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_第1页
建筑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_第2页
建筑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_第3页
建筑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_第4页
建筑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原则JG158—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

Externalthermalinsulatingrenderingsystemsmadeofmortarwith

bondingpowderandusingexpandedpolystyrenegranuleasaggregate—08—1公布

—12—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布目次前言

1

范畴

2

规范性引用文献

3

术语和定义

4

分类和标记

5

技术规定

6

实验办法

7

检查规则

8

标志和标签

9

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系统耐候性实验办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系统吸水量实验办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系统抗风荷载性能实验办法

附录D(规范性附录)系统不透水性实验办法

附录E(规范性附录)系统耐磨损实验办法

附录F(规范性附录)系统抗拉强度实验办法

附录G(规范性附录)系统抗震性能实验办法

附录H(规范性附录)火反映性实验

附录J(规范性附录)材料透水性实验前

言JG158—本原则按照GB/T1.1—《原则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原则的构造和编写规则》和GB/T1.2—《原则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原则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拟定办法》的规定编写。本原则非等效采用DIN18550第3部分《灰浆和面涂——由矿物胶凝剂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颗粒复合而成的保温浆料系统》。根据我国国情,调节和增加了构成材料的部分技术性能指标。在实验办法上,本原则非等效采用了EOTAETAG004《有饰面层的复合外墙外保温系统欧洲技术认证指南》、EIMA101.86《外保温与装饰系统抗快速变形冲击原则实验办法》、EIMA105.01《耐碱玻璃纤维增强网

外保温与装饰系统类》、ASTMD968—1993《系统涂层下落法磨损测试耐磨性的原则实验办法》。本原则5.1.1为强制性条文。本原则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J为规范性附录。本原则由建设部原则定额研究所提出。本原则由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原则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原则重要负责起草单位: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中国建筑原则设计研究所。

本原则参加起草单位:建设部科技发展增进中心、北京市恒岳新技术发展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民淀粉化学(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建筑原则设计办公室、天津市建筑原则设计办公室、济南市墙体改革办公室、北京市昌平区建委、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北京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北京住总集团住一分部。本原则重要起草人:黄振利、李晓明、杨西伟、方展和、冯金秋、程绍革、李东杰、王庆生、朱青、刘钢、张量、陈平、王建康、李东毅、康伟、杜洪涛、陈丹林、朱晓伟、钱艳荣、陈全良、林燕成、何晓燕、靳仲兰、王兵涛、孙桂芳、杨国萍、刘莹琨、马才。本原则为初次公布,自12月1日起实施。

1.范畴

本原则规定了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合用范畴、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技术规定、实验办法、检查规则、标志和标签以及产品的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原则合用于以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为保温层、抗裂砂浆复合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或热镀锌电焊网为防护层、涂料或面砖为饰面层的建筑物外墙外保温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献下列文献中的条款通过本原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原则的条款。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献,其随即全部的修改单(不涉及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原则,然而,激励根据本原则达成合同的各方研究与否可使用这些文献的最新版本。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原则。

GBJ82—1985普通混凝土长久性能和耐久性能实验办法

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T1346—水泥原则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查办法

GB/T1728—197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1748—1979腻子膜柔韧性测定法

GB/T2793-1995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3186涂料产品的取样

GB/T3810.1—1999陶瓷砖实验办法第1部分:抽样和接受条件(idtISO10545-1:1995)

GB/T3810.2—1999陶瓷砖实验办法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查(idtISO10545-2:1995)

GB/T3810.3—1999陶瓷砖实验办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idtISO10545-3:1995)

GB/T3810.12—1999陶瓷砖实验办法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idtISO10545-12:1995)

GB/T4100.1、GB/T4100.2、GB/T4100.3、GB/T4100.4干压陶瓷砖

GB/T7689.3—增强材料机织物实验办法第1部分宽度和长度的测定

GB/T7689.5—增强材料机织物实验办法第5部分玻璃纤维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

GB/T7697玻璃马赛克

GB/T8625-1988建筑材料难燃性实验办法

GB/T9195陶瓷砖和卫生陶瓷分类及术语

GB9779—1988复层建筑涂料

GB/T9914.2—增强制品实验办法第2部分:玻璃纤维可燃物含量的测定

GB/T9914.3—增强制品实验办法第3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10294-198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GB/T16777—1997建筑防水涂料实验办法

GB/T17146—1997建筑材料水蒸气透过性能实验办法

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查办法(ISO法)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178—1993建筑气候区划原则

JC209-1992膨胀珍珠岩

JC719耐碱玻璃球

JC/T457陶瓷劈离砖

JC/T547—1994陶瓷墙地砖胶粘剂

JC/T841—1999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JGJ51—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52—19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原则及检查办法

JGJ70-199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实验办法

JGJ101—1996建筑抗震实验办法规程

JGJ110—1997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查原则

JG/T24—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

JG149—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JG/T3049—1998建筑室内用腻子

QB/T3897—1999镀锌电焊网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原则

3.1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简称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externalthermalinsulatingrenderingsystemsmadeofmortarwithbondingpowderandusingexpandedpolystyrenegranuleasaggregate(英文缩写为ETIRS)

设立在外墙外侧,由界面层、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抗裂防护层和饰面层构成,起保温隔热、防护和装饰作用的构造系统。

注:涂料饰面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见表1。面砖饰面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见表2。

3.2基层墙体substrate

建筑物中起承重或围护作用的外墙体。表1涂料饰面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基层墙体涂料饰面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构造示意图界面层①保温层②抗裂防护层③

饰面层④混凝土墙及多个砌体墙界面砂浆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抗裂砂浆+耐碱玻纤网格布+高分子乳液弹性底层涂料柔性耐水腻子+涂料

表2面砖饰面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基层墙体面砖饰面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构造示意图界面层①保温层②抗裂防护层③饰面层④混凝土墙及多个砌体墙界面砂浆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第一遍抗裂砂浆+热镀锌电焊网(用塑料锚栓与基层锚固)+第二遍抗裂砂浆粘结砂浆+面砖+勾缝料

3.3界面砂浆interfacetreatingagent

由高分子聚合物乳液与助剂配制成的界面剂与水泥和中砂按一定比例拌合均匀制成的砂浆。

3.4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bondingpowderexpandedpolystyrenegranuleinsulatingmaterial

由胶粉料和聚苯颗粒构成并且聚苯颗粒体积比不不大于80%的保温灰浆。

3.5胶粉料bondingpowder

由无机胶凝材料与多个外加剂在工厂采用预混合干拌技术制成的专门用于配制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复合胶凝材料。

