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百合花》教学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语文】《百合花》教学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语文】《百合花》教学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语文】《百合花》教学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语文】《百合花》教学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茹志娟作者介绍

茹志鹃(1925年9月13日——1998年10月7日),曾用笔名阿如、初旭。当代著名女作家,著名导演王啸平的夫人,王安忆的母亲。

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9月生于上海。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11岁以后才断断续续在一些教会学校、补习学校念书,初中毕业于浙江武康县武康中学。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1998年10月7日逝世。【茹志鹃的写作风格】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作品:

她的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静静的禅院》《高高的白杨树》等。新时期以来发表的主要作品有《离不开你》《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儿女情》《家务事》《一支古老的歌》等。评价:

勇于攀登的人,总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茹志鹃就是一个不畏险阻,在崎岖的小路上顽强攀登的人。听读课文一、读准加点字的音。撂()讷()

憨()讪()嬷()寨()磕()瞅()拗()虔()髻()忸怩()liào

qiánchǒunèniùshànhānmózhàikēniǔníjì二、掌握下列字词。1、张皇:2、忸怩:3、憨憨:4、执拗:5、尴尬:6:讪讪:7、虔诚:难为情的样子。恐慌,慌张。(神色、态度)不自然。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傻气,难为情。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恭敬有诚意。梳理故事情节高考链接:概括情节设问方式(2022新高考Ⅰ卷《江上》)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2023新高考Ⅰ卷《给儿子》)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1.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序幕”→多为对故事背景的交代,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开端”→小说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开始。“发展”→小说主要矛盾冲突从发生到激化的演变过程。“高潮”→决定矛盾各方面的命运或者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结局”→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故事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示的部分,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尾声”→多为对故事或人物的后续交代。

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有的小说前面还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丈夫的账单[美国]马克·吐温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提前一星期预支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支出金额)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小说虽文约而情节完整,想象空间广阔,请简要概括本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丈夫”花钱招聘了一位年轻的女打字员。“丈夫”喜欢上女打字员,预付薪水,送花,共进晚餐。婚外情暴露,向“夫人”“岳母”赔礼——买衣服送给她们,平息家庭危机。另聘一中年女打字员。2.小说情节的特殊模式

(突转式)在结尾处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但回扣前面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上去,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魂的魅力。特殊模式摇摆式欧·亨利式速读全文,梳理情节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并简要复述小说内容。01按照小说的情节布置,划分文本层次。0203思考:小说以()为顺序,以()为线索展开情节?人物事件“我”、小通讯员、新媳妇思考1: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并简要复述小说内容。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通讯员随“我”借被子新媳妇借给我们被子新媳妇和“我”一起在包扎所救护通讯员救人牺牲新媳妇给通讯员缝衣新媳妇献新婚被子

1946年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一起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最后新媳妇执意将新被献给为救人而牺牲的小战士。小说简要复述:思考2:小说以()为顺序,以()为线索展开情节。情节叙述顺序:1946年中秋(第1段)早上(第4段)下午两点钟(第24段)天黑了(第45段)半夜(第53段)一天一夜时间顺序高考链接:小说叙述方式类别释义作用顺叙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使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倒叙先行叙述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然后按顺序叙述下去。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类别释义作用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主要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叙述完插入的内容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插叙内容不影响主要事件的表达。①补充交代故事原因、背景,使情节更完整,;②丰富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③突出主题;④为下文做铺垫;⑤形式上使文章结构紧凑,曲折有致、富于变化。类别释义作用补叙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补充交代,使整个事件的过程更加清晰完整。对上文内容进行补充交代,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作分叙。使文章头绪清楚,照应得体。情节的叙述方式:插叙1.第11段插叙在文中有哪些作用?①渲染环境:这段插叙充满诗情画意,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②表达情感:包含着“我”对故乡生活的热爱,也增强了“我”对通讯员的亲切感。2、第47段对家乡中秋节的插叙有什么作用?①烘托人物:我对故乡中秋节的回忆中深蕴着我对小同乡的惦念,也有力地烘托出他牺牲的意义——为他人全家团聚、幸福而牺牲,使他的形象高大、感人。②主题情感:表现了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③情节对比:与后面紧张的战地情形形成对比。④效果上:舒缓紧张的气氛,调节读者的阅读情绪。3、第54段借担架员之口描写小通讯员舍身救人的壮举的插叙有什么作用?①刻画人物:小通讯员只有一句话和一个动作,没有豪言壮语,却留下“临危不惧,舍身救人”的崇高精神。②情节对比:这与在女同志面前的腼腆形成鲜明对比。刻画了天真淳朴又英勇无畏,对革命对人民无限忠诚的小战士形象。③表达情感:表现对小战士的赞美之情。高考链接:分析线索及其作用含义分类

