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1卷一、单选题1.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A.社会经济形态B。专制集权的程度C。地方行政组织D.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答案】C【解析】部落、封建、郡县均属于地方的行政组织,所以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地方行政组织,材料不涉及社会经济形态、专制集权的程度以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所以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部落、封建、郡县是从地方的行政组织角度而言.2。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D.行政机构设罝由繁到简【答案】C【解析】左图是分封制,右图是郡县制,郡县制的山东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政治地位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区划范围基本没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行政机构设罝是由简到繁,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3.唐代的科举考试并不严格,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选官制度A.考生的名望决定结果B.主要受制于门阀C。未得到平民的认可D。继承了前代的遗风【答案】D【解析】从材料来看,唐代的科举考试还受到“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之前选官用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标准就是“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因此可以看出唐代的选官制度有前代的影子,所以D选项正确.B选项错在“主要"二字上,材料是说“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也就是说考卷依旧是主要的参考内容。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A选项说法错误,考试结果还受到考卷情况的影响,不是完全由名望决定。4。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答案】D【解析】“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足以证明君主也是怕史书记载自己不好的行为,即此事反映了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误失,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并非全都真实可信,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反映的是重史传统和君主个人行为的关系。5.“(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A.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B.政治平等是商业平等的前提C。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D.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上的自由平等,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前提,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商业贸易中不存在不平等的现象,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6.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A.增强责任意识B。防止官员腐败C。培育权利观念D。限制权力滥用【答案】A7.菲利普•内莫在《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一书中说道:“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据此可知罗马法的发展是因为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得到认同B.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C.罗马的扩张与各民族的融合D。封建经济不断发展【答案】C【解析】‘多种族’的大国足以证明罗马的扩张与各民族的融合是罗马法的发展的原因,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罗马法的基本原则,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奴隶制经济不断发展而非封建经济不断发展,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8。任免指按法律规定,任命或免去某人所担任某项职务的行为.在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以下任免权使用准确的A.英国的国王可直接任免驻外国大使B.法国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任免内阁C。美国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任免大法官D。德意志帝国皇帝可直接任免帝国宰相【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国王是国家的象征,无权任免驻外国大使,排除A;法国总统可任免内阁官员,但内阁官员对议会负责,排除B;美国总统可任免联邦法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而不是“同意”,排除C;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正确,所以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任免权”的含义,然后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9。历史上某部宪法体现了总统、议会和内阁之间的权力平衡。某历史学家对该宪法的评论是:“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许多人相信,这部宪法只是一部临时性宪法。"这部宪法A。是美国克服联邦制下无政府状态的必然B。是英国民主代议制曲折发展的缩影C.是法国共和派和保皇派斗争妥协的产物D.受德国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影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许多人相信,这部宪法只是一部临时性宪法”可以判断出是法国1875年宪法,这部宪法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妥协的产物,故本题选择C项;其他国家宪法,都不符合题意.考点:西方代议制确立与发展·代议制向欧洲大陆扩展·法国共和制【名师点睛】法国共和制特点10。有人把中国唐朝专制主义下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联邦制度下的三权分立进行比较,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的称号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归属C.两者都体现了中央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D.两者都体现了专制主义,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答案】B【解析】三权分立是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属不同部门,达到防止专制权力相互制衡的一种方式,使近代民主政治的体现;三省六部制是封建国家加强专制皇权下的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目的是加强皇权,分割相权.故A、D错误;三权分立和三省六部制都是中央权力分配机制,不是中央和地方关系,无法体现中央集权,C错误;都是通过权利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防止部门集权,故B正确。11.《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A。国人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D.清政府完全失去人民支持【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英国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由关键信息反映普通民众对外来侵略的事不关己的心态说明其冷漠、茫然,B项正确;A项“一无所知”说法错误;C项无法从题干材料中反映;D项“完全失去人民支持"说法错误。12。下表是民国初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据此可知学校地点特色中央女校北京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纺织组等神州女校上海设国文、国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数力于政教的发展女子法政学堂上海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办学宗旨A。辛亥革命后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社会转型过程中守旧势力依然强大C。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普遍的提高D.妇女得以从传统文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答案】A【解析】由民国初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妇女接受教育的情况,妇女接受教育对于提高妇女的地位,促进妇女的解放有重要的意义,由表格中信息“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可知,女性的参政意识增强,民国时期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A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守旧势力的强大与否,故B错误;辛亥革命后女性逐渐取得了同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和使女性走出家庭步入公共领域,但普遍性在材料中提到的个案中不能得到证明,也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女性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言过其实,故D项错误.13。有人指出“《天津条约》本已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并得到咸丰皇帝的亲自批准,但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履行条约”,尤其是想把取消“公使驻京”作为“第一要事"。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贸易为条件"。据此判断A.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B.清政府具有强烈的民族观念C.清政府放弃天朝上国思想D。清政府极力地维护国家主权【答案】A【名师点睛】