3.6聚苯颗粒expandedpolystyrenegranule

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经粉碎、混合而制成的含有一定粒度、级配的专门用于配制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轻骨料。

3.7抗裂砂浆anti-crackmortar

在聚合物乳液中掺加多个外加剂和抗裂物质制得的抗裂剂与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按一定比例拌合均匀制成的含有一定柔韧性的砂浆。

3.8耐碱涂塑玻璃纤维网格布(下列简称耐碱网布)alkali-resistantfiberglassmesh

以耐碱玻璃纤维织成的网格布为基布,表面涂覆高分子耐碱涂层制成的网格布。

3.9高分子乳液弹性底层涂料(下列简称高弹底涂)highpolymerlatexelasticgroundcoating

由弹性防水乳液加入多个助剂、颜填料配制而成的含有防水和透气效果的封底涂层。

3.10抗裂柔性耐水腻子(简称柔性耐水腻子)anti-crackwaterproofflexibleputty

由弹性乳液、助剂和粉料等制成的含有一定柔韧性和耐水性的腻子。

3.11塑料锚栓mechanicalfixings

由螺钉(塑料钉或含有防腐性能的金属钉)和带圆盘的塑料膨胀套管两部分构成的用于将热镀锌电焊网固定于基层墙体的专用连接件。

3.12面砖粘结砂浆adhesive

由聚合物乳液和外加剂制得的面砖专用胶液同强度等级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和建筑硅质砂(一级中砂)按一定重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制成的粘结砂浆。

3.13面砖勾缝料jointingmortar

由高分子材料、水泥、多个填料、助剂复配而成的陶瓷面砖勾缝材料。4.分类和标记

4.1分类

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分为涂料饰面(缩写为C)和面砖饰面(缩写为T)两种类型:

——C型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用于饰面为涂料的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

——T型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用于饰面为面砖的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

4.2标记

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的标记由代号和类型构成:

4.3标记示例

示例1:ETIRS—C涂料饰面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

示例2:ETIRS—T面砖饰面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5技术规定

5.1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

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的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面砖饰面外保温系统抗震性能应满足规定。

表3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的性能指标试验项目性能指标耐候性经80次高温(70℃)—淋水(15℃)循环和20次加热(50℃)—冷冻(-20℃)循环后不得出现开裂、空鼓或脱落。抗裂防护层与保温层的拉伸粘结强度不应不大于0.1MPa,破坏界面应位于保温层。

吸水量,g/m2,浸水1h≤1000抗冲击强度C型普通型(单网)3.0J冲击合格加强型(双网)10.0J冲击合格T型3.0J冲击合格抗风压值不不大于工程项目的风荷载设计值耐冻融严寒地区30次循环、严寒及夏热冬冷地区10次循环表面无裂纹、空鼓、起泡、剥离现象水蒸气湿流密度,g/(m2·h)≥0.85不透水性试样防护层内侧无水渗入耐磨损,500L砂无开裂,龟裂或表面保护层剥落、损伤系统抗拉强度(C型),MPa≥0.1并且破坏部位不得位于各层界面饰面砖粘结强度(T型),MPa(现场抽测)≥0.4抗震性能(T型)设防烈度等级下外保温系统无脱落

5.2界面砂浆

界面剂及界面砂浆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界面剂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指标界面剂不挥发物含量%≥10界面砂浆压剪胶接强度原强度MPa≥0.7耐水MPa≥0.5耐冻融MPa≥0.5

5.3胶粉料

胶粉料的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胶粉料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初凝时间h≥4终凝时间h≤12安定性(试饼法)-合格拉伸粘结强度MPa≥0.6浸水拉伸粘结强度MPa≥0.45.4聚苯颗粒轻骨料

聚苯颗粒轻骨料的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聚苯颗粒轻骨料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堆积密度kg/m38.0-21.0粒度(5mm筛孔筛余)%≤5

5.5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指标湿表观密度kg/m3≤420干表观密度kg/m3≤250导热系数W/(m·K)≤0.060蓄热系数W/(m2·K)≥0.95抗压强度kPa≥250抗拉强度kPa≥100压剪粘结强度kPa≥50线性收缩率%≤0.3软化系数——≥0.5难燃性——B1级

5.6抗裂砂浆

抗裂剂及抗裂砂浆性能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抗裂剂及抗裂砂浆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指标抗裂剂不挥发物含量%≥20贮存稳定性(20℃±5℃)--6个月,试样无结块凝聚及发霉现象,且拉伸粘结强度满足抗裂砂浆指标规定。抗裂砂浆可操作时间h≥2拉伸粘结强度(常温28d)MPa>0.8

浸水拉伸粘结强度(常温28d,浸水7d)MPa>0.6压折比--≤3.0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应符合GB175—1999的规定;砂应符合JGJ52—1992的规定,筛除不不大于2.5mm颗粒,含泥量少于3%。

5.7耐碱网布

耐碱网布的性能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耐碱网布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外观--合格长度、宽度m100、0.9~1.2网孔中心距普通型mm4×4加强型6×6单位面积质量普通型g/m2≥160加强型≥500断裂强力(经纬向)普通型N/50mm≥1250加强型N/50mm≥3000耐碱强力保存率(经纬向)%≥90断裂伸长率%≤5涂塑量普通型g/m2≥20加强型玻璃成分%

符合JC719的规定,其中ZrO2≥14.5,TiO26%±0.5

5.8高弹底涂

高弹底涂的性能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高弹底涂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容器中状态-搅拌后无结块,呈均匀状态施工性-刷涂无障碍干燥时间表干时间h≤4实干时间h≤8拉伸强度MPa≥1.0断裂伸长率%≥300

5.9柔性耐水腻子

柔性耐水腻子的性能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柔性耐水腻子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指标柔性耐水腻子施工性-刮涂无困难干燥时间(表干)h-耐水性48h-无异常耐碱性24h-无异常粘结强度原则状态MPa>0.60浸水后MPa>0.40低温贮存稳定性--5℃冷冻4h无变化,刮涂无困难打磨性%20-80柔韧性-直径50mm,无裂纹透水性(24h)ml≤3.0

5.10外墙外保温饰面涂料

外墙外保温饰面涂料必须与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相容,其性能除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原则外,还应满足表12的抗裂性规定:

表12外墙外保温饰面涂料抗裂性能指标项目指标抗裂性平涂用涂料断裂伸长率≥200%持续性复层建筑涂料

主涂层的断裂伸长率≥100%浮雕类非持续性复层建筑涂料主涂层早期干燥抗裂性满足规定

5.11面砖粘结砂浆

面砖粘结砂浆性能应符合表13的规定。

表13面砖粘结砂浆的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指标拉伸粘结强度达成0.17MPa时间间隔晾置时间min不不大于10调节时间min不不大于5拉伸粘结强度MPa≥0.60压折比-≤3.0压剪胶接强度原强度MPa≥0.6耐温7d%≥0.5耐水7d%≥0.5耐冻融25次%≥0.5线性收缩率%≤0.3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应符合GB175—1999的规定;砂应符合JGJ52—1992的规定,筛除不不大于2.5mm颗粒,含泥量少于3%。

5.12面砖勾缝料

面砖勾缝料的性能应符合表14的规定。

表14面砖勾缝料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外观-均匀一致凝结时间h不不大于2小时,不大于24小时颜色-与原则样一致拉伸胶接强度常温常态14dMPa≥0.60耐水(常温常态14d,浸水48h,放置24h)MPa≥0.50压折比(抗压强度/抗折强度)-≤3透水性(24h)ml≤3.0

5.13塑料锚栓

塑料锚栓普通由螺钉和带圆盘的塑料膨胀套管两部分构成,金属螺钉应采用不锈钢或通过表面防锈蚀解决的金属制成,塑料钉和带圆盘的塑料膨胀套管应采用聚酰胺(polyamide6、polyamide6.6)、聚乙烯(polyethylene)或聚丙烯(polypropylene)制成,制作塑料钉和塑料套管的材料不得使用回收的再生材料。塑料锚栓有效锚固深度不不大于25mm,塑料圆盘直径不不大于50mm,单个塑料锚栓抗拉承载力原则值(C25混凝土基层)不不大于0.80kN。

5.14热镀锌电焊网

热镀锌电焊网(俗称四角网)应符合《镀锌电焊网》QB/T3897—1999原则并满足表15的规定。

表15热镀锌电焊网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工艺--热镀锌电焊网丝径mm0.9网孔大小mm12.7×12.7焊点抗拉力N>65镀锌层重量g/m2≥122

5.15饰面砖

外保温饰面砖应采用粘贴面带有燕尾槽的产品并不得带有脱模剂。其性能应符合下列现行原则的规定:《陶瓷砖和卫生陶瓷分类及术语》GB/T9195;《干压陶瓷砖》GB/T4100.1、GB/T4100.2、GB/T4100.3、GB/T4100.4;《陶瓷劈离砖》JC/T457;《玻璃马赛克》GB/T7697。并应同时满足表16性能指标的规定。

表16饰面砖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尺寸6m下列墙面表面面积cm2≤410厚度cm≤1.06m及以上墙面表面面积cm2≤190厚度cm≤0.75单位面积质量kg/m2≤20吸水率Ⅰ、Ⅵ、Ⅶ气候区%≤3Ⅱ、Ⅲ、Ⅳ、Ⅴ气候区≤6抗冻性Ⅰ、Ⅵ、Ⅶ气候区

--50次冻融循环无破坏Ⅱ气候区40次冻融循环无破坏Ⅲ、Ⅳ、Ⅴ气候区10次冻融循环无破坏注:气候区划分级按GB50178—1993中一级区划的Ⅰ~Ⅶ区执行。

5.16附件

在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中所采用的附件,涉及密封膏、密封条、金属护角、盖口条等应分别符合对应的产品原则的规定。6实验办法

凡国标或行标中已有规定的均按有关规定进行。原则实验环境为空气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在非原则实验环境下实验时,应统计温度和相对湿度。

6.1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

6.1.1耐候性

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6.1.2吸水量

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

6.1.3抗冲击强度

6.1.3.1试样

a)C型单网普通试样:

数量:2件,每件分别用于3J级和10J级冲击实验;

尺寸:1200mm×600mm,保温层厚度50mm

制作:50mm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7d)+4mm抗裂砂浆(压入耐碱网布,网布不得有搭接缝)(5d)+高弹底涂(24h)+柔性耐水腻子,在实验室环境下养护56d后,涂刷饰面涂料,涂料实干后,待用。

b)C型双网加强试样:

数量:2件,每件分别用于3J级和10J级冲击实验;

尺寸:1200mm×600mm,保温层厚度50mm

制作:50mm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5d)+4mm抗裂砂浆(先压入一层加强型耐碱网布,再压入一层耐碱网布,网布不得有搭接缝)(5d)+高弹底涂(24h)+柔性耐水腻子,在实验室环境下养护56d后,涂刷饰面涂料,涂料实干后,待用。

c)T型试样:

数量:2件,每件分别用于3J级和10J级冲击实验;

尺寸:1200mm×600mm,保温层厚度50mm

制作:50mm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5d)+4mm抗裂砂浆(压入热镀锌电焊网)(24h)+4mm抗裂砂浆(5d)+粘贴面砖(2d)+勾缝,在实验室环境下养护56d。

6.1.3.2实验过程

a)将试样抗裂防护层向上平放于光滑的刚性底板上。

b)实验分为3J和10J两级,每级实验冲击10个点。3J级冲击实验使用质量为500g的钢球,在距离试样上表面0.61m高度自由降落冲击试样。10J级冲击实验使用质量为1000g的钢球,在距离试样上表面1.02m高度自由降落冲击试样。冲击点应离开试样边沿最少100mm,冲击点间距不得不大于100mm。以冲击点及其周边开裂作为破坏的鉴定原则。

6.1.3.3实验成果

10J级实验10个冲击点中破坏点不超出4个时,鉴定为10J冲击合格。10J级实验10个冲击点中破坏点超出4个,3J级实验10个冲击点中破坏点不超出4个时,鉴定为3J冲击合格。

6.1.4抗风压

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

6.1.5耐冻融

6.1.5.1实验仪器

a)低温冷冻箱最低温度-30℃±3℃

b)密封材料:松香、石蜡

6.1.5.2试样:

a)C型试样:

数量:3个,尺寸:500mm×500mm的试件;

制作:50mm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5d)+4mm抗裂砂浆(压入原则耐碱网布)(5d)+高弹底涂,在实验室环境下养护56d。除试件涂料面外将其它5面用融化的松香、石蜡(1:1)密封。

b)T型试样:

数量:3个,尺寸:500mm×500mm的试件;