线索是贯穿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既可以是人物、事物、事件,也可以是时间、空间等。分类[注]

“明线”就是文学作品中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明线使小说所叙述的故事情节更加集中紧凑。

“暗线”就是文学作品中未直接描述而间接呈现出来的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的线索。暗线能够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小说中的各种矛盾,使文章结构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的主题更加突出。分析线索及其作用的方法①如何找出线索。小说线索有很多种类型,如时间线索、空间线索、人物线索、事件线索等,有时线索不止一条。一般而言,反复出现的词语(人、物等)就是线索,有时标题就是线索,有时线索在开头或结尾就已交代了。②线索有哪些作用:(要从情节、人物、结构、主题等多角度思考。)a.从情节的角度回答,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b.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回答,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丰满。c.从结构的角度回答,使文章结构更加巧妙。d.从主题的角度回答,使主题更加突出。百合花被子线索:“我”的见闻和感受。

↗小通讯员:带路—借被—牺牲—盖被“我”↘新媳妇:借被—缝衣—献被情节叙述线索:高考链接:叙述人称类别表达效果(作用)第一人称第一人称只限于叙述者的所见所闻,虽然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能使小说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第二人称严格来说,第二人称算不上一种叙述视角。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能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第三人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相同时间的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可以使事件显得客观。(2023新高考Ⅰ卷《给儿子》)给儿子陈村你总会长大的,儿子,长到高过你的父亲。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你对同学说你去探亲,不开给半票证明也去。火车四百三十公里,轮船四百八十八公里。去时坐火车,再慢的火车也比轮船快得多。一直坐到芜湖。你别贪玩,芜湖没什么可玩的。你只须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它吞吐那么多的水,多得浮起整个流域。它才是河。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钱去打票,坐上渡船。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他们抽烟,她们奶着孩子。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假如你有烟,你就请他们抽一支。你得给他们点烟。……

文本采用第二人称,以对话诱导的形式引领“儿子”(也就是城市青年)回到父辈下乡的水村,熟谙江南水乡,了解中国农民,了解乡土生活,去亲切接触江北水村的风物,去用心感受水乡村民的淳朴、善良、热情、勤劳的品格,去真切体验原汁原味的村居生活和农耕生活,去和农村、传统、农民发生精神上的关联,去体会河流的恩惠、土地的仁慈,感悟历史的厚重、文明的传承,从而将生命之根和精神之根扎向历史深处,并汲取丰厚的精神养料。高考链接: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1.(浙江卷)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6分)——萧红《呼兰河传》(节选)2.(全国Ⅰ卷)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阿成《赵一曼女士》3.(全国Ⅲ)

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析。(6分)——刘庆邦《鞋》4.(全国Ⅲ)“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析。(6分)——贾平凹《玻璃》5.(全国Ⅰ)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叶紫《古渡头》6.(新高考Ⅰ卷)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卞之琳《石门阵》【常见设题】

1.全知视角(也叫“上帝视角”、“0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叙述者如上帝一般俯瞰人间,对所发生的故事、各个人物都了如指掌,有时候还跳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叙述视角