《天津条约》(1858年)

《北京条约》(1860年)

割地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开埠

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增开天津为商埠

其他

权利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14。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下列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B。标志着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C.禁止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斗争D。列强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永远禁止中国人参加和成立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对镇压不利的官职弹压惩办,故C正确;《辛丑条约》是1901年签订的,排除A;B项中“开始”表述不准确,《南京条约》协定关税的条款,清政府关税自主权即被破坏,排除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前,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联系《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分析即可。15.恩格斯曾经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他所说的“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是指A.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B。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C。工人生活状况的恶化D.贫富分化的日益加剧【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的背景下产生的。材料中的“物质的经济的事实"应当是指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中的“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的要求,排除BCD项。16。史学界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法国的无产阶级还缺乏取得革命胜利的客观历史条件”。“客观历史条件”主要是指A.法国无产阶级政党不成熟B。巴黎公社领导者没有建立可靠的工农联盟C.巴黎公社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D.社会发展没有达到要铲除资本主义的水平【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还属于上升阶段,经济水平没有达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这是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即客观历史条件,D正确;ABC属于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观原因,不是“客观历史条件”,排除。点睛:审清题目要求,紧扣“客观历史条件",结合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分析解答。17。1917年3月,彼得格勒的女工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这些女工在游行中高呼的口号可能是军警驱赶示威妇女A.“打倒战争!”“要面包!”B.“打倒资产阶级!”“打倒战争!"C.“要和平!”“要社会主义!”D.“要面包!”“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答案】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十月革命的理解。根据所学,由于沙皇参加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矛盾,人民掀起了推翻沙皇的二月革命,二月革命之后,政权落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里面,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愿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在这种情形下,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由材料中“1917年3月”,可以看出是在二月革命期间的游行,其它几个选项都是二月革命之后出现的.因此答案为A。18.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经说过: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的政党制度,即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制度,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的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不符合题意,A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依法治国方略是新时期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材料反映的政党制度,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联系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分析解答即可。19。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段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谈判是国共两党平等会谈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C。台湾不以地方性代表身份会谈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答案】D【解析】祖国统一后的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台湾与中央地位不是平等的,D理解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依据材料“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说明谈判是两党平等会谈,理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依据材料“实行第三次合作”说明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B理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依据材料“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说明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谈,理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20。1978年7月,中国政府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我国外交政策的一系列微妙变化表明:A.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当时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的意识形态的束缚C。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的外交方针D.中国不再对其它的社会主义国家给予无偿援助【答案】B【解析】材料提到,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意识形态的束缚,故B项正确.A选项与材料叙述的内容无关;C选项错误,当时的国际格局依然是两极对峙,没有发生改变;D选项错误,材料只提到了两个国家。点睛: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开创外交新局面的相关知识,属于备考重点。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出现重大转折,主要有三大成就: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与中日关系的改善.这些成就取得一方面表明美国孤立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彻底失败;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具体表现。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止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工作开拓了新局面。21.“缔约国双方同意……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从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受。”其主要背景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D.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确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在建国初期,中国实行结盟政策,故A错误。因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而材料反映的是中苏问题,故B错误。因为C出现于1953年,故C错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名师点睛】学生要正确理解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它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在此,另起炉灶往往涉及的是国民政府的外交,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特权。这两者学生最容易产生混淆。22。“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A。“一边倒”的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D。不结盟政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亚洲邻国”、“周边国家”和“亚非国家”可知这一举措是为了同邻近国家积极发展友好关系而提出的,这正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故B项正确;A项主要针社会主义国家,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C项出现于80年代,强调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故C项错误;D项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极化趋势背景下提出的外交战略构想,与材料背景不符合,故D项错误.23.到2013年底,我国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300多项多边条约,累计派出参加联合国维和官兵和警察14500多人次。