制作:见6.1.3.1中c)。除面砖这一面外将其它5面用融化的松香、石蜡(1:1)密封。

6.1.5.3实验过程

冻融循环30次,每次24h

a)在20±2℃自来水中浸泡8h。试样浸入水中时,应使抗裂防护层朝下,使抗裂防护层浸入水中,并排除试样表面气泡。

b)在-20±2℃冰箱中冷冻16h。

实验期间如需中断实验,试样应置于冰箱中在-20±2℃下寄存。

6.1.5.4实验成果

每3次循环后观察试样与否出现裂纹、空鼓、起泡、剥离等状况并做统计。经10次、20次、30次冻融循环实验后观察,试样无裂纹、空鼓、起泡、剥离者为10次、20次、30次冻融循环合格。

6.1.6水蒸气湿流密度

按GB/T17146—1997的规定进行。

6.1.7不透水性

按附录D的规定进行。

6.1.8耐磨损

按附录E的规定进行。

6.1.9系统抗拉强度

按附录F的规定进行。

6.1.10饰面砖粘结强度

系统完毕56天后,按JGJ110—1997的规定进行饰面砖粘结强度拉拔实验。断缝应从饰面砖表面切割至抗裂防护层表面(不应露出热镀锌电焊网),深度应一致。

6.1.11抗震性能

按附录G的规定进行。

6.2界面剂及界面砂浆

6.2.1界面剂不挥发物含量

按GB/T2793—1995的规定进行。

6.2.2界面砂浆压剪胶接强度

按JC/T547—1994中6.3.4条规定进行测定。原强度:在实验室环境条件下养护14天;耐水:在实验条件空气中养护14天,然后在实验条件水中浸泡7天,取出擦干表面水份,进行测定;耐冻融:在实验条件空气中养护14天,然后按GBJ82-1985抗冻性能实验循环10次。

6.3胶粉料

6.3.1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和安定性

6.3.1.1按GB/T1346-中7的规定测定原则稠度用水量。

6.3.1.2按GB/T1346-中8的规定测定初凝时间、终凝时间。配料时在胶砂搅拌机中搅拌3分钟。

6.3.1.3按GB/T1346-中11的规定测定安定性。配料时在胶砂搅拌机中搅拌3分钟。

6.3.2拉伸粘结强度、浸水拉伸粘结强度

按JG/T24—中6.14的规定进行。

6.3.2.1试样

制作:在10个70mm×70mm×20mm水泥砂浆试块上,在原则稠度用水量条件下按JG/T24—中6.14.2.1的规定成型试块.

养护:用湿布覆盖后再用聚乙烯薄膜覆盖,在实验室温度条件下养护2天。去掉覆盖物后装入塑料袋中在实验室温度条件下继续养护25天,用双组份环氧树脂或其它高强度粘结剂粘结钢质上夹具。放置24h。

6.3.2.2实验过程

其中5个试件按JG/T24—中6.14.2.2的规定测抗拉强度即为拉伸粘结强度。

另5个试件按JG/T24—中6.14.3.2的规定测浸水7d的抗拉强度即为浸水拉伸粘结强度

6.4聚苯颗粒

6.4.1堆积密度

按JC209-1992中6.1的规定进行。

6.4.2轻骨料粒度

按JC209-1992中6.3的规定进行。烘干温度为50℃±2℃,筛孔尺寸为5mm。

6.5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

原则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简称原则浆料)制备:按厂家产品阐明书中规定的比例和办法,在胶砂搅拌机中加入水和胶粉料,搅拌均匀后加入聚苯颗粒继续搅拌至均匀。

6.5.1湿表观密度

6.5.1.1仪器设备

a)原则量筒:容积为0.001m3,规定内壁光洁,并含有足够的刚度,原则量筒应定时进行校核。

b)天平:精度为0.01g。

c)油灰刀,抹子;

d)捣棒:直径10mm,长350mm的钢棒,端部应磨圆;

6.5.1.2实验环节

将称量过的原则量筒,用油灰刀将原则浆料填满量筒,使稍有充裕,用捣棒均匀插捣25次(插捣过程中如浆料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填加浆料),然后用抹子抹平,将量筒外壁擦净,称量浆料与量筒的总重,精确至0.001kg。

6.5.1.3成果计算

浆料湿密度按式(1)计算:

ρ=(m1-m0)/v……………(1)

式中:

ρ—浆料湿密度,kg/m3;

m0—容量筒质量,kg;

m1—浆料加容量筒的质量,kg;

v—容量筒的体积,m3。

实验成果取三次实验成果算术平均值,保存三位有效数字。

6.5.2干表观密度

6.5.2.1仪器设备

a)烘箱:敏捷度±2℃;

b)天平:精度为0.01g。

c)干燥器:直径不不大于300mm;

d)游标卡尺:0~125mm;精度0.02mm;

e)钢板尺:500mm,精度:1mm;

f)油灰刀,抹子;

g)组合式无底金属试模:300mm×300mm×30mm;

h)玻璃板:400mm×400mm×(3~5)mm;

6.5.2.2试件制备

成型办法:将三个空腔尺寸为300mm×300mm×30mm的金属试模分别放在玻璃板上,用脱模剂涂刷试模内壁及玻璃板,用油灰刀将原则浆料逐级加满并略高出试模,为避免浆料留下孔隙,用油灰刀沿模壁插多次,然后用抹子抹平,制成三个试件。

养护办法:试件成型后用湿布覆盖再用聚乙烯薄膜覆盖,在实验室温度条件下养护7天后拆模,拆模后干养护7天,然后将试件放入70℃±2℃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6.5.2.3实验环节

取制备好的三块试件分别磨平并称量质量,精确至1g。按次序用钢板尺在试件两端距边沿20mm处和中间位置分别测量其长度和宽度,精确至1mm,取三个测量数据的平均值。

用游标卡尺在试件任何一边的两端距边沿20mm和中间处分别测量厚度,在相对的另一边重复以上测量,精确至0.1mm,规定试件厚度差不大于2%,否则重新打磨试件,直至达成规定。最后取6个测量数据的平均值。

由以上测量数据求得每个试件的质量与体积。

6.5.2.4成果计算

干表观密度按(2)计算:

ρ=m/v…………………(2)

式中

ρ—干密度,kg/m3;

m—试件质量,kg;

v—试件体积,m3。

实验成果取三个试件实验成果的算术平均值,保存三位有效数字。

6.5.3导热系数

测试干表观密度后的试件,按GB/T10294-1988的规定测试导热系数。

6.5.4蓄热系数

按JGJ51—中7.5的规定进行。

6.5.5抗压强度

6.5.5.1仪器设备

a)钢质有底试模100mm×100mm×100mm,应含有足够的刚度并拆装方便。试模的内表面不平整度应为每100mm不超出0.05mm,组装后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大于0.5度;

b)捣棒:直径10mm,长350mm的钢棒,端部应磨圆;

c)压力实验机:精度(示值的相对误差)不大于±2%,量程应选择在材料的预期破坏荷载相称于仪器刻度的20%~80%之间;实验机的上、下压板的尺寸应不不大于试件的承压面,其不平整度应为每100mm不超出0.02mm。