2.有限视角(也叫“凡人视角”、“内视角”)的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事——

“我”(一)非“主人公”类型:可以是旁观者也可以是参与者。1.旁观者:旁观者置身在事件之外,

可以用更冷静疏离的方式呈现故事,也更真实客观。可以观察、点评故事里的各种各样的人物,

可以坦白自己的不明白之处,让读者去思考。2.参与者:参与事件中,与主人公保有某种程度的联系,(要考虑到“我”这个参与者的身份作用)可以与主人公直接对话,可以衬托主人公,可以对事件、对人物产生影响等。(二)“主人公”类型: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也因此具有一种性格化的意义,且读者容易将自己代入“我”的境地中,拉近与“我”的距离。如:《麦田里的守望者》

你要是真想听我讲,你要想知道的第一件事可能是我在什么地方出生,我倒霉的童年是怎样度过,我父亲在生我之前干些什么,以及诸如此类的大卫·科波菲尔式废话,可我老实告诉你,我无意告诉你这一切。首先,这类事情叫我腻烦。其次,我要是细谈我父母的个人私事,他们俩准会大发脾气,对于这类事情,他们最容易生气,特别是我父亲。他们为人倒是挺不错——我并不想说他们的坏话——可他们的确很容易生气,再说,我也不是要告诉你他妈的我整个自传,我想告诉你的只是我在去年圣诞节前所过的那段荒唐生活,后来我的身体垮了,不得不离家到这儿来休养一阵。注意:“我”并不等于作者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事——

“我”【链接教材】1.《孔乙己》中的“我”——小伙计2.《祝福》中的“我”——返乡的知识分子3.《我的叔叔于勒》4.《桥边的老人》如:宝玉说到“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她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所叹者,你既为我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矣,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今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至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知己,但恐不能持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泪又下来,待要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出去了。——《林黛玉进贾府》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事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人极了!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里。

——2017年全国Ⅰ卷《天嚣》艺术效果:“他”的视角所知有限,强化神秘的氛围,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讨论:有限视角

以“我”为视角,娓娓动听地叙述故事。对通讯员,我的心理发生一系列变化,请梳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并谈谈这样写的好处。生气→兴趣→着恼→亲热→爱上→

后悔→心跳→强忍着眼泪→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栩栩如生地描绘人物,并从“我”的感情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我”在文中的作用讨论:

独特的女性视角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①女性观察细致,以其视角叙述故事,可更多地展现细节,增强情节的生动性,让人如临其境。②女性感觉敏锐,可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如通讯员的牢骚、新媳妇的羞涩,更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特点。③以女性视角描写战争,绕开激烈的战斗场面,从侧面突出战争的残酷,更能引发读者的想象。④可引导读者从女性的角度理解战争、理解人物,从而产生独特的感受,更好地把握内容和主题。讨论:

梳理故事情节,划分层次,并总结每部分大意。1-23带路开端写通讯员带路护送“我”去包扎所。24-43借被发展写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44-57牺牲高潮写通讯员为保护担架员牺牲,新媳妇怀着敬意和歉疚给他缝衣服。58-59献被结局写新媳妇献出新被盖在通讯员身上。高考链接:概括情节答题思路:人+事(围绕线索)如概括《社戏》的情节:盼社戏——看社戏——忆社戏

开端——发展

高潮——结局分析人物形象人物描写手法正面描写:肖像、语

言、动作、心理、神态

+细节侧面描写:高考链接:借助其他人物对比衬托借助物象衬托借助环境烘托借助他人的议论或评价文中的小通讯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塑造的?原文情节描写手法形象特征(7段)“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着几根树枝”(42段)“他背的步枪筒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枝野菊花。”(7段)“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厚实实的肩膀,穿一身洗淡了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外貌青春阳刚朴实无华细节热爱生活(8段)“见我挨他坐下,局促不安;问他话时脸涨得通红;(21段)“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神态、动作腼腆害羞

(17段)“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动作细心体贴语言勇敢无畏(6段)“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我走快,他就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原文情节描写手法形象特征(29段)“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头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动作思想觉悟革命意识(35、36、39段)“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的新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那我们再送回去吧”神态语言善良纯朴(41段、42段)“把我抱着的被子,统统抓过去......摸出两个馒头,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54段)“这都是为了我们......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子扑在那个东西上了;安详地合着眼”细节(动作)侧面衬托细心体贴不畏牺牲,舍己为人答题思路:①XX是一个(外形+内品)(四字语)的(身份)。②举例一。③举例二。或者①(外形+举例)②内品+举例。③内品+举例。高考链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形象小结