我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和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能源安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特征之一是:A。多边外交日益丰富多彩B.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C.经济外交取得丰硕成果D.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300多项多边条约”、“联合国维和”的信息归纳可知,这是多边外交的成就,故A项正确;材料中“130多个”“300多项”表明,外交涉及的不可能都是世界大国,故B项错误;“联合国维和”、“反恐”不是经济方面,概念错误,故C项错误;以上外交对象应该包括世界大国、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等,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A。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多边外交【名师点睛】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和国际格局多极化、民主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由努力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发展为积极谋求国际秩序的重大发展,具体体现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这是中国外交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中国外交领域一个新的理论平台。表明中国要完全成为国际社会的成员,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与世界融合,已成为国际体系的维护者、建设者和改革者。24。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出现了70多家边界线电影院,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银幕上美苏的文化较量B。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C.冷战下特殊的文化战争D.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答案】C【解析】冷战主要是指排除战争以外的所有对抗形式,由材料“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可知美苏在文化领域进行对抗,故C符合题意;“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美苏拍摄的电影是宣传各自的意识形态,这并不仅仅是文化领域的较量,故A错误;从以上分析来看,美苏拍摄的电影更不是反映东西柏林之间的文化共建和认同,故排除BD。25。对下表(数据KS5U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概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年份1950196019701973与日本的贸易+2。4+2.0—15。9—19。4与西欧国家的贸易+2。2+10.7-5。8-17。8A。其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B。其强化了美国与西欧、日本的同盟关系C.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D.其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答案】C【解析】材料中表格给出的是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可以看出在1950-1973年期间,美国与日本和西欧的贸易从贸易顺差到贸易逆差,这体现出经济实力的多极化,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没有体现出这种变化趋势;B选项与材料的含义相悖;D选项没有体现出日本的变化问题。二、材料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史纪事本末》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皇明大政记》材料三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宦官)也。-—《明夷待访录》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请回答:(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揣惧者"?(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4)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设置的目的是什么?其设置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1)措施:废丞相,分散相权.理由:“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多有小人专权乱政”。(2)机构:内阁。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唯恐不符帝意。(3)变化:阁臣的职责由拟旨改为批答,宦官权力居于内阁之上。根本原因:皇权专制.(4)原因:快速处理西北军务;加强皇权专制。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专制制度.【解析】(1)措施:根据“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得出废丞相,分散相权。理由:由材料信息得出“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多有小人专权乱政”。(2)机构:根据“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得出内阁.根据“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得出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唯恐不符帝意。(3)变化:根据“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宦官)也”概括得出阁臣的职责由拟旨改为批答,宦官权力居于内阁之上。(4)原因:根据“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概括得出快速处理西北军务,加强皇权专制。说明:根据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浮雕镌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28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材料二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不是如何实现现代化,而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而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请回答:(1)写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2)指出材料一中图2、图4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答案】(1)虎门销烟、五四运动、全面抗日战争、渡江战役(或解放战争)。(2)图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图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3)根本原因: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努力: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救亡图存(或反侵略求民主或反帝反封建)。【解析】(1)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图1到图4分别是虎门销烟、五四运动、全面抗日战争、渡江战役(或解放战争).(2)图2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图4是渡江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3)根本原因:根据所学可知,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是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努力:根据所学,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4)根据从1840年到1949年的主要历史事件看出,近代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救亡图存(或反侵略求民主或反帝反封建)的历史.28.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雅典公民大会初探》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三在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1787年美国制定的联邦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雅典公民大会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不同之处。(2)依据材料三,指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特点。(3)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新的发展。(4)综合上述材料,中外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有何启示?【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议制民主,公民大会是直接民主;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具有广泛性,公民大会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2)特点:通过法律文件来确立民主政治;议会(国会)拥有立法权,并逐步健全议会民主制度;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3)依法治国,完善法律体系;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等。(4)过程漫长、曲折前进,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具有时代性、阶级性。【解析】(1)根据“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从行使民主制度的形式和民主制度的范围总结回答。(2)特点:根据“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概括得出:通过法律文件来确立民主政治;议会(国会)拥有立法权,并逐步健全议会民主制度;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3)根据所学知识,分别从完善法律体系、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等分析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