6.5.5.2试件制备

成型办法:将金属模具内壁涂刷脱模剂,向试模内注满原则浆料并略高于试模的上表面,用捣棒均匀由外向里按螺旋方向插捣25次,为避免浆料留下孔隙,用油灰刀沿模壁插多次,然后将高出的浆料沿试模顶面削去用抹子抹平。须按相似的办法同时成型10块试件,其中5个测抗压强度,另5个用来测软化系数。

养护办法:试块成型后用湿布覆盖再用聚乙烯薄膜覆盖,在实验室温度条件下养护2天后去掉覆盖物,对试件进行编号并拆模。然后将试件放入塑料袋中,封闭袋口,在原则实验条件下继续养护26天。第28天将试件取出放入70℃±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恒重后的试件从烘箱中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6.5.5.3实验环节

抗压强度:从干燥器中取出的试件应尽快进行实验,以免试件内部的温湿度发生明显的变化。取出其中的5块测量试件的承压面积,长宽测量精确到1mm,并据此计算试件的受压面积。将试件安放在压力实验机的下压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试件中心应与实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实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靠近时,调节球座,使接触面均衡受压。承压实验应持续而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应为每秒钟0.5~1.5KN,直至试件破坏,然后统计破坏荷载N0。

6.5.5.4成果计算

抗压强度按式(3)计算:

f0=N0/A……………………(3)

式中f0—抗压强度,kPa;

N0—破坏压力,kN;

A—试件的承压面积,mm2。

实验成果以5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保存三位有效数字。当五个试件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的差超出20%时,以中间三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6.5.6软化系数

取6.5.5.2余下的5块试件,将其浸入到20±5℃的水中(用铁篦子将试件压入水面下20mm处),48h后取出,在实验室条件下放置24小时,然后按照6.5.5.3和6.5.5.4所述办法测定其浸水后的抗压强度f1。

软化系数按式(4)进行计算:

ψ=f1/f0…………………(4)

式中:

ψ—软化系数;

f0—绝干状态下的抗压强度,kPa;

f1—浸水后的抗压强度,kPa;

6.5.7抗拉强度

6.5.7.1仪器设备

a)试模尺寸100mm×100mm×50mm,其它规定同6.5.5.1条款的(1);

b)拉力实验机:精度(示值的相对误差)不大于±2%,破坏荷载相称于仪器刻度的15%~85%的拉力实验机。

c)尺寸为100mm×100mm×5mm的金属实验板,应含有足够的刚度,100mm×100mm平面的中心设有一种能够与拉力实验机连接的接头,另一平面的表面不平整度为100mm不大于0.05mm;

6.5.7.2试件制备

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50mm,制作5个,办法同6.5.5.2。

6.5.7.3实验环节:

a)从干燥器中取出试块,用砂纸磨平测试面,厚度差不大于2%,用双组份环氧胶将试块上下表面分别与尺寸为100mm′100mm×5mm的实验板粘结。放入干燥器中24h。

b)通过万向接头将试块安装于拉力实验机上,以5mm/min的拉伸速度拉伸至试件破坏,统计破坏时的拉力及破坏部位。破坏部位在实验板粘结界面时实验数据无效。

6.5.7.4成果计算

抗拉强度按式(5)进行计算。

st=Pt/A…………………(5)

式中:

st—抗拉强度,kPa;

Pt—破坏荷载,kN;

A—试样面积,mm2。

实验成果按6.5.5.5解决。

6.5.8压剪粘结强度

6.5.8.1仪器设备

a)压力实验机:同6.5.5.1条款中(1)的规定;

b)水泥砂浆块:110mm×110mm×10mm10块

6.5.8.2试件制备

将原则浆料涂抹于相对的两个规格为110mm×110mm×10mm水泥砂浆块间,两水泥砂浆块相对并错开10mm,得到的浆料面积为100mm×110mm,厚度10mm。成型5个试件,用湿布覆盖再用聚乙烯薄膜覆盖,在实验室温度条件下养护2天。去掉覆盖物后将试块装入塑料袋中在实验室原则条件下养护26天,将试件取出放入70℃±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然后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待用。

6.5.8.3实验环节

将试件从干燥器中取出尽快进行压力测试。将试件置于实验机加荷台中心,以5mm/min的速度均匀加荷至试件破坏,统计破坏时的荷载值。

6.5.8.4成果计算

压剪粘结强度按式(6)计算:

Rn=P/A………………(6)

式中

Rn—压剪粘结强度,kPa;

P—破坏荷载,kN;

A—粘结面积,mm2。

实验成果按6.5.5.5解决。

6.5.9线性收缩率

按JGJ70-90中第十章进行。

6.5.9.1实验仪器

JGJ70-90中第10.0.2条的规定。

6.5.9.2实验环节

(1)将收缩头固定在试模两端的孔洞中,使收缩头露出试件端面8±1mm;

(2)将试模内壁涂刷脱模剂,向试模内注满原则浆料并略高于试模的上表面,用捣棒均匀插捣25次,为避免浆料留下孔隙,用油灰刀沿模壁插多次,然后将高出的浆料沿试模顶面削去抹平。试块成型后用湿布覆盖再用聚乙烯薄膜覆盖,在实验室温度条件下养护7天后去掉覆盖物,对试件进行编号、拆模并标明测试方向。然后用原则杆调节收缩仪的百分表的零点,按标明的测试方向立刻测定试件的长度,即为初始长度;

(3)测定初始长度后,将试件放在原则实验条件下继续养护21天。第28天测定试件的长度,即为干燥后长度。

6.5.9.3成果计算:

收缩率按式(7)计算:

ε=(L0-L1)/(L-Ld)………………(7)

式中:

ε—自然干燥收缩率

L0—试件的初始长度

L1—试件干燥后的长度

L—试件的长度160mm

Ld—两个收缩头埋入砂浆中长度之和,即20±2mm

6.5.9.4实验成果按三个试件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来拟定,如个别值与平均值偏差不不大于20%,应剔除,但一组最少有两个数据计算平均值;实验成果取两位有效数字,精确到10×10-6。

