官未经考者,许以罢职后,计月日成两考,即得冬荐。如考数未满便冬荐者,其所举官量加殿罚。如文学才行堪奖用者,中书、门下别加採择,不在此限。诸州府上佐罢秩后便求本道荐状入城,今中外官员平不盈溢,闻荐继至,除授稍难。其上佐考满后,望量立年限,经两年已上方得闻荐。其非时替者,更守两年,即似稍屈,望一年后冬荐。如才行政绩为众所知者,望委中书、门下搜访与升奖,不在此例”从之。上引史料所载,对于“诸道诸使停罢郎官御史等”,其新任官经两考以上方得冬荐,其记载的限制条件是非常明确的。其中所谓“两考”是指什么考试呢?这应是指唐朝后期吏部对六品以下的官员每年要进行一次铨试(考核)。即“每岁覆群吏之能否,书其上下之籍,有司赋禄此焉”,所以“两考”是指在职二年以上,经过两次铨试,方可得到被举荐的资格。对于“诸州府上佐罢秩后便求本道荐状入城。……其上佐考满后,望量立年限,经两年已上方得闻荐”。其中所谓“上佐”是指什么官衔呢?杜佑称唐代“大都督府司马有左右二员,凡别驾长史司马通谓上佐”。即这些官吏在经过两次铨试以后,再经两年以上才有资格被荐举。但是特殊情况下,有的“上佐”官员“其非时替者”,要他们等待两年后才有资格被举荐,似乎有屈于他们。因此,规定对他们应作特殊处理,只要等待一年便可获得被举荐的资格。对于那些“才行政绩为众所知”的官吏,则给予特别的优待,随时都可以得到被举荐,他们“不在此限例”。关于荐举担任地方官吏的措施,是唐代荐举制度的重要内容。唐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沿袭隋之旧制,为州(有时称郡)县两级。州设刺史(郡为郡守),县设县令。刺史、县令掌本级地方政府的政令,为临民之官。陈仲安先生在列举出州一级政府的重要僚佐(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司功参军、司仓参军、司户参军、司兵参军、司法参军以及司士参军)各自的工作职责后指出:这些州一级的重要僚佐,“其职与中央三省六部颇为相仿。长史、司马相当门下、中书二省(长官)。录事参军相当尚书省之都堂;下置录事二人,相当左、右丞。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六司相当尚书省之吏、礼、户、兵、刑、工六部,惟司功似兼领吏、礼二部,而户部似分作司仓、司户二司而而已。此外尚有参军事、经学博士、医学博士及市令、丞等员”。根据陈先生以上的论证,可知每一州的最高长官对于整个国家的运转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县一级的县令、县丞、主符、县尉以及下属的7司(司录、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工)的官员,他们对下管理人民、发展生产、稳定社会,对上提供国家的财政收入,加强中央集权、维持整个国家正常状态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自明的。所以唐中叶以后,通过荐举制度为地方各级机构提供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官员,是唐朝选举制度的一条重要途径。不少皇帝都认识到,州县是整个国家赖于存在的根本,而刺史(郡守)、县令是治理好国家,使社会稳定的前提。因此,他们特别重视通过荐举制来解决地方长官的选任。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五月,唐玄宗便将吏部选任的200多名县令,召至宣政殿进行能力考查。司马光根据《旧唐书·韦济伟》、《旧唐书·卢从愿传》等有关史料,整理成如下一段文字,其具体内容是:或言于上(玄宗)曰:“今岁选叙大滥,县令非才”。及入谢(县令到长安谢官之日),上悉召县令于宣政殿庭,试以理人策。惟鄄城令韦济词理第一,擢为醴泉令。余二百余人不入第,且令之官;四十五人放归学问。吏部侍郎卢从愿左迁豫州刺史,李朝隐左迁滑州刺史。以上史料所反映的选举情况虽属典型,为吏部选叙的200多名新县令中,通过这一次能力考查,几乎全数不合格,只有一名韦济被录用为长安附近醴泉(今陕西礼泉县)的县令,其余的200多人或回到原来的旧职位岗位上去,或被“放归学问”遭到淘汰。主持这次选叙工作的吏部侍郎卢从愿、李朝隐也受到降职的处分,卢从愿下放为豫州刺史,李朝隐下放为滑州刺史。为了把那些真正具刺史、县令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选拔上来,唐玄宗便通过荐举这一制度,来达到他的目的。为此,唐玄宗接连下了几道荐举的诏勅,可见当时荐举制在选取刺史、县令中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如《令内外官荐亲伯叔及弟兄子姪堪任刺史、县令诏》中称:朕所求才,待之若渴,既旌于岩穴,亦贲于邱园,片言必收,冀无遗逸。然士人藏器,—众何以知,岂若父子之间,自相推荐,昔祁奚之举祁午;谢安之任谢元(玄),良史书之,咸以为美。贤彦之士,何代无人,宁限嫌疑,致有拘忌。其内外官有亲伯叔及弟兄并子姪中,灼然有才术异能,风标节行,通闲政理,据资历堪充刺史、县令者,各任以名荐。其卑官所举人,听于所由长官通状,一时录奏。唐玄宗通过荐举制来选取地方官吏的诏勅还有《令内外官僚各举县令勒》,其中称:户口安存,在于抚育,移风易俗,莫先令长。知人不易,此选良难,专委吏曹,或未精审。宜令在京五品以上清官及诸州刺史及四府上佐,各举县令一人。通过荐举制度来选取地方刺史、县令以及他们的僚佐的举措,在安史之乱以后显得更加突出,特别是所举录用之官为刺史、县令的僚佐者也日趋明显。唐代宗的《令举堪任刺史县令判司丞尉诏》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