小通讯员是一个朴实无华、热爱生活、腼腆害羞、善良淳朴、细心体贴、不畏牺牲、舍己为人的军人形象。小通讯员小说中的新媳妇是个怎样的形象?文章用哪些手法来塑造这一人物?原文情节描写手法形象特征(30段)“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外貌漂亮质朴动作、神态娴静羞涩心理、动作通情达理心怀部队神态动作关心他人(30段)“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低头咬着嘴唇”(30段)“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34段)那媳妇一边笑着,一边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33段)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动作俏皮可爱原文情节描写手法形象特征(44段)“笑眯眯地抿着嘴”,东张西望要找那位“同志弟”;得知“同志弟”已去前沿就“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完“他可受我的气了”,又“抿着嘴笑着”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神态表现手法—对比温柔善良质朴无华(55-58段)①“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了,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②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着他衣肩上那个破洞;③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④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52段)“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她才红着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羞涩腼腆尊重深情善良、纯真、高洁形象小结

新媳妇

是一个美丽娴静、

淳朴善良、识大体、关心革命的战争年代广大农村战斗妇女的典型代表,具有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的人性美。新媳妇

小说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形象?文章用哪些手法来塑造这一人物?“我”: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形象:

大方、爽朗、机灵,青春文艺,向往美好,观察细致,感情细腻,积极热情,关心他人。小通讯员新媳妇“我”是一个憨厚朴实,拘谨腼腆、舍己为人的通讯员形象。是一个美丽、淳朴、善良的农村女性形象是一个大方、爽朗、机灵的文工团女战士形象,是一个次要人物。三位平凡普通的人,闪耀着人情美、人性美的光辉主题意蕴探究高考链接:概括主题常用术语——赞美、批判、启示(反思)

茹志鹃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背景解读小说的主旨在于“主人公的焦点故事”核心故事——焦点故事——核心思想通讯员和“我”一起借到新媳妇的百合花被通讯员牺牲;新媳妇擦拭通讯员身子,补上被挂开的衣服破洞新媳妇为去世的通讯员盖上百合花被①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小说主旨是?关注故事背景与主人公身份②对英雄战士的热爱和崇敬③对淳朴美好心灵的真挚歌颂跳脱时代局限的普遍价值

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歌颂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主题探究“我”的作用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它不同于散文中的“我”,它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作者自己。因为“我”是第一人称,也有作为见证人,增强小说真实性的作用。高考链接:三个角度分析“我”的作用①从情节结构看,“我”是一个线索式的人物,通过“我”串联起了小说的所有情节,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同时,小说故事由“我”讲述,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②从人物塑造看,“我”是整个事件的亲历者、陈述者,见证了人物活动的过程,对人物有关切,有思考,写“我”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主人公的形象。③从主题表达看,“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引领读者去思考、探索,有助于揭示作品的主题。“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贯穿整个故事。“我”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不可或缺的穿针引线的人物,也是故事情节的推动者。“我”是故事的叙述者、见证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作品通过“我”带有女性特征的细致观察,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跃然纸上。“我”是小说中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通过和通讯员、新媳妇的交往故事表现了军民鱼水之情,人与人之间纯洁的关系,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情节主要人物主题讨论:“我”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分析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分类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方面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交代背景;③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奠定情感基调。人物方面①烘托或衬托人物形象、心理、心情;②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③暗示人物命运。情节方面①为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②暗示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制造悬念。主题方面点明、揭示主题或深化主旨。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点明主题。高考链接:环境描写作用找出四处环境描写,分析作用(第4段)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新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景物清新明丽、生机勃勃,烘托出我愉快的心情,体现出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9—11段)

“在家时你干什么?”“帮人拖毛竹。”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在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这是我多么熟悉的故乡生活啊!我立刻对这位同乡越加亲热起来。一方面点明了小通讯员性格形成的原因,即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孕育了小通讯员这样心灵美好、品质纯朴的人,景物美与人物美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也抒发了“我”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思念之情,增强了“我”对小通讯员的亲切感,于是“我"对小通讯员的态度由先前的“生起气来”到“发生了兴趣",最后“越加亲热起来”。