6.5.10难燃性

按GB/T8625-1988的规定进行。

6.6抗裂剂及抗裂砂浆

原则抗裂砂浆的制备:按厂家产品阐明书中规定的比例和办法,在胶砂搅拌机中加入抗裂剂和原则砂,搅拌均匀后加入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继续搅拌至均匀即为原则抗裂砂浆。抗裂砂浆的性能均应采用原则抗裂砂浆进行测试。

6.6.1抗裂剂不挥发物含量

按GB/T2793—1995的规定进行。实验温度105℃±2℃,实验时间180min±5min,取样量2.0g。

6.6.2抗裂剂贮存稳定性

从刚生产的抗裂剂中取样,装满3个容量为500mL有盖容器。在20℃±5℃条件下放置6个月,观察试样有无结块、凝聚及发霉现象,并按6.6.5的规定测抗裂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粘结强度不低于表8拉伸粘结强度原强度的规定。

6.6.3抗裂砂浆可操作时间

原则抗裂砂浆配制好后,在实验环境中按制造商提供的可操作时间(没有规定时按2h)放置,然后按6.6.4中拉伸粘结强度测试的规定进行,实验成果以5个实验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表达,平均粘结强度不低于表8拉伸粘结强度原强度的规定。

6.6.4抗裂砂浆拉伸粘结强度、浸水拉伸粘结强度

按JG/T24—中6.14的规定进行。

6.6.4.1试样

在10个70mm×70mm×20mm水泥砂浆试块上,用原则抗裂砂浆按JG/T24—中6.14.2.1的规定成型试块,试块装入塑料袋中在实验室温度条件下养护14天,取出,实验室原则条件下继续养护13天。用双组份环氧树脂或其它高强度粘结剂粘结钢质上夹具,放置24h。

6.6.4.2实验过程

其中5个试件按JG/T24—中6.14.2.2的规定测抗拉强度即为拉伸粘结强度。

另5个试件按JG/T24—中6.14.3.2的规定测浸水7d的抗拉强度即为浸水拉伸粘结强度

6.6.6抗裂砂浆压折比

a)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测定按GB/T17671—1999的规定进行。养护条件:采用原则抗裂砂浆成型,用湿布覆盖再用聚乙烯薄膜覆盖,在实验室原则条件下养护4天后脱模,去掉覆盖物后将试块装入塑料袋中在实验室温度条件下养护10天,将试件取出继续在实验室原则条件下养护14天。

&nbs,p;

b)压折比的计算:

压折比按式(7)计算

T=Rc/Rf…………………(7)

式中:

T——压折比

Rc——抗压强度,N/mm2

Rf——抗折强度,N/mm2

6.7耐碱网布

6.7.1外观

按JC/T841-1999中5.2的规定进行。

6.7.2长度及宽度

按GB/T7689.3—的规定进行。

6.7.3网孔中心距

用直尺测量持续10个孔的平均值。

6.7.4单位面积质量

按GB/T9914.3—的规定进行。

6.7.5断裂强力

按GB/T7689.5—中类型Ⅰ的规定测经向和纬向的断裂强力。

6.7.6耐碱强力保存率

6.7.6.1由6.7.5测试经向和纬向初始断裂强力F0。

6.7.6.2水泥浆液的配制:

取1份强度等级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与10份水搅拌30分钟后,静置过夜。取上层澄清液作为实验用水泥浆液。

6.7.6.3实验过程

a)办法一:在实验室条件下,将试件平放在水泥浆液中,浸泡时间28d。

办法二(快速法):将试件平放在(80±2)℃的水泥浆液中,浸泡时间4h。

b)取出试件,用清水浸泡5min后,用流动的自来水漂洗5min,然后在(60±5)℃的烘箱中烘1h后,在实验环境中寄存24h;

c)按GB/T7689.5—测试经向和纬向耐碱断裂强力F1。

注:如有争议以办法一为准。

6.7.6.4实验成果

耐碱强力保存率应按式(8)计算

B=(F1/F0)×100%…………(8)

式中:

B——耐碱强力保存率,%;

F1——耐碱断裂强力,N;

F0——初始断裂强力,N。

6.7.7断裂伸长率

6.7.7.1实验环节

按GB/T7689.5—测定断裂强力并统计断裂伸长值△L。

6.7.7.2实验成果

断裂伸长率按式(9)计算

D=(ΔL/L)×100%…………(9)

式中:

D——断裂伸长率,%;

△L——断裂伸长值,mm;

L——试件初始受力长度,mm。

6.7.8涂塑量

按GB/T9914.2—的规定进行。

试样涂塑量G(g/m2)按式(10)计算

G=[(m1-m2)/L·B]×106………(10)

式中:

m1-干燥试样加试样皿的质量,g;

m2-灼烧后试样加试样皿的质量,g;

L-小样长度,mm;

B-小样宽度,mm。

6.7.9玻璃成分

按JC719规定进行。

6.8高弹底涂

6.8.1容器中状态

&nbs,p;

打开容器允许在容器底部有沉淀,经搅拌易于混合均匀时,可评为“搅拌均匀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

6.8.2施工性

用刷子在平滑面上刷涂试样,涂布量为湿膜厚度约100μm,使试板的长边呈水平方向,短边与水平方向成约85°角竖放,放置6h后再用同样办法涂刷第二道试样,在第二道涂刷时,刷子运行无困难,则可判为“刷涂无障碍”。

6.8.3干燥时间

6.8.3.1表干时间

按GB/T16777—1997中12.2.1B法进行,试件制备时,用规格为250μm的线棒涂布器进行制膜。

6.8.3.2实干时间

按GB/T16777—1997中12.2.2B法进行,试件制备时,用规格为250μm的线棒涂布器进行制膜。

6.8.4拉伸强度

6.8.4.1实验环节

按GB/T16777—1997中8.2.2进行。拉伸速度为200mm/min。

6.8.4.2成果计算

拉伸强度应按式(11)计算

P=F/A………………(11)

式中:

P——拉伸强度,MPa;

F——试件最大荷载,N;

A——试件断面面积,mm2。

6.8.5断裂伸长率

6.8.5.1实验环节

按GB/T16777—1997中8.2.2进行。拉伸速度为200mm/min,并统计断裂时标线间距离L1

6.8.4.2成果计算

断裂伸长率应按式(12)计算

L=(L1-25)/25…………(12)

式中:

L——试件断裂时的伸长率,%;

L1——试件断裂时标线间的距离,mm;

25——拉伸前标线间的距离,mm。

6.9柔性耐水腻子

原则腻子的制备:按厂家产品阐明书中规定的比例和办法配制的柔性耐水腻子为原则腻子,柔性耐水腻子的性能检测均须采用原则腻子。

6.9.1腻子施工性

按JG/T3049—1998中5.5的规定进行。

6.9.2腻子干燥时间

按GB/T1728—1979中乙法的规定进行。

6.9.3耐水性

按JG/T3049—1998中5.8的规定进行。

6.9.4耐碱性

按JG/T3049—1998中5.10.1~5.10.2的规定进行。

6.9.5粘结强度

按JG/T3049—1998中5.10的规定进行。

6.9.6低温贮存稳定性

按JG/T3049—1998中5.11的规定进行。

6.9.7打磨性

按JG/T3049—1998中5.7的规定进行。

6.9.8柔韧性

按GB1748—1979的规定进行。

6.9.9透水性

按附录H的规定进行。

6.10外墙外保温饰面涂料

6.10.1断裂伸长率

GB/T16777—1997的规定进行。

6.10.2早期干燥抗裂性

按GB9779—1988的规定进行。

6.10.3其它性能指标

按建筑外墙涂料有关原则的规定进行。

6.11面砖粘结砂浆

原则粘结砂浆的制备:按厂家产品阐明书中规定的比例和办法配制的面砖粘结砂浆为原则粘结砂浆,面砖粘结砂浆的性能检测均须采用原则粘结砂浆。

6.11.1晾置时间

按JC/T547—1994中6.3.1进行。原则粘结砂浆厚度控制在3mm。

6.11.2调节时间

按JC/T547—1994中6.3.2进行。原则粘结砂浆厚度控制在3mm。

6.11.3拉伸粘结强度

试件成型后将试件装入塑料袋中在实验室温度条件下养护14天,将试件取出继续在实验室原则条件下养护14天。按JC/T547—1994中6.3.1.3和6.3.1.4的规定进行测试和评定。原则粘结砂浆厚度控制在3mm。测试时,如果是G型砖与钢夹具之间分开,应重新测定。

6.11.4压折比

按6.6.6的规定进行。

6.11.5压剪胶接强度

按JC/T547—1994原则中6.3.4进行。原则粘结砂浆厚度控制在3mm。

6.11.6线性收缩率

按JC/T547—1994原则中6.3.3进行。

6.12面砖勾缝料

原则面砖勾缝料的制备:按厂家产品阐明书中规定的比例和办法配制的面砖勾缝料为原则粘结砂浆,面砖勾缝料的性能检测均须采用原则面砖勾缝料。

6.12.1外观

目测,观察有无明显混合不匀物及杂质等异常状况。

6.12.2颜色

取样300g±5g,加25%水混合均匀后,在80℃下烘干,目测颜色与否与标样一致。

6.12.3凝结时间

按JGJ70—1990中第6章的规定进行。

6.12.4拉伸粘结强度

按6.6.4的规定进行。

6.12.5压折比

按6.6.6的规定进行。

6.12.6透水性

按附录H的规定进行。

6.13塑料锚栓

按JG149—附录F中F.1的规定进行。

6.14热镀锌电焊网

按QB/T3897—1999的规定进行。

6.15饰面砖

6.15.1尺寸

按GB/T3810.1—1999的规定抽取10块整砖为试件。按GB/T3810.2—1999的规定进行检测。

6.15.2单位面积质量

a)干砖的质量:将6.15.1所测的10块整砖,放在110℃±5℃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后,放在有硅胶或其它干燥剂的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采用能称量精确到试样质量0.01%的天平称量。以10块整砖的平均值作为干砖的质量m。

b)表面积的测量:以6.15.1所测得的平均长和宽,作为试样长L和宽B。

c)单位面积质量:单位面积质量计算按式(14)进行:

M=W×103/(L×B)…………(14)

式中:

M——单位面积质量,kg/m2;

W——干砖的质量,g;

L——饰面砖长度,mm;

B——饰面砖宽度,mm。

6.15.3吸水率

按GB/T3810.3—1999的规定进行。

6.15.4抗冻性

按GB/T3810.12—1999的规定进行,其中低温环境温度采用-30℃±2℃,保持2h后放入不低于10℃的清水中融化2h为一种循环。

6.15.5其它项目

按国家或行业有关产品原则进行。7检查规则

产品检查分出厂检查和型式检查。

7.1检查分类

7.1.1出厂检查

下列指标为出厂必检项目,公司可根据实际增加其它出厂检查项目。出厂检查应按第6章的规定进行,并应进行净含量检查,检查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

a)界面剂:不挥发物含量、压剪胶接原强度;

b)胶粉料:凝结时间、安定性;

c)聚苯颗粒轻骨料:堆积密度、粒度;

d)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湿密度、干表观密度;

e)抗裂剂:不挥发物含量及抗裂砂浆的可操作时间;

f)耐碱网布:外观、长度及宽度、网孔中心距、单位面积重量、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

g)高弹底涂:容器中状态、施工性、干燥时间;

h)柔性耐水腻子:施工性和干燥时间;

i)饰面层涂料:涂膜外观、施工性、干燥时间、抗裂性;

j)面砖粘结砂浆:晾置时间、调节时间、拉伸粘结强度、压剪胶接原强度

k)面砖勾缝料:外观、颜色、凝结时间;

l)塑料锚栓:塑料圆盘直径、单个塑料锚栓抗拉承载力原则值;

m)热镀锌电焊网:《镀锌电焊网》QB/T3897—1999中6.2条规定的项目;

n)饰面砖:表面面积、厚度、单位面积质量、吸水率及国家或行业有关产品原则规定的出厂检查项目。

7.1.2型式检查

表3~表16所列性能指标(除抗震实验外)及所用饰面层涂料、塑料锚栓、热镀锌电焊网及饰面砖有关原则所规定的型式检查性能指标为型式检查项目。在正常状况下,外保温系统的型式检查项目每两年进行一次,在外保温系统粘贴面砖时应提供抗震实验报告。其它构成材料型式检查项目每年进行一次。但有下列状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查:

a)新产品定型鉴定时;

b)产品重要原材料及用量或生产工艺有重大变更,影响产品性能指标时;

c)停产六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查规定时。

7.2组批规则与抽样办法

凡国标或行标中已有规定的均按有关规定进行。其它产品按下列办法进行:

a)粉状材料:以同种产品、同一级别、同一规格产品30吨为一批,局限性一批以一批计。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取试样不少于500g,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实验所需量大1.5倍的试样为检查样;

b)液态剂类材料:以同种产品、同一级别、同一规格产品10吨为一批,局限性一批以一批计。取样办法按GB3186的规定进行。

7.3鉴定规则

若全部检查项目符合本原则规定的技术指标,则鉴定该批产品合格;若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指标不符合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规定时,应对同一批产品进行加倍抽样复检不合格项,如该项指标仍不合格,则鉴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8标志和标签