(第45段)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总攻还没发起。敌人照例是忌怕夜晚的,在地上烧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地轰炸,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的汽油灯,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①满月、野火、照明弹,展现了战场的氛围,凸显了战争环境的恶劣,烘托了“我”对敌人和战争的憎恶之情;②环境描写突出“白夜”,彰显攻击战难打,为通讯员牺牲埋下伏笔。

(第47段)

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我咬了一口美味的家做月饼,想起那个小同乡大概现在正趴在工事里,也许在团指挥所,或者是在那些弯弯曲曲的交通沟里走着哩!……通过描写中秋节的温馨情境,反衬出战争的残酷,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分析细节描写高考链接: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做的具体、深入的描写。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相关常识:细节作用传神的刻画出人物形象,给人以逼真形象之感推动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深化文章的主题

小说中前呼后应的细节刻画,在全篇中非常精彩。勾画出来,分析归纳其具体作用。

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第7段)细节1——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

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第42段)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同时也表现了通讯员的天真和在紧张战斗生活中的从容、镇定。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第34段)细节2——衣服破洞既照应了前文写的小通讯员的腼腆、憨厚,又表现了他的执拗,当然还带有一点对新媳妇的愠意。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第43段)呼应前文,说明这个破洞确实不小,也写了“我”后悔的心情,细腻地渲染了“我”对小通讯员的惦念、关怀,为下文写小通讯员负伤牺牲埋下伏笔。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第53段)说明他从包扎所回到团部后,一直都无暇顾及这个破洞,表现了小通讯员无私、无畏,一心扑在自己工作上的高尚品质。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第56段)这一动作的细节表现了新媳妇的庄重、严肃,对通讯员的崇敬与歉疚,内心无比悲痛的心情。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第42段)细节3——两个馒头临走前还记得给“我”馒头,表现了对革命同志的关心,也表现了他活泼可爱的性格。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第57段)“我”睹物思人,这个馒头让我想起了通讯员当时离开的情景,表现了“我”痛失战友的悲痛心情以及对通讯员的怀念。探究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标题对于一篇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往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审清题型理解标题含义(意蕴)分析标题作用(妙处)高考链接: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高考链接:如何探究小说标题的含义(意蕴)?①分析标题的表层义(字面义、最浅层的含义)。②分析标题的深层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结合标题所用表达技巧:常用的有双关、比喻、象征等。

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进行挖掘。讨论:

小说三次提到了“百合花”,请你找一找相关段落。小说以“百合花”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点出新媳妇不肯借被子的原因,分外珍惜这样漂亮的被子,点出题目百合花。说完又抿了嘴笑着,动手把借来的几十条被子、棉絮,整整齐齐的分铺在门板上、桌子上(两张课桌拼起来,就是一张床)。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新媳妇觉悟很高,把自己的被子放到了最外面,方便战士使用。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这一细节点出小说的主旨,战士高尚的情操如百合花一样美丽。军民之情正如那百合花一样纯洁、美好。归纳:“百合花”寓意①表层义“百合花”是以借代手法指印有百合花的被子(新媳妇唯一的嫁妆)②深层义小通讯员和新媳妇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百合花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纯洁、高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①人物角度: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暗示人物命运。③环境角度:交代时间、地点等,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④主题角度:运用双关、比喻、象征、反语等手法。寄托情感、突出(揭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⑤读者角度:给读者带来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高考链接:探究标题的作用②情节角度: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②贯串始终,是结构严谨的线索;③推动(暗示)情节发展。角度作用情节方面人物方面主题方面读者方面讨论:小说以“百合花”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探究。被子,是情节的一部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百合花白净纯洁,象征(烘托)通讯员和新媳妇美丽纯洁、朴实高尚的人物形象。表现军民之间的感情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美好,歌颂战争年代里善良而崇高的人性美、人情美。给读者以百合花般纯洁美好的印象,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