8.1包装或标签上应标明材料名称、原则编号、商标、生产公司名称、地址、产品规格型号、等级、数量、净含量、生产日期、质量确保期;

8.2包装或标签上还可标明对确保产品质量有益的含有提示或警示作用的其它信息。

9包装、运输和贮存

9.1包装

9.1.1液态产品可根据状况采用塑料桶或铁桶盛装并注意密封。

9.1.2粉状产品可根据状况采用有内衬防潮塑料袋的编织袋或防潮纸袋包装。

9.1.3聚苯颗粒轻骨料包装应为塑料编织袋包装,包装应无破损。

9.1.4耐碱网布应紧密整洁地卷在硬质纸管上,不得有折叠和不均匀等现象,用结实的防水防潮材料包装。

9.1.5热镀锌电焊网单件用防潮材料包装。

9.1.6塑料锚栓、饰面砖用纸盒/箱包装。

9.2运输

9.2.1界面剂、抗裂剂、水性涂料、腻子胶、面砖专用胶液等产品可按普通运输方式办理。运输、装卸过程中,应整洁码装。应注意防冻并避免雨淋、曝晒、挤压、碰撞、扔摔,保持包装完好无损。

9.2.2胶粉料、腻子粉、粉状涂料及聚苯颗粒轻骨料等产品可按普通运输方式办理。运输、装卸过程中,应整洁码装,包装不得破损,应防潮、防雨、防曝晒。

9.2.3耐碱网布在运输时,应避免雨淋和过分挤压。

9.2.4热镀锌电焊网在运输中避免冲击、挤压、雨淋、受潮及化学品的腐蚀。

9.2.5塑料锚栓、饰面砖在运输中避免扔摔、雨淋,保持包装完好。

9.3贮存

9.3.1全部材料应放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库房内,避免与腐蚀性介质接触,远离火源。

9.3.2界面剂、抗裂剂、水性涂料、腻子胶、瓷砖胶等产品还应注意防冻,包装桶的分层码放高度不适宜超出三层。

9.3.3聚苯颗粒应避免飞散,应远离火源及化学药品。

9.3.4热镀锌电焊网应贮存在无腐蚀介质、空气流通,相对湿度不不不大于85%的仓库中。

9.3.5饰面砖应整洁码放,码放高度以不压坏包装箱及产品为宜。

9.3.6全部材料应按型号、规格分类贮存,贮存期限不得超出材料保质期。

9.4产品随行文献的规定

9.4.1产品合格证;

9.4.2使用阐明书;

9.4.3其它有关技术资料。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系统耐候性实验办法

A.1试样

试样由混凝土墙和被测外保温系统构成,混凝土墙用作外保温系统的基层墙体。

尺寸:试样宽度应不不大于2.5m,高度应不不大于2.0m,面积应不不大于6m2。混凝土墙上角处应预留一种宽0.4m高0.6m的洞口,洞口距离边沿0.4m(图A.1)。图A.1试样

制备:外保温系统应包住混凝土墙的侧边。侧边保温层最大厚度为20mm。预留洞口处应安装窗框。如有必要,可对洞口四角做特殊加强解决

a)C型单网普通试样:混凝土墙+界面砂浆(24h)+50mm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5d)+4mm抗裂砂浆(压入一层普通型耐碱网布)(5d)+高弹底涂(24h)+柔性耐水腻子(24h)+涂料饰面,在实验室环境下养护56d。

b)C型双网加强试样:混凝土墙+界面砂浆(24h)+50mm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5d)+4mm抗裂砂浆(先压入一层加强型耐碱网布,再压入一层普通型耐碱网布)(5d)+高弹底涂(24h)+柔性耐水腻子(24h)+涂料饰面,在实验室环境下养护56d。

c)T型试样:混凝土墙+界面砂浆(24h)+50mm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5d)+4mm抗裂砂浆(压入热镀锌电焊网)(24h)+4mm抗裂砂浆(5d)+粘贴面砖(2d)+勾缝,在实验室环境下养护56d。

A.2实验环节

a)高温—淋水循环80次,每次6h

1)升温3h

使试样表面升温至70℃并恒温在(70±5)℃,恒温时间应不不大于1h。

2)淋水1h

向试样表面淋水,水温为(15±5)℃,水量为1.0~1.5l/(m2·min.)。

3)静置2h

b)状态调节最少48h

c)加热—冷冻循环20次,每次24h

1)升温8h

使试样表面升温至50℃并恒温在50±5℃,恒温时间应不不大于5h。

2)降温16h

使试样表面降温至-20℃并恒温在-20±5℃,恒温时间应不不大于12h。

d)每4次高温—降雨循环和每次加热—冷冻循环后观察试样与否出现裂缝、空鼓、脱落等状况并做统计。

e)实验结束后,状态调节7天,检查拉伸粘结强度和抗冲击强度。

A.3实验成果

经80次高温—淋水循环和20次加热—冷冻循环后系统未出现开裂、空鼓或脱落,抗裂防护层与保温层的拉伸粘结强度不不大于0.1Mpa且破坏界面位于保温层则系统耐候性合格。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系统吸水量实验办法B.1试样

试样由保温层和抗裂防护层构成。

尺寸:200mm×200mm。

制备:50mm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7d)+4mm抗裂砂浆(复合耐碱网布)(5d)+高弹底涂,养护56天。试样周边涂密封材料密封。试样数量为3件。

B.2实验环节

a)测量试样面积A。

b)称量试样初始重量m0。

c)使试样抹面层朝下将抹面层浸入水中并使表面完全湿润。分别浸泡1h后取出,在1min内擦去表面水分,称量吸水后的重量m。

B.3实验成果

系统吸水量按式(B.1)进行计算。

式中:

M—系统吸水量,kg/m2;

m—试样吸水后的重量,kg;

m0—试样初始重量,kg;

A—试样面积,m2。

实验成果以3个实验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表达。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系统抗风荷载性能实验办法

C.1试样

试样由基层墙体和被测外保温系统构成。基层墙体可为混凝土墙或砖墙。为了模拟空气渗漏,在基层墙体上每平米预留一种直径15mm的洞。

尺寸:最少为2.0m′2.5m。

制备:见A.1.2,

C.2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是一种负压箱。负压箱应有足够的深度,以确保在外保温系统可能的变形范畴内能使施加在系统上的压力保持恒定。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